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瞧着老太太的模样,十之八九是预备留蒋夫人和蒋蓉华吃了午饭再回去,心里虽有些不情愿,还是没等老太太吩咐,就先去张罗了。
等回到屋里,老太太看到她,果然说道:“已经快到午时,又没有急事儿,就多坐坐吧。”
蒋夫人忙站起身回道:“这如何使得,打搅府上了。”
老太太果断地一挥手,“都快成一家人了,还说什么打搅不打搅的?”
言下之意,童老爹那边和这边是没分开的,蒋夫人推辞不掉,只得从了老太太的意思。张氏笑道:“我都已经安排下去了,粗茶淡饭,夫人可不要嫌弃。”
蒋夫人忙说:“不必麻烦,若麻烦反而叫我心中不安。”
赵氏笑着道:“你别和她计较,反正今儿来都来了,多坐坐也未尝不可。”
说着朝张氏眨眨眼,两人十分默契地相视一笑。
“若不是亲家夫人在,也不必准备这些好的。”张氏去厨房瞧了瞧,回来的路上朝身边的妈妈道。
那妈妈忙说:“亲家夫人和蒋夫人关系也好,以后蒋夫人和大夫人做了亲家,也是和咱们童家做了亲家,理应好好招待的。”
张氏冷哼一声,“我琢磨着八成是蒋家姑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毛病,否则那样的家势如何就瞧得上他们?”
从那边过来的,自然能够看出来两边的差距有多大!
那妈妈默不作声,心里明白张氏是眼红了,可也不好点破。
“以后给晨哥儿找个更好的才行!”张氏坚决地说道,眼下亲家夫人来了,也正好可以单独找她说说话,顺便提一提老太太的注意。“秋儿怎么就没回来?”
“毕竟是嫁出去的女儿,也不好随随便便就回娘家。”妈妈温婉地道,若随随便便、时时刻刻都往娘家跑,外人瞧着也不好。
张氏叹口气,都是过来人,谁不知道这个理儿,可隔几天没见到她,心里就挂念的紧,想来自己的母亲当年也是如此吧。
午饭很丰盛,老太太还特意将童若晨和童若远、童二叔也叫过来吃,不过却是让他们坐了隔壁屋里。饭后,童若瑶等女孩儿回避到隔壁屋里,童若晨和童若远才一同进来拜见赵氏和蒋夫人。
因蒋夫人还有事儿,略坐了坐就走了,张氏想留下赵氏说话,赵氏却先一步提出告辞,张氏只得在送她出门的时候,朝她提出让童若秋去见孙大人的意思。
马车平稳地行驶在官道上,耳边传来一阵阵车轮碾地声,蒋夫人养了一会儿神才睁开眼,见对面蒋蓉华端端坐着,目光随意地落在脚尖上,一副沉思冥想的模样。
童家大房的情况比蒋夫人预想的还要差一些,老太太言辞中虽透出是一家子的意思,可两边的情况却一目了然。周氏身边只有一位妈妈服侍,四姑娘身边也只有一个丫头,其他多余的人一个也没有。想到他们又是今年才搬回来住的……
“蓉华,给母亲说说,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突然冒出来的话,让沉思中的蒋蓉华猛然地抬起头,见母亲眉目含笑,十分慈爱,心头不觉一暖。母亲对她好,她是知道的,在徐州认识的闺友中,也有和她一样庶出的。她们有些好,有些身不由己,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只为了家族的利益。能像她这样得到关注和关怀,是老天爷对她厚爱。
“爹娘做主就好,女儿没有想法。”
蒋夫人轻叹,看着她正色地道:“你爹的意思是,童家很好,童家长公子是要拜在欧阳先生门下,以后大有前途。只是,今日你也看到了,他们……”
蒋蓉华立刻道:“比咱们家人口少,反而更觉亲密。”何况,母亲当初嫁给父亲的时候,父亲家里反而还不如现在的童家。可是,以后呢?
童若远身边现在没有人,看起来也稳重,不像那些大户人家的公子少爷,还没娶妻已经有好几个丫头服侍着。父亲当年和母亲也是这般,后来父亲身边却除了母亲之外还有其他人,而自己的生母就是其中一个。
“你能这样想固然是好,若真嫁过来,以后的日子就不比家里了。”
蒋蓉华抿嘴一笑,羞红了脸,“女儿不怕。”
蒋夫人笑了,想起当年的自己,亦是这样想的,不怕,总能过好的。“你父亲半个月后就到了,你大哥、大嫂留在徐州,其他人都要来,等你出阁的时候,家里还是热闹的。”
蒋蓉华垂着头,点了点下巴。每个女子总会有那样的畅想,一辈子和夫君举案齐眉到白头,如果退而求其次,不能举案齐眉到白头,总能有那么好些年,会有人将你捧在手心里心疼,就足够余生回味了。
“先生说咱们晨哥儿又进益了,这样下去,隔两年下场也能取个生员。远哥儿有造化,能入得欧阳先生门下,指不定隔两年下场,就能金榜题名。晨哥儿和他一块儿,总是有益处。蒋家能看上远哥儿是蒋家人有眼光,以后远哥儿能得岳丈蒋家支持,大老爷又在吏部。你也是明白人,如何就不懂得为晨哥儿琢磨琢磨?有了孙家、蒋家、大老爷、远哥儿,他以后的路也能走的远些。”
张氏垂着头,老太太说的她不是不明白,就是看不惯周氏那满脸的笑容,什么好事都被大房占去了。“今儿儿媳也没说什么呀。”
老太太瞪了她一眼,“现在蒋家姑娘还没进门,你就拿好的给她,明知是那边拿不出来的,你这样蒋夫人心里会如何琢磨?势必是要将两边的关系扯清,以后有事儿要求蒋家,蒋家就不会将两边的关系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