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你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学名家100人
11230600000004

第4章 浪漫主义时期文学

背景简介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苏格兰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的抒情诗自然生动、感情真挚,讽刺诗尖锐锋利、妙趣横生,给英国诗坛带来一股新鲜的气息。威廉·布莱克在诗歌中建立起自己一套独特的神话体系,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布莱克的革命性、独创性和复杂性使他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

1798年,威廉·华兹华斯与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合作出版的《抒情歌谣集》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崛起。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有不少都产生于激进与传统相冲撞的18世纪末,这时英国又面临着新的发展动力,即1789至1794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英国内部的工业革命,使社会矛盾彻底转变成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浪漫主义运动则表现出对工业革命时期显存的社会经济制度及城市资产阶级地位上升的否定态度。

新古典主义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而浪漫主义则认为人最基本的应是独立自由的个体;新古典主义者们强调人与人的共性,而浪漫主义者们强调每个人与众不同的个性与思想。因此,可以说浪漫主义其实是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外部世界——社会文明转移到内部世界——人类自己的精神实质。

简而言之,浪漫主义就是将人的个体作为整个世界与生存的中心。同时,浪漫主义者们还认为文学艺术就是以人为本,表述人的独特情感与人生态度,描绘人的各种经历。

浪漫主义者们还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保护着本民族诗歌与戏剧的文化传统,进而反对古典主义者们推崇他国古时的经典。

浪漫主义时期是诗歌的时代(浪漫主义诗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影响巨大,是同时期的散文和小说无法比拟的),也是伟大的散文的时代。

当时小说的主要类型有两种:哥特式小说和历史小说。哥特式小说也是浪漫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它盛行于浪漫主义前期的18世纪末,以对人性阴暗面及非理性因素的描述,对浪漫主义时期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历史小说的出现主要归功于司各特,正是他的努力才使历史题材进入了小说领域。在司各特的笔下,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配上合适的历史场景又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历史小说当时曾十分流行。此外,这个时期也有一些诗剧作品诞生,但其光彩比起诗歌和散文,还是略逊一筹。

1832年,司各特的去世及议会第一个改革提案的通过,标志着浪漫主义时期的终结。

主要作家

16.布莱克(1757—1827)

1757年,威廉·布莱克出生于伦敦一个爱尔兰裔小商人家庭。幼年时,布莱克因为不喜欢学校的压抑气氛而拒绝入学,这使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他显示出非凡的绘画才能,因而被送入一家美术学校。十四岁时,布莱克拜著名雕刻家詹姆斯·巴塞尔为师。此后,布莱克进入皇家艺术学院深造。与此同时,布莱克以雕刻谋生,通过与书籍雕印插图而开始与出版社打交道。在布莱克的一生中,他都身兼诗人与雕刻家两重角色。

1825年开始,布莱克深受疾病的折磨,他期望在有生之年完成但丁的《神曲》中的插图工作,并为此忍痛工作,直至去世的前几天,布莱克仍坚持作画,遗憾的是这一愿望至死都没有实现。

1827年8月布莱克与世长辞。

在英国文学史中,布莱克是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但他的一生却默默无闻,直到他去世后,他的作品价值才得到公认,并名闻天下。

布莱克的作品特点

早期作品多以欢乐、爱情及和谐为主题。尽管后来的作品改变了创作风格及主题,但早期的创作笔法在以后的作品中仍有所保留。通过对诗歌的形式和技巧进行执着的改革,对音部与韵尾进行多次大胆的改革试验,最终确立了新的诗歌风格,并与之前的诗歌传统彻底决裂。

诗歌表面直白朴素,却蕴含着美丽而深远的内涵。十分注重个人的幻想而轻视理性。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幻想,用可视的词汇表现出所要表达的一切。大范围地使用象征手法也是作品鲜明的特征。

诗歌对当时的各种社会弊端进行了揭露,为自由而战是诗歌的主要主题。

布莱克的代表作《天真与经验之歌》

诗歌先从“天真”的角度,表述了一个愉快而纯洁的世界,尽管这个世界中也偶有苦难与罪恶。“烟囱清扫者”中的苦难儿童,父母双亡,被残酷剥削,却还心存幻想,把自己最后一线信任放在了他所生活的社会制度上。在《扫烟囱的孩子》的结尾写道:“我们就起来拿袋子、扫帚去做工。大清早尽管冷,托姆的心里可温暖;这叫作:各尽本分,就不怕灾难。”这一切都能激起读者的强烈感受。

