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维基黑客阿桑奇
11196400000012

第12章 真相斗士与维基解密哲学(1)

阿桑奇确实居无定所,他在各个国家间游走,和他的支持者、朋友,甚至朋友的朋友待在一起。维基解密也是如此,没有办公桌,没有办公室。阿桑奇是维基解密 9名董事会成员中唯一对外公开身份的人。在性侵案曝光前,阿桑奇很少公开露面,甚至连照片也只有有限的几张。作为维持维基解密运转的主力,可以说,阿桑奇在哪里,维基解密就在哪里。2007年肯尼亚大选时,阿桑奇曾经通过维基解密爆过一些政客的料,随即就遭遇了危险。一天晚上他刚睡下,几名匪徒就闯进房间,命令他趴在地上。如果不是他瞅准时机跳起来大喊招来保安,估计会有性命之忧。阿桑奇全球漂泊,不断搬家,肯尼亚、坦桑尼亚、澳大利亚、北美和欧洲各国都有他的足迹,有时甚至一连几天住在机场。

澳洲《时代》报记者尼基·巴罗克劳(Nikki Barrowclough)在 2010年 5月 22日发表的“守口如瓶的人”一文中,详细地描述了他对阿桑奇的采访经过,使读者感受到了这个“黑客罗宾汉”、“世界上最危险的人”、“史上最大的揭秘者”这些头衔背后的阿桑奇的神秘之处。“我们是在五月初见面的,日期是阿桑奇溜回自己的家乡墨尔本那天,他搭乘一架从欧洲起飞的航班途经美国到达。我是从我们的中间人那里知道消息的。这个中间人提供了一个墨尔本地址,然后告知:‘不要用电话叫出租车,在街上打一辆车;在你上车之前,关掉你的手机,最好把电池也下了。’坐在约定地点的后边,我怀疑,到了最后一分钟阿桑奇也不会出现 ——尽管不是因为天冷。

毕竟,众所周知,最近他在冰岛花了很多时间,游说冰岛政府制订新的法律,加强言论自由和保护消息源及揭秘者。……突然,他来了——一个瘦高个、苍白的肤色、有着一头标志性银色头发的人,看起来非常疲惫,穿着皱巴巴、学术式样、深色的衣服和靴子,背着个背包。在我们握手的时候,他礼节性而又老于世故地轻轻地点了一下头,与他那朝气蓬勃、学生 -旅行者的外表相比,有点儿不太相称。当我说我有许多问题要问他时,他回答:‘好的 ——我不会回答其中的一半。’阿桑奇是他的真名吗?是的,他回答,然后说那是他护照上的名字。‘一个名字里面有什么呢?’他紧接着神秘地补充到,对他的前一个答案提出了怀疑。”

《没有秘密》一文的作者是这样来描述这位传奇斗士的:“在他的网上作品里,特别是在推特上,阿桑奇对于他所认定的敌人毫不留情。与此相反,在电视上 ——他的行为却异乎寻常的冷静。在演播室的灯光下,他灰白的头发,苍白的皮肤,冷静的眼睛和宽阔的前额,使他似乎像是一个骨瘦如柴的外星来客,坐火箭来到地球,向人类揭示一些隐藏的真相。他僵硬的举止和他那缓慢而低沉的男中音,都加强了这种印象。然而私下里,阿桑奇通常却是一个充满活力而又丢三落四的人。他可以长时间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某事,但也会做出忘记预订机票,或预订机票但却忘了付款,或付款买完机票却忘了去机场之类的事情。他周围的人们似乎都愿意照顾他。他们确保他能到达该去的地方,而且在动身之前没有把自己的衣服落在烘干机里。在这种时候,他并不像是一位已经取得了巨大影响的人士。” 2010年 6月,在《卫报》举办的一次阿桑奇与媒体的秘密见面会上,阿桑奇突然现身。《纽约时报》派出了他们长期从事军事报道的专家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tt),希望能够近距离地接触阿桑奇,通过他本人感受材料的真实性以及是否吸引公众的注意。施密特在发回的报道中对阿桑奇的描述非常符合他的逃亡者身份:“他身高大约 6英尺 2-3英寸、瘦长、肤色苍白、灰色眼睛,一头银发立刻就吸引住了人们的注意。他十分警觉,但不修边幅,就像一个邋遢女人跑到大街上似的,穿着一件灰不溜秋的浅色运动上衣和工装裤、脏兮兮的白衬衫、破破烂烂的跑鞋,一双脏袜子脱落到了脚脖子。他身上的味儿闻起来好像好几天没洗澡了。”他似乎陶醉在自己的居无定所的无根基状态,就像别人换衬衫一样更换手机和邮箱。

即使在他成为一个名人之后很长时间里,他也继续睡在朋友家中的地板和沙发上。施密特还注意他是典型的背包客,走到哪里,家当带到哪里。“他从肩上卸下一个巨大的背包,从里面拿出了几个笔记本电脑、手机连接线和其他玩意儿”,施密特后来告诉自己的同事,“他的游牧般的生活似乎是从这个朴实无华的帆布背包里倾倒出来的。”

