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代风云人物(上下)
11449300000075

第75章 辽金元夏篇(19)

这个经过实地勘测、再三研究而提出的新方案,仍然利用以前他那个试行方案中凿成的河道,但是要进一步扩充水源。扩充的办法是把昌平地方神山(今凤凰山)脚下的白浮泉水引入瓮山泊,并且让这条引水河在沿途拦截所有原来从西山东流入沙河、清河的泉水,汇合在一起,滚滚而下。这样一来,运河水量可以大为增加。这些泉水又都是清泉,泥沙很少,在运河下游可以毫无顾虑地建立一系列控制各段水位的闸门,以便粮船平稳上驶。这是个十分周密的计划。元世祖对它极为重视,下令重设都水监,命郭守敬兼职领导,并且调动几万军民,在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春天克日动工。这条从神山到通州高丽庄,全长160多里的运河,连同全部闸坝工程在内,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到1293年秋天就全部完工了。当时,这条运河起名叫通惠河。从此以后,船舶可以一直驶进大都城中。那时大都城里作为终点码头的积水潭(今此潭还在,只是已经淤缩成一个小池潭了)上,南方来的粮船云集,热闹非常。这样,非但解决了运粮问题,而且还促进了南货北销,进一步繁荣了大都城的经济。从科学成就上来讲,这次运河工程的最突出之处是在于从神山到瓮山泊这一段引水河道的路线选择。

从神山到大都城的直线距离是60多里。白浮泉发源地的海拔约60米,高出大都城西北角一带最高处约10米。看起来,似乎完全可以沿着这条最短的直线路径把水引来,但实际上这条直线所经地区的地形不是逐渐下降的。由沙河和清河造成的河谷地带,海拔都在50米以下,甚至不到45米,比大都城西北地带的地势都低。如果引水线路取直线南下,泉水势必都将顺着河谷地带一泻东流,无法归入运河。郭守敬看到这一点,所以他所选定的线路就不是直通京都的。他先把白浮泉水背离着东南的大都引向西去,直通西山山麓,然后顺着平行山麓的路线,引往南来。这样,不但保持了河道坡度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且可以顺利地截拦、汇合从西山东流的众多泉水。从后来通航的事实证明,舍弃那条直线,采取这条迂回西山下的线路,是十分合理的。要知道,在60多里长的路程上,仅仅几米的高低起伏,那实在是非常微小,不是人眼所能直接看出的。从这取舍之间,可以看出郭守敬对大都城和四周地区的地形测量,是下过很深的功夫的。通惠河开通以后,郭守敬一直兼任天文和水利两方面的领导工作。

1294年,他升知太史院事。但是关于水利方面的工作,当时政府仍经常要征询他的意见。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政府决定在上都附近开一道渠,元成宗召郭守敬去商议。郭守敬就去当地查勘了地形,了解了雨量情况,发现这条河道近山,所经地区的年雨量虽不多,却很集中,大雨连日的时候山洪非常凶猛。他认为,纵然河道平时的流量不大,河道本身也一定要宽达50~70步。当时主管其事的官员目光短浅,认为郭守敬把雨季的流量估计得太大,处理这事太小心了,竟把郭守敬所定的宽度消减了三分之一。结果河渠开通的第二年,一到大雨时节,山洪顺河直冲下来,河身狭窄,容纳不下洪水,两岸泛滥成灾,淹没的人、畜、帐篷不计其数,几乎冲毁了元成宗的行宫。元成宗被迫北迁避水时,想起了郭守敬去年的预言,不由得对左右感叹:“郭太史真是神人呐!可惜没有听他的话!”从此以后,郭守敬的声望更高了。1303年,元成宗下诏,说凡是年满70岁的官员都可以退休,独有郭守敬,因为朝廷还有许多工作都要依靠他,不准他退休。

元成宗之后,元朝政权迅速腐朽。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日益剧烈,生活上穷奢极欲,荒唐到极点,把元世祖时代鼓励农桑的这点积极因素抛弃净尽了。在这种情况下,郭守敬的创造活动自然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同他当时不断提高的名望相对照,他晚年的创造活动不免太沉寂了。除了在1298年建造了一架天文仪器——灵台水浑以外,就再没有别的重大创制和显著表现了。可以设想,如果他晚年能够有较好的社会政治条件,可能还有更大的贡献。

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辛劳了60多年的郭守敬去世了,享年86岁。为了纪念他,目前邢台市最主要的一条街道命名为“郭守敬大街”。

关汉卿

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家。曾任太医院尹,入元不仕,专事杂剧创作。所作杂剧,当今知道的大概有60多部,现存《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蝴蝶梦》等13部。所作散曲甚多。

有关关汉卿生平的资料缺乏,只能从零星的记载中窥见其大略。据元代后期戏曲家钟嗣成《录鬼簿》的记载,“关汉卿,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已斋叟”。“太医院尹”别本《录鬼簿》作“太医院户”。查《金史》或《元史》均未见“太医院尹”的官名,而“医户”却是元代户籍之一,属太医院管辖。因此,关汉卿很可能是属元代太医院的一个医生。《拜月亭》中,他有一段临床诊病的描写,宛若医人声口,可以作为佐证。他是一位熟悉勾栏伎艺的戏曲家,“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析津志》)在元代前期杂剧界,他是领袖人物,和当时的杂剧作家杨显之、梁进之、费君祥等人都有交往。

