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此岸彼岸
11307500000032

第32章 缅怀挚友

八月六日清晨,打开电脑见郭肖曾学友来电相告称:“谢永发学友于上月底与世长辞。”得此不幸消息,万分悲痛与震惊!

当晚8时(美国时间)与永发老伴张敬馨学友通电话,致哀、慰问。得知永发学友平安谢世,亲朋好友去他们家悼念追思、仪式简单、真诚、朴素。是夜,我在家中朝向东方,行三鞠躬礼,静默致哀,隔着大洋缅怀这位敦堉的挚友。遥祝谢永发学友一路走好!

张栋安学友在级刊第53期第13页的文章《我心中的你》描写谢永发学友时写道:“想起他就自然会想起刘敦堉,因为他们都长得很帅,虽然个头不一样……”

读到这儿,对张氏的记忆和写作能力令我大为叹服!南开时间这对挚友的情形,我无从知道。考入重庆大学后,他们虽不同系仍十分友好。读大学二年级以后我与敦堉渐熟悉,他向我提起过谢永发学友。我印象中谢为独子,广东人,其父为大轮船的轮机长。因敦堉曾梦想航海,其投考大学的第一志愿为“大连海运学院轮机专业”,因此对谢伯伯十分敬佩!后来敦堉又告诉我永发已有女朋友了,是他们同班的张敬馨同学。那时的男女同学间接触较少,敦堉也从未向我介绍过谢永发学友,所以在重庆大学求学时,我就从来没有与谢永发、张敬馨讲过话,大家都互相知道而已。他们早我们两年毕业,永发至遥远的玉门油田,敬馨分配至西安电力局。离校时两位挚友合影留念(永发与敦堉),我至今仍然保存着当年的照片。后来,为了永发挚友,敬馨又从西安调至玉门,一家人团聚。1958年四川石油大会战时,他们全家调至成都。毕业以后,我们虽然少有联系,但内心还是挂念着挚友一家的。

再见永发学友是在1990年,他出差来重庆,专程来重大看望我们。这时,他们已有二女一男,我们已有两个女儿(我家二女儿已20岁)。真是“别时方束冠,儿女忽成行”。大家高兴地谈到一些旧事,永发学友回忆在重大他与敬馨谈恋爱时,某周末晚上去一片树林中找地方坐下聊天,听到不远处有很重的自贡口音的人说话,赶忙对敬馨说:“另外找一个地方坐坐,刘敦堉和侯曼西在里面……”看来,哥俩好,谈恋爱都在同一片树林。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敦堉调皮地说:“敬馨比你大嘛!女追男隔层纸,小伙子立刻中箭落马了!”我说:“有的男追女也未必隔座山!能成为一家人总是互相在吸引着对方吧!”三人一齐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敦堉辞世十年后,我与《53南开人》相遇,收到马宝成学友寄来的级刊合订本,从该书上查到谢永发学友的电话号码。曾与永发和敬馨通过两次电话,互诉别后相互情形,感到无比欣慰。最为庆幸的是,去年六月我为敦堉奉安事回到成都,与部分南开学友们相聚,见到了永发和敬馨。凌开诚学友为我们拍的照片载于级刊,成为永恒的纪念。

永发、敦堉两位挚友的人生轨迹大同小异。热爱着各自的工程专业,有与之相濡以沫、心仪的另一半,有美满幸福的家庭,有孝顺能干的儿女,有三个壮丁孙儿。

唯一遗憾之处是都得了不好治的病……人生往往是不完美的,就听命吧!

望敬馨学友及家人顺变节哀,多多保重!祝愿两家的六位壮丁孙儿们健康成长,创造美好的未来!

2010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