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胡雪岩:商道奇才
11264300000021

第21章 经验六:慧眼识珠,把住人才等于把住财脉(2)

六、不要有权力的傲慢和知识的偏见。如果人家叫你领导,你就会隐隐约约产生一点权力的傲慢。如果是法官、工程师、医生、老师,你多多少少会有点知识的偏见。人一有了学问就会有偏见,人一有了权力就会傲慢。努力克服这些,就会变得大度。

七、任何成果与成就,包括公司的利润,都应该与人分享。

八、必须有人牺牲或奉献的时候,自己要走在前面。叫别人去牺牲,自己先牺牲;叫别人奉献,自己先奉献。

用人不疑,不随便干预对方

在用人方面,自古就有一个规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其实这也是胡雪岩一直奉行的用人原则:放手使用、用而不疑。除非是那些必须他拿主意的关系生意前途的重大决策,在一些具体的生意事务的运作上,胡雪岩总是放手让手下去做,绝不随意干预。因为胡雪岩知道,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风格,如果作为东家过于干预,反而会使对方手脚大乱,不但对生意没有好处,还会让伙计觉得寒心。

了解一下

从商务运作的角度看,放手让自己的帮手做主办事,其实是十分必要的。胡雪岩对此非常明白,并且一直以来,他也是这么做的。

在阜康钱庄开办之初,当他认定自己延聘的钱庄档手刘庆生可以料理生意事务之后,也几乎是完全放手让他去做。他只是规定了几条大的原则,诸如只要是帮朝廷的忙,即使亏本的生意也可以做;放款要看对象,不能将款子放给到太平军占领的地方去做生意的商人等。其他的事情,则全部由刘庆生自己做主。而生丝销洋庄的生意,他也差不多将找买主、谈价钱、签协约等一揽子事务都交给了古应春,而自己则把精力投入到刚刚开始的军火生意上。正是在第一桩生丝生意紧张运作的时候,他还好整以暇地道湖州为郁四解决家事问题,到苏州解决了松江漕帮与其他帮派的冲突。

在开办胡庆余堂的时候,胡雪岩也是这么做的。

有一年,胡庆余堂负责进货的助理(俗称“阿二”)到东北采购药材。他回来后,药号经理(俗称“阿大”)见人参质次价高,就埋怨他不会办事。阿二以边境有战事之故据理力争,两人一直吵到胡雪岩处。胡雪岩细察详情后,留他们吃饭,并特别向阿二敬酒,感谢他万里奔波,在困难时期采购到大量紧俏药品。饭后,胡雪岩吩咐阿大:“古人云,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商事如同战事,应当用人不疑。以后凡采购的价格、数量和质量,就由阿二负责,我们就叫阿二为‘进货阿大’。”从此两位阿大各司其职,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在开始生丝生意之初,胡雪岩同样是这么做的。

阿珠的父亲老张在妻子和女儿的鼓动之下,接受胡雪岩的延聘,回到湖州开丝行。老张本来就是一个老实本分、没有经过什么场面的人,回到湖州既不知道怎么打开局面,也不敢拉开架式,就连胡雪岩几番催促,要他赶紧寻找一间气派宽敞而临街的房子搬家的事,也一拖再拖。直到胡雪岩二下湖州,他们一家还住在地处偏僻深巷的狭窄老屋里。老张不肯搬家,一是考虑搬家是一件麻烦事,需要时日,二来更是因为怕搬家之后,架势拉大了,弄得轰轰烈烈,而自己却照应不来,以后难以收场,因而也下不了决心。

胡雪岩就此开导老张,告诉他生意上的事,贵在勤、快二字,如今时日已在四月末,离收丝没有几天了,更是要抓紧将该办的事尽快办好,不然就真的要误事了。事情只管多做,不要瞻前顾后、犹疑不定,也不必事事都等着东家来拿主意,想到了自己做主去做就是了。“做错了不要紧!有我在错不到哪里去。”

胡雪岩的这番话虽然主要是在鼓励老张,其实也是他在用人上一直奉行的一个重要原则,即放手使用、用而不疑。

思考一下

在现代商场之上,我们都在说如何用人。时代在变化,用人的诀窍也在变化,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用人是为了自己的事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用人是为了将自己的权力拓展,给手下人授权。而要做到有效授权,就必须用人不疑,否则就是虚假授权,手下人还是施展不开手脚,做不好事情。

所以,用人不疑是胡雪岩用人首要原则,这除了胡雪岩的良好的用人心态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因素?也就是说,用人不疑对胡雪岩来说有什么好处?