作为对比,又从“经验”的角度描绘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充满苦难、贫穷、疾病与战争的世界,在笔调上也极为忧伤压抑。

通过两部分的内容,反映了诗人的思想和创作从孩子般的天真状态走向成熟的苦涩历程。

17.华兹华斯(1770—1850)

1770年4月7日,威廉·华兹华斯出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小城,父亲是一名律师。年少时华兹华斯便表现出了在文学方面过人的天赋。同时,华兹华斯对大自然也非常热爱,经常到大自然中采风。

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华兹华斯认为他看到了自由世界的曙光,为此,他只身前往法国,并在那里生活了一年多。而英法之战,使同情法国革命事业的华兹华斯心碎不已。但接下来的几年中,法国雅各宾政府的恐怖统治及对欧洲其他国家的侵略,完全表明了其对自由的渴望已被对帝位的渴望所取代。华兹华斯的幻想就此破灭,渐渐转为了保守主义。早年对大自然的热爱,则持续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

1797年起,华兹华斯进入了长达十年的诗歌创作的旺盛期。同年,华兹华斯结识了柯勒律治,两人成为知心密友,并合作完成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抒情歌谣集》。此后的两年里,两位诗人与华兹华斯的姐姐在德国旅行,归国后,他们在英国最迷人的大湖区定居。因为诗人骚塞也居住在那里,三人成为了著名的“湖畔诗人”。

1843年,华兹华斯压倒骚塞,成为“桂冠诗人”,巩固了其伟大诗人的地位。

1850年4月23日,华兹华斯辞世。

华兹华斯开启了现代诗歌的序幕,开创了运用日常生活语言写诗的新道路,并号召人们回归自然。

华兹华斯的作品特点

大自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诗歌中描写得最多的内容。华兹华斯洞悉周围事物,并将其细致入微地剖析给读者。作品一反当时对诗歌形式的过分重视、粉饰事实和了无生趣的学院派诗法,追求简洁朴素的风格,真实地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在这种追求下,诗歌具有纯净和深远之美。

华兹华斯的代表作《序曲》

许多评论家认为这是华兹华斯最伟大的作品,是继弥尔顿《失乐园》后,最伟大、最具独创性的长诗。这是一部关注精神危机与痊愈的个人成长史。华兹华斯的人生哲学:生命似轮回的旅程,生命之始也恰恰是生命的终结之处。这一思想贯穿整首长诗。

长诗始于一个文字旅行,用隐喻的手法表现了他内心的发展历程及对失落的自我与精神上的归宿的渴求。诗歌从童年讲到成年,向读者展示了想象力与自然之美结合后,人们心智的发展。

18.司各特(1771—1832)

沃尔特·司各特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是位律师,母亲是医生的女儿,司各特从母亲身上得到不少灵感。不到两岁时,司各特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致使跛足,终身残疾。父母将他送到住在苏格兰山区的远房祖父的庄园上疗养。因为地处偏远,不仅利于司各特疗养,还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古老的苏格兰氏族传统和丰富的民间文学。

身残志不残的司各特并没有让疾病束缚他的自由,他一生坚持户外运动,甚至擅长骑马、打猎。

1783年,年仅十二岁的司各特进入爱丁堡大学读法律,并在那里接受了许多哲学和文化方面的熏陶。大学毕业后,司各特当了八年的律师。在这期间,爱好文学的司各特克服身体的种种不便,在苏格兰的远郊、荒凉地区搜寻民间文学和民歌民谣。

在苏格兰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司各特对当时苏格兰盛行的雅各宾主义坚决反对,并于1797年组建了一支由中产阶级组成的骑兵志愿队。他们对外抵抗法兰西的入侵,对内震慑国内支持法兰西的工人们。由于志愿队的英勇和显赫的功绩,1799年司各特被选为苏格兰塞尔扣克郡的副郡长。

