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屋里的大丫头领着喜娘进来,喜娘先给童若绾道了喜,说了一些吉祥的话儿,便开始给童若绾上妆。一边又直夸童若绾模样标致,童若绾只是冷笑,模样标致又如何?身为庶女,还不如模样差些。
刚将妆容上好了,外面一个丫头进来禀报:“二夫人吩咐下来,这会子外面忙着,有劳喜娘打点了,二夫人说过后必然会好好谢谢喜娘。”
喜娘一听,知道有额外的赏赐,可转念就明白过来,夫人是不会过来行梳头礼的。说是把这里交给她打点,那便是要把梳头礼省掉的。
丫头见她不说话,问道:“喜娘似乎有话要说?”
喜娘之前就知道今儿童家出阁的姑娘是庶出,这大户人家,庶出和嫡出的差别可大着呢,忙赔笑道:“夫人吩咐下来,也是瞧得起我,我自然会竭尽所能了,一定让今儿的新郎官满意!”
丫头颇具深意地笑了笑,就退出去。待她一走,喜娘就散漫下来,坐下来吃了一盏茶才继续给童若绾梳头。梳头礼省了,时间便宽裕了,喜娘不紧不慢,待到梳好头,才让丫头扶着进去更衣,穿上喜服再出来戴头饰。
今儿童若远在屋里读书,周氏知道童若远素来不喜热闹也就没说,倒让小玉跟着一道过来,将陈妈妈留在那边照顾童若远。
去老太太屋里的时候,已经来了几位有来往的夫人在里面坐着陪老太太说话,张氏见她们进来,就忙招呼着,童若瑶走上前去给老太太行礼,众人的目光就落到童若瑶身上,赞美声此起彼伏。
“四姑娘真是标致。”
“一瞧便知是心灵手巧的人,也不知是哪个有福气的,能娶了四姑娘去。”
张氏神色讪讪的,笑着道:“去看看你三姐吧。”
这正合了童若瑶的心意,在这里像国宝动物似地被人关注,还不如去外面走走。小玉紧跟着一道出来,刚走到门外,就低声笑着朝童若瑶道:“瞧瞧那些人,知道小姐要嫁去顾家,这会子就跑来巴结了。”
顾家不过是商贾,也值得大伙如此看重?童若瑶微微红了脸,不过是纳吉了,谁知道还会不会生出变故,母亲说老爹不满意这门亲,而她昨儿夜里也是辗转难眠,这么快就要嫁人了,也只有那个时候,她才明白,亲人带着她的温暖,她是如此的舍不得。
“四小姐来了,我们五小姐也正准备过去看新娘子呢!”前面一个丫头兴高采烈地跑过来。
童若瑶抬头望去,不过才留头,看起来才十一二岁的样子,还保留着孩童的纯真,一心就想着去看热闹。
不多时,童若涵就从回廊上过来,走到童若瑶跟前,众人一番见礼,才接着往前走。童若涵目不斜视,除了开始问了一声好,就再也没有吱声。虽她本性就不爱说话,是个沉默的孩子,今儿也能从她身上感觉出沉重来。
依着张氏的性子,打听出郑家那儿子的情况,即便不会吵得众人都知道,大概也会有意透给童若绾和童若涵知道吧。童若涵这样的出身,以后的去向就掌握在张氏手里,偏偏张氏又是那么一个除了自己人,见不得别人好的。
也许童若绾也是看清楚了这一点,才会决定鱼死网破吧。
身后童若涵的丫头和小玉低声说着话,虽听不清楚她们说了什么,然而传来的笑声却是发自内心的,再瞧瞧旁边的童若涵,童若瑶不觉叹口气。
童若秋出阁当日,她屋里屋外都格外的热闹,至少有那么一会子热闹极了,而童若绾的院子,如果不是门上、窗户上贴着的喜字,增添了一点儿喜气,甚至还不如之前童若瑶来的时候。
只童若秋出阁后,童若瑶就没来过这里。现在,除了门口守着一个小丫头,就再也看不到旁人。正屋的门虚掩着,里面亦是静悄悄的,而留神一听,却听到一阵细微的哭声。
小玉和听到了,疑惑地看着童若瑶,童若瑶摇摇头,示意她不要去过门。可以肯定的是,那哭声不是从正屋传来的,所以不是童若绾。
童若涵一无所动,门上的丫头看见她们,忙笑着朝里头喊了一声“四姑娘、五姑娘来了”,就迎过来朝童若瑶和童若涵见礼,“三姑娘一直都在屋里坐着的。”
“喜娘还在忙么?”童若瑶笑着问道。
“喜娘这会子去吃饭了,屋里就只小姐,两位姑娘请进吧。”
童若瑶和童若涵并肩走进去,屋里也装饰了一番,多了一些红色,就多了几分喜气。童若绾坐在床头,身上的喜服虽不及童若秋当日的华丽,但也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婀娜多姿的俏影。上了妆容,肌肤白皙,双颊一对胭脂红,垂着眉目,看不出一点儿喜色。
依稀记得童若秋出阁那日,童若绾突然冒出来说的那些话,那个时候她是那样的光彩照人,自信满满。不知道那个时候,她有没有想到今日的光景?
“给三姑娘道喜,祝三姑娘与三姑爷恩恩爱爱,白头偕老……”小玉的话没说话,只见童若绾抬起头,目光如注地盯着童若瑶和童若涵,轻启红唇,飘出不冷不热的一句话,“我定然会和夫君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她还没有死心……童若瑶移开目光,笑着问里头的丫头:“可给三姐预备点心了?”
那丫头茫然地摇摇头,童若瑶道:“叫人去端些点心来吧,三姐定是连早饭也没吃的。一会儿迎亲的来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上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