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问题在本书第五部分“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决策)”一节中已作了说明,这里专门谈谈政府决策中的细节问题。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工业领域里曾经历了三次大规模重复建设的阶段:第一阶段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各地竞相上马以彩电、冰箱为代表的家电制造业。10年间,全国涌现彩电生产企业上百家,彩电业总投资达280亿元。第二阶段贯穿于上世纪90年代,汽车、钢铁成为投资热点。1999年,全国汽车生产企业就有122家,年生产能力已达240万辆以上,但实际上1/3的产能闲置。第三阶段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为代表的“高新”项目成了各地竞相争夺的焦点和招商引资的重点,结果导致高科技领域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低层次恶性竞争加剧。此外,轿车生产线和钢铁产业重复建设亦出现回潮现象。许多行业似乎正在出现重复建设迹象,人们对此担忧日甚。有关统计表明,在各地“十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中,集成电路产业的同构性达35%,纳米材料的同构性为48%,计算机网络为59%,软件产业为74%。而在长三角地区,有14个城市排在前4位的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汽车、颏材料、生物医药工程,趋同率达70%……
当然,重复建设不只表现在工业领域,还表现在其他许多领域。
近些年的机场重复建设也不能不让人忧心。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的机场建设大战即其一例。资料显示,到“十五”末期,华东地区将拥有运营机场36个,这些机场绝大部分汇集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预计到2020年,这一区域拥有的民航机场将达到48个,从而形成平均每间隔400来公里就有一个机场覆盖的布局,该地区每万平方公里的机场密度为0.8个,超过美国每万平方公里0.6个的水平。实际上,机场是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的项目,客货运不保持一定的航班量、运输量,就会导致亏损。比如,江苏南通机场建成后,当地曾一阵欢喜,称:“南通,南通,不再‘难’通。”但事实上,南通机场开航至今,一直陷入亏损境地,成为当地的一个沉重负担。目前,华东地区已有3个机场停航,其中两个是因为航班量不足。
实际上,国内机场建设的重大失误早有福州长乐机场的前车之鉴,为什么有关部门不好好研究一下呢?
1997年6月通航的长乐机场,投资总额27亿元,包括利息达到32.28亿元,但通航后到2001年完成旅客及货邮吞吐量不到机场实际规模的1/3,通航5年,亏损11亿元。
2001年11月,国家审计署对其进行审计后,定性为“决策失误造成严重国有资产损失”。
审计组公布了机场亏损的四大原因:
一是项目决策不科学,可行性研究中市场预测论证不充分,基础数据采集不科学;
二是项目建设规模过度超前,大量举债加大运营成本;
三是项目建设管理混乱,未严格执行基建程序,资金损失和资产闲置浪费;
四是机构运营后体制不顺,管理不到位。
从国家审计署的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福建长乐机场建设中不论是前期决策,还是中期建设,还是后期管理等等诸多细节工作根本没有落实到位。如今长江三角洲又出现机场建设大战,我们的相关部门在决策时是不是应该细细考虑考虑呢?
决策过程可以概括为情报收集处理、拟定决策方案、选择评价方案和决策执行4个阶段。其中,情报收集处理是进行决策的第一步,如果情报收集不足,或收集的情报不准确,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政府的决策部门,在决策时这几个环节是否做到位了呢?
前文所说的美国兰德公司在朝鲜战争爆发前曾提出了“中国将出兵朝鲜”只有七个字的报告,但这简单的七个字却有380页文字材料的支持。想想看,这简单的七个字的后面凝结了多少精心细致的功夫。
还有一个为大家所熟知的故事:
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工业电机发生故障,各方人士检查了三个月,竟然束手无策,于是请来了德国专家斯坦门茨。他经过研究和计算,用粉笔在电机上划了一条线,说:“打开电机,把划线处线圈减去16圈。”照此做了,电机恢复正常。福特公司问要多少酬金?他要一万美元。人们惊呆了——划一条线竞要这么高的价!他坦然地说:“划一条线值一美元,知道在什么地方划线值九千九百九十九美元。”
这故事原说的是知识的价值,如果换个角度从决策来说,就是决策的结果很简单,但决策的过程很复杂,需要人们做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以此例来说,为什么要在此处而非在彼处划线?为什么是减去16圈,而不是减去15圈或17圈?可以说,决策正确显本事,细微之处见功夫。决策的过程是一个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的过程。
决策关乎社稷民生,关乎国运兴衰,所以负责决策的政府部门,一定要做好前期的调查工作,把决策建立在扎实、细致的功夫之上,这样才会杜绝“决策拍脑袋、执行拍胸脯、结果拍屁股”现象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