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说过托尔斯泰出生于1828年,据说他出生时哭声非常大,几乎可以把附近的邻居吓坏了。
从洪亮的哭声中,可以想象得出这婴儿是多么的充满活力。
但是据说托尔斯泰并不是一个很可爱的婴儿,鼻子很大,眼睛深陷,额头如受难人一般,长满了深深的皱纹,是一个让人联想到“老头”的婴儿。
当然,托尔斯泰也和任何人一样,婴儿时的事是无法记忆的,只是在模糊中留存着少许印象。
托尔斯泰好像被裹在某种东西之中,虽然想伸出双手,但总是伸不出来,于是他开始喊叫,这种叫声使他觉得非常不舒服,但是又无法停止,这时好像有人弯着身站在他身边。当然他并不记得那是谁,更何况这件事是在昏暗中发生的。
朦眬中他感觉到身边有两个人,他们对他的喊叫声视若无睹,完全不理会他的期望,也不拿开包裹着他的东西,这时他就哭得更大声了,虽然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必要这样裹着,但那两个人却都认为这是必要的。他竭力想对他们表达他的意思,于是只好用自己觉得厌烦但又无法控制的声音哭个不停。因为身为无法说话的婴儿,只有哭才是唯一表达意思的方式。
过了一个时期--不,可以说是同一个时期,托尔斯泰还有个愉快的印象。
那时他坐在洗澡盆里,有一位保姆替他擦身,一阵无法形容的新鲜而幽香的气味,散发在他的周围,可能是装花草的布袋香味,这种特殊的气味打动了他的心。
生下来第一次看到自己露出肋骨的小巧身体、幽暗而滑溜的浴槽、保姆卷起袖子的手、温暖的洗澡水、冉冉上升如雾般的蒸气,还有洗澡时哗啦哗啦的水声,他尤其喜欢摸浴槽的边缘,有种滑溜溜的感觉。
他不厌其烦地观看着浴室的四周,并倾听着声音。
托尔斯泰从生下来一直到满三岁,都是由保姆抚育,从离开她的膝盖到开始学习走路以及牙牙学语的期间,任他如何去寻思,除了上面讲的两个印象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印象了。
这真是不可思议,到底他这小小身躯是从何时开始有的?何时开始会看东西、听声音、分辨东西、开口说话的呢?是否在亲一亲母亲或逗母亲笑一笑,而且有了这种记忆时,才有的生命呢?当然他是有生命的,而且过得很幸福。
从任何角度来看,他都是很幸福的。只是他曾说过,他并不是个很可爱的娃娃,所以稍微长大后,他就开始烦恼了。
托尔斯泰在小说《幼年时代》一书中如此描述:…有时候我对自己很绝望,我的鼻子大而扁,嘴唇很厚,眼睛细小又呈灰色,像这样丑的人,幸福之神一定不会降临到我的身上,除非神能赐予奇迹,使我成为美男子,否则别无他法。只要能够美化我,我一定把现在以及将来所能获得的一切都献给神--我时常如此祷告神来帮助我,可是奇迹并没有出现。
从小他就这样自我悲观,到后来他对自己的脸还是没有信心。
有一位批评家对托尔斯泰的脸下了如此的评语:“设计这么伟大灵魂的住宅(指他的脸而言),不是希腊的艺术之神,而是一个极为平凡的木匠。”因为他拥有一张平凡的丑脸。
这位不客气的批评家继续说道:
他的风采会令初次见到他的人泄气。他们从很远的地方坐火车或从托拉市坐汽车来到他的住宅,坐在客厅中等着主人出来接待,心中不免想象着会有一位和蔼可亲的好人出现。可是不知何故,一位与他们想象完全不同的人却打开了门,他是个矮胖的男子,蓄着杂乱的胡须,加速脚步走进来,装出欢迎的脸色,然后站在这些一脸惊愕的访客面前,高兴地交谈了几句,就轻松地向客人握手道别。
这位讨人喜欢的矮胖好人,长着雪一般的胡须,毫无顾忌地与客人亲切谈心,他真的就是大文豪托尔斯泰吗?
…
虽然人们看到托尔斯泰似乎感到很泄气,但是批评家对他的眼睛却有不同的评价。
幼年时,托尔斯泰曾对这双小而灰色的眼睛厌恶地形容道:“在卷起的浓眉森林里,凸出豹般灰色的眼睛。”
高尔基也曾说过:“托尔斯泰的眼睛里藏有一百只眼睛。”又说:“托尔斯泰具有俄国传统农夫的脸孔,但是由于这双眼睛,使他的脸更具有天才容貌。”他同时还更深入地说:“像一只兀鹰从很高的天空,向正在地上奔跑的小老鼠猛扑下来时的锐利眼神;又如强有力的箭一般,能射进坚硬的东西;不但如此,更能鸟瞰世界,一览无遗。”
他对托尔斯泰的眼睛最后的结论是:“具有这种眼睛的人,才能看出真理,世界上一切的知识都属于他;但事实上,拥有它们的人,并不是幸福的。”
如此说来,托尔斯泰除了眼睛之外,其他的都跟土里土气的农民没有两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