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后周枭雄录
11374300000027

第27章 柴荣继位(4)

刘词一听皇上还在前线,立刻勃然大怒,大声呵斥道:“你们上阵打仗,不说好好保护皇上,反而自己先撤下来,究竟是何等居心?”。樊爱能、何徽二人见刘词执意往前,遂也说道:“如此这般,刘公后会有期!”便继续策马而去了。刘词连忙命令编队,加鞭前行。

再说到那场战斗,从早上打至下午,中间稍有暂停,也是各作喘息编整。终于在傍晚终于分出了胜负,周军大胜,刘军大败。待刘词等快马快到战营时,正是刘军大溃逃的时候。刘军那不足万人的残部,你挤我,我挤你,呼兄喊弟吵吵嚷嚷一路不停,丢弃的辎重、器械、杂畜不可胜计,溃散的主力人马约行十几里地上遇上一条大河,由于眼前无桥且无法辨别对岸情况,不得已暂时安顿下来。刘崇见大势已去,万般凄凉,与内仆互换衣衫,趁乱择河岸之小路,带着数百人往老巢太原方向逃去了。

待刘词带人进入战营,立即前去叩见柴荣:“皇上啊,我接到军报连夜赶来,皇上受惊了,臣略微来迟,往皇上赎罪啊!”,柴荣见援军已到,且周军也已大胜,遂并无多语,只吩咐收营安寨整休清点余部,并分头命人前去追截樊爱能、何徽二人,和刘崇踪迹。刘词回想起刚才带兵路过泽河时,远远看见有大量人马在河北侧,料想必是刘崇的余部,于是上前说道:“皇上,臣在来路上看见泽河北岸有大量人影,但因天色微暗无法认清,臣想必是那刘军,待臣带领我部将士去将刘军残余势力全部剿灭,以免后患。”柴荣此刻也正在发愁余下的刘军,怕对方纠结后再次发起进攻,遂命刘词前往。

那些在泽河岸边巍巍嗦嗦的刘部兵丁互相挤作一团取暖,此刻正是三月下旬,春寒料峭,且泽洲地形多变,雨虽然停了但风从河涧吹过来却刮得人几乎东倒西歪,士兵们又冷又饿又是恐惧,已无多少战斗力了。

刘词的两千士兵不多时已经从上游索桥渡过泽河,不待刘军余部安生的休息一个时辰已经是严阵在前了,本来就是余兵残将,哪有多少反抗之力,无不呼爹喊娘,刘词军刀影晃动,人头滚滚,在河那边正在扎寨的周军此刻听见厮杀遂又是敲鼓又是呐喊又是鸣锣,剩下的刘军已是吓破了胆,跳河的跳河,投降的投降,一阵厮杀过后,刘词军并无几员损失,而那刘军残部已是僵尸满野,血流成渠,断剑残弓,不可胜计。其中在战场上投降刘军的樊爱能、何徽二人的部下以为遇见老东家的人还能苟且住性命,待刘词押解回营后,柴荣下令将他们全部处死。古时战场,忠是第一,哪家帝王将相能容下投降敌军又求生的人呢?

再回头说那上阵没多久就丢甲弃主逃命的樊爱能、何徽二人,他俩领着百余残部往南而去,一路上,无吃无喝狼狈之极,不多就无法支撑下去了。百号人要吃饭啊,樊爱能、何徽二人于是指使部下抢劫沿途百姓人家,丝毫不见王师之风范。那天被柴荣派出寻找樊爱能、何徽二人的士官,寻到后传旨召二人回营,哪知二人命手下杀死来者继续奔命。逐渐,部内发生了意见分歧,樊爱能、何徽一方面念及都城内的妻儿老小,转念又考虑到回都城后不免受军法处置而对是否回去有些犹豫不绝,一方面部下也对逃忙有了怨言,有赞成回去领罪的有赞成流亡投降的还有赞成落草为寇的,无奈这支队伍已经七零八落了,终究无脸回去见父老,遂回头欲寻王师请罪。

那趁夜色仓惶奔逃的刘崇,此刻乘着契丹所赠送的精良马匹,与部下竟迷失在数百里山地丘陵地带,不仅因为天色灰暗不知道方向也不知道在何属地界,正在踌躇,恰巧前方有星点光亮,待慢慢靠近后是几户人家,刘崇挑得一户远一些的庄稼人家,讨得米饭蔬菜正要进食,不知是屋外圈内猪狗呼声还是山涧风声,听上去仿佛有若干马蹄声,刘崇一惊,难道周军追得如此之紧,于是马上上马,叫那庄稼人带路,便要回太原,这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哪里见过一群杀红了眼又浑身染血的将士,一紧张哪里还能分得清道路,唯有看见路就走,刘崇还以为是回太原之近道而催促着一直前行,天明时分,远远望见一城池,才知是晋州,这离太原已经背道了,刘崇大怒,杀死这庄稼人赶紧领兵回北路急走。一夜担惊受怕,一夜滴米未进,年逾花甲的刘崇体力渐渐不支了,不得已匍匐在这枣红马上,与追随者往太原方向奔去。一群狼狈之师!

