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美军海外征战记(上下)
11386800000032

第32章 全美总动员转入战时体制 太平洋海战败北失水难收(2)

技术动员。在国民经济总动员时成立了“科学研究与发展局”,保证美国武装力量占据技术优势。美国政府成立了由总统、副总统、国防部长、陆军参谋长和两名科学家组成的研制原子弹最高领导小组,并同英国人联合进行开发。政府拨款5000万美元,由陆军负责,建立了一个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的专门机构,在严格保密的条件下,全面展开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美空军创始人之一阿诺德战争经费筹措。1942年4月28日,罗斯福在对全国广播的“炉边谈话”

中,明确提出了政府筹措战争经费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将影响到合众国每位公民,对企业家来说,政府要将他们的利润通过税收削减到一个合理的水平。结果,经过努力,在整个战争期间,仅靠征税一项就筹措军费1396亿美元,占国防总开支的45%。

在进行了上述动员之后,1942年1月美英还在华盛顿建立了盟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美方成员有: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海军总司令金上将以及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中将。1942年7月,又增加了作为总统代表的李海军中将。英方成员有:迪尔元帅、利特尔海军上将和哈里斯空军元帅。

盟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任务是:在有关国家首脑的领导下,协调两国的全球战略,统一指挥美英两国军队,管理情报机关和情报交换,监督占领地区的行政管理,负责制订运输、后勤和军火等项计划。具体的战略分工是:美国负责太平洋战区,英国负责中东和印度洋战区,欧洲、地中海、大西洋战区由美英双方共同负责,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指挥。此外,在远东战场还建立了美、英、荷、澳4国联合司令部,由英国韦维尔将军全面指挥。

为了同盟军参谋长联席会议这一机构相适应,美国对自己的军事指挥机制进行了改组。把美方参加盟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成员单独组成一个参谋长联席会议,为总统提供咨询,并直接向总统负责。由于美方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均是各军种首脑人物,故该机构实际上成了整个美国军事机器运转的核心。

除了上述联合战略指挥机构之外,为了适应战场指挥的需要,美军各军的编制也进行了具体的调整。

这些措施无疑对德意日的全球扩张给予了打击和遏制,但从筹划到真正实施会有个时间差。而在这个时间差里,日军的攻势正咄咄逼人,在向珍珠港偷袭的同时,日本也向太平洋其他海域发起了攻击,所征服的地区好像一把打开的扇子,扇柄在东京,扇子的半径长达3000多英里,向东伸到中太平洋,向南伸到澳大利亚沿岸,向西直达印度的海岸。因为日本进到马来半岛的顶端时,就可以包围新加坡,轰炸滇缅公路的卸货港仰光,并可以在婆罗洲、西里伯斯、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和所罗门群岛登陆,从而威胁美国到澳大利亚的生命线。

从袭击珍珠港的行动开始,日本就决心横扫东南亚,摧毁美、英、荷在南亚的军事基地,强占菲律宾、关岛、香港、英属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俾斯麦群岛、荷属帝汶等重要地区。在日本的攻势面前,不仅英、荷属地部队无一能挡住日军的进攻,美军在太平洋的3个重要军事基地关岛、威克岛和菲律宾也都落入敌军手中。

在袭击珍珠港的第二天,即1941年12月8日,日军就向菲律宾方向发起了攻击。日军攻击这个由70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的岛国,因为它是太平洋和南中国海、印度洋的交通要冲。最大岛屿吕宋岛上有美国在远东最大的军事基地克拉克和甲米地。

日军对菲律宾作战的企图是,攻占菲律宾群岛中的吕宋岛马尼拉和棉兰老岛达沃,将美军逐出远东,以支援对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作战,控制日本本土到南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日军制定的作战计划,采用了登陆作战的强攻战法。

