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此岸彼岸
11307500000028

第28章 克里辛顿逸事(2)

在南湖探亲的日子,两老都为健生、立美辛勤打拼、事业兴旺、家庭美满而高兴。对陈亲家一年多来辛苦劳作,帮助他们成功而深表谢意。健生、立美因工作忙碌无时间陪同两老览胜,就为他们购买了旅游票,随旅游团去美国东岸、西岸各地参观游览。又去波士顿立美的姐姐家玩,前后共住了三个月就回国了。

王老爷子不喜欢美国的生活。他认为在这儿,外有女婿打理,内有陈亲家安排,自己成了一个无所事事的多余的人。在中国虽不当研究所所长了,由于有真本事,人前人后一片“王老”、“专家”的恭维声,在研究团队中有order人的快乐!他需要生活在繁忙的研究工作中,才能使已近夕阳的岁月仍能饱含青春的活力。王母是老爷子的保健医生,退休后仍在一家私人医院上半天班,为孩子们治病,医术高明的她深得病家的爱戴,她自然夫唱妇随地返回中国与他们各自的“粉丝们”分享晚年的愉悦了。

临别,陈母对两位亲家说:“我们都是在这儿做客、帮忙,南湖的家是你们在美国的别墅,房间是专门为你们布置的,欢迎你们常来!”立美、健生也说:“爸、妈,你们都是热爱生活的人,我们要永远学习你们的敬业精神,欢迎常来美国玩玩。”奥文在外公外婆的脸上亲了又亲,祖孙三代依依惜别。

福应分着有

肯塔基州处于美国中部,是美国南北气候的分界处,四季分明,冬季有风雪,偶尔有大雪。在南湖新居的第一个冬天巧遇极端气候,北风呼啸,五株大树上的黄叶铺满草坪。健生、立美冒着寒风去收拾落叶,眼见前面房子建在原菜地上的邻居,草坪上只有少数被大风从别处刮来的少许残叶,没有“黄叶之灾”易于打理。健生说:“选址错误,麻烦透顶!”立美说:“这边风景独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呀!”两位博士相对苦涩地笑了。

继后,大雪纷飞,积雪很厚。主道上的积雪是由南湖镇的环卫部门处理,扫雪公司用大型铲雪车清除,而自家门口车道的积雪应由房主自己处理。健生、立美用铁镐除积雪,一镐一镐地铲,累得满头大汗,手上打起了水泡,苦不堪言。此时,见大树另一侧旧房的邻居老美拉出一台小扫雪机,机身约有一个行李箱大小,其上伸出一个弯管,只要推着小机器来回走动,在发动机的带动下积雪就从小弯管中抛向路边,只一会,车道就清理干净了。健生说:“真是外国出机器啊!”购物时路过一个大型超市,见到这种小扫雪机,标价500美元一台,因全年只需用两三次,大量时间空置,考虑之后还是决定不买。

冬去春来,树叶嫩绿,鸟儿歌唱,明媚春光洒落在南湖住宅,送去阴霾再现美丽。然而,在主道上朝着五株大树望去,总显得枝杈蓬乱不逗人爱,而同一条街各家的树木都造型美观。立美在银行的同事说需请树木公司来修剪。两位博士认为,健生身体好,这点体力活自己就能干,何需“公司”?他们向邻居借了高梯子,在工具店买了一台便携式电锯就上阵了。一岁多的奥文看见爸爸在树上,妈妈在树下扶梯子,十分高兴。绕着大树跑来跑去拾点小枝条,陈母在厨房做饭。真有五棵大树一座房,博士双双把树锯,祖孙内外帮点忙的热闹景象。可惜好景不长,刚开始锯下几处残枝,健生手一歪,电锯便锯在左手手腕处,差一点形成“割腕自杀”。当即由立美开车,快速赶往医院急诊,打破伤风针,消毒包扎,回家休息。事后,好在商品可以退货,就将电锯退给商店,再也不想自己整枝了。

陈母感慨地说:“社会总是有分工的,树木公司、扫雪公司都有专门的人工作。他们不可能做博士的工作,而你们也不可能做他们做的事,实在要做,可要经过培训才行。著名影星潘虹主演的电视剧《梧桐雨》中有句台词说,应当将自己的福分一点给其他人,使大家都有福。

你们这样锯树幸好枯枝掉下来没扎着小奥文,否则将要出大事。”

