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你感动的300篇快乐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11221800000027

第27章 与梦同行(4)

才念初二的哥哥得到认同后,回家将这艰辛的奋斗史告诉妈妈,兴高采烈地要求妈妈为他庆祝时,念小学六年级的妹妹在旁冷冷地说:“有什么好高兴的。如果是我,我才不屑参加这种篮球队呢。只要他们讨厌过我,我就不要跟他们在一起,永远不要!”

在家当主妇的丽容说:“听到我们家妹妹这么讲,我心里一惊,她的想法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只要人家讨厌我,我就永远不会把他当朋友。出社会、进人家庭后也是一样,因为这种性格,在人际关系上头,让我从来就没有愉决过。”

她一边为儿子的积极开心,一边又为女儿的偏激烦恼。

妹妹这种“只要你不喜欢我,你就是我的敌人”的念头,在不少女性的性格中都是顽冥不化的一部分。女性有时将太多的心血放在人际关系的内斗里头,有时斗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敌人,而是一个想象中的幻想敌。她只要主观的认为那个人不可爱,或那人不喜欢她、瞧不起她,就会永远把他当成敌人。

女人的性格中容易有两种极端:一是,喜欢他,就宁可委屈自己来讨好他(争取认同与讨好是不一样的,前者要靠创造自己的新形象,后者靠牺牲自己的原貌);二是,发现他讨厌我,我也就彻底地讨厌他。然而“喜欢他”和“他讨厌我”,其实都是出自自己的主观直觉,这种直觉又常常会出错。

从这对兄妹的观点来看,大致也符合:男人比较偏向于“征服敌人”,而女性倾向于“逃避敌人”。可是,人生若久逃而不迎战,总有一天会变成连自己也讨厌的人。

面对不喜欢我们的人,是人生一大挑战,却也是一大功课。

人生不是无菌室,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讨厌者名单”,也都可能踏进别人的“讨厌者名单”行列,我们不必强迫自己与讨厌的人变成好朋友,但一定要学会“不把讨厌我的人当敌人”。

人情冷暖正如花开花谢,不如将这种现象想成一场必然的季节。

咖啡加奶精

记得我在美国教书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台北来的助教哭丧着脸跑来找我,说她受了教授的气。

“那教授早上对我说‘倒杯咖啡,加奶精’,我就去帮他倒,但是加完奶精,想到每天看他自己弄咖啡时也加糖,所以又帮他加了一包糖。可是当我端给教授,他尝了一口,居然板着脸问我为什么加糖。我说‘你不是都加糖吗’?他就冒起火来,说他没要我加糖,只说加奶精,他因为血糖太高,不能吃糖了。”那助教一边说一边掉下眼泪,“我是好心给他加,没想到好心没好报,下次再也不好心了!”

我问:“下次你怎么做呢?”

“他要加奶精,我就只加奶精,决不会多此一举。”她恨恨地说。

我拍拍她:“你是学到了在西方世界处世的方法,但是没学到处世的艺术。”

“处世的艺术?”助教看我。

“对!如果你懂得处世艺术,就照他说的,只给他加奶精,但是另外,你可以附一包糖和一根搅拌棒在旁边。”我说。

转眼十几年过去。

有一天遇到那个助教,她已经结婚,而且当上银行的主管,居然还记得那杯咖啡的事。一见面就对我笑道:“谢谢您当年告诉我,我现在回想,当时确实做错了,我发现新来的中国朋友常犯这毛病,就是画蛇添足、自作主张,还认为自己对,甚至认为那是人情味的表现。可是,换个角度,如果在中国做事就不一样了,老板叫你加奶精,你不给他加糖,他真可能认为你笨。结果,在东西方都不出错的方法,就是照您说的--附加一包糖。”那学生笑道,“我后来碰上这种情况,照您说的做,对方都会先一怔,然后赞美我细心,我还把这一招教了好多朋友呢!”

