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曾说过,勒纳是一位多方面不平衡发展的人物。到了晚年,勒纳便陷入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成为偏执狂。在1920年9月的一次物理学会议上,勒纳开始恶毒攻击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并声称与相对论势不两立。他和另外一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塔克一起,成为所谓“德国物理学”的中坚人物。他们早就叫嚷:如果给相对论的创立者颁发诺贝尔奖,他们就要退回他们所获得的诺贝尔奖。尽管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爱因斯坦荣获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把授奖原因谨慎地说成光电效应等的解释,没有提到相对论。但是勒纳竟然还向诺贝尔评奖委员会提出抗议,指责对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给予如此高的奖励“太草率了”。
勒纳还盲目崇拜希特勒,吹捧希特勒为“具有清楚头脑的真实哲学家”。勒纳在希特勒上台后就担任了他的科学顾问,和斯塔克一起参与纳粹体制,把爱因斯坦等人的研究称为“犹太物理学”而加以抵制。1933年,勒纳在纳粹党报《人民观察》上发表文章,攻击爱因斯坦和相对论。
一旦成为狂,便不能自拔。纳粹党徒及其御用科学家,七拼八凑,编辑出版了一本《反相对论百人集》,勒纳就是其中的急先锋。他们用无赖的攻击、咒骂代替了学术争论。据说当时这本书送到爱因斯坦手里时,他看都不看,只用手掂了掂分量,讥讽地说:“如果我的理论错了,有一个人证明就够了,何必抬出一百个人来?一百个零加起来还是零。”
对于学术问题,对于真理一定要较真,刻苦地去研究,去求证;但是对于人,就不能过于挑剔、轻易否定。此外,科学可以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家却不能没有人格。牛顿就是牛顿,爱因斯坦就是爱因斯坦,勒纳也就是勒纳。他们对科学的进步所作的贡献,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但勒纳作为一位有贡献的物理学家,却因走错了道路,不能不令人遗憾。
陈寿与《三国志》
◆文/佚名
晋朝有位杰出的史学家叫陈寿,他写了史书《三国志》。我们大家熟悉的《三国演义》,就是根据陈寿的《三国志》改编加工而成的,所以《三国演义》的全名叫做《三国志通俗演义》。陈寿在写《三国志》的过程中,还有过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呢。
陈寿在开始写《三国志》之前,曾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他翻阅了原先三国留下的各种文献记录,还搜集了大量的私人笔记资料,还到许多重大事件发生的地点做过现场勘察,决心把这段历史写得真实、准确。
可是,有一段时间,陈寿忽然停笔了,而且人们看见他总在书房来回踱步,常常陷入沉思。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不久前来了一个亲戚,发现陈寿正写到《诸葛亮传》这一章,就向陈寿打算如何写诸葛亮这人。陈寿说诸葛亮是一位功不可没的历史人物。亲戚听了很生气,责备陈寿忘记了家仇。
陈寿一家在三国时是蜀国人,他父亲曾是诸葛亮手下的一员将官。一次,他父亲办事时犯了错误,被执法严明的诸葛亮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还按军法惩罚了他父亲。陈寿的父亲愧悔交加,从此再也没有振作起来。慢慢地,他忧郁成疾,终于一命归天了。后来,陈寿又受到宦官的迫害,处境十分凄凉。因此,陈寿一家认为他们落到这步田地,都是诸葛亮造成的,心中十分怨恨诸葛亮。
现在,听亲戚这么一说,陈寿也不禁彷徨起来。他想,诸葛亮一生励精图治,公而忘私;而且南征北战,百战百胜,的确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按理说,应该实事求是地把这些写出来,可是,自己一家的遭遇,又使他在感情上对诸葛亮有些别扭,而且,如果照实写,亲戚们也不会原谅他。到底该怎样写呢?陈寿心里很乱,于是,他干脆停下笔来,想把自己的思绪理清楚。这天,一位朋友来看他,陈寿憋不住,就把心里的苦恼告诉给了朋友。
那位朋友听后说:“人们都称赞司马迁的《史记》,说它正直公允,准确无误,不假意赞美,不隐瞒丑恶。你这部《三国志》是否也能如此呢?”听了朋友的话,陈寿一下子醒悟过来:是啊,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第一要做到的就是诚实无私。当年司马迁宁肯得罪皇上,也要尊重事实,秉笔直书。现在,我难道能为自己私人的恩怨而歪曲历史吗?那我不是成了千古的罪人了吗?
