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11309300000003

第3章 季梁谏追楚师

季梁谏追楚师

《左传》

本文所记的是楚伐随过程中的一节。随国的贤臣季梁向随侯的进谏,说出了“民为神主,先民后神”的哲理。

楚武王侵随①,使薳(wěi)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②。随人使少师董成③。斗(dòu)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④,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pī)吾甲兵⑤,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jiàn)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léi)师以张之。”熊率(lǜ)且(jū)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王毁军而纳少师。

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⑥,信也。今民馁(něi)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牷(quán)肥腯(tú)⑦,粢(zī)盛(chéng)丰备⑧,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cù)蠡(luǒ)也,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tè)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⑨,亲其九族⑩,以致其禋(yīn)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注释

①楚:国名,芈(mǐ)姓,辖区大体为今湖南、湖北全部及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区。随:国名,姬姓,在今湖北省随县。

②瑕:地名,属随国。

③少师:辅佐君主的官。

④汉东:汉水以东。春秋时期,楚国和随国以汉水为界。

⑤被:通“披”。

⑥祝史:祝官、史官的合称。祝是掌祭礼的官,史是掌祭祀时记事的官。

⑦牷:纯毛色的牲畜。

⑧粢盛:盛在祭祀器具里以供祭祀的谷物。粢,谷物。盛,把谷物放在器具里。

⑨五教:五种伦理道德教育,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⑩九族:泛指亲属,但说法不一。一般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九代人。

译文

楚武王攻打随国,派大夫薳章去讲和,他驻军于瑕地等待谈判结果。随国派少师来主持议和之事。大夫斗伯比对楚王说:“我们不能在汉水以东达到目的,这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扩大了军队,增强了武器装备,以武力面对邻国,它们害怕,从而协同起来对付我国,所以很难离间它们。汉水以东,随国最大。如果随国傲慢起来,必定抛弃那些小国。小国离散,对我楚国就有利了。少师这个人,狂妄自大,可让我们的军队表现出疲弱的样子,使他傲慢起来。”大夫熊率且比说:“随国有大夫季梁在,这样的计谋有什么作用?”斗伯比说:“这是为以后作打算,现在少师很得随侯的宠信。”于是,楚武王故意损害军容,接待少师。

少师回去,果然请求追击楚军。随侯将要答应,季梁阻止说:“上天正在帮助楚国,楚军的疲弱,那是诱骗我们呢,大王何必着急发兵呢?臣听说,小国之所以能抗拒大国,是因为小国得道而大国暴虐。所谓得道,就是忠于百姓而取信于神明。国君想着怎样有利于百姓,就是忠。祝官、史官在祭祀时如实向神明禀告,就是信。如今百姓挨饿而君王纵情享乐,祝官、史官却在祭祀时说假话,欺骗神明,臣不知道这样怎么能够抗拒大国。”随侯说:“我供给神明的牲畜毛色纯、肉肥厚,祭器里的五谷也非常丰盛,为何不能取信于神明呢?”季梁说:“百姓,乃是神明的主人。所以圣明的君王总是先办好百姓的事,然后才致力于神明的祭祀。所以在供奉牲畜时祷告说:‘我们的牲畜多么厚实肥壮啊!’这意味着百姓的生产能力普遍强大,意味着百姓的牲畜肥大而且繁殖众多,意味着百姓的牲畜没有疾病,意味着百姓的牲畜完备充足,没有缺失。在供奉五谷时祷告说:‘我们的五谷多么洁净丰盛啊!’这就意味着春、夏、秋三季都没有灾害,百姓和睦,庄稼丰收。献酒的时候祷告说:‘我们的美酒又香又清啊!’这就意味着全国上下都有美好的品德而没有昧着良心的事。人们所说的芳香远闻,也就是没有谗言和邪恶行为。所以专心一意地从事春、夏、秋三季的耕作,做好五教,亲和九族,以表达他们对神明的诚心。于是乎百姓和睦而神明赐福,所以一有行动就会有所成就。如今百姓各有各的心思,鬼神没有了主人,您虽然独自供奉上丰盛的祭品,又怎么会得到鬼神的赐福呢?您还是先修明政事,亲近兄弟国家,或许可避免灾祸。”随侯害怕了,于是修明政事。楚国不敢攻打它了。

一文一语

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