再提一件小事--

某年,我去日本的一个大出版社,一位年轻职员在门外迎接我,他先带路在前面走,但是到大门前,突然止步,伸手请我先进。接着下楼,他先鞠躬,说由他带路。但是转过一个长廊,上楼,他又让开,要我先上。等到了楼上,再快步跑到我前面一点,说由他带路。

我被弄得一怔一怔,但是不能不赞赏那职员的态度,因为他严格遵守了“下楼时主人先下,上楼时客人先上”,以及“对熟悉的地方,客人走在前面;对生疏的地方,由主人在前面带路”的原则。使我对那公司,一开始就有了“他们做事会很严谨”的好印象。

生活中最大的享受、最高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为人们所需要的,是使人们感到亲切的。

最好的选择

作为职业演讲师,我演讲时经常邀请听众参与互动。为了避免引起尴尬,我总是预先安排好人选。大多数情况下,合适的人选会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必要时凭借经验我也能及时发现场中的活跃分子。

几年前在准备一次演讲时,我要求组织方提供一个名单以便事先沟通。我曾与其中一位听众合作过,因此提议这次也邀请她参与互动,但是遭到会议组织者的否决:“她近来身体出了点问题,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敏锐了--这话可不要外传。”他提出了一个名单,说这些人选更为合适。我面临两难选择:是按照客户要求去做,还是服从自己的心声,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做法?

演讲那天,我故意提前了一会儿到场,以便与那位老朋友相遇。她其实并没有多大变化……除了手中的拐杖。她伸出手来与我握手,如此简单的动作显然也耗费了她很多力气。

“你气色好极了!”我告诉她。“你也一样!”她答道。实际上我们都在说谎,企图掩饰岁月带给彼此的明显变化。

“不要忘记--如果你需要人参与互动,点我的名!”

“噢,当然。希望会有时间,我要讲的东西太多。”我不安地说。在那一刻我作出了决定。我要听从自己的心声,我对她有信心!

1小时15分钟的演说飞快地过去了,其间我邀请了两位听众参与互动。每次我点名时,眼神都短暂地与她接触,我看到她脸上充满了期待。

我的脑海中闪现体育课上分组时,我站在队列中期待被组长选中的情景。组长的目光扫视着人群,每一次停顿都令我心跳加速。然而像往常一样,我仍在挑剩的区区几人之中,我们都是缺少体育天分、被人轻视的差生。我经常是最后一个被选中的人,每逢此时我的心中如刀割一般。

如今是我掌握了选择的权力,但是这一次我故意将最好的留到了最后,我要给朋友一次机会,让她站在聚光灯下。当我叫到她的名字,她露出兴奋的表情,似乎完全忘记了这些年的“残疾”。利用她走向讲台的时间,我向听众们讲述了我们的友谊。

她的表现棒极了。听众们被深深地打动,会心地笑了起来,为她的努力鼓掌,她在掌声中骄傲地挺直了身躯。演讲结束后,我见到会议组织者时,向他称赞了她的出色表现。他笑着说:“你应该早点儿点她的名。”

但是我发现,最好的往往是……最后选择的那个。

你必须对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最难演奏的乐器

或许很少有人知道,在一个管弦乐队中,最难演奏的乐器是第二小提琴。在一个管弦乐队中,除小提琴有第一和第二小提琴两个部分外,其他的乐器都有自己的组。第一小提琴手经常是舞台上的巨星。他们坐在观众的面前,演奏出最美妙的乐曲,抢到了最大的风头。但是,在他们后面,他们很少看一眼的地方,就是第二小提琴手们所在之处。他们以伴奏的身份出现,为第一小提琴手和声,永远扮演着一个服务者的角色。他们的工作就是完成那些其他乐器所不能演奏完整的音乐。他们为整个乐队服务。他们做着最不起眼的事情来让整个乐曲能呈现出完美的状态。如果没有第二小提琴手,整个乐曲听起来将会不完整。世界上有很多人,像第二小提琴手一样,在幕后默默地演奏来铸就鞠、的完美。

