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紫云山事
11054700000031

第31章 上得山来

这一年,南古的冬天来的晚了一些,这一天,阳光明媚,照的人懒洋洋的。紫云山绵延数十里,最高500米左右,这里是最矮的一个山峰,坡度也最缓。紫云观正是在这个山头之上,于远走在上山的石阶上,这石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山上的松树、柏树以他们常绿的姿态守护着紫云山,枫树的树叶早已落尽,落叶正滋润着山土,满眼望去,一片片绿的、黄的、红的,仿佛画师画布上的一抹抹颜料,倒也让这个冬天不那么寒冷。

来到紫云观门前,于远前晚来到这里并未看清,这时才能大概领略它的故事。这时一个300平米左右的单层古代建筑,除了瓦片之外,都是木制结构,从一层层斑驳的油漆可以看出它几经风霜,几经修复。观前的一个石碑上记载了它初建时的缘由。它始建于西晋武帝时期,一位道士云游至此,发觉此地风水极佳,适合修道成仙,便在此处盖出了2间草庐,后来他一边修身,一边替南古的百姓解决各种妖魔鬼怪的骚扰,百姓给他钱财他也不要,就有人来为他修葺草庐,慢慢的,草庐变成木屋,再变成一栋栋砖瓦结构的建筑,最鼎盛时,建筑五六十座,来此修道之人也逾百人。后来北魏太武帝的灭佛事件蔓延到这里,紫云观也被祸及,所有建筑全部被损毁。现在的紫云观是明朝成祖时期所建,没有几个人知道它和先前的紫云观有什么联系。

于远走进观里,诺大的地方只供奉了关圣帝君,再无其他。前晚在此等于远的年轻道士还在那里等着,他身边还有一个年龄稍大一点的道士。见于远进来,年轻道士说道:“你来啦,于远,我们上次见过了,我叫薛飞,这是我大师兄,叫赵得柱。”转而对赵得柱说:“师兄,这是于远,以后都是一家人了。”

赵得柱向于远行一“抱拳拱手”礼,算是打了招呼,于远知道这是道家的问候动作,也依此还了礼。

“于远,我们走吧,不然葛老头又要骂人了。”于远看出薛飞已经将他当成了自己人,在背后他们称呼老葛为葛老头,看来这葛老头平时没少骂人。

“我记得路,不用麻烦你了。”于远说道。

“我在这里没事,也要回去,这里只要是想一个人值班就可以了。”薛飞说道。

于远随薛飞从一侧小门出去,从这里望去,前面还有一个山峰,比紫云观所在的位置略高,像是紫云观的靠山。于远记得,前晚他去过的院落就在这个山峰的后面,建在半山腰一处平缓的山地上。

出了道观,薛飞说道:“平时这里只留一个人值班,其他人都在上次你去的那个院子里,今天是大师兄值班,别看他值班时一本正经,私下里没有这么严肃。”

“这座山峰叫贞女峰,你看这紫云山是南北走向,只在此处向东西有一些延伸,到了玉女峰你能看出来,它被四周的几个山峰环抱着,所以葛老头叫它贞女峰。”薛飞继续说道:“紫云观所在的山峰就叫紫云峰,你别看它矮,据说紫云山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紫云观的原因。”

“我们住的那个院落叫“紫云里”,这个是我师傅起的,如果按照葛老头的意思非叫它“后山头”不可,不过葛老头本事最大,你能跟他也是你的福气。”薛飞继续说道,他心里很尊敬老葛,平时老葛一点架子没有,和几个师侄混熟了,大家经常拿他开玩笑。

通往“紫云里”的山路修的很好,虽然是冬天,也能看出山路两旁都种上了各种花草,路两旁的树木和这些花草相映成趣,树枝也都是刚修剪过不久,如果是在春天,这条山里一定很漂亮。上路上还有两处亭台,分别刻着一副对联。一幅是:“人间文字无数,全凭阴骘。天上主司有眼,独看心田”一幅是:“大丈夫双手拨开生死路,好男儿只身跳出名利观。”

“这条路很不错。”于远说道。

“这也是我师傅找人修的,他是个文化人,今天他也在,你能见到他。”薛飞答道。

一路上薛飞给于远讲了一些这座紫云山的奇闻趣事,不一会就登山了贞女峰,今天天气晴朗,从贞女峰往四周看,都是连绵的山峰,贞女峰的脚下是一个圆形的山谷,大家叫它“紫云谷”,山腰平坦处有一座庭院,正式“紫云里”。紫云里所在位置独特,在山的外面根本发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