他娴熟地运用元代杂剧的形式,在塑造人物形象、处理戏剧冲突、运用戏曲语言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在《窦娥冤》中,自始至终把戏集中在窦娥身上。先写她悲惨的身世,继之展开她和流氓地痞的冲突,再集中写贪官污吏对她的压迫,最后写她的复仇抗争。《单刀会》在正面展开关羽与鲁肃的冲突之前,先用两折的篇幅由乔公与司马徽烘托关羽的英雄气概,使关羽虽未上场却已有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在《望江亭》、《拜月亭》、《西蜀梦》等剧里,出色的心理描写打开了人们内心世界的窗扉,成为塑造主要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艺术手段。

他善于提炼激动人心的戏剧情节,省略次要情节以突出主要事件。在《窦娥冤》里,安排了窦娥被屈斩后天地变色的奇迹,而对窦娥的结婚、丈夫的病死等一句带过,不浪费一点儿多余的笔墨。

作为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汲取大量民间生动的语言,熔铸精美的古典诗词,创造出一种生动流畅、本色当行的语言风格。这主要表现在人物语言的性格化上,曲白酷肖人物声口,符合人物身份。如《窦娥冤》中的说白:“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这样朴素无华的说白,看不到加工的痕迹,非常符合窦娥这个封建社会里小媳妇的身份。关汉卿一生创作了60多部杂剧。他的悲剧《窦娥冤》“列入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王国维语)。1958年,关汉卿被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黄道婆

黄道婆,又称黄婆,生于南宋末年淳祐年间,约1245年,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徐汇区东湾村)人。初因不堪家庭虐待,只身逃往海南岛崖州。约元贞年间她回到故乡,将学到的纺织技术进行改革。她自治工具提高了纺纱效率,并织造了有名的“乌泥泾被”,推动了松江一代棉纺织技术和棉纺织业的发展。

黄道婆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在生活的重压下,十二三岁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白天她下地干活,晚上她纺织布到深夜,还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沉重的苦难摧残着她,也磨炼了她。有一次,黄道婆被公婆、丈夫一顿毒打后,又被关在柴房不准吃饭,也不准睡觉。她再也忍受不住这种非人的折磨,决心逃出去另寻生路。半夜,她在房顶上掏洞逃了出来,躲在一条停泊在黄浦江边的海船上。后来就随船到了海南岛的崖州,即现在的海南崖县。在封建社会,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年轻妇女只身流落异乡,人生地疏,无依无靠,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黄道婆出现在了崖州崖城镇内草村,她的衣服又破又旧,站在一个黎族老大妈家的屋檐下浑身发抖。守门的黄狗汪汪吼叫,吓得她胆战心惊。正当她想拔腿逃走时,老大妈开门出来,看见她可怜的模样,就把她拉进屋里,给她换上黎族人穿的筒裙,让她喝几口山兰玉液驱寒,然后便问起她的家世来。黎族老大妈听了黄道婆的哭诉,流下了同情的眼泪。从此,大妈就认她为女儿,在生活上给予她无微不至的照顾。由于海南岛盛产木棉,黄道婆从黎族人民那里学到了精湛的纺棉织布技术。黄道婆看见黎族妇女的纺织技术和工具都比她家乡的先进,在她家乡江南,棉子要用手剥,效率很低;弹花只用小竹弓,弹出的棉絮不够松软;而黎族妇女使用的纺织工具踏车,既轻巧,又灵活,织出的布精细美观。心灵手巧的黄道婆很快就掌握了黎族的纺织技术和工艺,织出的花布色彩鲜艳,上面有各种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等花纹图案,作成筒裙、被面令人赏心悦目,村里人看了都非常赞叹。

黄道婆的名气很快传向四方。有一天,一个外地商人窜进她家,蛮横地要用高价收买她的纺织精品,说是要作为贡品献给皇帝。黄道婆见来者不善,婉言谢绝道:“我织布自己穿还不够呢,哪有多余的东西出卖?”商人威胁说:“你就是自己没有穿,也不能不献给皇帝!不拿出来你担当得起罪责吗?”黄道婆毫不客气地回答:“你们有钱人以为出了钱就什么事情都能办到吗?你要把贡品献给皇帝,请你自己去织吧!”大妈也在一旁帮她说话,那商人恼羞成怒,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当时黎族人民生产的黎单、黎饰、鞍塔闻名内外,棉纺织技术比较先进。黄道婆聪明勤奋,虚心向黎族同胞学习纺织技术,并且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的纺织技术的长处,逐浙成为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在当地大受欢迎,和黎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黄道婆在海南黎乡生活了三十多年,虽然吃穿不愁,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自己的家乡。元朝至元年间(约1295年~1296年),她带着黎族人民创造的先进纺织工具和技术,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黎族同胞,乘船回到了阔别三十多年的松江乌泥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