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美军海外征战记(上下)
11386800000107

第107章 干涉波黑内战旨在控制欧洲 再袭伊拉克欲使萨达姆倒台(1)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正在索马里鏖战之时,地处欧洲南部巴尔干半岛的波黑地区,也连续发生武装冲突。上台不久的克林顿总统,没有在摩加迪沙占到便宜,岂敢在波黑轻举妄动!但是,一贯推行霸权政策的美国当局也绝不会袖手旁观,不会放弃任何一次号令天下的机会。因此,他们还是以北约成员的主要角色,在波黑内战中插了一脚。

波黑属前南斯拉夫共和国,居住着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等民族。由于这个地方正好在亚、欧、非三大洲的交汇处,所以它可起到扼守东南欧要塞、控制南欧与地中海连接的交通要道的作用,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又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外部入侵和内部矛盾经常交织在一起,使人们长期以来饱受殖民之苦,历经战争沧桑。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德、奥的战败,当地居民成为胜利者,各族人民共同组成了国民委员会议会,并正式宣布成立被称之为“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之国”的新国家,后来改称“南斯拉夫王国”,首都定在贝尔格莱德。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南斯拉夫”。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王国被法西斯侵占,各族劳动人民备受蹂躏与压迫。在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了游击队,与德、意法西斯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经过长达4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打败了德、意法西斯及其帮凶,于1945年11月29日建立了“南斯拉夫人民共和国”,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波黑、马其顿和黑山6个共和国联合组成,后国名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约瑟夫·布罗兹·铁托这位农民的儿子,曾坐过奥匈帝国的监狱,当过俄国人的俘虏,24岁改信共产主义,从苏联回国后参加和领导了南斯拉夫的革命斗争,遂被推举为南人民解放游击队总司令,率领南斯拉夫人民向德、意法西斯及其帮凶们展开游击战争。德国法西斯曾悬赏10万马克要他项上人头,而铁托不但保住了自己的脑袋,还利用这颗值钱的脑袋里充盈着的智慧和才能,与强大的敌人进行周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战争中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在政治影响上成为受各族人民爱戴的国家领袖。正因为如此,铁托得以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在战争中树立起来的威望,成功地使南斯拉夫境内的相互仇视、积怨甚深的各个民族铸剑为犁,和睦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成为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里。

然而,由于各民族在历史上的积怨,民族文化的差异,铁托执政后期又过分地扩大各共和国的地方自主权,使民族矛盾日益加剧。特别是铁托逝世后,大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开始复活,企图重新主宰南斯拉夫。1990年12月,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米洛舍维奇当选为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便以强调“振兴”塞尔维亚为由,煽动人们闹独立。民族主义情绪与东欧剧变的民主化思潮,搅乱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的实施导致了南联邦的解体。

波黑执政党在政治上属于中间派,既不反对共产党,也不主张搞社会主义。

分别代表穆斯林、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3个民族利益的民族主义政党,本来在政治上观点相差无几,但对波黑未来的体制却存在着严重分歧。随着时间的推移,3个民族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不时发生武装冲突。

自称世界领袖的美国人,对波黑地区的形势自然有它的预测。1990年底,美国中央情报局将一份南斯拉夫局势的预测报告呈给正陷入海湾战争僵局的布什总统。报告中说:“南斯拉夫将在今后18个月内垮台。”这一预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国际社会普遍对其预测表示怀疑,然而不到1年的时间,局势的发展却应验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说法。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联手行动,由各自首府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同时发布了脱离南斯拉夫联邦、实行独立的消息。与此同时,斯洛文尼亚总统库昌和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分别在自己的办公室召开紧急会议,与各自的军政要员共同商量宣布独立后应采取的措施。

刚满50岁的库昌,被人们称之为南斯拉夫政坛上的一颗少壮派明星。由于才华出众,他20几岁即进入政界,平步青云地爬上了斯洛文尼亚共和国联盟主席的高位。他虽然在1990年多党大选中失利,却因率先提出多党制而颇具威望,最后在总统选举中获胜,成为超党派的政治领袖。这次他宣布独立,更加胸有成竹,相信斯洛文尼亚人定会拥戴自己。

军人出身的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跟随铁托打过游击,是铁托的得意部下,38岁即晋升为陆军少将。军事指挥才能使他对领导克罗地亚充满信心,同时他也准备用武力来维护他的共和国的独立。