此后,司各特历经两年将他采集的民间歌谣汇编成三卷的《苏格兰边区歌谣集》,这一经历为他后来的文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1806年,司各特成为爱丁堡高等民事法庭庭长,并一直担任到死。担任庭长期间,司各特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颇受欢迎的诗歌,但始终被拜伦的锋芒遮蔽。无奈之下,司各特转为创作小说——小说在当时被看作是给低俗的人看的,因此,直到1827年,司各特都没有在作品上用真名署名。

1826年,司各特因其投资的印刷厂倒闭而债台高筑。为了还债,司各特不停地创作,虽然还清了债务,却累垮了身体,于1832年不幸去世。

司各特的作品特点

作品深刻剖析人性,将苏格兰壮丽的风景和独立坚强的民族性格,在浓郁的历史气氛下完美烘托出来。同时,作品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历史,而是在创作过程中加入了司各特的个性和想法,使历史有了丰富的解读。因此,司各特也被誉为历史小说的创始人。

司各特的代表作《艾凡赫》

该书是英国中世纪骑士文学代表作之一,也是司各特最出名的作品。小说记述了英雄艾凡赫为了赎出被诺曼人俘虏的理查,筹集赎金的同时,还经历了几场恶斗。

其间,艾凡赫因为爱上罗文娜而被父亲逐出家庭。在比武大赛中,艾凡赫成为了冠军,因此,艾凡赫有权力命名一名女子为“爱与美的女王”。艾凡赫将这个名称给了罗文娜。在次日的比武大赛中,艾凡赫身受重伤,幸运的是,他被犹太人以撒和他的女儿丽贝卡所救。不幸的是,他们三个人却再次被捕。为了拯救丽贝卡,艾凡赫决定为丽贝卡参加一次决斗,如果他能赢,丽贝卡就将获得释放。最终,这场决斗以艾凡赫的胜利而结束。艾凡赫得到了父亲的原谅,与罗文娜喜结良缘。而丽贝卡则与父亲远走他乡,继续寻找新的幸福。这一部分使得这部小说热闹而动人。

在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客观描述的同时,司各特还融入了民间狂欢的元素,比如狂欢式的喜剧人物,在狂欢节中所涉及的“复活”、“假面”、“换装”等元素,也在小说的情节设置上有所展现,这些元素表达了对狂欢节中所体现的自由平等的精神的向往。作品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对当时的宗教统治和严格的等级观念、社会权威进行了嘲弄和批判。

19.柯勒律治(1772—1834)

1772年,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出生于德文郡的一个农村牧师的家里,九岁时父亲去世,由舅父收养,并被送到寄宿学校。在那里,柯勒律治开始了八年的寄宿生活,并结识了一生的知己查尔斯·兰姆。柯勒律治小的时候是个孤单不幸,但充满幻想的孩子。他于十九岁时进入剑桥大学学习,但不久便厌倦了那里的日子,变得游手好闲,负债累累,麻烦不断,虽然完成了学业,却未能获得学位。

大学毕业后,柯勒律治在法国住过一段时间,极度认同法国大革命,认为这场革命体现了人性的完美。但回到英国后,舅父对他的政治生活不满,并为此不再接济他。被激进派的理想主义所感动的柯勒律治,投奔诗人骚塞,他们想要在美国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但并未成功。

1797年,柯勒律治与华兹华斯相识,并成为挚友。在华兹华斯的影响下,他的创作潜力得到了激发,开始了诗歌写作生涯。柯勒律治具有极高的天赋,迅速就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古舟子咏》《忽必烈汗》等代表作。次年,柯勒律治和华兹华斯同游德国,两年后回国,一同定居于湖畔区。为了缓解自己的风湿病和因为婚姻裂痕而导致的痛苦,柯勒律治开始吸食鸦片,创作力和想象力因此衰退。为了戒毒,他在马耳他居住了两年。再次回国后,柯勒律治多次举办有关文学与哲学的讲座,尤其是以莎士比亚为主题的讲座最为成功。而他与华兹华斯的友谊则因为一次严重的争吵而宣告结束。

