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
11379300000122

第122章 最美的声音

第一次见到尹老师是在三年前的初秋,万木繁密,乍凉还热。那天我和同学们都端坐在教室里,怀着儿童的忐忑和好奇心理,静静地等待一位新来的语文老师。

铃声过后,教室里走进一位虽显老态但精神矍铄的老师。同学们立即用狡黠的目光将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个遍:略显凌乱的头发里已夹了清晰可见的银丝,有点皱的长袖衬衫上,扣子一个不落地扣着。“是个老头”,“是个老头”,几个调皮的男生立即窃窃私语地交换了意见。他则用目光在教室里慈爱地扫了一遍,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工整的“尹”字,然后便开始用方言讲话了:“同学们好!我姓尹,刚从农村中学调到这里。这学期我将担任大家的语文老师。”话音刚落,下面有人偷偷地笑起来,原来这位老师把“老师”说成了“恼师”!后来时间久了,同学们便在背后称这位用方言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为“恼恼师”,也就是“老老师”的意思。

不过,尽管尹老师的话很土,同学们还是非常喜欢他的课。除了他讲的课生动有趣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粉笔字极棒!轻轻的几声嘟嘟之后,黑板上便留下了他那令人叫绝的字,一笔一面,一丝不苟,赏心悦目,给人以遒劲有力、入木三分之感。同学们总喜欢在语文课后照着黑板上的字一笔一画地临摹。受尹老师的熏陶,我们班上字写得漂亮的同学渐渐多了起来。

我们就这样愉快地跟尹老师一起度过了一个学期。寒假后不久的一天,尹老师宣布了一个让我们全班同学都不敢相信的打算,那就是他决定学说普通话!至于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为了与同学们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末了他还很幽默地说了一句:

“看谁以后还敢叫我恼恼师!”不知道什么时候这话已传到他的耳朵里了。

谁也没想到尹老师说到做到。在那以后的课堂上,他总是费劲地坚持用他那不伦不类几乎蹩脚的普通话给我们上课。平翘舌不分、没有后鼻音、没有翘舌音,有同学上课时听得躲在下面窃笑。尽管如此,他还是极努力地去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课间,他会捧着字典向我们小学生问这问那;早晨到校时我们总能看到晨曦中的尹老师捧着收音机在操场上来回地踱着步子;傍晚,清静的办公室里总会传来尹老师一字一顿读报纸的声音,那时美丽的夕阳与尹老师之间似乎有着一种无法言传的默契。那段时间尹老师常是用嘶哑的声音为我们上课,同学们都被他的认真劲儿深深地打动了。一段时间之后,同学们已感觉尹老师的普通话很有普通话味了。谁要是还在背后称他为恼恼师,肯定会招来同学们的一致反对。

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尹老师的普通话已几乎标准了。有的同学说他的声音像任志宏,有的同学说他的声音像赵忠祥,还有的同学说谁都不像就是美。然而尹老师的声音真正征服全班同学的还是在学期结束的那次师生联谊会上。当他用那略带方音的普通话、富有磁性的音质,铿锵有力地朗诵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讲堂里掌声雷动!

至今他那荡气回肠、雄浑顿挫、慷慨激昂、字字有力的声音仍在我耳畔回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情感箴言

什么是最美的声音?是教师启迪关爱我们的句句真言。语言的艺术被教师运用得最完美,因为那美妙背后是源自灵魂深处的责任感与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