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读《论语》,悟管理
11380800000057

第57章 欲速则不达

快速成长是许多企业的理想。但是,快速发展的企业往往会遭遇种种问题和挫折。企业要掌握发展的速度,最适当的速度才更适合企业的有效发展。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现在的山东省莒县境内)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看望老师,向孔子请教说: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

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但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再三嘱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了。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

后来,“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

美国安然公司曾经创造了一系列神话,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扩张成世界能源巨头。然而,就在它春风得意的时候,却瞬间从辉煌的顶点跌落至万劫不复的深渊。

安然高层用种种手法掩盖了公司13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以致暴露后资不抵债,被迫破产。

安然的前身是一个小管道公司,20世纪中后期开始,经过安然创始人、前CEO肯尼思·莱和杰弗里·斯基林的领导,迅速走上了全球化扩张道路,业务拓展至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成为一个以能源产业为主,同时涉足金融交易、投资、木材、广告、宽带等业务的综合性公司,2000年交易额高达1010亿美元。

表面的繁荣无法掩盖背后的危机,正是这种疯狂的扩张,使安然公司出现了130亿美元的负债,并使它无往不胜的业务模式寿终正寝。

欲速则不达,安然想一口吃出个大胖子,最终栽在了自己的贪欲上。

快速成长是许多企业的理想,在过去的一个时期,“跨越式发展”、“扩张”、“规模”、“多元化”成为一些企业家的口头禅。但是,快速发展的企业往往会遭遇种种问题和挫折。

2006年11月1日,《第一财经日报》采访了东盛科技董事长、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记者就东盛“遭遇盲目扩张陷阱”请掌门人郭家学谈谈自己的感想。

郭家学回答说:“这几天晚上我都睡不好。我反复在想一个问题,是不是前几年东盛扩张的速度太快了,是不是自己的虚荣心、求胜心太强烈了。一味地并购、争夺,无疑要消耗、占用企业大量流动资金。在过去长达10年的时间里,许多民营企业家,当然包括我在内,总体上处于”头脑发热“阶段,盲目追求企业发展”大跃进“很多大民营企业集团似乎都奔着”500强“去做,出发点就是先做大再做强,再加上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推动,导致了企业出现一系列发展问题。这次教训是深刻的。我觉得,作为民营企业应该用科学发展观来经营企业,不能盲目攀比,结果欲速则不达。”

常常听到一些企业家抱怨自己的企业发展得太慢,而步步高集团的董事长段永平却说,企业发展要有“合适的最小发展速度”,不是越快越好,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道理很简单,“做企业和做投资就相当于开车,其实是每天每时每分都在开车,所以一味地求快没有意义。我做企业这么多年,包括做投资,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最重要的是要能驾驭。根据自身情况,以自己能驾驭的速度去发展,而不是盲目求快。”

有一位管理学家曾下过这样一个结论:“在中国,没有因为发展太慢而倒闭的企业,只有因为发展太快而垮掉的公司”。这话虽然有些偏颇,但确实切中一些企业的要害。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企业成长的重要性。成长,快速地成长成为中国企业家的迫切追求。要掌握发展的速度,最适当的速度才更适合企业的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