要是把自己当作闪光的金子,就会时时有被埋没的苦恼;要是把自己当成泥土,就会天天有奉献的欢乐。

如果职场是一张餐桌

桌上经常见到的果酱、果汁、汉堡包、薯片、脆黄瓜、萝卜……这些不起眼的食物,看起来那么普通,怎么可能和竞争激烈的职场风云有所搭边呢?其实,对于美食,只要你善于发现,懂得品尝,就会有好口福。就像在工作中,有些是清闲的,但做不出业绩;有些虽然劳累,但容易提升你的能力,业绩也能做出来。

当然,有些美食的烹饪或者吃法中也有奥妙,如果能仔细咀嚼其中关联,你会发现某些食物的特性中寓含了很多相似的职场定律。以下介绍的每一种食物的定律中,都隐藏着特定的职场制胜规则。如果能够活学活用,将会带给你不少启发。工作着,我们需要轻松,需要快乐。

果酱定律

名词解释:一片面包上涂了可口的果酱,无论是草莓味道还是花生味道,都会非常美味。但是,如果你仅仅只有一勺果酱。那么吐司面包的面积越大,果酱的覆盖面积看起来就越少。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面包和果酱的亲密接触面,你必须尽量将果酱涂抹开来。

怎样活用:如果信息是果酱,而谈话对象相当于面包,比如老板、同事或客户,你即使善于滔滔不绝地演讲,但你永远不能向倾听者百分之百地传达所有的信息,这就如同涂果酱一样。因为完全地传达与接收信息几乎是一种苛求。心理学家的调查、研究显示:听者能充分接收到的内容,最多只有l0%。所以,请注意,你要把最重要的内容,按清晰的条理,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尽量将要点集中在那10%的区域中。你必须知道,你想要什么,什么才是重中之重。比如,你想“增加5000元预算”,那就尽量开门见山地直接提出来。当然,你的理由阐述也要足够充分,有说服力,越清晰越好。

薯片定律

名词解释:每个人都知道薯片是高热量的不健康零食。但很多人却对它爱不释手,他们一边说话,一边看电视,嘴里一片接一片地吃着那些薯片。他们已经永远地爱上了这些油炸小零食,一口接一口,停不了手。停不了嘴,对它们的喜爱早已超出了对一般食物的满足,成了精神上的依赖。这大概和喝可乐差不多,有种习惯性的心理依赖症。

怎样活用:善于发现老板对下属最希望的要求,并努力让自己符合这些要求,投其所好,这绝对是真理。比如说,老板喜欢图表形式,那就多做点图表给他看,无论是会议行程,还是度假安排,他一定喜欢。这不仅显示出你对老板喜好的尊重,长此以往,他也会觉得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果汁定律

名词解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酒店董事长规定大堂经理完成一个任务:每天早上为700名酒店客人提供鲜榨的橙汁。第一位经理一口答应:“没问题。”而事实上,他根本无法完成这个苛刻的要求。第二位经理则忙于解释,他根本做不到,因为这对他来说,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最多只能提供浓缩果汁。这个人的解释很诚实,但作为上帝的客人肯定不太满意。而第三位经理则很聪明,他说:“这是个很有难度的任务,但我们会竭尽全力完成它。不过,这需要不小的花费,我们需要增加人手和预算……”

怎样活用:在面对有难度的挑战时,你要明确表达愿意承担责任。当然,前提是要了解清楚,这个项目是否太过于耗费精力,是否能实现。因为老板一般不看过程,只看结果。所以你要对他清晰地说明其中的曲折,让他明白你的努力和付出。如果他能在别人后退而你却主动上前请命的风浪中看出了你的能力,那么,这无形中就会给你的工作表现加分不少。

酸黄瓜定律

名词解释:有这样一个寓言小故事:有一根自以为勇敢的小黄瓜,不想变成酸黄瓜。于是,当它被主人浸到醋里时,就绝望地反抗,试图不要浸染上周围的味道。但结果当然是徒劳无用的,它也和别的黄瓜一样,成了一根酸黄瓜。