一、善于抓住机遇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且瞬息万变,所有的机遇几乎都是稍纵即逝。因此,搏战于商场之上,就必须牢牢把握一个又一个的机遇。

那么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呢?第一,需要有敏锐的眼光;第二,快捷的行动力。用人不疑,让手下人有权力去做事情其目的就是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让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抓住机遇,并果断地付诸实施。而就识人用人而言,放心放手,实际上也是延揽人才、使对方诚心办事,且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将事情办得圆满的一个重要前提。

在现代商场上,我们一直在说要提高效率,但是很多企业主将提高效率简单地理解为:老板下命令快,员工执行得快。试想,如果员工没有权力,老板对员工有猜疑之心,工作效率能提高吗?老板和雇员的关系并不意味着仅仅只是发号施令与遵守服从的关系。员工只有具备条件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干才可以真正达到用人的目的。

二、利用对方的能力

无论是胡雪岩,还是任何一个有成就的商人,他的个人能力都是有限的。而他们的事业之所以进行得如此红火,很关键的一点:他们善于利用手下人的能力来办事。以胡雪岩为例,比如说刘不才的能力、朱福年的能力、古应春的能力……试想,如果胡雪岩少了这些人,那么他的事业会是什么样?举步维艰还是根本就没有呢?都有可能。

企业主用人,用的是人的能力,而不是其他方面的东西。如果企业主对自己的手下不敢放权,有疑虑之心,那么不仅手下人会寒心,他的能量也就没有办法得以发挥,事实上他也不敢让自己的能量充分发挥。更重要的是,人都需要有一种成就感,即使被雇用时也不例外。而且,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是希望能够尽量发挥自己的才干,使自己能够在一种成就感中获得某种心理满足。这样的人,如果不能放心放手地使用,就总会让他觉得自己没有一点儿能够显示自己的能力的主动性,根本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的情况之下,谁还愿意为这个企业卖命呢?

学习一下

“用人不疑”的道理很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企业主在对下属缺乏把握的情况下,经常是“用人又疑人”。一不小心,就会用自己的经验和思路来指正或干扰下属工作。而作为企业主来说,问题出在哪儿呢?关键在于以下几方面的思维障碍:

一、完美意识

西方管理思路特别强调细节的完美。这种完美意识放到产品质量上,放到生产效率上,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放到用人上,却会出大问题。人无完人。不但下属不是完人,自己也不是完人,都有一个试错、纠正、提高过程。不允许别人犯错误,就一定会“疑人”。

二、独尊意识

完美意识是不允许别人犯错误,独尊意识是以为自己不会有错误。优秀的企业主人能够换位思考,在自尊的同时会尊重他人的经验和阅历。但是,成功的经验常常会使企业主者走向独尊,从而为下一次失败奠定基础。

三、性恶论意识

性恶论意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同意识,一事当头,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宁信其恶,不信其善。这样一来,一定会疑神疑鬼,处处掣肘。管理成本加大不说,手下感受不到企业主的信任,会产生“宁可少一事,不可多一事”的想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使企业失去创造力,走向平庸,甚至衰落。

四、显示权威意识

按理说,企业主当然有权威,不需要显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企业主缺乏自信,靠干预手下工作来获得自信;还比如企业主缺乏开阔的视野,离开了干预手下工作就会无所事事等,都是现在最常见的现象。这样同样会给手下“老板在疑神疑鬼”的感觉。

优秀的企业主应该能克服上述种种思维障碍,做到“将能而君不御”,如此,则一个成熟的管理团队就能形成,成功和胜利也会不期而至。

因势利导,对人才进行改造

胡雪岩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也没有完全符合自己需要的人,自己能做的就是对这些人才进行二度改造,使得他们符合自己的需要。这也是胡雪岩识人、用人的又一个原则:不求完美,只求能再造。

了解一下

在看人用人方面,胡雪岩多次强调:看人不能只看一面,要能从表面的不好看到可以加以顺势改造的地方。不仅如此,还要切实地因势利导,顺性再造,向他最有发展前途的方向培养。无论是收服刘不才还是收服陈世龙,胡雪岩都是用的这一招。

陈世龙,外号“小和尚”,原是一个整日混迹于湖州赌场街头,吃喝玩赌无所不精的“混混”。当胡雪岩提出要将他带在身边帮忙时,郁四就劝胡雪岩:“你把他带出去要受累。”但胡雪岩对“小和尚”颇为欣赏,认为他虽不是做档手的材料,却是一个跑外场的好手,因而决意要栽培、再造他。

为什么胡雪岩一心要栽培“小和尚”呢?关键是胡雪岩看到了“小和尚”的三个优点,只要对他稍微改造,就是一把生意好手。这三个优点便是:

第一,这小伙子很灵活。胡雪岩与“小和尚”认识其实很偶然——是他在湖州先认识的恒利丝行档手让“小和尚”带他去找郁四,才使他与这小伙子有了一面之缘。但就这一面之缘,胡雪岩发现他与人交接不露怯,对胡雪岩提出的问题,既对答如流,又合适得体。

第二,这小伙子不吃里扒外。这是胡雪岩在郁四那里了解到的。郁四虽然认为“小和尚”太精,而且吃喝玩赌样样都来,但对他不吃里扒外倒是给了相当公正的评价。而说“小和尚”“太精”,又恰好证明了胡雪岩认为这小伙子很机灵的第一印象不错。

