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兄弟俩相约在半山腰的小凉亭闲谈。正要离开时,发生了山崩。他们慌乱地躲进一个小山洞,幸免于难。半夜,哥哥怕弟弟着凉,脱下僧衣给弟弟盖上;清晨,弟弟感激哥哥的照顾,脱下上衣给哥哥盖上。
过着幸福生活的人,往往觉得别人的生活才是甜蜜的,总觉得自己的不如别人的好。殊不知,一旦自己尝试过了以后,才会发现其实自己想象中的生活并非如此。所以,人应该学会珍惜,因为这才是我们的现实。几天后,兄弟俩获救了,但哥哥被送回了弟弟家,弟弟被送回了寺院。他们将错就错住下了,体会自己向往的生活。哥哥为了衣食拼命干活,累得半死也撑不起一家温饱,丝毫享受不到在家生活的温馨;弟弟为了准时撞钟、诵早课,和衣而睡、彻夜未眠,半点感受不到出家生活的优哉。
兄弟俩再次相逢时,已是疲惫不堪。于是他们决定还是过自己原来的生活,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去,各自过着幸福的生活。人生必须能够承受。
◆文/佚名
鉴真和尚刚刚剃度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让他做了寺里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
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芒鞋。住持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芒鞋做什么?”
鉴真打了个哈欠说:“别人一年一双芒鞋都穿不破,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我是不是该为庙里节省些鞋子?”
住持一听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落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吧。”寺前是一座黄土坡,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
住持拍着鉴真的肩膀说:“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鉴真说:“我当然希望能光大佛法,做一代名僧。”
住持捻须一笑:“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鉴真说:“当然。”
住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很硬,小僧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住持又笑笑说:“今天我俩在这路上走一遭,你能找到你的脚印吗?”
鉴真说:“当然能了。”
住持听了,微笑着拍拍鉴真的肩说:“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风不沐雨,没有起也没有伏,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坦又硬的大路上,脚步抬起,什么也没有留下,而那些经风沐雨的人,他们在苦难中跋涉不停,就像一双脚行走在泥泞里,他们走远了,但脚印却印证着他们行走的价值。”
鉴真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他牢记住住持的话,终于成了历史上有影响的一代名僧。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走过风雨荆棘,才会真正体会自己的价值,才会筑造辉煌人生。坦途上走的人虽也有成功,但却体会不到风雨之后彩虹的那份壮观。
当蔬菜成熟了,就会开始腐烂
◆文/佚名
埃德·格林是美国著名的推销员之一。
28岁时,他的月收入大约能超过7.5万美元。有人问起他成功的秘密,他讲了一个故事:“当我还是一个小男孩儿的时候,有一次我的爸爸带我参观了我们家的菜园。爸爸可以说是当时那个地区最好的园丁,他在园子里辛勤耕作,热爱它,并且以自己的成果为荣。当我们参观完之后,爸爸问我从中学到了什么?”埃德继续笑着说:“而我当时只能看出来爸爸显然在这个园子里狠下了番功夫。对这个回答爸爸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对我说:‘儿子,我希望你能够观察到当这些蔬菜还绿着时,它们还在生长;而一旦它们成熟了,就会开始腐烂。’”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才能不断进步。埃德讲完这个故事后,说:“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所以我总是设法抽时间去学习,去培训,我认为知识是成功的资本。有时我甚至会放弃一笔生意,而去赶一节课。”
靠自己的努力走下去
◆文/佚名
前苏联火箭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10岁时,染上了猩红热,持续几天的高烧,引起了严重的并发症:使他几乎完全丧失了听觉,成了半聋。他默默地承受着孩子们的讥笑和无法继续上学的痛苦。
他的父亲是个守林员,整天到处奔走。因此教他读书写字的担子就落到妈妈身上。通过妈妈耐心细致的讲解和循循善诱的辅导,他进步得很快。可是当他正在充满信心地自学时,母亲却患病去世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他不明白,生活的道路为什么这么难?为什么这么多的不幸都落到了他的头上?他今后该怎么办?
父亲抚摸着他的头说:“孩子!要有志气,靠自己的努力走下去!”