12月8日9时许,日本陆海军航空队500架飞机从台湾出动,对吕宋岛美军航空兵基地进行轰炸,将美军在马尼拉附近克拉克的伊巴机场上的200架飞机炸毁一半。其中,把对日军威胁最大的“空中堡垒”B-17式轰炸机的2/3炸毁于地面,这样,在战争的初期日军取得了空中优势。

紧接着,日军先遣部队开始行动,以1个营的兵力占领了吕宋岛以北的巴坦岛。又夺取了3处机场,并向马尼拉方向实施合击。同时,日军航空兵继续攻击美军海空力量,轰炸马尼拉湾的两处海军基地,炸沉舰艇4艘,炸毁海军巡逻机1/4。战至17日,美军被迫把在菲律宾剩下的飞机、军舰撤往澳大利亚等地。

日军完全掌握了菲律宾地区的制海权和制空权。

5天后,日军作了初步休整后,登陆部队主力第48师和第16师,在海军第3舰队、第5飞行集团的掩护下,分别在吕宋岛的仁牙因湾和拉蒙湾登陆。第48师南下,第16师西进,对马尼拉实施两面夹击,切断了吕宋岛南北之间的联系,并予以各个歼灭。

在战斗过程中,日军在菲律宾第二大岛棉兰老岛登陆,迅速占领了纳卯以后,于25日在和乐岛登陆。17天之内,日军在菲律宾成功地实施了9处登陆。

在日军进攻时,菲律宾有美、菲部队13万人之众,但其中11万菲军系仓促组建的,装备很差,缺乏训练。在菲律宾漫长的海岸线上,这些兵力分散在5个防区,防御薄弱处很多。在日军登陆时,美军虽能迎战,但美、菲军缺乏海空支援,战斗力大减。在日军迅猛突击下,美军损失惨重,马尼拉的防线迅速被突破。12月26日,麦克阿瑟下令撤出马尼拉,将部队集中于巴丹半岛的预设阵地进行抗击。但这时日军没有紧追美、菲退却的部队,仍按原作战方案向马尼拉推进。1942年1月1日,森冈皋师进至萨勃特,完成了对马尼拉的进攻准备。1月3日,日军迅速攻占了马尼拉。

日军夺取马尼拉之后,乘美军主力向巴丹半岛撤退之机,迅速向巴丹发起攻击。1942年1月10日,日军向巴丹半岛的美军发动进攻,但巴丹半岛上的美国守军顽强抵抗,加之此时南方军已将第5飞行集团和土桥师调去进攻缅甸,参加对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作战,攻岛日军战斗力大减。由于地形不熟,热带病流行,日军减员较大。1月28日,日军被迫停止进攻,巴丹半岛的作战陷入僵持状态。3月初,日军重新调整兵力,向巴丹方向增援。4月3日,日军在得到2.2万人和飞机、火炮的增援后,集中3万人对巴丹半岛发起第二次进攻。

美军由于所期待的增援落空,病员也很多,麦克阿瑟也奉命去澳大利亚组织西南太平洋美军司令部,美军士气更加低落。在日军猛烈攻击下,巴丹半岛守军被迫从巴丹半岛向岛南端的马利维尔斯方向撤退。美军队伍在烈日下行军,沿路倒毙甚多,加之日军赶杀,死亡达数千人。美国人称这次行军是一次“死亡行军”。4月9日,守军7.5万人宣布投降。

日军攻占巴丹半岛之后,乘胜进军,向巴丹岛附近的哥黎希律岛连续实施猛烈的炮击和轰炸。5月5日渡过海峡登陆。第二天,接替麦克阿瑟指挥的美军中将温赖特于5月6日广播投降书,驻岛美菲部队1.5万人成为日军战俘。

随后,南部其他岛屿的美菲部队也大部投降,一部分溃散或潜入山林。

日军在攻占菲律宾的同时,也向关岛和威克岛上的美国海军基地发起了攻击。关岛是美国在马里亚纳群岛的海军基地。1941年12月10日晨,日军在第4舰队海军航空兵掩护下,南海支队分3路在关岛南、北海岸登陆,当日下午以优势兵力占领该岛,岛上美军500人全部投降。

