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紫云山事
11054700000034

第34章 理论基础

第二天来到紫云观,于远带着张艾佳早已给他准备好的行李。

“挺早的啊?”葛修叁正在吃早饭。

“不知道今天要做些什么。”于远说道。

“过一会你就知道了,先说说吧,你觉得我们道家是不是怪力乱神?”

“道家文化博大精深,岂能用怪力乱神来总结。”

“任何事情都有理论基础,你知道我们道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吗?”

于远没有想到这么多,他要听葛修叁继续解释。

“道家讲究阴阳协调,顺法自然,看似简单,实在博大精深。”葛修叁一边吃着油条,一边说道:“这么说吧,你学过物理,你知道物质的最小单位是什么吗?”

“有的说是“夸克”,量子物理却认为是一种“弦”,或者说是“波”。”于远说道。

“你小子还知道一点,这么说来,你也承认物质组成的最小单位竟不是物质,或者说是意识构成了物质。”葛修叁喝了一口豆浆。

“我没有直观的感受。”于远说道。

“电视、电影里的人物是怎么构成的?”葛修叁反问。

“一种波。”于远回答。

“立体电影呢?”

“还是一种波。”

“这不就得了,二维世界完全是由波构成的,三维世界就不能吗?”

“可是我们能感知到三维世界,比如说触摸。”于远说道。

“二维世界你能看的到,但是你却感受不到,比如你说的触摸,甚至你连他们存在于哪里你都说不清楚,你能说清楚他们在哪一个位置吗,你只能判断他就在那里,可是他并不占用任何空间。”葛修叁吃完了早饭,他擦擦嘴,接着说道:“你触碰不到二维世界里的任何事物,因为你不在那个世界里,但并不能说明二维世界里的事物之间相互感触不到,你能用物质的方式感知三维世界里的事物,因为你本身就存在于三维世界。”

葛修叁的话让于远没有办法反驳,他不知道这不着调的老小子竟然懂得物理。

“这不是物理问题,这是哲学。”葛修叁像是猜到了于远在想什么。

“意思是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于远问道。

“这回聪明了啊,你和鱼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你自然不知道它们的想法,就像你不知道二维世界里的感觉一样。”

“那你怎么知道它们就有感觉呢?”

“子非吾,焉知吾不知鱼之乐?”说完,葛修叁狡黠的一笑。

“我还是不太明白。”于远说道。

“你不要明白,慢慢你就懂了,说这些只是想告诉你道家的一切都是有理论基础的,都是科学的,说不科学是因为我们知道的太少了而已。”

“你的意思是说世间的一切都是意识的,我们需要用意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果仅仅想着“物质决定论”的思维,我们是解决不了的。”于远有一点明白了。

“没看错你,说对了,所以说,以后你的思维习惯就需要换一换了,换了之后有助于你了解一切。”

“那你说的“道法自然”是什么意思?”于远问道。

““道”是一种规则,自然的规则,是将所有“意识”或者说是“波”组织起来的规则,就像你看到的电脑游戏后面的程序,游戏程序代码生成了游戏的画面和过程,同样,也是程序组织了世间的万物。”

“二维世界是三维世界里的人们创造出来的,或者说是它们活动的一切规则都是三维世界里的人们预先设定好了的。那么三维世界里的人的活动也都是预先设定好了的?”于远不敢相信这样的推论。

“可以这么说吧,不过高过我们维度的智能生物,我们称之为的“神”是比我们高明很多很多的,他们所编写的程序中,人是有太多的主动性的,每一个念头都有不同的结果,都会产生不同的世界,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这也是存在无数个平行宇宙的原因。”

“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意思?”于远问道。

“对了,就是这个意思,道可以产生万物,所谓的修道其实就是揣摩“道”大致是什么。可惜的是,我们了解的太少了,而且唯物主义思维更是僵化了我们的想象力。”

“道生万物就是道家的理论基础?”于远问道。

“可以这么说吧,当你了解了“道”是什么,你就能解释很多之前你不能解释的事情。”

“那“道”是什么呢,或者说到包括哪些?”

“佛家讲的“道”是一种因果,是一种轮回,我们讲的也差不多,不过更多偏向于对“自然”的理解,顺应一切自然规律即是“道”。”

“我还是不能完全理解。”

“你一直接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一时间很难接受这种有点虚的理论,以后结合你身边发生的事情就会慢慢的了解的,今天不多说了,我们还有事情要做,来,看看我给你准备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