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不仅出没于欧洲东南部的高加索山脉,而且活动范围还相当广泛,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以及蒙古高原的群山之中、冰天雪地的广阔空间也有它们的足迹。它们在当地居民的记忆里至少存在有300年以上的历史,至今还被描绘得活灵活现,以致成百上千的科学家、探险家对它们感到十分好奇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苦苦探寻着雪人的奥秘。
雪人也“好色”
雪人虽然生性羞怯,却被描述得很“好色”:雄性夜帝遇见女人便会穷追不舍;反之,男人倘遇见雌性夜帝,也难逃厄运。所以,高加索山民揣测:1920年初,一连苏联红军战士的神秘失踪事件,极有可能是雌性夜帝群体所为。
女作家吉尔宁曾经在一群尼泊尔少女的陪同下深入喜马拉雅山南麓寻觅雪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这群少女在雪山间的一条山涧里裸泳嬉戏,不幸被十几个雪人发现。它们呼啸着一拥而上,将这群可怜的少女尽情掳走。吉尔宁幸而未及下水——在一处山崖旁观赏雪景,因此得以脱逃。她劫后余生,将这件事写进了她的那部著名的探险记《雪人和它的伴侣们》里。后来这部探险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雪人也会“英雄救美”
1975年,一名尼泊尔舍尔巴族姑娘上山砍柴,突然遭遇一只凶猛的雪花豹。正当她惊恐地闭上双眼,束手待毙之际,却猛然地受到重重一击。她摔倒了。待到她爬起身时,看见一头灰白色的雪人正英勇地同雪花豹翻滚在一起。姑娘不敢多作停留,乘机逃跑回村。雪人后来的命运到底如何,她不知晓,但是她永远忘不了雪人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行为。要不是雪人出手相救,姑娘恐怕再也难见到父母姐妹们了。所以尽管周围的人们对雪人十分恐惧与厌恶,姑娘却从不诋毁它们。
雪人是否存在
据英国人类学者伯·斯·皮格尔的报告,有些舍尔巴族猎人曾在雪人醉倒之后捕获过它们。
猎人向皮格尔描绘说,其中的一头高约3.5米,浑身披毛,头发垂至眼睛,但脸部无毛,露出浅色的皮肤,同猿猴的相貌差不多。它宽肩驼背,长着一双很长的手臂。身体前倾,用两脚走路,但有时也用四肢并行。猎人们说,这大约是一头雌性雪人,因为它有着一对硕大而下垂的乳房。雪人基本上为肉食,体味很重,既有狗熊的气味,又带有强烈的狐臭。它们喜好夜间活动,能发出各种叫声,最典型的是尖叫,足以撕裂人们的耳膜。
1914年,年轻的俄国动物学家维·哈·卡克卡将他在高加索山脉搜集到当地称为“吉西·吉依克”的雪人的材料在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公之于众,不过当时并未引起人们注意。
直到1958年,苏联人类学家波尔恰洛夫才重新研读了这些材料。后者发现,当年卡克卡为“吉西·吉依克”勾勒出一个相当完美的复原像:雪人像小骆驼那样高大,全身长满棕褐色或淡灰色的毛,长臂短腿,爬山和奔跑都极敏捷,脸阔,颧骨突出,嘴唇极薄甚至很难看出,但嘴巴宽阔。脸上皮肤色深而且无毛,既食鸟蛋、蜥蜴、乌龟和一些小动物,也吃树枝、树叶和浆果。它们像骆驼那样睡觉,用肘和膝支持身体,前额对地,双手放在后脖颈上。
蒙古高原的雪人被称为“阿尔玛斯”或“阿尔玛斯蒂”。蒙古科学院院士赖斯恩认为,雪人的存在不容怀疑。由于现代人类的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致使雪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因此,我们应该像保护珍稀动物一样保护雪人。