立美认为妈妈的话言之有理,决定以后就请相关的公司办事。不久,树木公司来了。一行三辆车,浩浩荡荡地停在陈家门前的主路上。第一辆车为施工人员乘坐,第二辆车为单臂升降机,第三辆车为树木处理机。只见工人们在五株树对应的主道区域前后搁置警示牌,表明此处正在施工,请路人绕道走,然后开始作业。低处用伸缩式梯子,工人站在梯子上从低到高顺序修剪,最高处工人站在升降机车斗内作业,由升降机司机根据修剪的要求逐渐升高车斗,将大树中间过密的繁枝败叶去掉。

散落在地上的残枝由工人收集起来放入树木处理机后的车斗内,在处理机轰鸣的运转声中,机身侧面一个弯管中流出锯末,打包后放入车厢内运走。树木修剪完毕,工人将现场打扫干净,只见经过修剪的树木有姿有色,人见人爱。

奥文的志愿

日子过得真快,奥文快三岁了,有亲爱的奶奶呵护,大家也舍不得他上幼儿园。奥文生性活泼,大大咧咧的,在家里总爱将各种各样的玩具汽车排成队。每周星期四上午,奶奶都要从车库将装有轮子的垃圾桶推到主道边等待环卫公司的垃圾车来运走垃圾,奥文帮助奶奶将空桶拉回车库。每天,奥文总是拿着小玩具与奶奶同行,他们沿着门前的人行道顺着四条街形成的环形路散步一周。奶奶告诉奥文,过交叉路口时应按红绿灯的按钮,等待绿灯亮了才能横过马路,奥文总是跑得很快地去按“按钮”。美国就是这样的寂寞,人行路上只有奶奶与奥文两人行走,其余的人不是在工作或休息,就是坐在汽车里在路上奔忙。一天,散步途中,奶奶问奥文:“将来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奥文说:“我要开垃圾车。”

奶奶听了心里一震,接着说:“很好!”奶奶又问:“你为什么要开垃圾车呢?”奥文说:“大汽车呀!”当晚,奶奶内心不能平静,内外反侧不能入睡。陈母以一位中学老师的视角夜半深思:这是客观条件对奥文的影响,因为他最喜欢汽车,而垃圾车又高又大很是雄伟,能开垃圾车顶了不起了!奥文太小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不断开拓他的视野,使他见到更广阔的天地,“开垃圾车”就会随之变成很小甚至淡忘的事。由于散步所经过的街区都在建筑住宅,久而久之建筑工人常见这一老一小就主动与他们打招呼,进而获得观看各幢房子的机会,甚至还可进入屋内参观。奶奶带着奥文看推土机挖地基,混凝土搅拌机浇注基础,以及架设墙面、铺盖屋顶、安装门窗、室内装修等等,祖孙两人亲历了建房的全过程。

为这一带各新建住宅安装家用电器的是一位中年人彼德,他办的公司只有三个人。他为老板、他的太太为会计,另有一位年轻的合伙人。公司虽小,生意却火红,每幢新房子的电气部分都由他们承包。彼德为大学电机系毕业,能文能武,能做室内电气设计规划,但更长于施工,常与青年人一齐实干。他们公司有一辆白色全封闭式的中型工程车,每当看见这辆车停在路边时,奥文就知道彼德伯伯来了。彼德的儿子已入大学,家中无幼小的孩子,很喜欢小奥文,见祖孙俩在这一带“走街串巷”

时也常和陈母打招呼。奶奶中学时学的英文,基础较好,来美后又捡到些只字片语,故能简单用英语说几句客套话。慢慢的,奥文就喜欢上这辆工程车了。特别是当彼德伯伯拉开车门去取配件时,奥文瞥见车内的架子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种零件和材料,真是他心中一个神秘的宝库啊!有时,彼德会将随身带的万用电表让奥文摸一摸或将某个零件放在工地的施工台面上测一下电路是否工作,奥文更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仪表上的指针移动并开心地笑了。久而久之,奥文散步时会问奶奶:“怎么今天没有看见彼德伯伯的汽车呢?”奥文有挂念,事情就这样悄悄起了变化,奥文喜好的转移切合了奶奶的意愿。

前院先起火

当这个双博士家庭的事业、健康都一路顺风时,却渐渐出现了奇特的阴影。陈博士本来就喜好钻研技术、寡言少语。平时全家去超市购物,陈博士只管推小车,至于买什么则由妈妈及太太决定,偶尔也会参加一点建议。比如说,某某牌子的色拉油不好,要买某某牌子的。