是啊!学校不收、孩子们在嘲弄,今后只有靠自己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客观世界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不断地前进,因此有志者必须不断地自强,不断地更新自己。年幼的齐奥尔科夫斯基从此开始了真正的自学道路。他从小学课本、中学课本一直读到大学课本,自学了物理、化学、微积分、解析几何等课程。这样,一个耳聋的人,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教授指导的人,一个从未进过中学和高等学府的人,由于始终如一的勤奋自学、刻苦钻研,终于使自己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科学家,为火箭技术和星际航行奠定了理论基础。
要相信自己
◆文/佚名
一天,12岁的小蒙田同托尼老师在蕨草采石场度过,感受着这个色彩缤纷美丽动人的季节。这时,一个美丽的故事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他讲给托尼老师听,托尼老师鼓励他写下来,名字叫“霜的国王”。
后来这篇稿子在第一期波金斯学校的通讯刊物上发表。但是巧的是这篇稿子却同别人的一篇稿子几乎相同。于是流言四散开来,有人说:“蒙田为了出名,居然剽窃他人的作品。”
蒙田在这种打击下欲哭无泪,有口难辩。常常晚上做噩梦,意志变得很消沉。
孩子,做什么事情都要相信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坦然面对外界的打击和干扰,才能无所畏惧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托尼老师抚摸着蒙田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蒙田,你一定要坚强,要记住,是你的就是你的,要相信自己!”
小蒙田含着泪点点头,他从此知道了生活中不仅有阳光还有暴风雨,一定要变得坚强起来,才能迎接挑战,战胜一切。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他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后来,蒙田成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
王羲之教子
◆文/佚名
“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学习书法。他对父亲写的字非常羡慕,很想有一天能赶上父亲。开始时,他的热情很高,劲头也很足,可是时间长了,觉得天天同笔墨打交道,有点乏味,再加上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写呀写的,累得腰酸背痛,也实在不好受。于是他想,要是有什么窍门就好了。一天,他向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王羲之明白儿子的心思,他指着院子里的十八口大水缸,郑重地对儿子说:“写字的秘诀,我全留在这些水缸里面了,你把这十八缸水写完,就知道了。”
父亲的话激起了王献之的好奇心,他很想看看水缸底下的秘诀究竟是什么。于是,王献之的热情又高了起来,面对一口大缸,蘸水磨墨,挥笔临帖,开始了漫长的学书生涯。
王献之写完一缸水,就感到自己的字写得不错了,有点飘飘然。一天,他很得意地把自己写好的字拿给妈妈看。王夫人端详了好久,指着一个“太”字的下面说:“只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一听惊呆了,原来妈妈指的这一点,正是爸爸在指教他写字时,加在“大”字下面的那一点。
写了整整一缸水,连一“点”都还没有写像。王献之深深叹了一口气,心想:看来路途还长得很那!
这时候,王羲之对沮丧的儿子说道:学书法没有秘诀可寻,而全在于“功夫”二字。功夫是练出来的,不是找窍门找出来的。只要功夫真正练到了家,就一定能够成才。他对王献之讲了东汉大书法家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故事,说明一个书法家能取得成功,要下多少工夫,花多少代价。他还告诉儿子:功夫不全在字内,还有些功夫在字外。也就是说,除了练字本身要下苦功以外,还要认真读书,加强道德修养,完善人格。这些基本素质,都是成为一个大书法家不可缺少的。父亲的这些教导,使王献之很受启发。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之下,王献之的书法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成为中国历史上与王羲之并列的“二王”。
想练好字,十八缸水写完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书法家,可见做好一件事得付出多么大的精力和时间,才能有非常杰出的成就。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永远都无法达到事业的最高境界。
盖茨的工作
◆文/佚名
一天,美国西雅图的一所学校的图书馆,来了一位小客人,他是来这里工作的。
图书管理员先给他讲了图书分类法,然后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的图书放回原处。小男孩儿问:“你是当侦探吗?”管理员回答:“那当然。”接着,男孩儿不遗余力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插去,休息的时候,他已找出了3本放错地方的图书。
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更不遗余力。干完一天的活后,他正式请求管理员让他正式以管理员的身份工作。又过两个星期,他突然邀请管理员上他家作客。吃晚餐时,孩子母亲告诉管理员他们要搬家了,到附近一个住宅区。
英才早露,大器晚成,在许多杰出人物身上都有一些优秀品质,这些品质也许并不特殊,但他们能一如既往地坚持,当成一种习惯,认真坚持,微不足道的事情也当做一项事业。孩子,小比尔·盖茨的精神你身上有吗?孩子听说转校却担心:“我走了谁来整理那些站错队的书呢?”
管理员一直记挂着他。但没过多久,他又在图书馆门口出现了,并欣喜地告诉管理员,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做,妈妈把他转回到这所学校来上学了,由他爸爸用车接送。“如果爸爸不带我,我就走路来。”管理员想,这小家伙决心如此坚定,则天下无不可为之事。然而,管理员也没想到他会成为信息时代的天才、微软公司老板、美国首富。
这个小男孩儿就是比尔·盖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