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紫云山事
11054700000041

第41章 贤婿登门

张艾佳之前已经给家里打了电话,说过要带男朋友回来。乡村的人都很朴实,张艾佳的父母也都是有文化的人,晚饭准备的很丰盛也很讲究。

于远坐在桌子的下首,很有礼貌的和大家交谈着。酒过三巡,没等张父问话,张艾佳的嫂子,这个叫菊花的女人先问了起来。

“于远啊,你是做什么的啊。”

于远轻咳了一声,说道:“和叔伯们做一些古玩生意,生意不大,只够养家糊口。”

“您谦虚了,做古玩的都很有钱的,这你就别蒙我们这山村里的妇道人家了。”

张父咳了一声,对于远说道:“来,于远,吃菜,吃菜,尝尝你伯母的手艺怎样。”

“我说艾佳的菜是谁教的呢,这么好吃,原来是和伯母学的。”于远的话表面上是夸张艾佳,实际则是夸张母。张母听了,笑呵呵的说道:“小于真会说话。”

张父咳过一声之后,大家就只聊一些家常和最近的一些新闻,没人再打探于远的底细。

晚饭期间,张父一直不动声色的观察着于远,只见这年轻人不卑不亢,举止得体,幽默又不失谦虚,豁达又兼具沉着,心想现在的年轻人能有这份修为,甚是难得,心底不断的点头。

吃完晚饭,收拾干净,大家来到客厅坐下,于远拿出砚台,递到张父面前说道:“伯父,听说我要来家里,这是我一个叔叔给您老准备的小礼物,不知道您是否喜欢。”

张父当着众人的面拿出砚台,看过之后满心欢喜,说道:“喜欢,喜欢,你要是准备别的礼物啊,我还真不一定收,只是这砚台,我确实喜欢。”说着,拿出一副花镜在灯光下自习观察起来。

“艾佳她爸啊一看到这书房里的东西就走不动了,我说他爸,你就别看了。”张母觉得这样观察不太礼貌。

于远微微一笑,说道:“没事,伯父喜欢就好。”

张父端详了一会,面容僵住了一秒,接着说道:“我以为只是普通砚台,没想到却是唐寅用过的,这么贵重,我就不能收了。”

“伯父,您客气了,这砚台只有到了懂它的人手里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我虽然和叔伯们做点这方面的生意,却不敢附庸风雅,看到房间挂的书画,想必是出自伯父之手,有伯父这般赏识,这砚台也算有了合适的归宿。况且,这礼物是我叔叔送的,如若伯父不收的话,叔叔又该说我没用了。”于远说的诚恳。

“爸,于远的心意,您就收下吧。”张艾佳说道,她知道这砚台是葛修叁送的,只是没想到却是件宝贝。

张父说道:“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再推辞了。”接着把玩起这个砚台来。

“我们也都有礼物吧。”菊花不顾丈夫的脸色,向于远问道。

“自然少不了嫂子的,只是这些礼物都不是精挑细选的,不知道您是不是喜欢。”说着于远将礼物一件件送到大家的手上。

小朋友看到学习机和变形金刚,开心的不得了。

“那可是珍藏版的,你别玩坏了。”张艾佳说道,然后看了看菊花,似要说给她听的。

菊花看到这款手机,也是很欢喜,只是觉得对比起那个砚台来,好像就不值什么钱了,又流露出一些失望。她说道:“于远啊,那古董啥的,你下次也给嫂子带一个呗。”

“你懂什么古董,别瞎掺和。”张艾佳的哥哥张勇觉得自家媳妇这样很丢人,连忙呵斥下去。他自己对这块手表还是很满意的,心底猜想,看于远这么大方,这手表应该是块名表。

“妈,这虫草是专门给您准备的,对你身体有好处。一次吃一个就够了,别多吃。”张艾佳说道。

“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们怎么能收呢,于远,你太破费了。”张母是真心话。

大家聊了一会,张母将张艾佳叫过去给自己帮忙收拾床铺,实际上床铺早已收拾好了,她有很多话要问张艾佳。留下于远和张父聊天。

“艾佳,你们认识多久了,怎么认识的?”

“半年多了。”张艾佳没说怎么认识的。

“这年轻人看起来挺好的,我看你爸也挺细化的,只是他好像比你小好几岁吧,现在他还年轻,不知道能不能靠的住啊。”

“妈,您就放心吧,于远和一般的男人不一样,我对他很了解,而且我也不是头脑发热才和他在一起的呀,想你闺女做的职业,也算阅人无数吧,这回没错。”

“你说的倒是轻松,他知道你有过一段婚史吗,我们可不能瞒着人家。”

“妈,你看你女儿是那样的人吗,我们在一起之前,他就知道了,我说过他和一般男人不一样,如果他在意,我还看不上他呢。”

“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

之后张艾佳又捡了一些能说的关于于远的事情和母亲说了,包括他的父母、家乡、学校什么的。

于远父母并不保守,只给于远和张艾佳准备了一张床。

第二天,于远起的很早。按照这里的习惯,除夕这一天比大年初一还要隆重,还要热闹,大家在这一天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烧王纸,准备一年最丰盛的饭菜一家人一起团聚。

于远帮着张父和张勇做一些能做的事情。张父亲自写起了春联,他的字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没有20年的功底是写不出来的。张父写到最后一幅,留下一联,对于远说道:“你既然在咱们家过年,这下联就由你来写吧。”

于远迟疑了一下,说道:“我本不能班门弄斧的,伯父既然说了,还请您多指点。”于远提起笔来,认认真真的补上了下联。

张父见于远的字迹工整有力,方圆兼备,虽谈不上有多高造诣,却能体现于远的为人。张父看出,以于远的功底是可以写出笔走龙蛇、行云流水的,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足见这个年轻人踏实可靠,并非哗众取宠之辈。

“不错,不错。”张父连连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里,按照当地的习俗欢度春节、走亲串友,于远虽是第一次来,却并不拘束,总是挂着一副大方自信的微笑,这微笑比他没有放下“四心”之前多了份自在,多了份温暖。经过几天的相处,张家人对于远都很满意,便在私下里问起张艾佳他们的婚事打算订在什么时候。快了吧,张艾佳敷衍着。

一日,于远和张艾佳在门前的田埂上闲逛,看到一个青衣中年男子从门前经过,他还有意无意的往于远这边看了一看。于远看到,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从心底发出。这青衣男子不像是这山村之人,他眼神深邃,隐约从身上散发一种阴气,这股阴气若隐若现。于远心想,如果是对头,他绝不简单。

“你看什么呢?”张艾佳看于远的眼神楞在那里,便说道。

“哦,没什么,我开小差了。”于远不想让张艾佳知道,但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人会出现在这里,他会不会对张艾佳她们家不利,还是冲着自己来的。

之后又过了几天,事情都正常的发展着,那个人也没有再出现。于远悬着的一颗心,稍稍放了下来,也许是自己多虑了。

过了正月十五,两人一起回到了南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