柴荣由于此次大胜,尤其高兴,在帐内与各将喝酒庆祝自不必说,同时令军队原地修整了两天才准备拔营去潞州,开拔前,柴荣整编队伍,对投降的士兵也做了部署,柴荣经过这一大战已经对战场调兵遣将深有领悟,他将刘崇部下投降过来的士兵选了其中比较有战斗力的一千兵力,由前武胜行军司马唐景思为将,发往淮上,用作扩充防御南唐之兵力。同时,柴荣还将剩下的约两千降兵,每人发给些粮食盘缠衣料,令其各回老家,这些降兵不仅保住了性命还有财力返回老家,个个喜不自禁,纷纷拜谢柴荣。之后,周军开拔浩浩荡荡的来到潞州,李筠率各级官员出城迎接。在节度使属衙内,柴荣端坐太师椅,旁边卫护着许多臣子。

“皇上,此番刘贼大败,是皇上天巍浩荡决策英明,我军损失不过千余,就横扫刘贼万余兵力,是我朝臣子是万福啊!”,李筠带头高喊万岁,与潞州各级官员向柴荣行了君臣之礼。几桌庆功筵席中,柴荣与诸将喝酒吃肉谈笑风声,看到各级将领臣民对自己称颂有佳,心里非常高兴,酒过三巡,柴荣意欲立功行赏。呼听得厅下有报,李筠得了消息前来禀报“皇上,樊爱能和何徽余部百人,现在回朝复命在潞州外城,并请求皇上从宽发落。”,柴荣道“二人身为领军主帅,却在战场临阵脱逃,甚至欲投降刘贼,他们还敢回来见朕?”,于是吩咐左右将二人关押起来,不必进见,听候发落。

柴荣命人将樊爱能、何徽二人连同部下押起来以后,一夜酒酣,柴荣与部将士兵各回营安息,除放哨收营的士兵,具已鼾声四起。柴荣此刻还无睡意,披着袍子,也不惊动侍仆,来到皇帐外.

那夜,星空静寂,繁星点点,远处似有狼号之声,近处,分散在四周的兵营前篝火点点,颇有些壮观。“真是一场险仗啊,幸亏契丹兵没有动静,不仅没有上阵也没有更多支援,否则我军还有更多官兵丧命啊,”柴荣回想着前天的那场战斗,思量着得失。心中不由愤愤:“这两个樊爱能、何徽真是没用,没有几个回合就吓得逃命去了,亏得还是父皇看重的旧部老臣,真不知道跟随父皇时是如何作战的,难道也是今天这般鼠辈的表现?父皇临终前还嘱咐过两位要象效忠他一样效忠于我,这两人那时答应得多痛快啊,难道是如今觉得我无法承大统而心生怀疑所至还是已有背叛之心呢?”想到这里,柴荣不仅惊得一身冷汗,“万万不能是后种情形啊,我刚登基,怎能容得叛臣当道?!定是死罪不饶!”,不过,柴荣转念又一想:“此二人跟随父皇若干年,也立下赫赫战功,何徽之前镇守晋州,兢兢业业数载,也是有功之臣,如今若置二人死罪,会不会令父皇得旧臣感到寒心呢?这样一来,也是我朝一大损失啊,毕竟他们都是忠勇之将阿。二人肯定是要受军法处置的,但是否罪及到死呢?”

这样一想后,柴荣有些犹豫不绝了。皇帐里此刻从边侧口进来了两名柴荣的贴身宦官,为内帐油灯添油并添加熏香等。两人做完这些事情后,悄悄退至帐外另一侧,柴荣忽听得二人小声说话:“马三哥,这次我们跟随皇上出征也是开了眼界了,我以前可没见过真正的打仗是什么样呢?你还记得那天吧,那个杀喊声那个阵势,哎呀呀...... ”这是一个小太监在说话。

旁边的老一点的接上话:“咱们皇上真是英明的君主,这开国第一场仗就御驾亲征,小春子,你想想看,我们那些士兵杀得那么狠那么凶,这不都是皇上身先士卒起的表率作用呢!”