怎样活用:如果有哪个同事让你当众出丑,你可以事后处理。但如果给你下马威的是老板,那你想单枪匹马来对付一言九鼎的老板,八成是徒劳。因为对他来说,要周全的是整个公司的结构、规章制度,即使这些规矩在你看来很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问自己,是否还能继续忍受这份工作所附带的压力。如果你的身体状况已经预报了一些问题,比如胃痛或是偏头痛,这些都是身体危机发出的警报,你就要为自己作个长期的规划。不妨在五一或十一这样的跳槽黄金周,考虑另谋高就吧。

你的工作,就是你的生命石像。它为美为丑,为可爱为可憎,全操于你自己之手。

一次性做客

经不住一个同事的再三相邀,我和老公买了礼物,登门拜访。

同事的家窗明几净,客厅宽敞得可以办小型舞会。只是从进门开始,我就感觉有些不自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自在越来越明显。首先,从一进门就穿上了一次性拖鞋。那玩意儿穿着真不舒服,平平的鞋底,软软的鞋面,在卫生间沾了些水,滑溜溜的让人一直提防着摔跤。老公更为可笑地在凉皮鞋外面套了个蓝色的塑料袋,也是一次性的。我想,大概主人刚搬新家,没备好拖鞋,不得已而为之。

坐定后,每人端着一只一次性纸杯,里面泡着滚烫的热茶;吃饭前,主人赶紧往桌上铺一次性塑料布;饭菜是从外面饭馆里端来的,将就着一次性的饭盒、一次性的筷子,我和老公稀里糊涂地吃完了这顿饭,然后,赶紧找借口告辞。

临出门,同事奉爱干净的老婆之命,把收拢到一个大塑料袋里的一次性用品垃圾拎下楼。“砰”地甩进垃圾箱,然后跟我们道别,热情地相邀下一次再聚。老公跟我小声嘀咕:“这样的聚会,‘一次性’就够了。”

主人的好客往往就体现在一盆火、一顿饭和一片安宁之中。

听泉

鸟儿飞过旷野。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鸟儿接连不断地飞了过去。

有时候四五只联翩飞翔,有时候排成一字长蛇阵。看,多么壮阔的鸟群啊!……

鸟儿鸣叫着,它们和睦相处,互相激励,有时又彼此憎恶、格斗、伤残。有的鸟儿因疾病、疲惫或衰老而失掉队伍。

今天,鸟群又飞过旷野。它们进而飞过碧绿的田野,看到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泻;时而飞过丛林,窥见鲜红的果实在枝头闪烁。想从前,这样的地方有的是。可如今,到处都是望不到边的漠漠荒原。任凭大地改换了模样,鸟儿一刻也不停歇,昨天,今天,明天,它们继续打这里飞过。

不要认为鸟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飞翔的。它们为什么飞?它们飞向何方?谁都弄不清楚,就连那些领头的鸟儿也无从知晓。

为什么必须飞得这样快?为什么就不能慢一点儿呢?

鸟儿只觉得光阴在匆匆忙忙中逝去了。然而,它们不知道时间是无限的、永恒的,逝去的只是鸟儿自己。它们像是着了迷似的那样剧烈,那样急速地振翅翱翔。它们没有想到,这会招来不幸,会使鸟儿更快地从这块土地上消失。

鸟儿依然拍击着翅膀,更急速、更剧烈地飞过去……

森林中有一泓清澈的泉水,悄然流淌。这里有鸟群休息的地方,尽管是短暂的,但对于飞越荒原的鸟群说来,这小憩何等珍贵!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这样,一天过去了,又去迎接明天的新生。

鸟儿在清泉旁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泉水的絮语。鸣泉啊,你是否指点了鸟儿要去的方向?

泉水从地层深处涌出来,不间断地奔流着,从古到今,阅尽地面上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因此,泉水一定知道鸟儿应该飞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