斯、克两个共和国宣布独立不久,先后与南斯拉夫人民军发生了多起武装冲突。虽然在欧洲共同体的调停、斡旋下两共和国推迟了正式“独立”的时间,但实际上都没有放慢独立的步伐。

榜样是最容易被人效仿的。2个月之后,马其顿和波黑两个共和国即步斯、克后尘,也相继宣布独立。此举一出,战后重建的南斯拉夫联邦制国家就名存实亡了。

但是,波黑的独立并不那么一帆风顺。由于波黑共和国混居着穆斯林、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3个信奉不同宗教的民族,又因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错综复杂,所以3个民族对于波黑的独立问题却各自有各自的想法。穆斯林和克族领导人希望完全独立,但塞族领导人却要求与塞尔维亚共和国一起组成新南斯拉夫。为此,各族之间争吵不休,言词十分激烈。所以,当波黑共和国议会向欧共体提出承认其独立的要求之后,塞族便我行我素,自行宣布组成“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从此,波黑境内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发生,最后终于在各自的主体共和国支持下,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波黑内战。

旷日持久的波黑内战从一场婚礼遭轰炸开始。

1992年3月1日上午,南斯拉夫波黑共和国首府萨拉热窝市的一所东正教教堂里正在举行婚礼,新郎与新娘是一对塞尔维亚族青年。教堂里洋溢着幸福、圣洁的气氛,新人面对面地交换着礼物,主教向他们祝福,众多亲朋好友向他们贺喜。婚礼结束后,漂亮的新娘挽着英俊的新郎的臂膀,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幸福微笑,在众人的祝福与欢笑声中,缓缓地向教堂门口走去……突然,一群持枪者冲入教堂,急骤的枪声、爆炸声瞬间响成一片。两个新人虽然幸免于难,但新郎的父亲和一些亲友却倒在血泊之中。从天而降的横祸,把教堂内外搞得混乱不堪,把善良的人心撕得粉碎,也把本来就不平静的波黑共和国拉入战争的旋涡。

波黑战争中塞族人包围萨拉热窝喋血婚礼之后,波黑境内的塞族人群情激愤,一致认定是穆族所为,坚决要向穆族人讨还血债。当晚,波黑塞尔维亚民主党主席卡拉季奇召集紧急会议,成立了“波黑塞尔维亚人民危急司令部”,号召波黑塞族人拿起武器,为保卫生存进行殊死战斗。

接着便发生了塞族民兵与警察的激烈冲突,当场造成数人死亡。

深夜,1万余名各族群众走上街头,呼吁“不要分裂”。忧愤的心情难以言表。

民心思定,民情厌战,促使各方首领对武力解决问题都暂时有所顾忌。于是,3族领导人都不得不做出姿态,主张用谈判解决争端。经过一系列激烈的讨价还价,波黑穆、克、塞3族代表于3月8日在议会、政府、司法部门的组成和职能等议题上,初步达成了相近的看法,并决定由波黑3族派出代表联合组成一个工作小组,具体完成各民族聚居区的划分。

然而,正当波黑3方谈判刚有点眉目、和平曙光已在波黑初步显现的时候,惟恐天下不乱的欧共体却于4月6日突然宣布承认波黑独立,美国也匆匆忙忙于4月7日承认波黑独立。如此不智之举,立刻打断了波黑3族谈判的进程,对波黑内战的重新点燃和全面升级简直是火上浇油。

愤怒的波黑塞族人正式宣布,波黑境内刚刚建立的5个塞族自治区,联合成立“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接着,塞族与穆、克两族再次爆发武装冲突,萨拉热窝市内的枪炮声昼夜不停,城区一片混乱,老百姓纷纷逃命。面对塞族的激烈行动,波黑的克、穆两族马上做出了反应。他们对驻扎在波黑境内的以塞族人为主的南人民军进行攻击。接着,双方激战在波黑地区连续不断,波黑3大民族互相残杀的内战中,由于波黑错综复杂的情况,交战的各民族背后都各有靠山:出于历史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美国等西方国家与克罗地亚共和国怂恿和支持波黑克族和穆族武装,波黑塞族武装得到了塞尔维亚共和国和南人民军的支持。

波黑战争的规模超过了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战争。南人民军驻波黑部队10万人,波黑境内的塞族武装包括“塞尔维亚波黑武装警察”“塞尔维亚民族卫队”“塞尔维亚志愿军”等约20万人;波黑穆斯林、克罗地亚两族武装即“国民警卫队”。“绿贝雷”共17万人,加上克罗地亚共和国派进波黑的3万人。