有时候,放弃私人的恩怨,尊重事实,顾全大局,说起来很容易,但是真正做到是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度量的。唯有具备这种勇气和度量的人,才能够赢得世人的尊重。陈寿又飞快地写了起来,很快“诸葛亮传”就写成了。陈寿还特地把这一篇文章拿去给朋友们看,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生怕自己有什么写得不公正的地方。
后来“诸葛亮传”成了《三国志》一书中写得最为精彩的部分。
洗衣工和陶匠
◆文/佚名
从前,在一个城市里,有一个洗衣工和一个陶匠,各自辛苦经营自己的事业。他俩是邻居,年轻时候,还是很要好的朋友。
陶匠一直没有交上好运,而洗衣工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陶匠便生出了嫉妒心,再也不和洗衣工说话了,而且怎么看洗衣工怎么不顺眼。每到晚上,他躺在床上睡不着,伸出拳头在黑暗中摇晃,嘟嘟哝哝地自言自语:“这个流氓,怎么就一天天越来越富,老子有手艺,也有干劲,却越来越穷呢?”到最后,他忽然想起一个叫洗衣工家破人亡的计划。
第二天早晨,他在街上选好一个显眼的地点站住,而这条路是国王骑象必经之地。看到国王来了,陶匠就大声喊道:“多害臊啊,瞧着咱们的伟大的国王骑在一头黑不溜秋的象上!特别是这畜生本来可以请洗衣工师傅给洗干净的啊!”
凑巧这国王又恰恰是个没有头脑的人,他马上勒住大象,停下来问道:“我的好百姓,你的意见的确不错。但不知这个能把黑象洗白的洗衣工师傅,到哪儿才能找到呀?”
“我的皇上,”陶匠回答道,“肥皂和碱面的种类很多,只有洗衣师傅才明白它们的性能。一个手艺高明的洗衣工,用上一种特殊的肥皂和一种特殊的碱面,他是能够把皇上的大象洗白的。陛下,您不用担心,我认识一个洗衣工师傅,他就能干这工作。他恰巧就是我的邻居哩。”国王听了十分高兴,取下红宝石戒指奖给陶匠。
国王想到他将有一头白象了,心里十分兴奋,便调转象头,打道回宫。他立即叫人请来洗衣工,说:“现在,你把这头象牵去洗吧,七天后要给我牵回一头白象。”
洗衣工是个机灵人,一下子便明白了准是那个陶匠在国王面前捣的鬼。正当他迟疑思考这件事时,国王变得不耐烦起来,威胁说:“洗衣工,你怎么这么不痛快呢?你想保住你的脑袋吗?”“我的皇上,”洗衣工回答,“能给您洗大象,对我既是无上的光荣,也是无穷的快乐;不过,我在考虑,得有一个能盛得下这象的大盆啊。”
国王一听这话有道理,立刻同意了洗衣工的要求,把陶匠召到面前,命令他做个大盆,要大得能把大象装进去洗。
要学会宽容,不要轻易妒忌别人,更不要因为妒忌而陷害别人。妒忌激起的冲动,不但会毒害了自己的心灵,还会毒害自己的生活。嫉妒心重的陶匠不得不花许多日子去做大盆。好不容易,盆做出来了。洗衣工把刷洗完的大象往盆里赶,可是象脚刚踏进盆,盆就被压成碎片。
“陶匠,”国王命令说,“把盆做厚点。”
但不管多厚,大象一踩,就马上裂成碎片。就这样一个比一个厚地做下去,直到陶匠倾家荡产,心脏破裂而死才完。
最后,一位大臣感叹道:“陶匠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下场,都是因为他自己的嫉妒和陷害别人啊。”
老法师和小沙弥
◆文/佚名
你听说过有人向石头道歉的故事吗?
