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11325500000002

第2章 出身贵族家庭

俾斯麦的家在距柏林西面约一百公里处,是易北河岸边的兴奥森小镇。他家拥有一片大庄园,为世袭的地主,属于贵族阶级。

俾斯麦的祖先世代从军,性格诚实、勇敢、果断。

身为地主的他们,生活非常富裕,很少与人锱铢计较,而是只关心如何管辖好佃农。他们有一种极为强烈的统治阶级的优越感。

和平时期,他们唯一的娱乐就是狩猎,除此之外,他们的生活粗暴而怠惰,将大部分精力花在饮酒上面。他们不办公也不读书,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事情应该是新兴的中产阶级做的,而天生的统治阶级根本不屑去做这些。

俾斯麦的父亲在二十三岁时就退伍,隐居于兴奥森庄园,过着单调的地主生活。

他是一位诚实忠厚而待人亲切的男人,但不爱读书,除了狩猎饮酒之外,没有其他嗜好。

也许是天意安排,这个懒惰的人竟然娶了一位勤勉而美丽的妻子。当时他三十五岁,新娘才十七岁。

俾斯麦的母亲出身于新兴中产阶级家庭,在过去的一百年间,代代都在大学教授历史和法律。俾斯麦的外祖父曾任枢密院议长,属于自由主义人士,专门攻击专制政体,结果触怒了皇帝。

俾斯麦的母亲因受环境影响,是个理念清晰的人。她有不服输的好胜心,同时做事勤勉,品行端正。由于居住在都市,常出入宫廷,所以她爱好社交活动,喜欢打扮。

由于父母亲家庭背景与个性的全然不同,俾斯麦体内糅杂了父母这两种完全不同的遗传。

俾斯麦在家中排行第四,兄弟姊妹共六人,其中三人夭折,除俾斯麦外,还有一个大他五岁的大哥和小他十二岁的妹妹。他与小妹感情很好。

当俾斯麦满周岁时,全家迁居到柏林东北的库宁堡小镇。俾斯麦少年时代的记忆几乎都来自于此。

俾斯麦全家迁居的原因是他父亲在当地继承了一片约八千平方公里的田地。他们的家坐落在一望无际的麦田中,平房占地极广,只在中央有一间楼房,这便是俾斯麦幼年时期的住所。

有一次父亲在楼上指着窗外广大的田地对俾斯麦说道:“放眼所及的土地都归我们家所有。”

围绕在他们家四周居住的是佃农与仆役,俾斯麦就是在这种驱役别人的环境中长成,因此在他的心中深植了支配阶级的意识。

父亲曾指着墙上的许多祖先肖像对俾斯麦说:“你长大后也一定要像祖先一样,做一个伟大的军人。”

但是,他的母亲却对他说:“你要努力读书,长大后要像外祖父般做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其实,俾斯麦很爱他的父亲,却厌烦母亲。喜爱交际的母亲多半时间不在家,她似乎只关心社交活动,而将子女的日常生活委托给仆人照顾。她信奉斯巴达式的教育,认为小孩应当严格管教,因此她常常不是以母爱来体现对子女的关爱,而只以理智来教导他们。

不过俾斯麦对母亲的强烈反感,并不是因为母亲的严格管教,而是因为母亲不把善良的父亲放在眼里。

一个寒冷的冬夜,母亲在家中招待了许多客人,为了让客人留宿,她竟然把自己的丈夫从房内赶出。当时年幼的俾斯麦为父亲的遭遇大感不平。

这件事令俾斯麦终生难忘。

还有一次,当俾斯麦指着祖先的画像炫耀家世时,他的母亲对他说道:“不要依赖门第来夸耀自己。”然后命人将画像全部收了起来。

当时的俾斯麦在心中暗骂道:“有什么了不起!暴发户!”

这几件事的发生,使俾斯麦变得更为轻视母亲及母亲的家族。

俾斯麦的母亲是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她的行为代表了一般知识分子对地主贵族的感受。

俾斯麦对母亲的反感日增,同时将这种情绪转移到中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分子身上,这种憎恶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