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的戒律、经营的戒律、营销的戒律大全集
11193600000030

第30章 环境经营的戒律(1)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国内,买方市场基本形成。在国外,金融危机的余震尚未过去。这种新出现因素对产业组织有着重大影响,对产业组织提出可新的要求。如果企业不积极回应国内外市场环境的这种变化,那么将很容易走向失败。

市场环境不完善且比较恶劣

经济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经济环境。一般来说,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于企业的运行和发展至关重要,经济环境和政策为企业发展所提供的产业、金融、流通、价格等条件,以及企业与其他企业机遇是否均等,都直接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作用。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它要求公平、平等,不公平的经济环境往往是企业造成败局的重要外因之一。例如,民营企业在与国有企业的竞争产生较大利益冲突时,国家政策往往采取的措施是首先维护国有企业的利益。

民营企业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原因,除了其“出身卑微”以外,还同利用外资、政策不协调有关。为引进资金、引进技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甚至各地政府为争相引进外资而在优势政策上相互攀比加码,而对国内民间资本则是在禁止不了的情况下被动地缓缓放开的。

这些不完善的经济环境因素,往往会使部分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因此而导致彻底的失败。

某纺织品公司总资产有1300万元,负债为900万元。2001年,该公司的产值是3000万元,创利税650万元,是该地一家较大的公司。2002年,该公司决定产值增长到4500万元,产品销售、利税都在2001年的基础上大幅度的增长,这就需要增加投资。公司在自身筹资外,短缺资金需向银行贷款解决,但是,因为是民营企业,可2002年银行不仅不增加一分钱的贷款,反而减少了180万元。

令该公司费解的是,难道是他们的信誉不好,是抵押品不足,还是项目有问题?最后才搞清楚是银行在紧缩银根,对民营中小企业都减少了贷款。该公司急需资金扩大生产,在求贷无望的情形下,只好寻找投资者。然而,该公司却并未找到一家合适的投资者,使公司的项目迟迟无法开展,坐失发展的良机。

当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国家对企业的经济环境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正在逐步形成。但目前国家经济环境的不完善,仍是民营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

企业的一切市场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进行的。经济环境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的企业陷入困境或遭遇失败就是因为遭遇到了不良的经济环境。一般来说,造成企业生产经营败局的不良经济环境,还有一些对公、私经济都起作用的不良经济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国民经济运行现状及趋势

要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现状及趋势把握好,目前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经济低速增长时期,还是高速增长时期。国家有关的经济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家预算的水平及其分配状况等,都会影响经济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较快,居民个人消费支出相应增加,将给企业提供开辟新市场或开办新企业的机遇;反之,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银行利息率

利息率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利息率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销售市场状况,如较低的长期利率鼓励居民的短期消费,对零售业十分有利,而较高的长期利率鼓励居民购买长期耐用消费品,对建筑业或汽车制造业有利;二是利息率还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抉择,利息率较低利于企业增加资本,可将其用于实施企业合并或兼并战略;反之,则不利于企业采用积极进取的增长战略。

3.通货膨胀率

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对某些企业也可能是一种机遇。假定石油与天然气产品价格的增长幅度快于其他行业,那么石油开发公司将因此获利。不过,对大多数企业而言,通货膨胀率较高是一个不利因素。它会导致投资的各种成本(如原料费用、劳务费用、工资等)相应增加,同时,长期的通货膨胀既会抑制企业的发展,又会促使政府采取紧缩政策,放慢增长速度,使得整个宏观经济环境不利。

4.汇率

汇率是一国货币购买力的表现形式。它直接影响进出口企业或跨国企业成本,进而影响其国际经营战略的制定。若本国货币购买力较高,企业将乐意购买外国的产品与原材料,或到国外开办独资或合营企业;反之,若本国货币购买力较低,则会削弱企业到海外投资贸易或开发新商场的热情。

5.失业率

各行业所需劳动力的供求状况,也常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当人才的供给下降时,许多企业将缺少熟练的劳动力。服务业经常是以低工资雇佣技能不熟练的劳动力,缺乏人才或劳动力势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而当关键人才和劳动力形成奇缺时,完全依靠人力的企业难免发生危机。

