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11326600000022

第22章 巫蛊之祸

从司马迁被任命为中书令以后,我们几乎已看不到有关他的生平记载了。除了汉武帝继续进行的巡游活动,他可能仍然护驾随行以外,我们仅见的一项资料,大概就只有他五十五岁时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了。这封信写得荡气回肠,极为感人,千古以来为人们所传颂,是研究司马迁所不可或缺的资料。信中有关他受刑以后心情的描绘,以及舍弃引刀一快而自愿接受腐刑以求活的动机的表白,尤其可贵。

现代办报的人,讲“报人不上报”。司马迁写史本质上也有些像记者,大概也有点“史家不上史”的味道。关于他自己的事迹,在《史记》反而没有详细的记载,只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寻找行踪。这封信被称为《报任安(少卿)书》,部分内容在前面已引用多次,信录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后来《昭明文选》也把它选了进去,唯字句间稍有不同,此处我们要了解的是写这封信的背景及他在信中所作的表白。

《报任安书》的背景就是巫蛊之祸。巫就是巫祝,自称能够与神相通、为人祈祷者。蛊的本意是蛊毒,造蛊的方法是把白虫放在一个器皿中,让它们自相残杀,最后战胜百虫独自存活下来的就是蛊。如果把蛊放在食物中,食之会使人发狂失志,所以引申为“惑”的意思,巫者以巫术害人也叫蛊,巫蛊之祸的巫蛊,指的就是这种意思。其方法是埋木偶祭祀,诅咒所恨的人,使被诅咒的人倒霉,所以蛊也指埋木偶。这种巫术由来很久了,因巫蛊被杀的事情时有所闻,而汉武帝时尤烈,因为汉武帝最信鬼神,方士神巫之流大行其道,巫蛊害人之术自然兴盛起来。

史上所称的巫盅之祸,是指发生在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的一次皇室悲剧。早在公元前130年,即司马迁十六岁那年,就曾经发生陈皇后(汉武帝姑母刘嫖的女儿,第一任皇后)因巫蛊被废的案件,被杀的有三百人。而征和二年这次,死者前后将近二十万人,被害的主要人物是戾太子和他的母亲卫子夫。

这个悲剧发生的原因有三:

第一,事件发生前三年(公元前94年)钩弋夫人生皇子弗陵,即汉武帝崩后继位的昭帝。因为怀孕期长达十四个月,而汉武帝听说尧也是十四个月才出生的,于是就命其诞生的地方为“尧母门”。这个举动使奸人敏感地觉得汉武帝极疼爱这个幼子,可能会传位给他,于是萌生了加害戾太子和卫皇后的念头。

第二,汉武帝经常给戾太子参与决事的“实习”机会,父子两人的性格、作风完全不同,汉武帝严苛而太子宽厚。因此,群臣凡主宽厚者多依附太子;而秉承汉武帝的意思、实际执法的大臣都诽谤太子。自从卫青去世后,卫后母子失去了有力的保障,那些反对太子的人士,纷纷起了加害太子之心。

第三,当时有一个专门为汉武帝监视贵戚近臣的特务,名字叫江充,极受汉武帝宠爱,被任命为直指绣衣使者,他与戾太子有矛盾。此时汉武帝已经六十多岁了,江充恐怕将来要是由戾太子继位,就会对他不利,所以时时等待机会要害死太子。

在这三种情况下,戾太子的处境实在是非常危险,只要一有疏忽,他都可能被害。不幸的是这个时候由于汉武帝仍然在求神仙,一些方士女巫齐聚在长安,都用巫术来迷惑众人。后宫本来就是个充满了争宠妒忌的地方,女巫们很自然地被引入宫中,替那些美人后妃为蛊诅咒。演变到后来,就常有人到汉武帝面前告密,说某某人诅咒皇帝。汉武帝大怒,杀了涉嫌的数百人,但也从此疑神疑鬼,有一次白天睡觉也梦见有数千个木人,持杖来攻击他,于是身体感觉不适,整天恍恍惚惚变得容易健忘。

那个特务江充敏锐地觉得这是加害太子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向汉武帝说他的病完全是巫蛊作祟,汉武帝就派他为使者,专门惩治为蛊者。这种事情要嫁祸于人实在是太简单了,在谁家挖到木偶,谁家就是蛊者,反正根本没有方法鉴定究竟是否是涉嫌者所埋。因此,只要有办法把木偶埋到预定的地方,要害谁就可以害谁。狡猾的江充先到民间大搞特搞,杀了数万人,再回过头来,把箭头指向宫中。结果很“准确”地在太子宫中挖得大批的木偶,他说:“太子宫中的木偶特别多,又有帛书,所言皆不道,当奏闻皇上!”太子最初仍保持镇定,自以为根本没有加害父皇的理由,自信稍加解释就可以无罪。可是后来因为始终无法与在甘泉养病的汉武帝取得联系,太子觉得可疑,想亲自前往,又被江充逼得走投无路,最后只好听从少傅(太子的老师)石德的话,派人伪装为皇帝使者,搜捕江充,宣布汉武帝卧病甘泉,江充谋反而发兵,并亲自临斩江充。但汉武帝在甘泉误听江充同路人的报告,以为太子谋反了,于是令丞相发兵与太子交战,双方军队在城中混战五日,死伤了几万人,非常惨烈,结果太子被打败,最后与卫皇后都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