1813年,柯勒律治创作的悲剧诗《悔恨》在特鲁里街成功演出。三年后,柯勒律治在詹姆士·吉尔曼医生的提议下,住在了吉尔曼医生提供的住处,进行戒毒治疗。在这期间,他完成了他重要的散文《文学传记》,其中,他纳入了他关于诗歌的本质的理解和文艺评论。文中,对华兹华斯的评论也尤为精彩。

撰写和讲授文学论题占据了柯勒律治的晚年生活。在政治上,柯勒律治也曾支持过法国大革命,他心中的世界是一个人人平等的乌托邦式的社会。他的晚年却激烈反对人权,反对雅各宾主义,坚持认为政府就应该由上等富人阶层组成来统治其余的人。《政教宪法》是他最后的散文作品。

柯勒律治被同时期的诗界所尊崇,至今也被奉为第一流的抒情诗人与文学评论家,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与哲学的代表。

柯勒律治的作品特点

作品精于推敲文字,对语言要求严格,主张诗歌最终是要通过美给人以愉悦。诗作分为两类:神祇诗和对话诗。

神祇诗的特点是神秘与想象并在。诗歌的背景设在诗人的记忆与梦幻之中,故事的发生、发展丝毫不受理性的羁绊。这类诗歌的创作目的是将诗人自觉的意识与神祇的宽恕相调和。

对话诗直接地表现了“归家的渴望”,不是单纯地怀旧,而是向往一种“进步了的童年”。这里每一首诗都近乎一种赎罪,即诗人认为自己必须失败或遭受痛苦,才能使他爱的人获得成功或幸福。

柯勒律治的代表作《古舟子咏》

在这首诗中,讲述了一名老水手的历险故事。水手在一次航海中故意杀死一只信天翁(水手们认为它是象征好运的鸟),灾难顿时笼罩了他的船,水手因此遭难,受到了精神和肉体上的种种折磨。最后,水手深刻忏悔,并祈求海蛇破开魔法,才获得了拯救,驾船归家。

在叙述中,柯勒律治刻意渲染复杂的氛围,用心描绘时间与背景以及道德教化的意义。

在这首诗中,柯勒律治认为宇宙大观不是人们理性信仰的反映,而是人们非理性的恐惧与内疚的反映。

《克里斯特贝尔》

作品讲述了邪恶的蛇去攻击少女克里斯特贝尔,使其陷入灾难之中。各种超自然的神力、动物的哀嚎使得作品充满哥特式的恐怖氛围。而与这些阴暗恐怖氛围所相对的,则是作者心中圣洁的爱情。这首诗歌是浪漫主义诗歌中最为玄奥难懂的作品。

20.简·奥斯汀(1775—1817)

1775年12月16日,简·奥斯汀出生于斯蒂文顿的一个牧师家庭,从小便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并在家庭图书馆中涉猎大量18世纪的文学与哲学书籍。奥斯汀的一生休闲平静,社交范围较小。她的作品都以匿名的形式发表,她常在自己家客厅的一张小桌上进行写作,有客人来,便将书稿遮盖起来。她不承认出版过小说,因为当时社会对女性文学有所歧视。

奥斯汀有过一次恋爱,但终因钱财制约了这段恋情,此后,男方娶了一位有钱的女孩,并当上了爱尔兰高等法院的王座庭庭长。奥斯汀仍深爱着对方,终身未嫁。

1796年,奥斯汀开始写作《第一印象》,次年完成,但未能出版。奥斯汀将作品做了精心修改,书稿改名为《傲慢与偏见》,直到1813年才得以出版。出版后获得一致好评。

奥斯汀于1797年写作《理智与情感》,经历了十四年的漫长等待才得以发表,却成为她首先出版的小说。此后,奥斯汀的出版之路一路顺畅,先后发表了《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花园》《爱玛》《诺桑觉寺》《劝导》。

就在写作事业到达巅峰的时候,奥斯汀却得了一种肾上腺疾病,医生对此束手无策。奥斯汀于1817年去世。

尽管奥斯汀主要生活在19世纪,她的作品发表时,哥特主义、伤感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已开始占据英国文坛,但她仍然是一位属于早期现实主义流派的作家。从时间上,她属于19世纪,但从道德观念和散文风格上,她却仍属于18世纪。