但总是高高兴兴。而最近两次购物则一言不发,心里总是在想着事儿。立美问健生:“奥文吃的酸奶是哪个牌子的更好啊?”他似乎没有听见,连问两遍才回答说:“你刚才说什么呀?”第三遍问话上才能答应,似乎精神受了很大的打击,对生活索然无味。这次购物后回到家中,陈母和立美都对健生说:“你工作上如果遇到难题要说出来,我们大家想办法,不要一个人闷着。”陈母疼爱她的独生子,更补充道:“虽然我不能解决你的问题,你要讲出来让我知道,我才能为你分忧,让我们共赴家难吧!”其实,并非健生工作的公司破产也非被抄鱿鱼,而是健生本人因酷爱技术具有的前瞻性认知所造成的苦闷。

健生初去公司任职时,因业务不熟悉,全力以赴。

而目前,一切皆能驾驭,每日的工作只需三个小时就能完成。在业余时间已自修了最新计算机技术的三本书,对该书中需计算的实例和习题都全部演算完毕。满怀新技术的陈博士在该公司难于释放其才干,很想换一家公司去实现更完美的自我。而当地公司多为传统工业,很少涉及这类新技术,如求拓展,必须远走他乡,从而会有找工作、卖房子、搬家、立美换工作、孩子入学等一系列问题。近期,在陈博士的头脑中总是换工作怎样?

不换又如何?跳槽失败全家苦恼?母亲年事已高需要平静的生活……这些问题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掠过。

然而,自己才35岁,未来的路很长,难道就这样过早地过着这种“退休式”的生活吗?当新技术高潮来临时,毫无特长的我将成为时代的“技术弃儿”!

在家人的关怀下,健生谈出自己最近的所思所想,立美这位乐观豁达能干的贤内助坦诚回应道:“健生,你不要总想事了,你想换工作就决定换吧!先在网上发个简历,去做你所爱的工作吧!其他都不必考虑了,房子卖掉,等你安定下来,我再找工作。我并非无能之辈,你到哪个城市,我们就跟进吧!至于奥文,哪儿都有好学校可读。”陈母也说:“随你们安排,安度晚年也没有什么‘新技术’问题,哪儿都一样。”前院的火由两位巾帼扑灭了。

职场敢拼搏

在立美和陈母的支持下,健生开始过着“骑驴找马”

有企盼的日子。他认真修改简历,补充“三本书”上的最新技术,在网上广为散发。不久,得到一些回复信件,有中介公司的,也有公司人事部的直接回函。两月后,他认定凤凰城的一家公司比较合乎自己的愿望,就在电话上表示,如果公司录用可以搬家前去。不久就收到凤凰城公司寄来的往返机票和信件,要他前去该公司面试。

陈博士对于应聘面试也算是久经沙场了,但由于很喜欢这家公司的新技术,就格外从外表到内心都做了充分准备。出发前理发、修面、带着最好的那套西装,配了一条蓝底带斜纹的领带(蓝色代表胜利),飞往凤凰城,接受主管和专业工程师共五位先生的面试。面试的大致内容为:按简历所填写的工作经历,抽取1、2项,闪电式地提及其中个别关键问题,如果真是做过该项工作的人,就会“接火”,只须三言两语,考官就会判定你的程度深浅了。重点是未做过的事,回答起来就有点“悬”

了。这次面试前段很顺畅,在未做过的事中,某工程师提出该公司的一个实例,要健生回答如何确定某一参数,陈博士马上就想到读过的“三本书”中某一本有个相近的实例,给出了相似的回答,考官听后没有继续提问。

本来陈博士信心满满,但由于想得到这份工作又赶忙补充说:“当然,我没有这一领域的实际经验,但我具有博士学位,我想经过钻研一定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五位考官也没有再说什么,就此结束面试,由一位主管工程师陪陈博士去餐厅午餐,大家客气地告别。

下午,他飞回克里辛顿城,在飞机上,健生总觉得今天上午的回答没有说得很清楚,要编制一个系统图来说明计算和实验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回到家中,一头扎进书房,查阅资料及编写程序。晚饭时,大家问他:“今天面试怎样?”他淡淡地说:“我似乎没有答清楚,有点遗憾!可能不会录用我吧!”两位巾帼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关系,胜败乃兵家常事!”立美补充道:“东方不亮西方亮,除了南方还有北方嘛,健生你要为实现自己想做的事去努力,会成功的!”陈博士匆匆吃完晚饭又回到书房继续他的系统图的思考,一直忙到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