威克岛是美国在中太平洋重要海空基地。驻守该岛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只有450人,另有工程作业人员1000余人,配备有火炮18门,战斗机12架。日军在偷袭珍珠港的翌日,即1941年12月8日,就出动36架轰炸机空袭威克岛,炸毁美机7架。10日,日军第4舰队一部及所辖海军陆战队在威克岛登陆,遭到美军炮火和4架战斗机的猛烈攻击。日军驱逐舰被击沉击伤各2艘,巡洋舰2艘被击伤,仓皇撤离。在得到2艘航空母舰和3艘重巡洋舰增援后,日军乘增援威克岛的美军特混舰队尚未到达之机,于12月23日再次登陆,攻占该岛,岛上1000余人全部投降。

同美军在上述三岛的命运一样,美、英、荷盟军在马来西亚、东印度群岛等地也全部惨败,暴露了自身缺陷:军事思想落后,战略判断失误;战前麻痹轻敌,没有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缺乏协调一致的组织指挥;在首战失利后产生了畏敌怯战的失败主义情绪,使整个部队丧失了战斗力;长期在南亚各国推行殖民主义政策,缺乏群众的支持;部队多系当地人组成的雇佣军,内部矛盾重重,装备低劣,训练不足,士气低落,战斗力弱。虽在数量上有优势,但缺乏顽强的精神,在日军的迅猛进攻下,非溃即降;士气不振。1942年的第一个星期结束之前,大约3万名菲律宾和美国士兵在一道坚固的天然防线后面挖壕固守,这是一道横贯巴丹半岛的阿布凯防线,在这道防线之后约20英里,山坡上的退却阵地正在进行战备。这是“橙色作战计划”设计的防御,由于有1.5万美国部队和6.5万菲律宾部队可供调遣,麦克阿瑟预料能够在6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内阻击日军。然而麦克阿瑟过于乐观了,他的计划很快化为泡影。因为撤退时带的大米还不够吃20天,面粉只够吃30天,鱼肉罐头够吃50天,这些食品供给8万的部队和2.6万涌向巴丹的平民,还不够吃1个月。在日军包围巴丹时,麦克阿瑟曾到了下令杀马度日的地步。麦克阿瑟试图重振队伍的士气,但勇气和决心是阻挡不住日军的残酷进攻的,阿布凯前沿防线很快崩溃。温赖特将军的左翼阵地遭到猛烈空袭,也开始崩溃;军中无主帅。为尽快解决菲律宾战场的僵持局面。3月间,日军又增派2个步兵团和2个炮兵团展开新的进攻,罗斯福为保全面子,以免麦克阿瑟将军当了日军的俘虏,便命令他把军队交给温赖特中将指挥,让他到澳大利亚去担任新成立的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总司令。

3月11日晚,麦克阿瑟携夫人和4岁的儿子,乘着巴尔克利上尉的鱼雷艇偷偷地离开了科雷吉多尔。通过日军封锁的海面,于13日天刚亮的时候在棉兰老岛北岸靠近台尔蒙菠萝罐头厂附近靠岸登陆。下船时,麦克阿瑟脸色苍白,眼圈发黑。他对巴尔克利说:“你们把我从虎口中救了出来,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他表示要给送他的人申请银星勋章。东条英机得知麦克阿瑟逃跑的消息大为恼火,他本来打算生擒麦克阿瑟让他到东京游街的,只可惜麦克阿瑟跑得太快。

就这样,在太平洋战争第一阶段,日军实施战略进攻,盟军处于被动的战略防御境地,损失惨重。从1941年12月8日至1942年4月底,日军在5个月时间内,以1.5万人的代价,打败了美、英、荷在远东的30余万军队,相继占领了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菲律宾、荷属东印度和香港以及西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夺取了386万平方公里土地,控制了这一地区的1.5亿人口和丰富的战略资源,达到了战争的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