她的作品中透出一股坚定的信念——理性战胜情感,理性与常识的价值战胜感伤的、哥特式的、浪漫的倾向。

简·奥斯汀的作品特点

题材狭窄。因为奥斯汀从不在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领域中创作,所有素材都是她最熟悉的,因而她能够将人物性格与内心冲突刻画得很准确、细腻,这一点是其他小说家无法匹敌的。

奥斯汀在创作前,对小说中所要涉及的情节和场面,人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恋爱中的关系都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使其具有逻辑性、合理性并具有普遍意义。在她的小说中,女主人公总是处于恋爱的主动地位。

作品中的人物并不经历危急时刻,而是被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包围。这一写作特点,也使得作品展现了那一时期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生活全貌。

作品运用其特有的语言处理技巧使作品不乏尖刻的评论和巧妙的对白,语言幽默,妙趣横生,各种人物跃然纸上。作品的典型主旨是在错误的幻象打破后以及吸取了许多教训后获得的成熟。

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

小说的主题是婚姻与爱情,全书或详或略地介绍了五门婚事。在一次舞会上,单身贵族宾利爱上了班纳特太太的大女儿简。而简的妹妹伊丽莎白则对宾利的好友达西的傲慢态度十分不满,宾利也表示对伊丽莎白没有多大的兴趣,两个人就此互为讨厌。但不久,达西便改变了对伊丽莎白的看法。

此后,因为诸多误会和财产所产生的矛盾,伊丽莎白对达西的误会日益加深,而达西对伊丽莎白则是有情有义。最终经过一番周折后,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小说通过这几门婚事的对比,表达了奥斯汀对婚姻的看法:爱情与财产是构成婚姻幸福的两要素,缺一不可。

另外,“傲慢与偏见”也是书中所讨论的重点。如果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的主要任务,那么首先我们必须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按照奥斯汀的观点,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有失偏颇的。

21.拜伦(1788—1824)

1788年1月22日,乔治·戈登·拜伦在伦敦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出生。父亲野蛮荒淫,不负责任;母亲身体羸弱,多愁善感。拜伦继承了父母情感上的共同点。在拜伦三岁时,父亲去世,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在苏格兰过着贫苦的生活。十岁时,拜伦继承了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

后来,拜伦先后在哈罗公学与剑桥大学就读。尽管他天生跛足,但他却长于体育,尤其是游泳。雪莱曾说,拜伦所做的一切都受到他跛足的影响,为此他一生都在恼火中度过。

1807年,拜伦出版了诗集《懒散的时刻》,《爱丁堡评论》对这部诗集进行了无情的批驳,但拜伦也以极富战斗性的长诗《英格兰诗人与苏格兰评家》(1809年)进行了反击。这部诗集中,拜伦不仅抨击了评论家,也驳斥了当代诗歌中的保守派,辛辣地讽刺了湖畔诗人。

两年后,拜伦以世袭贵族的身份,进入了贵族院。在那里面,他虽然发言的次数不多,但所发表的言论均鲜明地表明了他自由主义的立场。此后的两年里,拜伦游历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家,看到了这些国家的人民发起的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拜伦深受鼓舞,并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

回国后,拜伦在上议院谋得一个席位,时时发表演说,抨击英国政府的反动统治,同情广大被压迫的人民。

拜伦以其在欧洲的游历经历而写作的早期代表作,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第一、第二章,于1812年2月发表。这首诗使他一夜成名,并因此成为伦敦社交界的明星。在此后的两年中,拜伦写了不少长篇叙事诗,被编成著名诗集《东方叙事诗》,其中的主人公都是极为相似的。

与此同时,进入上议院后,拜伦因其在社交界所受的欢迎,在社交生活中的风流韵事、逢场作戏的爱情使他绯闻缠身。1815年,拜伦与安娜·密尔班克结婚。但拜伦夫人始终代表着贵族阶级的立场,这使她对拜伦的观点颇不认同。两个人的矛盾不断加深,婚后一年,两人的婚姻便陷入了危机,拜伦夫人带着刚满月的女儿回到了娘家。这件事在社交界引起了各种流言。此前受到拜伦抨击的统治阶级也借题发挥对拜伦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作为反击,拜伦写出了《普罗米修斯》来表示他的反抗到底的决心。但最终拜伦还是承受不了舆论的压力,于1816年离开了英国,之后再也没有回去。