第三,最难得这小伙子还很有血性,说话可以算数。这是胡雪岩自己试出来的。胡雪岩在正式决定将“小和尚”收到自己身边之前,和他谈了一次话,临分手时给了他一张五十两的银票要他拿去随便用。此前,“小和尚”已经答应胡雪岩要戒赌,胡雪岩知道好赌的人身上有钱手就会痒痒,他要试试这小伙子是不是心口如一。“小和尚”虽然忍不住当晚还是到赌场转了一转,但终归还是拒绝了别人的蛊惑没有下场,这一点便更让胡雪岩看重。

就这样,胡雪岩把陈世龙带到了自己的身边,让他跟古应春学“洋文”,让他给自己跑外场,并为他撮合了与阿珠的婚事。胡雪岩的心机也算没有白费,他终于造就了一个自己生意上的好帮手。

思考一下

在现代企业内部,似乎很少听到有人会对自己的员工进行改造,在这些企业主的心目中,如果员工不适合自己的要求就直接辞退,根本就没有二次改造一说。因为,对员工进行改造,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说不定还会为他人作嫁衣裳。那么胡雪岩为什么要这么“傻”,对“小和尚”进行二次改造呢?这自然有他自己的考虑:

一、利用知遇之恩来留住小和尚

在古代,大家都非常重视“知遇之恩”,小和尚作为一个街头“混混”,能在胡雪岩的改造之下跟着“胡大善人”做事,自然对胡雪岩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尽。更何况在小和尚跟定胡雪岩的时候,胡雪岩又做了一回媒人,撮合他和阿珠的婚事,这自然又是另外一层的恩典,此时的陈世龙唯一想做的就是报答胡雪岩,而不会想着背叛、或者离开胡雪岩,即便他想这样,阿珠还不同意呢!

那么胡雪岩的手段对于今天的企业主是不是也是适用呢?很显然是的,要想留住员工的心,除了要给予他应有的待遇之外,还要善于利用一些小恩小惠来抓住他们的心,比如说吃顿饭、喝顿酒、送个小礼物、介绍个对象……留住人心并不一定要用高薪、高的待遇来进行,有些时候一些额外的小赠予反而更能打动人心。

二、将小和尚带在身边,而不是让他独立去做档手

胡雪岩不让小和尚去做档手原因有二:第一,小和尚没有做档手的资历和能力;第二,将小和尚带在身边本身就是对他的一种约束。胡雪岩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说到底,胡雪岩还是不怎么信任小和尚。

疑人要用,用人也要疑。这是现代比较流行的法则,但是在胡雪岩那个年代,就已经开始用了。

在当代企业,我们都在讲究要授权,授权并不是撒手不管,而是要对授权之后的情况进行定时的追踪和回馈。即授权之后,这个员工工作情况怎么样,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不好?如果是前者,就再接再厉,如果是后者,赶紧撤换或者想其他的办法进行补救。这其实就是“疑”的另外一种形式。

学习一下

在现代企业当中,很多员工都被老板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派出去学习、进修、充电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二次改造”的表现。那么在员工的改造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事情呢?主要有以下主要原则:

一、双向原则。对员工的改造既不能只考虑企业的利益,也不能只考虑员工的利益。

二、诚挚原则。诚挚意味着信赖,意味着互相尊重,意味着你真正重视人力资源而非口是心非。

三、目标导向原则。目标导向原则要求改造工作必须坚持到底,不可在有了好开头便以为万事大吉,须知人是有变动因素的,中途随时出点什么事也会前功尽弃。

四、积极原则。积极原则源于积极的目的——改造员工,而非清理员工。帮助员工成长,投资于员工的成长,将改造工作视为一项投资,主动进行改造措施的实施,而非被动“处理员工”。

以利赏人,激发人才积极性

利益,是每个人都看重的东西。无论是“千里为官”还是“千里为商”,都是围绕一个“利”字展开的。胡雪岩深深地懂得了这一点,也好好地利用了这一点。无论是对待自己的伙计还是身边的人,胡雪岩都表现得非常慷慨,从不抠抠索索,该给的一定给,不该给的也给,用他的话说就是:有饭大家吃,有利大家沾。

了解一下

在拉拢人才的时候,胡雪岩非常注意运用物质利益激发手下人的工作积极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红利均沾,二是人股合伙。对于没有资本的伙计,采取年底分红的方式;对于有本钱者,采取人股合伙的方式。

有个切药工,业务功夫过硬,人称“石板刨”,但因脾气火暴而易得罪人。经人介绍,“石板刨”来到胡庆余堂。胡雪岩不但没因他有“牛脾气”而另眼相看,反而按能定赏,给他高工资,还提拔他当了大料房的头儿。

对有功劳者,胡雪岩特设“功劳股”,即从赢利中抽出一份特别红利,专门奖给对胡庆余堂有贡献的人。功劳股是永久性的,一直可以拿到本人去世。

有一次,胡庆余堂对面的一排商店失火,火势迅速蔓延,眼看就要扑向胡庆余堂门前的两块金字招牌。孙永康毫不犹豫地用一桶冷水将全身淋湿,迅速冲进火场,抢出招牌,头发、眉毛都被火烧掉了。胡雪岩闻讯,立即当众宣布给孙永康一份“功劳股”。

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