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的‘学历’是人格!”——张褒佳对读博的孙女如是说(31)张褒佳的孙女张洁尘考上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病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他送孙女去南京读博时问她:“你知道医学的‘最高学历’是什么?”张洁尘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博士、博士后呀。”张褒佳纠正道:“不对啊蓓蓓(张洁尘乳名),最高的‘学历’是人格!学医的必须人格高尚。”他千叮咛万嘱咐孙女要牢牢记住这句话,把它当做座右铭铭记心中。张褒佳始终认为,做医先做人。只有做一个品格高尚“大写”的人,才能做一名让百姓称道的好医生。因此,他在研修专业的同时,时时刻刻也在修炼自己的德行操守。他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写下了自己的座右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起非分之心,不夺不义之财。知足常乐,终身不辱。”虚心好学,勤奋刻苦。张褒佳的虚心好学、勤奋刻苦是出了名的。且不说他上中学上大学怎么刻苦,就是他参加工作后每天还是把学习当做自己的第一要务。几十年来,他都保持着早读的习惯。他每天五六点钟起床,洗漱之后就开始学习。有时查阅一些外文资料,有时阅读皮肤科专业书籍,有时浏览皮肤科学杂志。
《中华皮肤科》、《临床皮肤病》等杂志是他常年订阅的杂志。他自己订阅杂志,还让女儿女婿到郑大医学院图书馆借阅有关图书或杂志。“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张褒佳不仅仅心眼口“三到”,甚至“四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他几十年记笔记积攒起来的二十多本“小本子”,就是他读书学习、实践学习的最好例证。他一天到晚身上总是揣着个小本子,小本子不离身,身不离小本子。阅读学习中看到国内外皮肤科学术上的新动态、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他会记到小本子上;研读医学皮肤科专著心得体会,他会及时记到小本子上;诊疗患者遇到疑难杂症病例,他会记到小本子上;临床治疗中对症治疗用药、病变情况他会记到小本子上。凡是学习有所得、有所悟、有所思,他都会勤快地记到小本子上。他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俗言,更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诲。他学西医出身,以后“西学中”只有短短的一年,可他开中药方俨然像个老中医。他的中医知识哪来的?是自学的,是向中医师学的。他担任综合病房主任的时候,他创立了下班后半个小时的学术学习制度。他让口腔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大夫轮流讲课,他认真地学习其他科室的专业知识,丰富充实自己。一旦碰到这些科室的病人,他也不外行,便于和这些科室的主治医师沟通。原耳鼻喉科主任权烽炬回忆说:我是1984年从部队转业到中心医院的,来了之后就从事耳鼻喉科。当时医院里有一个综合病房,张褒佳是综合病房的主任。所以我一来就跟张老先生共事。这么多年来,他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既是老师,又是同事,又是恩师。当时病房里张主任安排,每个礼拜要有两到三次的学习时间。学习时间里,皮肤科讲皮肤科的常见病,耳鼻喉科讲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口腔科讲口腔科的常见病。
既然我们在一个大科室里,相互科室的病我们大家都要了解。甚至有时候要学一些外语。在工作之余,我们经常充电,经常去补充需要学习的东西,包括学术里一些东西,大家经常互相交流。一整天下来或者一周下来乃至一个月下来,大家再苦再累没有一个人去埋怨。张褒佳主任对于别的科室的专业知识,也来者不拒。泌尿科段传启主任回忆说,我们那时互相学习,张褒佳主任向我学习泌尿科知识,我向他学习皮肤科知识。我向张主任学习很多。皮肤科外阴部疾病、皮损有与泌尿科相关的,所以我经常请教张主任。这样遇到病人,就扩宽了诊断的知识面。信念坚定,追求执著。张褒佳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名百姓称道、信任的好医生,首先是他树立了坚定的信念。信念是动力的源泉。一个共产党员有了为共产主义、为人类解放事业献身的崇高信念,就会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自觉地融于共产主义事业中。