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11379500000052

第52章 迎送戏文几时休?

江西一个乡镇,欢送镇委书记履新高就,鞭炮放得有点过,酿成惨剧,炸死两个人。消息传出,举国哗然。但我相信,哗然者多半不包括官场中人,因为官场上类似的送往迎来,太平常了。一个官员升迁高就,原单位要送,新单位要接。只要这个官员级别足够高,权力足够大,迎送的规格就能顶破天,吃不完的筵席,排不了的仪式,而且逐年自动升格,撑破了天,也不罢手。不仅官员履新如此,平时的送往迎来也如此。平级官员来,迎出衙门。如果是上级主要官员下来检查工作,那可就声势浩大了。被检查地方的主要官员,甚至四大班子都要倾巢出动,来到自己的地界边上,早早恭候,接到衙门所在,自然是鲜花鼓乐,还有礼炮(比江西那个镇洋气多了)。领导离开的时候,也一样送到地界为止。

当然,咱们是文明古国,官场迎送,自有传统。古代官员送往迎来也很热闹,迎则启中门,放礼炮,排仪仗;送则张筵席,送万民伞。有的时候还要安排人躺在人家的轿马之前,做卧辙挡路之状,表示舍不得这个官员走。好在,这些把戏,或者叫戏文,都被当作“封建”给批了,很长时间人们都没有类似的好戏看了。可是,时间很会捉弄人。时过境迁,偏就有那么些官员体恤下情,不知不觉又把古人的把戏恢复起来。传统文化,在这个层面上得到了发扬光大。万民伞没有了,卧辙的人也不安排了,但是送往迎来的戏文,却依旧好看,而且规模日益宏大,格外彰显出我们这礼仪之邦的官场盛情。

官员升迁离任,本是工作需要,送一送,迎一迎,搞个简单的仪式,也无可厚非。但搞得如此隆重,比权贵之家的婚礼或者丧礼还声势浩大,就变成了演戏。领导检查工作,本是他们的分内职务行为,非要一迎一送,劳师动众,像接驾一样,也成了演戏。

这种官场的戏文,并不能将之归咎于我们干部头脑里所谓的封建余毒了事。事实上,现在娴熟操练这种把戏的官员,其实没有多少人知道过去的官场迎送。我们现在的这种戏,背后有名堂。它既是一种官场潜规则,也是包含复杂内容、具有实际官场绩效的官场风习。

官员离任为什么要迎送?那是因为人家升迁高就,至少是平调。如果降职,这种仪式即便有,也因陋就简,马虎了事。迎送,就是一种感情投资,规格越高(破格最好),档次越高,声势越大,被送迎者脸上越是有光。换言之,有面子。筵席上,交杯换盏,谀词泉涌,歌舞连天,展示的,是一个热情,给被迎送者的,更多的也是一种精神享受。只要被迎送者感觉到了这种享受,所谓的感情投资,也就资金到位了。

至于对前来检查工作的上级领导的迎送,更是感情投资,表达的意思,不仅有热情,还有恭顺,小心,听话,等等,等等。所谓的感情投资,无非是为了自家的前程。虽然说前程好坏,还要看另一种投资所付的资金多少,但是感情投资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不仅表示投资者的恭敬温顺,至少在表面上,表示此人日后对待自己的基本态度(其实多半不可靠),而且让接受者,感觉到做官尤其是在升迁时的莫名荣耀。没有这种荣誉,就如项羽所说,富贵不还乡,如绣衣夜行,显摆不起来了。所以,没有感情投资,另一种投资就不能起作用,或者作用起得不那么明显。官场的感情,多半是靠鲜花、笑脸、杯盏、马屁和隆重的仪式堆出来的。但是大家习以为常,假作真时,真亦假,最后则真假不分,清醒的时候,多半官也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