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和分析经济环境,采取相关措施,以避免因经济环境而导致的失败。

不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的变化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国内,买方市场基本形成。在国外,金融危机的余震尚未过去。这种新出现因素对产业组织有着重大影响,对产业组织提出可新的要求。如果企业不积极回应国内外市场环境的这种变化,那么将很容易走向失败。

1.国内买方市场基本形成

1997年和1998年两年间,中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带有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买方市场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发展,现已基本形成。其重要标志为:1997年银行信贷规模没有用完;党代会和政府换届之年经济增长率不增反降。

这是中国经济的重大转折点,经济增长摆脱了单纯受资源供给约束而不受需求约束的时代,开启受双重约束的新时代。在新的发展阶段,增长将主要受制于需求。这便引发了一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讨论,原定的支柱产业深受怀疑。

石化、汽车、住宅、环保产品、微电子、旅游,究竟选择什么呢?产业政策失去了目标,这很可能意味着原有的结构性产业政策已难适应时代需要,而功能性产业政策被提上议事日程。这种变化将对中国的产业组织产生大影响。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过去追求普及性的“量”,转向追求多品种、高性能的提高“质”;从单纯的对“物”的生存需求,转向发展和享受方面的需求。消费结构也正朝多样化、高级化、个性化和专门化的方向发展。经营灵活、以追求多种小批量生产的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第三产业中的企业,技术、知识密集型小企业将日益活跃。大量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的企业在买方市场环境中将生机勃勃。

另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小的是美好的”成为可能。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现代通讯技术和生物工程引起的革命,使现代化生产日趋小型化;随着新兴材料的不断涌现,量大体重的原料所占比重也会越来越少;而小企业甚至家庭企业在不需要更多资金的情况下就可以购置精密设备,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制造出尖端产品和提供优质服务。

2.金融危机的余震尚未过去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几乎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世界范围内涉及面最广、影响最深刻的一次经济危机。在对旧的全球金融和货币体系根本性变革和新的世界金融秩序建立之前,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迟早都会受到它的冲击。而这一新秩序的构建,显然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的国际金融体系,企业该作出如何回应呢?关键在于其固有的体制与特定外部环境的吻合。

这表现为政府的主导和强调长期稳定关系的企业体制。创新的来源在于强调长期稳定关系和对利害相关者负责的企业体制,如日本以大企业为核心的承包制、主办银行以及终身雇佣制等。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当然是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进行干预的结果,但更为关键的是高强度的投资。通过以银行为主导、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体制,以及对金融自由化的严格限制,使得居民的高储蓄和企业的高负债得以实现。不过,将大大小小企业所有利害关系都绑在一起的企业体制,在繁荣年代有助于产生集体学习效应,但遇到外部强烈的震荡却缺乏灵活性以调整应对,则一损俱损。

由此可以得出启示,需求环境稳定不变对固定性的美国式垂直一体化大企业也有利,环境急剧变动则对灵活的原子式企业有利。只有当需求环境持续而温和变动时,日、韩体制才能够产生持续创新效应。这就再次凸显了中小企业的特殊价值,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国家在抵御世界经济震荡方面有着良好的适应性。

未能把握好企业的竞争环境

市场经济带来了日益激烈的竞争,造成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从而令企业外部环境风险剧增。经营企业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要取得成功,绝对不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变化,不能将过往经验当成指导未来的唯一选择,而只有摒弃固有的传统思维方式,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无不是想赢怕输,惧怕竞争风险。不过,怎样才能赢,里面的学问和技巧是很大的。

1.用好价格竞争这一武器

消费者根据价格选择购买、决定消费,而企业和竞争对手都希望取得价格优势,赢得消费者,进而赢得竞争的主动,占领产品市场。价格既是营销的手段,又是排斥异己的经营手段。价格的提高直接代表了利润的增加,价格的下降则表示利益的减少。不过,价格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企业操作不当、控制不住,它反而可能杀伤自己。如企业主动挑起价格大战,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不过,这也会招致竞争对手的报复,采取更大幅度的降价策略。这样,双方都会遭受不应有的损失。因此,企业不要轻易发动价格战,否则会带来连锁反应,未必是企业能够预料和控制的。不要轻视对手的力量,对自己估计过高,指望通过几个小动作放倒对手是不切实际的。对手往往比想象的强大得多,因此企业宁愿将对手看得强大些,也不能轻视对手,在无十分把握的情况下千万别再挑起价格战。