“可不吗?有了皇上,我们就是了稳心骨,要不那天打仗完了的时候,地上躺的大部分是刘贼那边儿的尸体呢。”说话的小春子严辞中是无尽的崇拜。

“可是也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老太监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马三哥?”

“我在想今天回来的樊将军和何将军,”

“他们不是回来了吗?”小春子不解马三的叹息,马三继续说道:“我们不懂治国治军,可是,如果是我家里养的仆人起了祸心,起了悖逆之心,我想我也不会再留他们的。”小春子听完疑惑的点点头又摇摇头。

“小春子,咱们回旁睡觉吧,咱们皇上累了几天,可别吵着了。”两人起身回到旁边的小帐子。柴荣一直在旁边听完两人的对话,顿时茅塞全开,“是啊,我怎么倒不如一个宦官了,两人有功绩就能一直躺在功绩上不作为吗?更何况,就是何徽略有功绩,樊爱能也没有什么大功,如果留下两人只做点惩罚,难保其他将士在关键时刻不效尤,那我如何指挥全军,如何严肃军纪,如何保得河山?”想到这里,柴荣差点惊了冷汗,遂坚定了意志,于是回营躺下,不多时就起了畅快的鼾声。

第二天,柴荣在帐外搭棚召集各路将领集会,押来樊爱能、何徽二人和余部。樊爱能、何徽二人一见柴荣严肃的样子,已经没有多少辩解之词,唯有半匍匐在地上不停的磕头不停的请求从轻发落。柴荣大斥“樊爱能、何徽,你可知罪?”,樊爱能、何徽更是磕头无数:“臣罪该万死,臣罪该万死!”,柴荣见二人这般样子,遂说道“你二人跟随我父皇南征北战,也是开国之老臣,经历战场无数,拼杀无数,此次面对刘贼,怎会不仅不参加战斗,还蛊惑前来增援的刘词也判主,难道是已经外同刘贼来谋害朕吗?”

樊爱能、何徽二人连忙否认:“皇上啊,臣一时糊涂,才有了这背主偷生的邪念!”

“那么,你们此番回来,是还想着活命了?”柴荣厉声问道。

樊爱能、何徽二人已知无法开脱罪责,哀声说道:“皇上啊,臣知道臣难辞其咎,请皇上赐死!然臣等唯有一个心愿,望皇上成全!”

柴荣也是宽宏大量之人,看到他们如此哀求,禁不住有点心软:“说吧。”

何徽道:“臣等家中上有老母老父,下有妻女兄妹,臣一时糊涂之罪臣愿独自领罚,请皇上免他们死罪!”说完,和爱能当、当、当三个响头。柴荣知道这个心愿合情合理,于是说道:“家属是无辜之人,朕也不是昏君,朕不会连罚你们的家人,这个你们可以放心,只是你们,国法军法不容!”。樊爱能、何徽二人磕头谢恩后由几位御前军押下捆绑至军营外,砍头示众,同时被杀的还有跟随樊爱能、何徽二人的约二十人小头目们。

柴荣对众人说:“此次与刘贼之战,朕是在没有想到樊爱能、何徽二人会有如此之举,先帝和我曾对他们如此信任,想起来还是无比的痛心啊!张永德,明日,备上等棺木,将樊爱能、何徽和其余各人都入了棺,再派一辆车送他们回都,让他们的家人把他们埋了吧!”,张永德领命道:“皇上严肃军法,赏罚分明,还如此厚待他们,是他们的福气,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将也跟着三喊万岁。柴荣此着恩威并用,营中各位将士都眼见了樊爱能、何徽的下场,之后都更加戒惧戒惰、勤奋操练、不敢有二心。柴荣继续说道:“此次大胜,是我王师以少胜多的先例,同时也是遇上军中叛逃而依然斗争取胜,无不是在座各位的功劳;李重进,朕命你兼做忠武军节度;向训,朕命你兼义成军节度使;张永德,朕命你兼武信军节度使;史彦超,朕封你为镇国军节度使,以上各位均赏金百两,封千户侯;其余各人,赏金五十两,封百户侯。” 柴荣一一对各部下做了赏赐,正是笼络住了人心;各部将也深感柴荣爱才惜才之心,纷纷跪拜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