1941年,一苏联军医在今塔吉克斯坦的帕米尔地区的一个小山村里捕捉到一个浑身披毛的怪物,它不会讲话,只会咆哮。后来边防哨所的卫兵将它当作间谍枪杀了,这位名字叫维·斯·长捷斯蒂夫的军医知道后很伤心。他将这件事情写成通讯,发表在一份医学杂志上。
继维·斯·长捷斯蒂夫军医之后,一个叫维·克·莱翁第亚的狩猎检查官报告说,他曾追踪过一个全身毛茸茸、扁脸孔的两脚怪物,并在距它五六十米处进行了观察。
一个由日本探险家、科学家和登山爱好者组成的“雪人”搜寻队抵达了喜马拉雅山的营地,开始了六个星期的高技术寻找“雪人”行动。这次规模史无前例的喜马拉雅山“雪人”科考活动的发起人是东京的房屋装修工高桥义照。这位60岁的东京装修工也是日本颇有名气的登山家,同时也是喜马拉雅山“雪人”研究的权威。高桥说:“我完全相信‘雪人’的存在。我四次登上尼泊尔的白山时都撞到过那些神秘的大脚印。1971年,我们探险队的一名成员还亲眼看到过一个“雪人”,当时那个看起来像是猩猩的神秘怪物就站在离他十五米远的地方,那怪物有1.5米高,双腿像人一样直立,头上有长长厚厚的毛,他可以肯定他所看到的不是猴子或熊。”1994年,高桥在该山海拔5000米高的地方发现“雪人”的栖身之洞。令人遗憾的是他们所携带的相机因为天寒全都坏了,因此没能拍下这一重大发现。
不论从高加索、帕米尔还是从蒙古高原、喜马拉雅山传来的信息,都说明存在真实的雪人的活动,而且大多数信息都证明雪人属于人科动物。那么,雪人真的就是人科类野人吗?
对此,英国女人类学家玛拉谢克雷博士认为,雪人是尼安德特人的后代。这就是说,雪人介于人和猿之间。谢克雷博士研究了雪人留在雪地里的大脚印,指出它的大足趾很短,略向外翻。苏联人类学家切尔涅茨基也认为雪人是尼人的后代。当时尼人在与智人(即现代人的直接祖先)的搏斗中,节节败退。最后为了躲避毁灭性的攻击,其中的一支就逃入高山雪峰,衍变成雪人。
中国人类学家认为,雪人是巨猿的后代,但它不是人类的祖先,它同人类祖先有“亲戚”关系。他们比较了雪人脚印和猿类脚印,认为雪人更像猿。传说中的雪人直立行走,受惊时也匍匐疾跑——这很像古猿类。他们推测,古代的巨猿并没有真正灭绝,它的后代潜伏生长在欧洲东南部及亚洲的雪山冰峰之间,成为神秘的雪人。它们没有走进人类的门槛是因为它们并没有语言的功能,只会发出模糊的叫声。
然而也有学者否认雪人的存在,他们认为传说中的雪人的脚印可能是熊的脚印,也可能是山上的落石在雪融化后造成的。曾有专门的考察队考察据说有雪人频繁出没的世界第三高峰干城嘉峰山麓,可是一无所获。1959年,一支美国雪人考察队也在尼泊尔境内考察了一个半月,也没有发现雪人的任何蛛丝马迹。
那么,前述各国各地区有关雪人的报告或者科学调查都是在撒谎吗?显然又不像。感觉没有很好的理由来否定,但也没有充分的证据如照片等来证明它的存在。我们期待着早日揭开雪人之谜的神秘面纱。
神奇的蓝色人——第五人种的研究
前文提到:全世界人类的肤色除了有白色、黄色、棕色、黑色外,在地球上曾经还出现过绿色皮肤的人,但那些绿人似乎并不是生活在地球上。然而,让人感到更加惊奇的是,在我们地球上还真真实实地生活着一群肤色是蓝色的特殊人种。
有一支进行自然植被及野生动物考察与研究的考察队,长期跋涉在非洲西部一个与世隔绝的山区。一天,考察队正穿行于一片茂密的树林,忽然,他们看见在树的缝隙中有几个人影一闪而过。那是什么?这里怎么会有人居住呢?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要弄个明白。于是队员们悄悄地跟踪了过去,在不远处他们看见有几个像原始人一样用兽皮、树叶遮体的人,仔细一看竟发现这些人的皮肤是淡蓝色的。当这些蓝色皮肤的人发现附近有陌生人后,立刻拔腿就跑,转眼消失在茂密的丛林之中。