一个小沙弥在化缘的时候,与一位农妇吵了起来,最后发展到动手打人。他扯破了农妇的衣衫、农妇抓破了他的脸。后被赶来的其他和尚劝开,并把小沙弥送回寺院。
老法师了解情况后,对小沙弥一句教训的话也没有,就张罗着在供品里找出些布料,并亲自带着小沙弥去给农妇赔礼道歉。
当然,面对专程来赔不是的师徒二人,农妇也变得通情达理了,她还在老法师面前说,都怨她本人,她不该嘲笑和辱骂前来化缘的小沙弥的……
对别人,对生活,我们需要尽量宽容和谅解。这样一来,烦恼就会减少很多,快乐就会无处不在!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在半路的山坡上,老法师被一块石头绊倒了,腿上也摔得出了血。小沙弥扶起法师后,狠狠地朝地上的石块踢了几脚,还想抱起来摔它。老法师先是连声念阿弥陀佛,然后对小沙弥说:“石头本来就在原地,它又没动;是我不小心踩上它的。一点也不怪它啊,这次磕绊是我自找的,理应向石头道歉的……”
小和尚愣怔了一阵,终于明白了师父的开导,自责而歉疚地说:“对不起,师父,是我错了,今后一定注重个人修养,学会尊重他人、感化他人,不再犯错或少犯错。”是啊,石头本无意,何必自生怨?
开小差的年轻人
◆文/佚名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有一个名叫罗斯韦尔·麦金太尔的年轻人被征入骑兵营。由于战争进展不顺,士兵奇缺,在几乎没有接受任何训练的情况下,他就被临时派往战场。在战斗中,年轻的麦金太尔担惊受怕,终于开小差逃跑了。后来,他以临阵脱逃的罪名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当麦金太尔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后,她向当时的总统林肯发出请求。她认为,自己的儿子年纪轻轻,少不更事,他需要第二次机会来证明自己。然而部队的将军们力劝林肯严肃军纪,声称如果开了这个先例,必将削弱整个部队的战斗力。
宽恕的力量和导致的后果有时是惊人的。由于种种原因,人不可能不犯过失;对犯错者持宽容、理解的态度,才有助于他们改过自新,尽量去弥补先前犯下的过失和造成的损失。在此情况下,林肯陷入两难境地。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最终决定宽恕这名年轻人,并说了一句著名的话:“我认为,把一个年轻人枪毙对他本人绝对没有好处。”为此他亲自写了一封信,要求将军们放麦金太尔一马:“本信将确保罗斯韦尔·麦金太尔重返兵营,在服完规定年限后,他将不受临阵脱逃的指控。”
如今,这封褪了色的林肯亲笔签名信,被一家著名的图书馆收藏展览。这封信的旁边还附带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罗斯韦尔·麦金太尔牺牲于弗吉尼亚的一次激战中,此信是在他贴身口袋里发现的。”
一旦被给予第二次机会,麦金太尔就由怯懦的逃兵变成了无畏的勇士,并且战斗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著名科学家和他的母亲
◆文/佚名
史蒂芬·葛雷是一个曾经有过重要的医学成就的科学家。有个报社记者采访他,为什么他会比一般人更有创造力,是什么因素让他超乎凡人?
他回答,在他看来,这都与他两岁时他母亲给他的经验有关。
有一次他尝试着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但瓶子很滑,他失手让瓶子掉在地上,溅得满地都是——像一片牛奶海洋一样!
他的母亲到厨房来,并没有对他大呼小叫、教训他或惩罚他,她说:“哇,你制造的混乱还真棒!我几乎没看过这么大的奶水坑。反正损害已经造成了,在我们清理它以前你要不要在牛奶中玩几分钟?”
