丘为
绝枯一茅茨,直匕三十里。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解释】
我径直攀上三十里之遥的山顶,寻访一位在这里结茅屋而居的隐士。久叩柴门也没听到童仆答应。从壁缝中往屋里窥看,只有桌椅而无人踪影。他不是驾柴车外出云游,就是到秋水渊潭垂钓去了。我们是如此的无缘。彼此错过没有相见。我踟蹰在茅屋前,空负了我对他的满腔热情。雨后草色青翠嫩绿,松涛声声此起彼伏。这清幽的景色使我多么惬意,心胸和耳目顿时旷达开畅。虽然没有领受到主人待客的厚意,但却得到了一种清净高雅的情趣。乘兴而来,兴致已得到满足,何必要等到他来相见呢【解析】
这首诗具有新颖别致、标新立异的特色。诗人满怀殷勤,气喘喘地攀上三十里高峰拜访友人,一心想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哪知却扑了空。人去房空,心情难免有些尴尬和惆怅。但友人居所的自然景观,草色松声的优雅环境,使诗人感到别有情趣,而获得一种意外收获,入空山不空手归,心理得到一种满足。诗末两句用典故点明主题,收到画龙点睛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