世界上竟然会有蓝色的人种?考察队员们简直不敢相信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他们怀疑是不是这些人的身上涂抹了什么东西才使他们变成蓝色的。于是,他们决定做进一步的调查看个究竟。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终于发现了这些蓝色皮肤的人,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他们居住在洞穴之中,过着原始的狩猎生活。考察队又发现这些奇特的人不但皮肤是蓝色的,而且连流出的血液也是蓝色的。
在这一奇特的发现之后不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医院的著名运动生理专家韦西在智利的奥坎基尔查峰海拔6000多米的高处,也发现了适应力极强的浑身皮肤发着蓝色光的人种。韦西说在这样高的山峰上,空气十分稀薄,含氧量很小,这些奇特的蓝色人,像机灵的猴子一样,行动特别敏捷,一般人很难与之相比。
另外据说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也有一批为数不多的蓝色人出现过。一位美国生物学家在考察喜马拉雅山时,也曾在6000米以上高度发现了一些蓝皮肤的僧侣,最令人吃惊的是这些蓝色的僧侣,在这空气十分稀薄的高山上竟然谈笑自若,还能进行一些粗重的劳动。这一系列蓝种人的发现,向人们关于人种的划分提出了挑战,它用事实说明在地球上除了黄、白、黑、棕这四种人之外,蓝色人种也该享有一席之地了。然而更令人奇怪的是,在世界上黄、白、黑、棕这四种人无论其肤色如何,其血液都是呈鲜红色的,而这些蓝色人的血液为什么会与他们的皮肤相同,呈蓝色的呢?
科学家们对这一奇怪的现象做了旷日持久的研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一种说法是:皮肤的颜色和血液的成分有密切关系。红色的血液是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中含有一种叫血红蛋白的红色蛋白质,而蓝色人的血液中有一种“超高血型蛋白”,却缺乏一种控制这种蛋白增长的酶,所以他们的血液呈蓝色。
另一种看法认为:蓝血人血液之所以是蓝色的,极有可能是因为在他们血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发生了异常变化,这种变化很可能是由于某种“特殊病态基因”造成的。
一些美国科学家提出:在血细胞内,血红蛋白负责输送氧气。当氧气充足时,血红蛋白会呈现红色,所以常人血液皆为红色;当缺乏氧气时,血红蛋白就会呈蓝色。蓝色人全身蓝色,可能就是由于高山缺氧所导致的。他们在研究中发现,蓝种人的血液中血红素大大超过了正常人的水平。这,或许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他们能适应高山缺氧环境的道理。
此外,一些流特殊颜色血液的动物也给一些科学家带来了很大启发。科学家们指出在海洋中大王乌贼和马蹄蟹的血液是蓝色的,海蛸和墨鱼血液却是绿色的。可见,血液的颜色是由血色蛋白含有的元素所决定的。含铜元素叫血蓝蛋白,使血液呈蓝色;含钡元素叫血绿蛋白,使血液呈绿色;含铁元素叫血红蛋白,使血液呈红色。从这一理论出发,他们认为蓝色人的形成可能是血液中缺乏铁元素而铜元素过多而造成的。
对于蓝色人的蓝色血液,科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各抒己见,有的说是缺酶;有的说是缺氧;有的说是缺铁;还有的认为是由基因变异决定的。然而,种种纷繁复杂的解释也都是推测,不是定论。蓝色人种、蓝色血液依然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