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混在娱乐圈1980
11213900000081

第81章 英雄本色(2)

《英雄本色》开始正式上映了,但萧凡却已不知去向。萧凡消失的时候,有几个人知道他跟刘德华好象见过一面,然后就找不到萧凡的踪迹了。

邵氏电影公司,规模其实很大的,很多院线都是属于邵氏电影公司的。正要让萧凡来管理,他根本做不到。萧凡自己也明白,表面上邵氏电影公司有60%股份归他了,但邵逸夫早跟他协议好了的,那60%的股份,他是不允许卖给别人的。当然邵逸夫也没有权利收回的,如果邵逸夫愿意真正把整个公司卖出去,萧凡才能占大便宜。

邵逸夫想的很明白,他没有精力再管理邵氏了,以其让邵氏停业,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觉得有能力的人去折腾一下。但邵氏电影公司的很多事情,还是必须要邵逸夫去处理,否则萧凡怎么可能轻易的玩失踪。

《英雄本色》一上映就开始让各个影院出现爆满的状态,或许是今年的影片市场有些低迷吧,跟81年比,都差上了很多。而导致市场低迷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好的影片吸引观众。《英雄本色》的宣传虽然很简单,但周润发在影片的简短一些镜头,足以让观众有了观看欲望。有时候,个人魅力也是一种看点。

在萧凡失踪的日子,邵逸夫开始接手坐阵邵氏电影公司。邵逸夫把公司交了萧凡也有一年的时间了,但这一年萧凡也就编写了一本剧本。邵逸夫自然十分期待,他需要让萧凡的实力来肯定自己的眼光,当然今年邵氏电影公司的成绩已经让邵逸夫满意了,这一年投资的影片并不多,但没有一部影片有过亏损,每一部影片的利润都达到了上百万。这是邵逸夫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情。

在邵氏电影公司的总裁办公室,邵逸夫坐在沙发上,而他身边还坐着一个人。那个人是无线电台的演员刘德华,今年他也算是风光了一回,《投奔怒海》已经上映近一个月了,票房依然还在坚挺,而总票房已经接近了一千万了。唯一缺憾的就是那部影片不是邵氏投资拍摄的,但刘德华最感激的还是萧凡。在他心里认定了,没有萧凡的推荐,《投奔怒海》不可能轮到他来出演主角。

“在无线电台中,你是唯一不多的拿到双份合同的。你跟萧凡应该早就认识了吧,现在萧凡把公司就这样甩给了我这个老头子,你知道他去什么地方了吧。”邵逸夫望着刘德华询问道,虽然萧凡离开的时候跟他打过招呼,但没有交代去什么地方了。

刘德华的确知道萧凡去什么地方了,对于萧凡的去处,刘德华没有隐瞒,也没有隐瞒的必要。就一五一十的跟邵逸夫说了一切,不过就算知道萧凡去什么地方了,要找到他也不容易。

萧凡去了内地,是和梁家辉一起去的。和历史的情况一样,梁家辉离开无线培训班后,相继担任服装模特、杂志编辑。被封面女郎李殿朗的爸爸看上了,李殿朗的爸爸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翰祥。梁家辉怎么都没想到,前一年跑龙套还被骂,下一年一脚就踩进了电影圈。当然了,梁家辉更没有想到,萧凡能成为邵氏电影公司的总裁。

虽然知道萧凡成为了邵氏电影公司的总裁,但李翰祥现在对于梁家辉来说,是有知遇之恩的,所以梁家辉并没有加入邵氏公司的打算。对于这一点,梁家辉也是直接跟萧凡说道。而萧凡其实还在等待,萧凡也没有想让梁家辉立刻进入邵氏公司。

现在梁家辉去内地,是因为接到李翰祥从北京打来的电话,现在梁家辉还以为李翰祥找自己去当副导演或助理导演。他觉得自己反正没什么事儿干,能够去北京玩整整一年,还挺兴奋。但萧凡是明白的,他这次去北京,可不是干副导演之类的。而是去演戏,去出演《垂帘听政》的一部影片,而梁家辉将剃个光头来演咸丰皇帝。

《垂帘听政》这部影片到时候票房可是过千万,而梁家辉也正是因为这一部影片,成为了金像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阿凡,你把邵氏电影公司就那样丢在了香港,跟着我来北京干什么。我还以为自己要当副导演的,但已经接到通知了,李翰祥让我来出演咸丰皇帝。我也没有清闲的时间陪你玩了。”在《垂帘听政》的剧组中,梁家辉对着萧凡说道。

“梁哥,听说这内地物价可便宜了,我来内地体验一下内地的物价呀。顺便尝一下这北京的烤鸭,据说那味道可是一绝。”萧凡说道,来北京,他还真想尝一下北京烤鸭。如果到了2010年代,在北京想要尝到正宗的北京烤鸭,那也是十分困难的。2010年代的北京,有很多地方卖北京烤鸭的,但都不怎么正宗。

梁家辉笑了,内地物价是便宜不假,但萧凡都已经是邵氏电影公司的总裁了。就算是去美国,也承受的起那里的物价。而就算萧凡不是邵氏的总裁,他的剧本可是能卖到一百万一本的天价。而《垂帘听政》这部影片,是在内地拍摄的,总投资都不需要一百万。

“《英雄本色》已经上映了,你难道就不关心。”梁家辉询问道,在他看来,萧凡就算是跑到内地来玩一玩,也不应该选择这时候。

“我就是太担心了才来这里的,等过二个月《英雄本色》的票房大概落定的时候,我再回香港吧。在这里,你可别把我的身份说出去,这剧组就当是我的落角点了,我来北京其实也是有点事情的,你也不用管我了。”萧凡笑着说道,对于《英雄本色》能取得什么样的票房,萧凡真是不知道。

历史上《最佳拍档》是在82年上映的,总票房是二千六百万,那时候后坐票价是12元。而因为萧凡的原因,使得那部影片在票价10元的81年就取得了二千七百万的票房。而《英雄本色》虽然在历史上有近三千五百万的票房,但那时上映时间是86年,票价都高达二十元了。最近这几年香港经济猛涨,从电影票价上来看,也能体现的出来。

如果按照上座率的换算,《英雄本色》在82年的话,最多也就是二千一百万左右。但萧凡认为《英雄本色》不应该是直接换算那么简单。今年基本没有几部影片能给观众带来热潮的,在《英雄本色》历史上上映的时候,还有很多影片在抢票房。萧凡认为《英雄本色》应该能洗卷香港票房,加上宣传方式的超前,是票价低廉的情况下,就算超越不了历史票房,但比历史的上座率要高的话,还是可以期待的。

(各位朋友,现在这书正在上三江,希望大家能到三江区去给我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