离开英国后,拜伦先来到瑞士,在那里结识了雪莱。在日内瓦,拜伦写下了《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第三章及叙事诗《齐伦的囚犯》。此后,拜伦又移居意大利威尼斯。在威尼斯的三年里,拜伦创作了诗剧《曼弗雷德》、《唐璜》的前两章、《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第四章与尾声。

在意大利期间,拜伦与烧炭党的爱国者们密切接触,并支持他们起义反抗奥地利对意大利的奴役,并完成了诗剧《该隐》与叙事诗《岛》。1822年,拜伦又出版了最伟大的政治讽刺诗《审判的幻景》,将讽刺的矛头指向了托利党的“桂冠诗人”骚塞。同年,雪莱不幸去世,两位伟大诗人的友情由此中止。

1823年,共十六章的讽刺史诗《唐璜》全部完成。这时,希腊反对土耳其统治的独立战争开始了,拜伦不仅在经济上资助希腊,甚至亲自投身到这场战斗中。一年后,在恶劣的气候中坚守数月的情况下,拜伦病倒,而后不幸去世。整个希腊都为他的离去而哀悼。

长久以来,文学界对拜伦的定论都颇有争议:在英国,他被看作反常的邪恶的诗人,而在欧洲大陆,他则被冠以“自由冠军”、“人民诗圣”的美名。由于英国人对拜伦的偏见,使他死后未能与其他著名诗人埋葬在一起,直到1969年,偏见消失后,人们才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为他树起汉白玉墓碑。

拜伦在当时是对欧洲大陆最有影响的作家。欧洲许多著名文学家,如雨果、普希金、歌德等人都吸取了他的文学理论,并将其发扬光大。

拜伦的作品特点

作品继承了18世纪启蒙主义者所倡导的古典主义传统,歌颂18世纪的启蒙主义者,而对同时代诗坛的保守派则给予抨击,表达了对湖畔诗人平庸之态的蔑视。

作品创造了“拜伦式英雄”:高傲、神秘、反叛却带有贵族血统的人物。他们追求自由,以自己超凡的情感与能力,担负起整肃腐败社会的重担,只身反抗一切暴君统治,不论是政府里的,还是宗教及道德里的;但他们却因为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拜伦式英雄”面对的冲突都是叛逆的个人与腐化过时的社会制度之间的冲突。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独孤和彷徨的苦闷,这些形象都是拜伦自身的影子,并使拜伦名扬海内外。

诗歌以神奇瑰丽的东方奇景和优雅流畅的语句而享有盛名。措辞尽管有失准确,但仍不妨碍将要描述的对象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为使诗歌表达得更生动,还引用了意大利讽刺英雄体诗的八行诗体。拜伦的代表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全诗描述了一个厌倦英国社会的感情丰富的青年遍游欧洲,寻求自由的事迹。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暴君的憎恨,对偏远地区人民生活的关注,等等。诗中还出现了许多处对山河和海洋栩栩如生并具异国情调的描写。带着对自由的向往,对暴君的厌恶,拜伦表达了自己对被法国占领下的葡萄牙人民深切的同情,同时他还坚持西班牙与希腊人民为民族独立而斗争,他盛赞法国大革命,同时又谴责专制的拿破仑统治。他不但呼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也亲自投身到这光荣的战斗中去。

《唐璜》

该诗源自一个西班牙传说,讲述了一个擅长勾引女人的多情公子。唐璜十六岁便被一个有夫之妇勾引,为了掩盖丑行而出海游历。虽然这事让唐璜吃了苦头,但他仍不改风流本性,之后又与海盗头子的女儿海蒂产生了爱情。而这次他依然不走运,被海盗头子当作奴隶卖到了土耳其苏丹的后宫。在那里,唐璜依然艳遇不断。

俄土战争爆发时,唐璜逃出后宫,参加了俄国军队。因为作战英勇,唐璜很快成了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的宠臣,并作为外交使臣出使英国。

