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论语·孟子(最爱读国学书系)
11307800000014

第14章 宪问第十四(1)

原文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①;邦无道,谷,耻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②,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释~~~①谷:俸禄。用作动词。得到俸禄,指做官。②克:好胜。伐:矜夸。

译文~~~原宪问什么是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做官领取俸禄;国家政治黑暗,做官领取俸禄,这就是耻辱。”

原宪又说:“好胜、自夸、怨恨和贪欲都没有表现过,可以说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了,若说是仁人,那我就不知道了。”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士而怀居①,不足以为士矣。”

注释~~~①怀:怀思,留恋。居:安居。

译文~~~孔子说:“读书人而留恋安逸的生活,那就不配称读书人了。”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①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②。”

注释~~~①危:《广雅》:“危,正也。”王念孙《疏证》即引《论语》此文来作证。②孙:同“逊”。

译文~~~孔子说:“政治清明,言语正直,行为正直;政治黑暗,行为正直,言语谨慎。”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必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有仁德的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诵读星级★★★

原文 南宫适①问于孔子曰:“羿②善射,奡(ào)荡舟③,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注释~~~①南宫适:孔子学生南容。②羿:古代传说中有三个羿,都是射箭能手。一为帝喾的射师,见于《说文》;二为唐尧时人,传说当时十个太阳同时出现,羿射落了九个,见《淮南子·本经训》;三为夏代有穷国的君主,见《左传·襄公四年》。这里所指的羿和《孟子·离娄篇》“逢蒙学射于羿”的羿,都是指夏代有穷国的君主那个羿。③奡:字又作“浇”,古代传说人物,夏代寒浞的儿子。荡舟:用舟师冲锋陷阵。荡,左右冲杀。

译文~~~南宫适向孔子问道:“羿擅长射箭,奡熟谙水战,都没有得到好死。大禹和后稷自己下地种田,却得了天下。(怎样解释这些历史?)”孔子没有答复。

南宫适退了出来。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多么崇尚道德啊!”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而不仁的人是有的罢,可没有小人而有仁德的。”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爱之①,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注释~~~①之:从语意看,这里应指百姓而言。

译文~~~孔子说:“爱护百姓,能不役使他们吗?对他们尽心尽力,能够不教育他们吗?”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为命①,裨谌(bìchén)②草创之,世叔讨论之③,行人子羽修饰之④,东里⑤子产润色之。”

注释~~~①命:指外交辞令。②裨谌:郑国大夫,见《左传》。③世叔:即《左传》中的子太叔,名游吉。讨论:意义和今天的“讨论”不同,是一个人去研究而后提意见的意思。④行人:官名,古代的外交官。子羽:公孙挥的字。⑤东里:地名。今在郑州市,子产所居。

译文~~~孔子说:“郑国外交辞令的创制,裨谌先拟草稿,世叔再提意见,外交官子羽补充修改,东里的子产润色加工。”

诵读星级★

原文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①。曰:“彼哉!彼哉②!”

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③,饭疏食,没(mò)齿④无怨言。”

注释~~~①子西:郑国的公孙夏,生当鲁襄公之世,为子产的同宗兄弟,子产便是继他而主持郑国政治的。②彼哉彼哉:这是当时表示轻视的习惯语。③伯氏:齐国的大夫。骈邑:地名。④没齿:到死,终身。

译文~~~有人问子产是怎样的人。孔子说:“是肯施恩惠的人。”

又问到子西。孔子说:“他呀,他呀!”

又问到管仲。孔子说:“他是个人物。他剥夺了伯氏骈邑三百户的采地,使伯氏只能吃粗粮,到死也没有怨恨的话。”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恨困难,富贵而不骄傲容易。”

诵读星级★★

原文 子路问成①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②,公绰之不欲,卞庄子③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④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释~~~①成:成熟,完美。②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他很聪明,逃到齐国后,能预见齐庄公的被杀而设法辞掉庄公给他的田地,事见《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知:同“智”。③卞庄子:鲁国的勇士。④要:同“约”,穷困。

译文~~~子路问怎样才是完美的人。孔子说:“聪明才智像臧武仲,清心寡欲像孟公绰,勇敢威武像卞庄子,多才多艺像冉求,再用礼乐来成就他的文采,就可以说是完美的人了。”

又说:“现在所谓完美的人哪里一定要这样?看到利益便想该得不该得,遇到危险便肯付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之中却并不忘记平日的承诺,也就可以说是完美的人了。”

诵读星级★★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①:“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②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注释~~~①公叔文子:卫国大夫。公明贾:卫人,姓公明,名贾。②以:代词,此也。

译文~~~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是真的吗?他老人家不说话,不笑,不索取吗?”