企业应结合市场形势、竞争态势等竞争环境因素,以及企业的具体经营目标,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和竞争策略,以确定是攻是守,是求胜还是求和。若企业追求较大利润,专注于眼前利益,不想与对手一争高下,便可将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定得高些;若企业是为了尽量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影响,甚至为争取市场主导地位而不惜冒竞争风险,便可将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定得低一些;若企业为了生存(可能出于开工不足、产品积压、效益不佳的困境中),则应暂时回避竞争,待恢复元气后再谋发展,应制定适中的价格;若企业以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则其定价前就必须将本企业的产品与竞争者的类似产品进行比较,再制定有利的竞争价格。企业一般可采用下列定价策略:

(1)与竞争者是相同价格,通过信誉、服务、质量和数量竞争取胜。

(2)低于竞争者的价格,以迅速扩大产品销售额,提高市场占有率。

(3)高于竞争者的价格,以质量、技术和产品的名誉、特点赢得市场。

此外,企业还应考虑如何得到理想的投资报酬,在定价时将预期利润率设定得高于存款利息率,也可与竞争对手协调,制定对双方都有利的价格。在企业羽毛未丰之前,要耐心积蓄实力,在制定价格的策略上采取尾随政策,使各方竞争者对其不加注意和戒备。

2.跟踪市场价格的涨降

全方面收集竞争对手,包括将来可能的对手的产品、价格等方面的情报,并及时进行处理将其报送给企业经营者,以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态势;收集竞争情报要有长远观念,有些情报资料可能现在是无用的,但对将来的市场竞争可能发生作用,有些情况信息与企业现时无关,但将来可能密切相关,因此不能存在短期行为,情报工作应“多多益善”。

3.把握好价格秘战的度

市场竞争既有公开的,如双方在市场上设台摆擂,比产品、比价格、比质量等,又有非公开的,如双方会争取顾客、银行金融机构、新闻单位和政府机关的同情和支持,有力地支撑公开市场竞争。非公开竞争的主要内容是价格秘战,即给予消费者业务回扣、数量折扣、现金折扣和季节性折扣等。企业应处理好“两条战线”的关系,并使其能够很好地协调配合。当然,价格秘战应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规范、有序地运作,以免引发销售风险和财务风险。

4.价格竞争应速战速决

在企业已有足够的赌注和胜机的情况下,应抓住机遇,大胆出击,迅速占领或扩大市场,建立企业产品的“势力范围”;出击方案应周密、谨慎、细致、保密,并设计好各个备选方案和应急手段,燃起价格竞争宜速战速决,忌持久战争;否则,企业的优势和胜机都可能发生变化,难免酿成两败俱伤的结局。

面对不同市场未作出不同选择

市场环境变化万千,企业经营者应根据客观经济走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面对不同的市场,作出灵活多样的选择。同时,对原有的经营决策,既不宜受其局限,也不宜全盘否定,要有针对性地加以保留、充实、完善,这样一家企业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1966年,杜邦公司研究出了一种新的透气合成革。不过,透气合成革的问世却备受皮革业的贬低和挖苦。皮革业贸易协会下设的美国皮革工业协会在透气合成革投放市场之后,加倍扩大了广告宣传。为了把透气合成革描绘成廉价的代用品,美国皮革工业协会在其所有广告的末尾都极力强调:“重要的是识货!一分钱一分货”,以此提醒消费者不要消费透气合成革制品。

为了回应皮革业界的反击,保持透气合成革的活力,杜邦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为提高透气合成革的质量,奥尔德希科里工厂于1965年全力提高制作方法和技术程序。尽管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但公司依然固守初衷,坚持质量控制程序,甚至将不合格的产品毁掉。到1965年年底,生产方面的问题才开始缓和,透气合成革的前景更为看好。生产成本大大削减,市场需求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