在传统观念中,唐璜是一个不道德的形象,但拜伦却不这么认为。他在给朋友的信中提到:“唐璜或许荒淫无度,但这难道不是真实生活吗?”他认为唐璜体现出的勇敢、慷慨、诚恳、直白等优点在现代社会都已被忽视了。诗人通过描绘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

该诗的讽刺主题便是事物表面与本质的关系:看上去是什么与其实是什么。拜伦在诗的末尾对英国社会的讽刺与蒲柏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拜伦讽刺的不是个人恩怨,而是整个社会的虚伪。诗中多姿多彩的素材与情感的爆发都是那么和谐,只因拜伦对生活表象与本质的不同有着更深的洞察力。

22.雪莱(1792—1822)

1792年,波西·比希·雪莱出生于英国苏塞克斯郡的一个富有家庭,父亲是个保守的绅士。雪莱从小就爱思考,八岁时就开始尝试写作,并出版了讽刺小说《扎斯特罗奇》。十二岁时,雪莱进入了伊顿公学学习,性格温和的雪莱并不像其他新生一样对学长及老师的虐待忍气吞声,而是敢于公然反抗,这种勇于反抗的性格伴随了他一生。

十八岁时,雪莱考入牛津大学,次年他写了一本小册子《无神论的必然》,批驳了上帝存在的说法,因此被学校开除学籍,并失去了继承财产的权利。

落魄的雪莱在两个妹妹的接济下,过了一段独居的生活,并与妹妹的同学哈丽雅特·韦斯特布鲁克相识。两个人仅见过几面,但保持通信。在一次通信中,哈丽雅特·韦斯特布鲁克告诉雪莱,她在家中受到父亲的虐待。当身处威尔士的雪莱看到信后,毅然赶回伦敦,带着哈丽雅特·韦斯特布鲁克私奔去了爱丁堡,并在那里结婚。婚后两个人住在约克。

在政治热情的驱使下,雪莱游历了英国各地,并完成了叙事长诗《麦布女王》,这首诗表达了雪莱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即反对私有制,同情劳动人民,但他将变革的必然性看成抽象的自然精神或宇宙精神的体现。

1814年,雪莱与妻子离异,与葛德文的女儿玛丽结合。英国当局利用婚姻事件对他诽谤中伤,致使雪莱不得不愤怒决定永远离开英国。

1816年,雪莱携玛丽在日内瓦旅行时,结识了好友拜伦,两人的友谊一直保持到雪莱去世。

在人生的最后四年里,雪莱在意大利多个城市间游历,并创作了包括《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钦契》等著名诗歌。但《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与《麦布女王》一样,无法公开出版。而雪莱的巅峰之作《钦契》虽然得到了出版,却在英国评论界得到如潮的恶评,甚至有评论家认为它是“当代最恶劣的作品,似出于恶魔之手”。

在济慈逝世三个月后,雪莱将他对济慈的悼念之情、对造成济慈早逝的文坛和社会环境的愤慨融于挽诗《阿多尼》之中。

1822年,雪莱不幸在风暴中溺死海中,直到十天后,人们才在海滨发现了他的遗体。拜伦参与了雪莱的火化,其骨灰安置于罗马的新教徒公墓,碑文为“波西·比希·雪莱——众心之心”。

雪莱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在狂热的革命思潮中长大,深受自由与激进派思想的影响,因而他一生都在执着地反抗社会上的残忍与不公、强权与宗教、战争与剥削。他生存的目的就是为受压迫者战胜压迫者。他信奉以革命方式推翻腐朽政府,并时刻关注各种运动。同时,他也认为罪恶不仅存在于社会制度,还存在于人的思想,即使革命成功,人们内心的罪恶根源还会毁灭革命成果。因此雪莱坚信只革命是不够的,还要逐步进行社会改革,真正在每个人心中注入善良与公正。

雪莱的作品特点

诗歌语言清晰别致,文化底蕴深厚,含有丰富的典故,并多用拟人与暗喻,将看到或感到的事物完全生动地表现出来,感人至深。诗风丰富多变,时而华丽,时而激烈,亦不失精练、简洁。诗歌的节奏明快,体现出巨大的戏剧感染力。

