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此岸彼岸
11307500000003

第3章 忆老伴敦堉学友

2007年8月24日是敦堉辞世十周年的纪念日。我们在美国的家人为他举行了特别的追思仪式,缅怀他行正、品清、技高、业精的一生,祝福他在天堂快乐平安,特写本文纪念。

我的老伴刘敦堉是重庆南开中学53级毕业生,后入重庆大学动力系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本科,于l957年毕业。我与他是在重庆大学念书时同一班同一小组的同学。

追述起来,我们不只是大学四年同窗,而有中学、大学十年的同窗之谊。

我于1947-1953年在四川南部自贡市蜀光中学读书。该市岩盐和天然气蕴藏丰富,工商业发达。1938年由盐商集资,四川盐务管理局缪秋杰局长邀请南开校长张伯苓先生来市创建蜀光中学。该校的教学思想、办学模式和管理方法与南开完全相同,就连校园建筑也是应用重庆南开校园的图纸,由建筑南开的土木工程师监理完成的。在人们的心目中,蜀光是属于南开系列的学校。

因此,我与老伴的青少年时期都是在南开“允公允能”校训的熏陶下,在南开独立、自强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培育下成长的,属于另一种意义的同窗。

敦堉的父亲在抗战时期任重庆中国毛纺织厂总工程师,他的哥哥姐姐们都入南开住校了。他因年幼,随父母住在工厂的宿舍,就读于附近的工建小学,使他有机会常去毛纺织厂的车间玩耍。工人师傅们见其聪明活泼十分喜欢他,常常向他讲解各种毛纺织机器的工作原理,有时也及时向他通风报信,帮助他逃过其父巡视车间时对他的责难。在这种背景下成长的孩子自然对于机器是十分热爱和敏感的。

1953年我们入重庆大学时,校园正在扩建,常见压路机在工作,他即向同学们讲解压路机的工作原理,属于我们班上当时唯一有这种能力的人。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他的工程制图及设计均相当优秀,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潜力。我们由于有许多共同的理念,如不喜欢空谈,热爱科技,用自己的实际技能服务社会,希望将来做工程师等而相识、相恋、成为一家人。恋爱中人总有那么点花前月下,但伴随我们的总有说不完的技术话题。

由于海外关系的原因,敦堉一生都是在不能多于500人的小电厂工作,他能处理技术工作的机组最大容量为6000千瓦。但对于技术工作他仍十分敬业、钻研,解决了小电厂中的许多技术难题,他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邓小平总设计师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世界,敦堉也得到提拔。尽管他在39岁时已改行机械制造专业,却能胜任重庆制药机械厂总工程师、研究所所长等职。

几件趣事,回忆起来仍令人欣慰。

1993年,敦堉应重大动力系嘉陵公司李良生经理邀请为贵州习水酒厂1500千瓦自备电厂工程设计热机部分,我们的家变成了一个小小的设计院,敦堉安置图板于大房间担任总设计师,我在中房间做热力管道设计,大女婿在小房间做支吊架设计,大女儿除上班外还为我们做饭。刘总还很照顾大家,吩咐大女儿将伙食办好点。

设计中,远在美国求学的二女儿还来电话为我们加油。

经过近一个月的奋战,顺利完成任务,经厂方验收合格。

安装调试阶段敦堉又亲自去习水酒厂现场指导机组运转成功,受到重大动力系领导的表扬。我们全家在动力系的创收工作中小试锋芒。

挚友李清荣老师从事能平衡科技工作,他了解到铜梁酒厂有一台500千瓦小汽轮机存于仓库无人过问,而江津柏林酒厂有锅炉设备而无汽机,正好配套组合发电。

他邀请敦堉为其技术把关,他们两人同去柏林酒厂向职工代表大会作关于搬迁500千瓦机组来厂配套发电的可行性报告,接受代表们的质疑。由于李老师能言善辩,力挫群雄,顺利拿到该工程的建设许可证。在安装完成以后的试车工作中,由于汽轮机调速系统的故障不能发电,机器年久又无完整图纸可以借鉴。敦堉经七天七夜的思索和现场实测,制成调速系统四象限图,判定发现是由于竹节阀倒置,错油门过封度过大而使调速系统失灵,经调整后顺利发电。我们赞扬他们两位说:“你们真是最佳的罗尔斯-罗伊斯组合!”(Rolls-Royce为英国著名汽车品牌,至今享誉世界,其创始人Rolls是位赛车手,能言、善宣传跑车性能,Royce是位汽车制造工匠,寡言、只喜欢在车间实干,制造优质汽车)他们听了都哈哈大笑。

1996年,我为某电厂培训班讲授美国西屋公司(WestingHouseCooperation)产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课程,需去正在运行该机组的电厂现场调研。由于改革开放,没有不能去大厂的限制,敦堉与我同行。在该电厂我们见到了先进的美国发电设备正在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机组容量为敦堉一生运行过的最大机组的50倍。而机、炉、电的运行只需三人在主控制室内监控,机组的起、停、正常运行全盘自动化,其中锅炉炉膛燃烧工况也由电视屏幕显示火焰颜色,令人大开眼界。配套附属设备有德国西门子、瑞士等国产品,也有国产的,相比之下国产设备显得粗糙。敦堉还对我说:“这厂还是中国的大厂,其制造的产品就不如国外的,应多下工夫……”老伴对技术问题仍然十分敏锐,他的内心是希望中国努力把产品的质量提高,并不认为外国的月亮更圆,永远讲真话。

敦堉辞世已十年。十年来中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中国各类产品行销世界各地,在美国随处可见“MadeinChina”的商品为美国人所喜爱。中国来美的留学生、在美工作的华裔白领人数与日俱增,许多人又成为“海归”穿梭于中美两国及世界各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心力。我们的两位女儿在美国都能做到“种自己的田,吃自己的饭”,自强不息。我退休后来美先后住两位女儿家,以女儿女婿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在“公能”校训的指引下再出发,当好后勤部长。

巍巍南开精神永放光芒!

2007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