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11309300000072

第72章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范仲淹

本文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庆历四年春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③。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④,南极潇、湘⑤,迁客骚人⑥,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⑦,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⑨,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注释

①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从1041年到1048年。

②滕子京:范仲淹同年进士,和范仲淹是好友。巴陵郡:即岳州郡,在今湖南省岳阳市。

③洞庭:湖名。

④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省巴东县西。

⑤潇、湘:潇水和湘江的并称。湘江是湖南省的主要水系,潇水是湘江的最大支流,二者合流后汇入洞庭湖。

⑥迁客:降职外调的官吏。骚人:屈原曾作《离骚》,所以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⑦景:日光。

⑧沉璧:指水中月影。

⑨庙堂:太庙和明堂,是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这里指朝廷。

译文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当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重新兴办起来。于是他就重修岳阳楼,扩充其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致,全在洞庭湖上。它口中像是含着远山,腹内好似吞吐着长江,浩浩汤汤,无边无际。清晨阳光灿烂,傍晚暮霭沉沉,气象变化万千。这些都是岳阳楼宏伟壮观的景象。前人已经记述得非常详尽了。然而,这里向北可以通往巫峡,往南可以到达潇水和湘江,被贬职的官吏和失意的诗人,很多都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的心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在那阴雨绵绵、连月不晴的日子里,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浪翻卷到空中,日月星辰都隐没了光辉,高山峻岭也掩藏了雄姿;商人和旅客不敢上路,帆樯被吹倒,船桨被折断。傍晚时分,一片幽暗,虎在咆哮,猿在哀鸣。此时登上岳阳楼,便有离开故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害怕被讥讽的情绪涌上心头。满眼都是萧瑟,不禁感到无限悲凉。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节,湖面风平浪静,天光水色交相辉映,碧绿的湖水一望无际。沙鸥时飞时停,锦鳞游来游去;岸边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漫天的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水面浮动的光点,像跳跃着万点金光;月影像一块玉璧,静静地沉浸在水底。渔人的歌声此唱彼和,这是多么快乐啊!此时登上岳阳楼,便觉得心境开阔,精神愉悦,一切荣辱都忘记了,迎着风举起酒杯,真是快乐极了!

唉!我曾经琢磨过古时仁人志士的思想感情,也许与以上两种心情有所不同吧。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影响而欢喜,也不因为自己的遭遇而悲哀。居于朝廷的高位,则为他们的百姓担忧;退身于僻远的江湖,则为他们的君主忧虑。这真是进也忧虑,退也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会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啊。唉,除了这样的人,我还将与谁同道呢?

一文一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