作品融入了雪莱独有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及对暴政的憎恶,使读者享受诗歌的同时,也得到一些精神的启示。

雪莱的代表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帮助宙斯登上天帝的宝座后,宙斯企图毁灭人类。为了拯救人类,普罗米修斯从天庭偷了火种送给人类,同时传授给人以文化和各种技艺。宙斯知道后,为惩罚普罗米修斯,将他钉锁在高加索山崖上,白天派神鹰啄食他的肝脏,晚上他的肝脏又长出来,第二天神鹰复来啄食……此后,普罗米修斯的妻子为了救他,前去请求冥王的帮助。最终冥王推翻了天庭,普罗米修斯获得了拯救,而人间也步向繁荣。

这部四幕诗剧被认为是雪莱最有造诣的作品。雪莱在该剧中沿用了原著的情节,但在结尾时将和解的结局,改为普罗米修斯将宙斯赶下了宝座,宇宙也因此得到了新生。通过这一改动,表达了雪莱对人类潜能的赞颂,同时对当时资产阶级对抗封建反动势力的抗争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心。

全诗也表达了对失去自由的穷苦人民和受到约束而无法在一起的恋人们的同情。

《西风颂》

这是雪莱最著名的抒情诗。整首诗具有一种逻辑感,一种难以分析的运动感,它导向胜利的、有希望的和有信念的结语:“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首诗语气狂热,瑟瑟寒风熄灭了一年的生机,却孕育着新春的希望。诗人希望自己也化作这西风,把他对未来的预言传遍人间。

23.济慈(1795—1821)

1795年,约翰·济慈出生于一个小业主家,自幼喜爱文学,当过药剂师的学徒。父母在他年少时相继去世,这对济慈的人生影响颇大。后来,济慈得到了医生执照。在行医的同时,他通读了斯宾塞、莎士比亚、荷马、弥尔顿等文学家的著作。在这些著作的影响下,济慈放弃了行医,开始了文学创作。

济慈二十一岁时在报上发表了第一部诗作《初读恰普曼译荷马史诗》。第二年,济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受到了一些好评。其中,济慈的一首《睡与诗》,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渴望。在完成了《恩底弥翁》后,济慈开始在英伦三岛之间旅游,亲身感悟大自然的壮美。但等待他归来的却是一系列的不幸:身患肺结核,兄弟去世,贫困交加,陷入与年轻女邻居范尼无望的爱情。这一连串的挫折与打击促使济慈的情感走向成熟,并在此后的几年里,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1818年,济慈出版了长诗《恩底弥翁》,该诗以希腊神话为蓝本,记述了牧人恩底弥翁寻找热恋的月光女神的过程。济慈也以此象征了自己追求理想的过程。接下来的两年,是济慈的创作高峰,接连创作了《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等著名长诗,以及脍炙人口的《夜茑颂》《希腊古翁颂》等名篇。

虽然济慈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成就,但他的身体状况却日益恶化。1820年,济慈开始咯血,深知自己病情的济慈不再与范尼接触,但热烈的爱恋使他每天仍给她写信,即使两人只有一墙之隔。在医生的建议下,济慈来到罗马养病,却就此客死他乡,被安葬在清教徒公墓。范尼为他服丧长达七年。

济慈的作品特点

诗歌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神秘的上古时期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典故结合在一起。诗歌善于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都转化成绝美的文字,能够写透人乃至动物的心灵。在这些特点下,作品总是色彩绚丽,意象丰富而富于美感。

富于乐感的华丽辞藻,生动逼真、寓意深刻的意象,使作品鲜明、具体。作品所写的景物栩栩如生,语言极为优雅灵秀,这方面受济慈追求美感而逃避现实的思想影响。

济慈的代表作《希腊古瓮颂》

这首诗描绘了古瓮上被艺术家所凝固的画面,在济慈眼里,这些永恒的图画比现实生活更美。同时,济慈也借此将艺术的永恒和人类激情的短暂进行了对比。该诗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对古瓮进行了审视,最终济慈将古瓮看作人类的朋友,同时也表达了他的思想:“美即是真,真即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