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遇到怎样的风浪,他都会一往无前,百折不挠。张褒佳就是这么做的。他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年之后就遇到了人生以来的第一次挫折,他的预备党员资格被取消。但他没有抛弃,没有放弃,心里装着自己的念想的目标,不断地追寻。多少年以来,他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执著信念以明其志,把真心交给党,对党绝无虚言,不求名利,不骄不满,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正是这种信念使张褒佳主任在挫折面前不气馁,在成就面前不自满,积极乐观,昂扬进取,他最终成为一名一心为民的好医生,成长为有高度觉悟的先锋队战士。其次,真正的共产党员就是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出来。张褒佳正是这样的共产党员。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无法忍受漠视患者健康和痛苦的医疗差错,坚决杜绝一切医疗差错,追求零投诉、零差错的最高目标;他无法忍受一切或大或小的以权谋私行为,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大公无私、先公后私;他牢记对党宣誓的誓言,在行动中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力量,激励他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不忘记自己的角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利益面前不伸手,公而忘私往前站。1990年代初,医院为改善专家的住房条件,在协作路路北面新建几幢高职家属楼。医院规定凡具有高级职称的职工均可申请。他是正高职称,按规定可以申请享受一百二十平方米宽敞的三室两厅的单元房。科里、支部、家人劝他向组织申请,可他却说,这几年许多一线的业务骨干晋升了正副高级职称,好多专家住的却比咱们差,咱就别给医院添麻烦啦。比起六十年代一家七口人住楼上楼下两间房、七十年代换成两间单元房,我觉得就很满意了,住这儿就行啦!
他一直没向医院写申请。2007年医院要建设新病房大楼,按照医院规划需要拆除临街几栋旧家属楼、建设医院的北大门和停车场。张褒佳主任的房子就在需要拆迁的几幢楼里。由于这几栋楼已经房改,位于协作路和计划路丁字口处,前面是小学,西面是中学,后面是医院,又临街,往来出行,生活居家,十分方便。这里的住户多为老职工,不愿意离开他们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搬迁难度很大。医院大会讲、小会说,进展缓慢。后来医院把任务分解到科室、支部,分头做工作。当时皮肤科主任张义秀、支部书记权烽炬见到张褒佳主任,问他有什么要求,他笑笑说,医院图发展建病房大楼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儿,我是老同志、老党员,不会给你们添麻烦,你们就放心吧!为了支持医院的工作,他没讲任何条件,在医院规定的时间里第一批搬出。医院在较远处一个小区建一幢高层住宅楼,按规定应给他置换成一套单元房,然而他不愿意离开生活了五十多年的地方,也为了方便病人、方便工作,就将原来的房子置换成距离医院最近而不拆迁的一座旧点式楼里。这套旧单元房只有八十平方米,东西朝向,光线昏暗。目前他家仍然住在这套房子里。进出的狭窄过道,还是借用市51中的。晴天灰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而且进出拐弯抹角,生活十分不便。直到他去世,老人家在这宽不过一托、长盈百米的过道里,步履艰难地走了三年!他和家人从无一声懊怨。在人们对住房的要求日益膨胀,甚至将住房条件视为幸福和事业成功与否标志的当今社会,张褒佳主任安贫乐道,对住房的一个“搬”与一个“不搬”,两相对照,彰显出一个老党员老同志的品质情操,是何等的高尚!身教为先,表率垂范。张褒佳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来,无论做什么,他都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当了科主任之后,他非常注重自己的带头作用,身教为先,表率垂范。六七十年代到工厂里调查、防治职业皮肤病,他骑着自行车跑在前面;七八十年代他参加河南省地方病、皮肤病普查小组,较长时间在农村走乡串户,无论在乡亲们家里还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学校,他都一次不落,积极工作;八十年代后,他当了科主任,更是注意表率垂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