在后来的历次新闻发布会上,阿桑奇的朋友看他实在寒酸,就真相斗士与维基解密哲学常常将高级西服或皮鞋借给他穿。甭管哪国人,“人靠衣服马靠鞍”的道理还是懂的。“阿桑奇被他那逍遥法外的声名所转变了。抛弃了他的背包和耷拉下来的脏袜子,现在他身穿贴身的时尚西装,打着领结,头发重新染过并做好了发型。他现在已经成了欧洲青年人和左派一种偶像人物,显然对女性有着某种强烈的吸引力。”记者科勒则将阿桑奇看做是一个复杂的无间道式的人物:“我开始认为朱利安·阿桑奇像是一个从一本斯蒂格·拉尔森的惊悚小说中走出来的人物——一本瑞典畅销小说中的主角,既可以被描述为英雄,也可以是坏蛋,融合了黑客反文化、高级阴谋诡计和性,既具有娱乐精神又惊险刺激。”如同人们对阿桑奇的评价,对维基解密的评价也同样在两极摇摆。“一些人赞誉维基解密是言论自由的指路明灯;然而,另一些人,包括那些愤怒的五角大楼和白宫官员,认为它是不负责的,想让维基解密闭嘴,因为该网站发布那些文件被他们称之为给全球安全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对阿桑奇的访问或报道,似乎都是从他那令人惊奇的外表开始的,而且瘦高个、银色头发、苍白皮肤几乎成了他的标志性外形特征。“身高超过 6英尺,有着一头自然的银发,阿桑奇带有一种双重性格,对于一些人而言,魅力无限;对于另一些人,则冷若冰霜。见过他的崇拜者将其比喻为一个漫画式的英雄;而诋毁他的人将其看做是一个超级坏蛋。经常穿着优雅的西装 ——但他坚持是借来的,与他的过去养成的艰苦朴素的个人习惯是一致的 ——他说话的风格是沉静而简洁。用一会儿的时间考虑一下自己的想法之后,他就用结构严谨的长句子说话,有着一种实用的辩论风格。他的朋友将他描述为风趣、忠诚和善良;但那些不喜欢他的人发现他那平静、低沉的声音会突然变得义愤填膺。”一篇 CNN的采访文章《朱利安·阿桑奇的秘密人生》(The secret life of Julian Assange)这样写到:“这个清瘦、修长、裹着皮夹克形象,有着苍白的肤色和一头银色头发,在电视荧屏和网站屏幕上闪烁。每个人都想知道这位维基解密的主编是如何成功的。《时代》杂志提名他为该杂志的年代人物,称他是一位 ‘数字时代的 ……新型揭秘者 ’在《卫报》组织的这个记者会上,传说中的神秘的阿桑奇同记。”

者们有了面对面的接触从而改变了记者们对阿桑奇一些粗浅的认,疑惑地听着他说那是彻头彻尾的胡说一些前史塔西的人员作:

。为安全人员受雇于该办公室而那些记录被妥善地保存着,美军的军事文件在维基解密网站被泄露为史上最大规模的单次2010725。泄密阿桑奇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年月日维基解密通,,92000过德国明镜和美国纽约时报公布了 份美军有关阿富汗战争的军事机密文件该泄密事件让他足以成为创造历史的人物,紧接着就是此起彼伏的要逮捕甚至刺杀阿桑奇的呼声在美国副总;JoeBiden统乔 拜登称他为一名 高科技恐怖分子 美国对阿桑·识或盲目崇拜。施密特写道:“记者们认为阿桑奇非常聪明,受过良好教育,尤其在技术方面非常擅长,但是傲慢、肤浅并异常轻信。”

在《卫报》的自助餐厅的午餐上,阿桑奇带着非常确信的神情讲述了在德国的一个档案馆里存放着前共产党秘密警察史塔西(Stasi)的档案。阿桑奇断言,这个办公室已经被前史塔西特工完全渗透,他们正在悄无声息地毁掉那些他们被授权保护的文件。团队中《明镜周刊》的记者约翰格兹(John Goetz)曾经广泛报道过史塔西,神情奇发出追捕令之后,维基解密上贴出消息,说阿桑奇可能遭到美国情报部门的暗杀。不过,朱利安·阿桑奇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透露公共治理机构的秘密文件和信息,对大众来说是件有益的事。

美国《新闻周刊》2010年 7月 27日撰文称,尽管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朱利安自己却生活在完全隐秘的现实中。随性的背包客真相斗士与维基解密哲学和环球旅行让别人难以企及他的内心,阿桑奇从不轻易谈及他自己的事情,于是他成为人们印象中遥不可及的人物。“在那些采访过他的记者眼里,阿桑奇很酷:39岁的他,居无定所,所有的私人财产都装在一个背包里,睡得少,吃得更少,像逃犯一样旅行;他换手机和 SIM卡比换衬衣还勤,伴随身边的是一台手提电脑和一个 U盘。 14岁之前,他搬家 37次,到哪里都是一个 ‘外人 ’,大量阅读科学、数学、生物书籍,智商高,善于表达,高度专注 ……按照墨尔本法庭心理学家蒂姆·木诺的说法,阿桑奇的特质和背景最适合做黑客英雄。”

