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基金致富
11205700000020

第20章 局内局外买基金,首先看它的出身

前导读语:菜鸟玩转基金

现在已经进入了“理财时代”,各种新鲜产品层出不穷,普通投资人深感“乱花渐欲迷人眼”,有的产品个人不能参与,而有的产品太复杂、看不懂,到底怎么投资好?这时,不妨利用第三者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比如基金,就是一个很好的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工具。

第一,借道基金购买个人不能参与的投资品种。

普通老百姓都很喜欢买国债,但却没有注意到有很多收益高的债券品种自己却不能从中获利,比如银行间市场个人不能参与,企业债零售额度限制、个人购买不到等,这时投资者就可以通过购买债券基金来间接投资于银行间市场上的央行票据、企业债等。

股票市场上同样有很多个人投资者只能望而兴叹的投资机会。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公布股改方案或其他重大事项,都要停牌一段时间,这些公司的股票,很多在复牌后即大幅上涨。投资者通过上市公司的股改方案或公告虽然可以预料到股票会大涨,但苦于股票停牌,已无法买到获利。这时就可以去买那些重仓持有停牌公司股票的基金,股票复牌后大涨,相应地对基金净值可能会带来不小的贡献。

第二,借力基金获得大资金才能有的优势。

基金本身就是一个可以让你坐享大资金规模优势的投资工具。现在股票那么多,个人投资者要想用小额的资金就构建一个投资组合,难免显得捉襟见肘。即使你只买了1000元的基金,也相当于你买进了二三十只股票,获得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好处。

买基金还可以享受到很多大资金才有的优势。比如,个人投资者参与“打新股”时,由于在参与渠道、专业操作经验以及可动用的资金量等方面都无法与机构投资者相提并论,因此很多投资者在“打新股”时大多只是充当“垫背”的角色。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亲力亲为,大多基金在新股申购时都会动用大笔资金通过网上、网下多渠道参与新股申购,市场上甚至还有专门“打新股”的债券基金,通过大规模资金运作大大提高申购的成功率,从而分享到大资金才有的新股收益率。

第三,借助基金参与自己不熟悉的投资领域。

权证、可转换债券、股指期货……不断冒出的新名词让投资人应接不暇。与其花精力去熟悉这些投资品种,还不如投资基金,让专业的基金经理去考虑这些复杂的事情,让那些“三高(高文化、高学历、高收入)”的基金经理为自己“打工”,何乐而不为?

事实上,关于基金的资料都唾手可得,关键在于我们应该怎么解剖这些数据和资料。

我们可以直接到基金公司的网站去了解基金公司本身。有几点值得特别关注:公司的股东、基金管理规模与基金公司的产品线。

股东实力,股东的投资经验。一切有利于基金公司发展的资源都可能是一个关键要素。比如银行系基金仰仗银行股东的资金实力和销售渠道而享有得天独厚的地位,自然也能吸引优秀的人才。而一些中外合资的基金公司因为外方股东在投资上的国际经验而获益匪浅,拥有一份国际视野和先进的风险控制体系往往是问题的实质所在。

而产品线是否完整同样能看出一家公司的实力。至于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在很多文稿中都有详细的讲解,这里就不赘述。

1.老牌基金公司:先发优势,得天独厚

嘉实、大成、南方、鹏华、华安和华夏等都是1998年首批成立的基金公司。经过多年来的持续经营和品牌建设,老牌基金公司借助先发优势,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完善的投资管理体系,在投资者中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老牌基金公司由于成立时间较早,发行产品较多,一般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品线,而且通常会有一到两只拳头产品成为公司的亮点。以华安和嘉实为例,两家基金公司分别管理着11只和13只封闭式和开放式基金。华安的华安宝利,先后获得第四届金牛奖基金和理柏首届中国最佳基金,成立满2年后连续获得晨星2年期5星评级;嘉实的策略增长基金,发行首日即突破400亿元。目前,老牌基金公司旗下均有规模庞大的“旗舰”产品,如何运用手头充裕的资金,更好地投资于相对稀缺的股票,并保持业绩持续增长,成为一道难度很大的综合考验题。

2.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借助外脑,寻求突破

首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头衔曾经引来湘财荷银(现已更名为泰达菏银)、招商基金、海富通三家竞争。截止到2006年11月底,中国已经批准设立24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中外合资基金是外资进一步参与中国证券市场的一种方式,合资基金公司的外方股东往往是历史悠久、资产管理经验丰富的大型欧美金融集团,其中不乏一些“百年老店”。

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初衷是借助外方股东成熟的投资管理和产品设计经验,结合中方股东的本土资源和渠道,中西合璧,取长补短,实现公司快速发展。但市场环境和中西文化的差异,使中外合资基金公司或多或少都走过麦城。

光大保德信的量化核心由于专注于定量分析,纯粹按照保德信的量化模型进行投资,尽管预测到了中国市场蓝筹板块的启动,但在介入时机上出现失误,致使量化核心一度表现不佳。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许多投资理念也在不断为市场所验证,当这种“百年智慧”与中国证券市场的现实相结合,就会迸发出强烈的力量。2006年,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全年累计净值增长率高达125.80%,被银河证券评为四星级基金。在度过磨合期以后,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能量正在不断释放之中。

3.中小基金公司:蓄势待发,黑马园地

国内还有为数众多的中小基金公司,它们没有老基金的品牌优势,没有银行系基金的嫡系渠道,也没有中外合资基金的眩目光环,与上述两类白马特质明显的基金公司相比,黑马更容易在这些有时被市场和投资者忽视的中小基金公司中产生。而相当多的中小基金公司已经在投资业绩上充分显示了其“隐型冠军”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