公明贾回答说:“这是传话的人弄错了。他老人家到应说话的时候才说话,别人不讨厌他的话;到真高兴了才笑,别人不讨厌他笑;应该取得的才收取,别人不厌恶他收取。”

孔子说:“是这样的吗?难道真是这样的吗?”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①,虽曰不要(yāo)②君,吾不信也。”

注释~~~①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事见《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防,臧武仲的封邑,在今山东费县东北,离齐国边境很近。②要:要挟。

译文~~~孔子说:“臧武凭借其封邑防城,请求立其子弟嗣为鲁国卿大夫,纵然有人说他不是要挟,我是不相信的。”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晋文公谲(jué)①而不正,齐桓公②正而不谲。”

注释~~~①晋文公:名重耳。与齐桓公是春秋时五霸中最有名声的两个霸主。谲:欺诈,玩弄权术阴谋。②齐桓公:名小白。

译文~~~孔子说:“晋文公为人诡诈,作风不正派;齐桓公作风正派,为人不诡诈。”

诵读星级★★

原文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①。”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②,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③。”

注释~~~①桓公杀公子纠三句:齐桓公(小白)和公子纠都是齐襄公的弟弟。齐襄公无道,两人都怕被牵累,桓公便由鲍叔牙辅助逃往莒国,公子纠也由管仲和召忽辅助逃往鲁国。襄公被杀后,桓公先回到齐国都城临淄,自立为君,兴兵伐鲁,逼迫鲁国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公子纠,管仲却做了桓公的宰相。可参看《左传》庄公八年和九年的记载或《东周列国志》第十五回至第十六回的叙述。②九合诸侯:齐桓公纠合诸侯共计十一次,这一“九”字只是虚数,表示多的意思。③如其仁:王引之《经传释词》云:“如犹乃也。”

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他哥哥公子纠,(公子纠的师傅)召忽因此被迫自杀,而管仲却活着。”又说:“管仲该不是有仁德的罢?”

孔子说:“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间的盟会,统一了诸侯,并不用战争,都是管仲的力量。这就是管仲的仁德,这就是管仲的仁德。”

诵读星级★★

原文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①管仲,吾其被(pī)发左衽(rèn)矣②。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③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④?”

注释~~~①微:如果没有。用于和既成事实相反的假设句之首。②被发左衽:意思是说文明的中国文化灭亡,被落后的少数民族所同化。被,同“披”。被发,即披散着头发。这是当时少数民族的习惯,华夏族的成年男子要把头发绾起来,并用冠束住。左衽,衣襟向左掩。这也是当时少数民族的服饰样式,与华夏族相反。衽,衣襟。③谅:守信用,讲信义。④自经:自缢。沟渎:即《孟子·梁惠王》中的“沟壑”。

译文~~~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义的人罢?桓公杀了他(辅佐的主人)公子纠,他不但不以身殉难,还去辅佐桓公。”

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使他成为诸侯的霸主,天下的一切都得到匡正,人民到今天还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沦为落后民族)了。他难道要像普通老百姓一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吗?”

诵读星级★★★

原文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①不丧?”

孔子曰:“仲叔圉(yǔ)②治宾客,祝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注释~~~①奚而:犹奚为。②仲叔圉:就是孔文子。

译文~~~孔子说到卫灵公的昏乱无道,康子说:“既然这样,卫国为什么没有灭亡呢?”

孔子说:“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灭亡呢?”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大言不惭,他做起来就难了。”

诵读星级★★

原文 陈成子弑简公①。孔子沐浴而朝②,告于哀公③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④!”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