虽然是一名澳大利亚公民,阿桑奇多年以来都没有一个永久性地址。他也将自己描述成一个四海为家的人,在许多媒体的报道中,这几乎成了他的标志性形象。他在不同的时期曾经在澳大利亚、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居住。2010年 3月 30日,他开始在冰岛租了一个房子,同包括比尔吉达·荣斯多蒂尔(Birgitta Jónsdóttir)在内的网络活动家一起工作,完成了“平行杀戮”录像的制作与网上传播。201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阿桑奇访问了英国、冰岛、瑞典以及其他欧洲国家。2010年 11月 4日,阿桑奇对瑞士公共电视台(TSR)表示,他正认真地考虑在中立的瑞士寻求政治避难,并将维基解密基金会的运作转移到那里。2010年 12月,据报道,美国驻瑞士大使唐纳德·拜耶尔(Donald S.Beyer)警告过瑞士政府,不要给阿桑奇提供避难。 2010年 11月,在维基解密公布了数千份美国外交电文后,厄瓜多尔的副外长金多·卢卡斯(Kintto Lucas)——一名美国政策的强烈反对者 ——声称为阿桑奇“无条件”提供居住权,“这样一来,他就能不只在互联网上、还可以在多种多样公共论坛上自由地展示他所拥有的信息和所有文件。”随后,厄瓜多尔外长里卡尔多·帕蒂诺(Ricardo Patino)于 11月 30日发表声明,称居住权申请还必须“从法律和外交角度仔细研究”。数小时之后,总统拉斐尔·克莱亚(Rafael Correa)对媒体表示:“并不存在官方为维基解密负责人提供的居住权。那只是副外长的个人言论,他并没有得到我的授权。”另外,他还要对泄密事件对厄瓜多尔可能造成的影响展开调查。

除了在维基解密内部担任要职及负责编辑控制,阿桑奇还担当维基解密的一系列公共角色。他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研讨会上,例如 2009哥本哈根新媒体节(New Media Days),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院新闻专业举办的 2010调查型报道洛根研讨会,以及各种黑客研讨会,例如 25届和 26届混沌通信大会。在 2010年上半年,阿桑奇出席了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MSNBC、民主当前、今日俄罗斯以及科尔伯特报道电视台的活动,推广传播维基解密公布的巴格达空袭录像。6月 3日,阿桑奇通过视频会议参与了个人民主论坛,同揭秘前辈艾尔斯伯格隔空切磋。“这是一个跨越世代和技术的聚会。40年前,丹尼尔·艾尔斯伯格(Daniel Ellsberg)将机密的五角大楼文件公布给国会和媒体而声名鹊起,就同朱利安·阿桑奇同列在一份揭秘者的名单中,后者作为专门揭秘机密文件的维基解密网站的一个负责人而出现,其他人则处于隐匿状态。”艾尔斯伯格告诫阿桑奇千万别来美国,“这个国家对他不安全”。 2010年 6月 21日,在消失了近一个月之后,他再次现身出现在公众面前,参加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举行的一个听证会。他是一个讨论互联网审查的专门小组成员,并且表达了对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最近加强管制的担忧。他也谈到了秘密封口令,试图阻止报纸刊登关于特殊对象的信息,甚至绕开它们被封口的事实。他使用了《卫报》的例子,解释报纸是如何通过删除整篇文章而改变它们在网上的档案的。阿桑奇告诉《卫报》,他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全,但是会真相斗士与维基解密哲学时常警惕,避免前往美国的旅行,他说:“(美国)公众言论一直都很理智。但是一些私下里说的话就很有点儿成问题了。……我感到很安全,然而,我的律师团建议我在这段时间避免去美国旅行。” 7月 17日,一名独立计算机安全研究员雅各布·阿帕尔鲍姆(Jacob Appelbaum)代表维基解密参加了在纽约举行的 2010地球黑客(the 2010 Hackerson Planet Earth,HOPE)研讨会,代替了阿桑奇,因为有联邦特工出现在此次研讨会上。他宣布维基解密提交系统在短暂地被关闭之后,又重新启动和运行。7月 19日,阿桑奇突然在牛津大学现身,在一个 TED电视台举办的研讨会上发言,确认了维基解密又重新接受材料提交了。TED全称是“技术、娱乐与设计”(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and Design),由一个非营利机构萨普林基金会(Sapling Foundation)资助,举办一系列全球的研讨会,为了传播“值得传播的理念”。也是在此次研讨会上,阿桑奇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巴格达空袭录像,并探讨了信息自由的问题。7月 26日,在公布了阿富汗战争日记之后,阿桑奇又出现在前线俱乐部(Frontline Club)举办的一次媒体见面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