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有眼,老太太病的不省人事,父亲当众甩了张氏耳光。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觉得浑身舒畅。
童二老爷闻声赶紧来,童若绾上前一步,哭着道:“父亲,母亲这是怎么了?”
柳姨娘只怕她是吓着了,忙安慰道:“没事儿,夫人劳心劳力过度,不要害怕。”
这话入了童二老爷的耳朵,尤其刺耳,张氏劳心劳力,张氏何曾劳累过?今儿才进了这屋子,竟然就让老太太摔倒在地,越想越气,冷声道:“将她送回屋里去,老太太要静养。”
也不说叫大夫先诊断的话,众人瞧着童二老爷的模样也不敢劝,少不得将张氏抬起来,几个壮实的婆子合力将她抬出去。
童若绾唬得脸色苍白,童二老爷见她脸上还有病容,人也瘦的不如在家时,站在那儿风也能吹到似地。又想到张氏对她做的那些事儿,心里愈发恨起来,只吩咐柳姨娘带童若绾回她屋里去。
柳姨娘担心张氏的情况,催促童二老爷快些找大夫瞧瞧,童若绾拉了她一把,童二老爷忙着出去。
蒋蓉华服侍周氏喝了药,又扶着她躺下,细心地掖了掖背角。陈妈妈从外面进来,看了蒋蓉华一眼,蒋蓉华点了点头,陈妈妈才道:“少奶奶叫打听的已经都打听出来了,说是二夫人动了库房的银子去买米,才和二老爷吵起来。”
周氏微微愣住,看着蒋蓉华,蒋蓉华道:“娘还记得祭祖那天么?”
怎么不记得,老太太就是那天病的,周氏有些不明白蒋蓉华为何会如此一问。
蒋蓉华也不好直接说豆腐的事儿,只得婉转地道:“这两天老太太请医吃药,家里人来客往,事儿多婶子又病了,里外都是二叔一人张罗。儿媳这样说也不知对不对,只是想着,老太太病了,咱们也该尽尽孝心,那边需要什么咱们也不知道,不如……”
动用库房银子买米,祭祖那天一桌子的豆腐,这会子听蒋蓉华一说,周氏顿时也明白过来。能让张氏和二老爷吵起来,只怕是把库房的银子都……否则童二老爷那样的脾气,无论如何也不会和张氏闹。
童二老爷在外地做买卖,远水救不了近火,那边这两天人来客往,花费自然不少。可她手里怎么会有银子?
蒋蓉华见周氏动容,忙笑道:“儿媳已经备好了,这会子就叫惠儿送去,还有一颗人参,也一并送去如何?”
“可那些都是你的东西。”
“娘这样说可叫儿媳怎么样呢?素来听若远说二叔对咱们家如何好,现在他那边乱起来,咱们也不能坐视不管。再说,娘也要好好保养着,四妹的事儿也快了。”家里情况她知道,四妹的嫁妆银子能有多少,怎么好随意挪用,她拿出来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童二叔对若远好,请了先生也把若远叫过去了,她是替若远报答童二叔的恩情。“夫妻本是一体,娘和爹不也是这样?”
周氏说不出话来,只热泪盈眶,握住蒋蓉华的手,“好孩子,若远娶了你是若远的福气。”
蒋蓉华微微垂了眼,红了脸道:“嫁给他也是我的福气。”
蒋蓉华也拿不出多少来,不过是那天过去,听到下面的人抱怨,说需要什么都没钱买,这个年还不知道怎么过。虽然银子不多,但至少能救救急,这边不必说,可那边毕竟还有庄子,童二叔做些买卖,银子很快就会有了。
至于其他,蒋蓉华虽与张氏接触不多,可并非一点儿也看不出张氏的为人。依稀提到什么礼金,想来也是她嫁给若远时的事儿,现在将银子给童二叔应急,也是礼尚往来的理儿。现在见婆婆这样说,便知婆婆并非那爱多心的人,遇上这样的婆婆,也是自己的福分。
夏青有些舍不得地合上装人参的盒子,“这是夫人给小姐,让小姐孝敬婆婆的,现在却白白送了人。”
惠儿笑着将盒子抱过去,望着蒋蓉华笑道:“这样的东西固然好,可有些吃不得人的吃了,再好的东西也变成毒药了。咱们夫人不能吃这样的东西,白搁着反而要坏了。小姐,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夏青不服气,“夫人不能吃,留着给姑爷补补也好呀。”
“你这话可说错了,莫非咱们姑爷成了那七老八十需要进补的?”
“可是……”
“好了,你们别吵了,叫你们送去就送去,哪里来的这些话。再好的东西,对于没有用处的人来说,也不见是好东西。”蒋蓉华搁下手中的笔,走过来看了看惠儿封的银子。这一次是她做主,婆婆也同意了,第一步算是通过了。其实,她心里也明白,四妹出阁,婆婆自然会将家里的事交给她。只是,想到四妹要嫁去那样的人家,怎么也要体面些,否则,以后四妹的路就不见得有自己走的这般顺畅。
婚嫁一事,只有过来人方才能有更深的体会。
待惠儿拿着银子过去,蒋蓉华从屋里出来,径直去了童若瑶的屋里。只见她独自坐在炕头上做针线,旁边矮几上放着一杯茶,早已经冷却,屋里热气腾腾倒也不冷。
“小玉呢?”
童若瑶扭头见蒋蓉华,忙从炕上下来,“让小玉去老太太屋里了,她原来就是服侍老太太的,之后老太太才叫了她过来。”
因大夫说要静养,她们也只每天去看一次,那边没有客人不忙的时候就回来。这两天来探病的不多,又有柳姨娘张罗,童二老爷死活不肯要她们过去,说是怕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