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微表情读心术全集
11396300000015

第15章 透视举止奥秘(1)

行走姿势是个性的速写

通过行走姿势也可以对一个人进行观察、了解和认识,知道他们的某些性格特点和此时此刻的内心状态。我们可以从一个人行走的姿势中,了解到他的快乐或悲痛,勤奋或懒惰,以及是否受欢迎等内心感触。从走路的姿势上看准一个人,有许多种方法。

比如说,一个人如果整天优哉游哉,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这是一个无所事事、不务正业的人。这种人性情迟缓,思维迟钝,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凡事得过且过,顺其自然,缺乏必要的进取心。

然而,一个人昂首挺胸,高视阔步,说明这个人比较自信、自尊,或者是有些自负,好妄自尊大,同时在性格中也有清高、孤傲的成分,可能虚荣心和表现欲比较强,希望能够向他人显示自己的得意之作。

其实,如果想从走路的姿势上判断人,可以有多种方法使用。但是这会受到观察人心态的影响,所以还是多积累一些资料,以使自己的判断更准确。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对193个人做过三项不同的研究,研究发现,不但某种性格或某种心情的人曾用不同的步姿走路,而且观察者通常都能由人的步姿探测出他的性格。

比如:大步走路,步子有弹力及用力摆动手臂显示一个人自信、快乐、友善及有雄心,走路时拖着步子,步伐小或速度时快时慢则相反。喜欢支配人者,走路时倾向于脚向后踢高。性格冲动的人,则像鸭子一样低头急走。而拖着脚走路的人,通常是不快乐及内心苦闷。女性走路时手臂摆得愈高,愈显示出她精力充沛和快乐。精神沮丧、苦闷、愤怒及思绪混乱时女性走路很少摆动手臂。走路习惯摆动手臂者往往会有成就。

我们列举一些例子,认识一下从走姿上分辨一个人的性格的方法:

步伐急促的人

疾行,这是一种脚步沉重而快速的行走方式,几近于行军,但不那么正式,留给人的印象是:控制得住心里的焦急。

急走,这是焦虑的女性常有的步态,她们以细碎的步伐优柔寡断地急速运动,不仅显得慌张,而且经常改换方向。如果一个男人的步态也是如此,那么这将显示此人喜欢吹毛求疵,而且个性比较阴柔。

而慌张地走则是一种脚步快而轻的走法,行走的人还会经常变换方向,心情焦虑地到处乱窜。

这类人是典型的行动主义者,大多精力充沛,精明能干,敢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如果你的下属职工里有这样的人,对他说你再怎样怎样我会开除你的话,他会若无其事地继续干下去,一定让你气愤不小。

对于这种人,应该努力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尤其是凡事讲求效率,从不拖泥带水等。如果你去让他给你完成某项工作(不要带威胁的口气),他一定会在最少的时间里使你满意。他们的另一个特点是敢于承担责任。因此,很多人愿意把他们作为可靠的朋友,其实就算“终身”委托于他们也一定不会错。不过在这个问题上你得有所准备:他们十有九个不会陪你散步。如果硬是要这种人陪你出去溜达一番的话,别忘了把他手臂抱紧一点,不然你只有练习跑步了。

步伐平缓者

慢走,这是一种缓慢而又控制得住速度的行走,最常以这种方式走路的人多半属于健康情况欠佳或年事已高者。

这类人走路时总是一副慢腾腾的样子,就如人们常说的“生怕踩死蚂蚁”的东郭先生一样,你无论说得如何急他都不在乎似的,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走法,有些我行我素的处世态度。

他们凡事讲求稳重,“三思而后行”,绝不好高骛远,“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在这种人身上。如果他们在事业上得到提拔和重视的话,也许并不是他们有什么“后台”,而是他们那种务实的精神给自己创造了条件。

这类人的观点是“眼见为实”,因为他们一般不轻易相信别人,不知道这算是他们的优点还是弱点。但把他们作为朋友应该不错,因为他们特别重信义、守承诺。不过你要是失信于他们的话,最好别和他来往,否则有朝一日发生矛盾,他会发誓一辈子都忌恨你。

另类行走者

散步,这种松懈的步态常是用来消磨时间的。

闲逛,信步而走,没有固定方向而且大方地显出他们心情的闲逸。

游手好闲的步调是踌躇不前,时断时续,这是一种懒散、徘徊的步态。

步态蹒跚,这是一种双腿沉重的步态,当一个人觉得疲倦或心情郁闷时,则出现这种步态。

无精打采地走,这是另一种疲惫的步态,身体略为前倾,上身有点弯腰驼背,身体前倾来帮助行走,这种弯腰驼背的步态最常见于卑屈的小人物身上。

慢吞吞地走,这是生病或精神憔悴时拖着两脚走路的步态。医院里,动过手术的病人最常出现这种步态;大街上,则可看到流落街头的老人慢吞吞地走。

蹑足行走,这是一种过分谨慎或是不光明磊落的步态,当一个人不希望自己的行为被他人察觉的时候,会采用这种步态。

碎步,走得很快但步伐很小。这是一种用于舞台上表现女性心理夸张的走路方式,多见于有复杂内心的女人身上。

以跳跃的方式走路。每跨出一步就要身体向前跃出一步,这是一种充满欢乐的步态,显示动作者的健康与乐观。这是儿童或青年人心理很光明的步态。

脸上藏得住,手却不说谎

将双臂交叉抱于胸前,是一种防御性的姿势,防御来自眼前人的威胁感,保护自己不产生恐惧,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防卫,也代表对眼前人的排斥感。

