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混在娱乐圈1980
11213900000039

第39章 新宣传方式(一)

最近萧凡够忙的,白天也没有多少时间待在家里。所以白天白凌漫在家里是十分清闲的,萧凡在附近给白凌漫找了一个音乐老师,先交她一些基础知识。另外就是让白凌漫也学习广州话,否则就算赶的上参加新秀歌唱大赛,连海选也过不了。在这次比赛中,没多少用普通话唱歌的。

《新蜀山剑侠传》这部影片的拍摄筹备基本一切到位了,真正开拍后,也就没有萧凡什么事情了。不过为了利益的最大化,萧凡并不打算到止就放手。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何冠昌承若了萧凡一件事情,如果票房能超过二千万的话,愿意不扣除任何费用,把总票房的10%收入给萧凡。也就是说如果票房能达到二千万,萧凡就能拿到二百万了。

而二千万的票房对于《新蜀山剑侠传》这部影片是可能的事情,因为这部影片的题材是武侠类,在历史上这部影片有将近一千六百万的票房。而上座率与年份票价换算一下,最多也就在一千二百万票房左右。要达到二千万,几乎在历史上座率方面要翻一个倍。

要想让上座率翻一倍,萧凡是有办法,但却没有把握,因为与历史票房相差太大了。

在影片质量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宣传来提升票房了。《新蜀山剑侠传》要想达到二千万票房,必须要有足够的吸引力,然后形成一股潮流才行。

在嘉禾,萧凡在多翻请求下,何冠昌终于支持了萧凡的宣传策略。虽然这又加大了影片的成本,但萧凡的策略如果成功,这又将是一种开创之举。而萧凡的那种宣传方式,将由嘉禾的名义来操作。

在以往,一部影片从拍摄到上映,观众都只能从杂志或者最后从海报上得知。这种宣传方式看似很不错,但在萧凡眼里却不是。对于萧凡来说,那种宣传方式完全是为宣传而宣传。

海报宣传也算是炒作的一种,因为他的作用更炒作性质是一样的,也就是吸引大众的注意力。而海报宣传很有局限性,虽然可以在香港和台湾每个影院和街头口位置贴上海报。但海报制作的再精美,内容也就那么一点点。

一种成功的宣传,必须是深入人心,能带多潜在的消费者的。一张海报能有多少看点透露,能勾起多少人的好奇心。所以萧凡打算在TVB电视台做影片广告,而现在正好新秀歌唱大赛搞的声势比较大,很多人都在关注这次比赛。又是TVB与华星合作的,TVB肯与华星合作,还不是为了收视率,有了收视率,才有人肯花钱在这节目上投放广告。

在TVB,萧凡见到了邵逸夫。此时的邵逸夫已有年过七旬的高龄了,但没有一个人因为他年老而敢小看他。在中国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几十年,他一直是娱乐业的大亨级人物。可以说在娱乐圈这个行业里,他就是一个伟人。

邵逸夫是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是他把有声电影带到中国来的。他是娱乐圈教父,就算是在2010年代他也被评为娱乐圈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没有人可以超越他。

原本要在TVB做广告,萧凡是让何冠昌处理的,他只负责出注意,实行方面都交给何冠昌,算是纸上谈兵的一个工作吧。而TVB接广告投资的话,也根本不需要邵逸夫出面的。现在萧凡能坐在TVB,原因很简单,邵逸夫通过嘉禾公司来做影片广告人员传给了何冠昌一句话,想见一下萧凡。

何冠昌是从邵氏电影公司离开的,但不代表他就敢不为邵逸夫传话。立刻邵氏,那是人各有志,就跟演员经常跳槽一样。就算何冠昌立刻邵氏,邵逸夫还是很欣赏他的,而且何冠昌与其他人把嘉禾搞的这样好,并没有妒忌他,有的只是赞佩。他是十分明白,有竞争才有发展这个道理,当然,前提条件是正当竞争。

萧凡知道,自己早晚要见到邵逸夫这个人的,但没有想到会这样快。一点准备都没有,在听到何冠昌说邵逸夫想见一见他,萧凡就立刻赶到了TVB。

“邵老,你好。”面对着邵逸夫,萧凡是发自内心无比的恭敬。

“年轻人,知道我为什么见你嘛”邵逸夫望着萧凡笑着说道,不过没等萧凡回答,又立刻说道:“从你搞出三十万天价剧本的时候,我就关注你了。你已经编写了三部影片的剧本了,每部影片票房都超千万。可以说,你已经创造了三个奇迹。每一个千万票房的影片都是一个奇迹,在我眼里,在这时代,一个编剧能编写出一部千万票房的影片就已经算是成功了的。我在影视行业混了这样多年,超过千万票房的影片总共也就那几部。”

邵逸夫的话,萧凡不知道如何回答,邵逸夫说的话的确不错。可以说萧凡已经连续创造了三个奇迹,其实票房过千万,也不用按照奇迹形容的,但在萧凡身上却是可以。

萧凡创造了第一本剧本就达到千万票房的奇迹,创造了只编写二本,又连续二本剧本拍摄成电影后超过千万票房的奇迹,第三次依然算是创造了三本连续的奇迹,只要萧凡的剧本拍摄成影片票房过千万,他创造的奇迹就不会破灭。所以说现在萧凡已经创造了三个奇迹,如果写很多作品,才有三部作品拍成电影过千万票房的话,那也就不算什么奇迹了。

“侥幸,侥幸。运气而已。”萧凡此时除了谦虚几句,真的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年轻人,你太谦虚了,这不是侥幸,你编写的三部作品影片我都看过了。那三部影片从现在来看,超过千万票房那是必然的。符合天时,传统武侠与旧式功夫片早在二三年前就开始出现票房疲软了,所以你第一部作品出现的十分及时,这一点我也是从影片的前期上座率爆满才分析出来的。第二,符合地利,就算传统武侠与功夫片,依然有足够的市场,但任何一个题材都拍烂了,剧情无法创新。根本无法引起观众的兴趣,影院上映影片因此也十分的单调,你编写的作品可以算是一种新元素注入了市场,在影院上映方面,十分的有利。第三就是人和了,随着经济的繁荣,香港青少年的消费能力迅速提高。这导致观众的年龄结构趋于低龄化,14~25岁的青少年成为电影的消费主体,而这个年龄层次的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更容易喜欢上你编写的那个类型题材。”邵逸夫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喝着水,等待萧凡回答。

萧凡有些震惊了,邵逸夫是TVB的主要人物,也同样是邵氏电影公司的最大股东。他既然早已看破了市场趋势,但为什么邵氏公司还一成不变,甚至在几年后会退出影视市场。

“邵老,你眼光犀利,我实在是佩服,只是你既然知道市场已经转变,为什么还一直执著于武侠片的拍摄呢。”能把整个市场通过几部影片就分析的如此清楚的,萧凡除了佩服只有佩服。自己能取得现在的成绩,这一切还不是因为重生而已嘛。

“呵呵~。”邵逸夫笑了起来,望着萧凡说道:“影片我拍的太多了,可以说我的成功在于武侠片,我不想武侠片就此没落,虽然我明白武侠已经是大势所趋,但一直只是不肯放弃而已。或许我真的年龄大了,太意气用事了吧。而今天想见你的目的,正是因为你用小说改编的那部影片,你应该明白了吧。”

《新蜀山剑侠传》是武侠片,萧凡已经明白邵逸夫是指的什么了。原来邵逸夫竟然这样大年龄了,还有着一份武侠情结。那么邵逸夫自然是渴望武侠片,再次受到大众的欢迎了,而却不知道如何来突破这一切,只能一味的执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