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该害怕错误,而是应该把错误当做学习新东西的机会。对我们自己的错误是这样;对待别人的错误,也应该如此。他的确这么做了。几分钟后,他的母亲说:“你知道,每次当你制造这样的混乱时,最好你还是得把它清理干净,让物归原处。所以,你想这么做吗?我们可以用一块海绵、一条毛巾或一只拖把。你喜欢哪一种?”他选了海绵,于是他们一起清理打翻了的牛奶。
他的母亲又说:“你知道,我们在如何有效地用两只小手拿大牛奶瓶上已经做了个失败的实验。让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是否可以拿得动它。”
小男孩儿学到了,如果他用双手抓住瓶子上端接近瓶嘴的地方,他就可以拿住它不会掉。这堂课真棒!
一个升天的灵魂
◆文/佚名
传说人都有一个不灭的灵魂。人活着的时候,灵魂就藏在人的身体里,人死了以后,灵魂会离开人体,但永远不会死亡。也就是说,当人的生命终结时,灵魂就与肉体分离,灵魂会飘荡着,等待着天空的天使或者地狱的使者魔鬼的到来,根据一个人活着的时候是行善还是作恶来决定人是入天堂,还是下地狱。
当灵魂离开肉体时,人的一生所做过的事都会重演,人就可以省察出自己的一生是如何度过的,同时,也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别的生命化作的灵魂。
一个做过许多好事的人,死后他的灵魂会长出一对透明的翅膀,他的身体会轻盈地飘浮起来,随着翅膀的力量飞上天空。在那里,美丽的天使琪安儿会出现,在天使的帮助下,人的灵魂就会进入天堂的大门。
一个灵魂升天了,在天空中,他看到了无数闪亮的星星,却不知道天堂的路该怎样走。在这时,天使出现了,天使引着他一块儿飞呀飞呀。一路上,他看到许多灵魂也和他一样向着同一方向飞,他们飞过大海,飞过森林,在一个很大的广场上,他们看到那里正在举行化装舞会。忽然,他们发现参加舞会的人并不是十分友好地在一起,而是一会儿在一起欢歌舞蹈,一会儿大打出手,他骂我一句,我踢他一脚,互相说着恶毒的语言,目光中充满愤怒和仇恨。飞着的灵魂停下来观看,还没有十分靠近他们就感到腿像被刺了一下似的疼痛起来。
灵魂很奇怪,问天使:“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彼此伤害?”
天使说:“他们总是喜欢指责别人,伤害别人,为一点儿小事也争论不休。自己不是也受到了他们的伤害吗?千万别做这样的人,他们这些灵魂即使不下地狱,也很难进天堂,只好在外边游荡,直到他们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是不好的,并且下决心改正过来。”
灵魂似有所悟地点点头,他说:“原来是这样,我以前也有过类似的行为,幸亏及时改正了。”灵魂随天使来到天堂的大门口,那儿有守门的天使把守着,一位守门天使问道:“你想进入天堂吗?”
人与人之间是难免会存在矛盾和分歧的。解决各种冲突最明智的办法,不是用武力去征服,去斗争;而是要学会用仁爱之心去感化对手。要相信,博爱和仁慈具有非凡的力量。灵魂说:“是的,我不知需要怎样做?”
守门天使说:“你只要回答我几个问题就行了。说说你对世上的一切罪恶和犯有罪恶行为的人的看法。”
灵魂说:“我谴责并憎恶所有的罪恶和罪人,而且,我会用自己的力量和他们作斗争。”
守门天使说:“你知道怎样去斗争吗?”
灵魂说:“我用愤怒的火焰和正直的剑。”
守门天使摇摇头,说:“不能仅仅用这样的武力去征服去斗争,还要学会用仁爱之心去感化他们,世上没有比博爱和仁慈更大的力量了。”
灵魂领悟地点点头。这时,天堂的门开了。
祷告的手
◆文/佚名
丢勒和奈斯丁是一对好朋友,都是在奋斗中的画家。由于贫穷,他们必须半工半读才能够继续学业。可因为工作占去他们许多时间,两人的画艺进步很慢。梦想的遥遥难及撕扯着两个人。困惑了良久,两个人想出一个办法,决定以抽签的方式决定,一个人工作来支持彼此的生活费,另一个人则全心学习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