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良旭
很远的远,究竟有多远,恐怕从来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人们常爱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比喻双方的亲密。原来是,只要心与心相近,虽然两人相隔天涯,也仿佛近在咫尺,从此不再感到遥远。但是,如果双方貌合神离,尽管近在咫尺,却也仿佛相隔天涯海角。原来是,很远的远,有时,并不是以距离来衡量的,心与心的距离,才是尘世间相隔最远的距离。
很远的远,一直是尘世间芸芸众生所十分向往和追求的方向。于是,向着前方,向着那片虚幻缥缈的海市蜃楼似的一个叫“远”的地方,大步地向前追赶。一路上,须臾不敢停留,唯恐自己稍微怠慢下来,别人就追赶了上去,自己就落后了。就这样,向着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个叫“远”的方向追赶、追赶、再追赶,成为人人奋勇争先的目标。
可是,无论我们追赶了多久、多么漫长,却常常感到人生苦短,力不从心,永远无法追赶上那个叫“远”的地方。忽然间,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一种悲天悯人的苦楚袭上心头。原来,那远永远不会有尽头,永远不会有岸边。从此,感到人生没有了色彩,生活没有了明媚。甚至,以为看破了红尘,以为过尽了千帆。
我也摆脱不了这种落入俗套的窠臼。一直在努力,在坚持,在路上,甚至不敢有任何的懈怠。为了心中那些一个个叫“远”的目标,也一直使出浑身解数在追赶。可是,尽管我百般努力,百折不挠,一路追将过去,却总感觉前面是一片山重水复,迢迢渺渺。远,总是看不清,摸不着。那个很远的远究竟在哪里?我常常用力向前眺望着。看到的,却是白茫茫、雾蒙蒙的一片。根本看不到那个叫“远”的地方。
为了排遣郁积在心中的苦闷,前几天,我回了趟乡下。偏僻的乡下,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浮躁,显得十分安静。一路上,看到的是青山依依、农舍点点;听到的是田地里滚滚麦浪发出的沙沙声和小河潺潺的流水声。
乡下的二舅正在田地里劳作。听到我的呼喊声,二舅抬起头,看见是我回来了,急忙停下手中的活,惊喜地说道,外甥回来了,走,回家去!我笑道,不用忙,时间还早着哩,就在田里,看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二舅见我一再坚持,就不再推让,一脸笑容地说道,你好不容易回趟老家,哪能让你随便下地干活呢?要不,你就陪我说说话,干完手上的这点活,我们再回家去。
于是,我站在一旁,边陪着二舅干活,边和二舅说着话。我说,二舅,这几年,你们生活过得怎么样?二舅笑道,现在的生活好多了,与过去相比,简直有着天地之别。现在,国家的政策好,吃穿都不用愁了,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不偷懒,路子就更活了。这不,村子里年轻的后生们大多出去打工去了,剩下的多是一些妇女、老人和孩子。农民的各种基本生活保障也很好,病了,有合作医疗;老了,还有基本生活费,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没有比的。
没想到,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见过多少世面的二舅说起话来还挺精辟的。我指着远处村里那幢幢崭新的三层楼房,有的还是乡间别墅,说道,二舅,您家里盖房子了吗?二舅笑着回答道,还没有,暂时还没有这个打算,现在的五间大瓦房,住得还挺舒服的,待两个孩子大学毕业了,负担减轻了,再考虑这个问题也不迟。
我低声地问道,村子里的许多乡亲家里都盖上楼房、别墅,您看了,心里不失落、难过吗?
二舅直起腰来,望着眼前那些楼房、别墅,爽朗地笑道,这有什么失落、难过的,每一个家庭情况是不一样的,草有草的活法,花有花的姿态,只要我自己过得快乐、惬意就行了。我只以我现在的生活为圆点,回过头,向后看,就这样,由远而近,一路看过来,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于是,心里面就感到,这日子是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盼头、越来越有信心了。
我忽然感到,二舅的一番话,竟说出了郁积在我心中很久的困惑。我一直想知道很远的远究竟有多远,这种念头时时在我脑海里盘旋,以至于常常陷入一种无可名状的烦躁、郁闷中。原来,换个角度,向后看,很远的远,才看得那么的清晰、明亮和美好。那由远而近的距离,就是自己所走过的路。这条路,从遥远的起点,一步一步地走过来,或笔直、或蜿蜒、或坎坷,但无论什么样的路,那可是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这一路上,有过欢笑,有过眼泪,有过痛苦,那是以自己生命的姿势开放,冷暖自知,一点点、一滴滴,都有着它的温暖和回味。这样看着远,才发现,这日子,是一天天地锦绣、一天天地明媚起来的。这样一看,于是,才会更加充满信心、力量和勇气地走下去。这样走下去,才不会烦躁、郁闷和苦恼,很远的远才会知道有多远。
很远的远,一直向前看,是一种远。这种远,山重水复,迢迢邈邈,一望没有尽头;很远的远,向后看,也是一种远。这种远,一马平川,看得清清楚楚。原来是,方向一变,生活的色彩全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