这个动作似乎在传达着“我不赞成你的意见”、“嗯……你所说的我完全不明白”、“我就是不欣赏你这个人”。当对方将双臂交叉抱于胸前与你谈话时,即使不断点头,其内心其实对你的意见并不赞同。

也有一些人在思考事情时,习惯将双臂交叉抱于胸前,但是一般来说,有这种习惯的人,基本上是属于警戒心强的类型。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画下一道防线,不习惯对别人敞开心胸,永远和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冷漠地观察对方。

防卫心强的人,大多数在幼儿时期没有得到父母亲充分的爱,例如:母亲没有亲自喂母乳、总是被寄放在托儿所、缺乏一些温暖的身体接触。在这种环境之下长大的人,特别容易表现出此种习性。

著名的日本演员田村正和,在电视剧中常摆出双臂交叉抱于胸前的姿势,因此他给观众的感觉,绝不是亲切坦率的邻家大哥,而是高不可攀的绅士。他不是那种会把感情投入对方所说的话题中,陪着流泪或开怀大笑的类型。他心中似乎永远藏有心事,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筑起一道看不见的墙。这种形象和他习惯将双臂交叉抱于胸前的姿势,似乎非常符合。

个性直率的人通常肢体语言也较为自然放得开。当父母对孩子说“到这儿来”,想给孩子一个拥抱时,一定会张开双臂,拥他入怀。试试看将双臂交叉抱于胸前对孩子说“到这儿来”,孩子们绝不会认为你要拥抱他,而是担心自己是否惹你生气,准备挨骂了。

观察一下对方,是习惯将双臂交叉抱于胸前、还是自然地放于两旁呢?自然放于两旁的人,较为友善易于亲近,并且可以很快和你成为好朋友。不过,若你有不想告诉他人的秘密,又想找人商量时,请选择习惯将双臂抱于胸前的人。因为太过直率的人守不住秘密。而习惯于双臂抱胸的人会对你的秘密守口如瓶。但是,要和这种人成为亲密的朋友,可能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

心里越着急,脚下的动作就越多

抖脚是紧张和不满的表现。当脚部微微地颤抖时,会将微弱的刺激传达至脑部,对于精神上的紧张具有缓和的作用。因此有些人便借助抖脚,设法消除紧张感。若说是为了要将刺激传达至脑部的话,其实晃动手也有同样效果,何以大多数人都喜欢抖脚呢?主要是因为脚的部位没有手来得明显。为了不想让他人察觉自己的紧张,尽量隐藏这种情绪,使得两脚不由自主地抖起来。

加州大学罗勃特·索曼博士所做的研究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在某些情况下,若有人过于靠近自己,或感觉到自己的势力空间被他人侵犯时,脚尖便会开始敲打地面。这是人体面临威胁而感到焦虑不安时,所作出的一种抗拒对方的信号。

倘若与你说话的对象不停地抖脚,即代表他的内心正处于紧张不安之中。很有可能是你不小心碰触到他的禁忌所致,应设法改变话题使对方松懈下来。

有不停抖脚习惯的人,不仅容易紧张,而且也对日常生活感到不满,是无法克服焦躁的人。正因为凡事要求过高,在无法如愿地达到自己要求的程度时,便产生了不满的情绪,是属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这一类型的人孩子气也较重,似乎脱离不了母亲的羽翼,经常需要呵护才能稳定下来。孩子气个性使然,使这种人外表看起来没耐性、容易厌烦,很难定下心来好好将一件事情做完,每当脑中涌出新的想法时,兴趣很快就会转移到别处去。

如果你是老板,若想重用这类型的人,绝不要用不需创意的日常性工作拴住他,如此才能将他的才华源源不绝地激发出来,许多精彩的企划将因此不断涌出。可惜的是这种人通常只拥有企划的头脑,欠缺执行的毅力。

从小动作来观察人心

“近来如何?”“好久不见,最近过得好吗?”边寒暄,边将手搭在对方肩上,另一只手则紧紧握住对方的手,这种习惯以碰触他人身体表示友好的人,一般人的印象多半是政治家或是中小企业董事长的身份。虽说此举是为了表现亲和力,但难免令人感觉过度亲昵而浑身不自在,那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借着身体接触来表示友好的习惯,所以如果你有这种习性、又不懂得分寸的拿捏,是会被贴上不受欢迎的标签的,尤其是当男性对女性朋友做出这类动作的时候,很可能被认定为性骚扰。

如果对方是自己不讨厌的人,那还不算严重,若是被自己没有好感的人碰触到身体的话,不但觉得是被侵犯了,甚至还想破口大骂说:“你这人怎么搞的,真是恶心死了!”

站在碰触者的立场来看,他无非是想将好意传达给对方,借以拉近彼此的距离罢了。一般以外形来分类的话,通常体型较胖的人善于社交,喜欢热情地碰触他人,而体型瘦小的人,较为拘谨,既厌恶被人碰触,也不喜欢碰触别人。

初次见面就以碰触对方身体来打招呼的人,通常是过分自信的人。这种人完全不在乎对方的感受,单凭直觉认为这种举动可拉近彼此的距离,把他人当作自己的部属来照顾,就像爱护宠物一样。

若你乐于接受这种人的举动,便会得到很好的照顾;反之,他则会认为你“背叛”了他,翻脸就像翻书似的,轻易地将你赶出他的势力范围。

和这种人相处,如果一开始你就甘心以部属的身份跟随他左右,便永远无法翻身,一直都得看人眼色,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果你不希望如此,刚开始交往就必须有技巧地与这种人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成为他的“身边人”。因为时日一久,当你不想再追随他时,他便会有“被自己饲养的狗咬了一口”的感觉,因而与你反目成仇,甚至把你视为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