克罗地亚亲法西斯政党派进波黑的3万准军事部队以及部分外国雇佣军,总共逾50万人。双方在波黑仅有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展开了激烈的大战。

此时,南斯拉夫的瓦解已成必然趋势,但美国等西方国家似乎还觉得这种必然趋势应该来得更快些。于是,他们从1992年4月开始,借机加强对南联盟的制裁。他们认为,南联盟的所有制关系与前南斯拉夫的所有制关系没有太大区别,必须予以铲除;波黑内战完全是塞尔维亚和南人民军支持塞族的结果。

4月10日,欧洲共同体12国发表声明,把矛头指向了塞尔维亚,并采取一致行动,不承认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半月之后一齐召回驻南斯拉夫大使,强烈要求南联盟将人民军从波黑撤出。

5月21日,美国宣布停止与南斯拉夫的空中旅行,并关闭了南在纽约和旧金山的领事馆。27日,欧共体宣布对塞尔维亚和黑山实行贸易禁运,并要求联合国冻结塞尔维亚和黑山的财产,对他们实施贸易禁运和石油禁运。联合国也分别于15、22日作出决议,要求波黑立即停火,接纳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波黑为联合国成员国,并重申关于禁止向南斯拉夫输送武器的713号决议。3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将对南斯拉夫进行全面制裁的757号决议。

波黑战争留下的威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南联盟的制裁行为和草率承认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独立的做法,不仅没有使波黑内战平息,反而使战争不断升级。美国将从战乱中攫取最大的利益-控制欧洲。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的美国政策本来对巴尔干有所放松,但当它看到西欧在南斯拉夫问题上表现出来的热情,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霸权烈火,开始积极介入对欧洲权益的重新分配,以显示其在欧洲的真实存在和强大影响。在宣布承认3国独立、对南联盟实施经济和外交制裁的同时,向亚得里亚海派出了多艘军舰,监视波黑以及前南局势,随即酝酿与西方国家一起出兵巴尔干地区进行干预。

美国关心南斯拉夫问题,关心波黑内战的局势,主要是对彻底打败共产主义感兴趣。由于担心前南内战的升级与长期拖延,会影响它消化苏联解体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成果,所以欧共体提出解决波黑问题主要应由欧洲人自己负责,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之后,美国可以派出海、空军为北约部队提供掩护。

其他西方大国各有各的想法。英国希望凭借与美国特殊关系,极力维护在欧洲事务中的主导作用,所以积极主张军事干涉。与美国不协调的法国人反对美国带着“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感觉来主宰欧洲事务,所以常常自行其是。德国人对波黑问题乃至整个南斯拉夫的做法可谓首尾一贯,丝毫不感到惊奇。

尽管英、法、德等大国各有心思,但毕竟抵不过美国,经过明争暗斗,最后也只能跟着美国人干。所以他们都表示赞成有限地使用武力解决波黑问题。他们分别派出部队,在执行联合国决议的旗帜下组成维和部队,进驻波黑地区。

大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分歧,助长了波黑冲突各方追求各自战略目标的决心,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也难有作为。这除波黑内部的原因之外,多国部队问题也是波黑和平面临的一个难题。俄罗斯要求参与波黑维和任务,但不愿在北约的指挥下俯首听命。而美国则坚持多国部队的领导权必须由北约掌握,说白了也就是必须由美国来掌握!此外,美国当然要最大限度地限制俄罗斯的影响力。

在和平方式不起作用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各国就开始对波黑诉诸武力了。

1993年3月31日,欧共体和美国推动安理会通过了816号决议,授权会员国或地区组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军事手段,强制执行安理会关于在波黑建立“禁飞区”的行动计划。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8日宣布,参加禁飞行动的有美国的24架战斗机,还有法国的14架战斗机、荷兰的18架战斗机和英国的12架战斗机。

从4月12日起,美国及其北约盟国近70架飞机开始在波黑上空实施禁飞。4月16日,安理会通过一项决议,把波黑穆族居民占多数的萨拉热窝、戈拉日代、比哈奇、图兹拉、斯雷布雷尼察和泽帕6个城市划为“安全区”,以保护其免遭塞族的攻击。

尽管如此,美国还嫌联合国在处理塞族问题上“优柔寡断”,支持北约对塞族实施空中打击。美国防部于4月下旬提出了对波黑进行军事干预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