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读点胡雪岩全集
11051500000029

第29章 胡雪岩的控揽全局绝学(1)

在战争中,掌握了全局就等于拥有了胜利。尽管有时候细节也能决定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是细节的作用,但是细节永远都是全局里的细节,没有全局哪里会有细节呢?

所以,在生意场上也一样,只要能够控制全局,那么不管市场如何变化莫测,始终都把胜算握在自己的手掌心,就像孙悟空一样,不管他如何地神通广大,会七十二般变化,还是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用连环计锁定全局

胡雪岩语录:用连环计,要计计相连,环环相扣,滴水不漏,方能有效。

在《孙子兵法》中有三十六计,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五计就是连环计。所谓的连环计就是几个计策连在一起相互衬托,相互依存,相互连锁,就像一串铁环十分的厉害,但是也有较大的缺点,那就是只要其中的一计被别人识破,就会前功尽弃。

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三国演义》中的连环计使用得最多,而我们最熟悉的两个连环计是王允借吕布之手除掉董卓和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太师董卓专权,朝野上下敢怒不敢言。正直的大臣们都想除掉他,但又苦于无好计可施。司徒王允家中有个十六岁的美丽歌女貂蝉。王允知道董卓和吕布都是好色之徒。于是他收貂蝉为义女,先把她许给吕布为妻,然后再献给董卓为妾,要貂蝉在他们二人之间周旋,见机行事,挑拨离间。设法让吕布杀掉董卓,以保住汉朝江山。这就是王允和貂蝉共同定下的连环计,最后除掉了董卓。

在赤壁之战中,孙权和刘备组成孙刘联军,但是相对于曹操来说,还是实力弱了些。要想打败曹操不能硬碰硬,只能采用计谋。由于刘表手下的蔡瑁、张允投降了曹操,壮大了曹操的水军实力。周瑜于是使用离间计,放出消息,说蔡瑁、张允是他周瑜派在曹操身边等机会杀曹操的人,于是他们俩当场就被曹操杀了。然后周瑜又用假降计让曹操的战船连在了一起,最后,黄盖再用苦肉计,一把火就烧掉了曹操的战船,使得曹操元气大伤,大败而回。

连环计之所以厉害就是因为它环环相扣,只要中间的环节不脱节,那么,使用这一种计策锁定全局就势在必得了。

胡雪岩在做粮食生意的时候就使用过这种计策,最后以大胜而告终。

上海有一家隆昌米行,老板名叫石三官,但这个石三官喜欢斗鸡走马玩蟋蟀,疏于生意买卖,便把米行的一切事务交给舅舅谭柏年打理,连账本也不过目,每年只须按时交付赚来的银子,便不过问。而这个谭柏年不是一个手脚很干净的人,尽管他外甥待他不薄,每年给他的年俸也很可观,外加不少红利,但终究因为不是自己的米行。于是谭柏年在心里面总是打着“小九九”,在账目上做手脚,略施小计,这里头揩的油,抵得上两三个档手的年薪。

这一年,北方大旱,庄稼歉收,急需大米救灾。而江浙一带则风调雨顺,谷米丰收,于是北方的米商都来上海收购粮食,运往北方。隆昌米行也趁机敞开收粮,仓房里屯集了上万石新米,需要寻找买主。

此时的胡雪岩在浙江海运局里办事,改漕运为海运,干得非常成功。但海运局向来只替国家收购粮食,并不卖出去,给人印象属官办机构,赢利不多。今年浙江谷米丰收,米价狂跌,胡雪岩知道北方连遭旱灾,粮食紧缺,于是当机立断,一改通常惯例,大量收购新谷,寻找米商脱手,打一次奇袭战,赚一笔银子,再转入常规运作。于是胡雪岩迫切需要寻找大宗买主,迅速成交,否则拖延日久,与同行产生竞争,难以脱手,待到海运季节一到,只得启仓北运,剩下的谷米只好屯集翻年,落个鸡飞蛋打一场空。所以胡雪岩必须卖了谷子腾空谷房,再购谷米应付海运,计划才算圆满完成。

正在这时,山东的米商潘家祥来上海收购大米,胡雪岩通过熟人与潘家祥相识,于是两人做成了这笔生意,合约都已经签好了,只等潘家祥拿来银子,胡雪岩就能发货。可令胡雪岩没有想到的是,谭柏年从中调唆,潘家祥毁约了,尽管潘家祥为此交了一笔罚金。胡雪岩知道,这是谭柏年从中调唆,用回扣的方式使得潘家祥甘愿毁约。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信誉,胡雪岩想出了一套连环计,来对付谭柏年和潘家祥。

第一步,胡雪岩寻找到了谭柏年的弱点并抓住了他的把柄。谭柏年一心想做老板,于是在隆昌米行里极尽贪污之能事,每一笔生意他都会虚报数目。胡雪岩想起了当年和谭柏年做生意时的一个情节,当时他同谭柏年做生意时,谭柏年并不在意谷米的价格,只是要求按一厘二的回扣把钱存到“裕和”钱庄的一个户头上。胡雪岩敏感地觉察到这笔钱存得蹊跷,若是替主人赚的钱,必然随大笔米款同存入一个户头。分开来的目的,说明谭柏年私吞这笔回扣银,而石三官毫无察觉。于是胡雪岩以存20万两银子为条件,让资金紧张的“裕和”钱庄的档手谷真豪把“隆昌”米行档手谭柏年在“裕和”的存款数目告诉他。尽管这是钱庄的秘密,把顾客的存款泄露出去是钱庄的大忌,但是这20万两银子的诱惑实在太大。于是谷真豪果然把谭柏年每次存银的数目、日期誊写得一清二楚交给了胡雪岩,胡雪岩因此得知了谭柏年的财产。

第二步,胡雪岩收服谭柏年并入股隆昌米行。胡雪岩把谭柏年找来,把他的罪证拿了出来,他对谭柏年说:要么把你送官处置,要么为胡雪岩做事,管理米行,但给的奉银必定会翻倍,二者任谭柏年选择。在胡雪岩威逼利诱下,谭柏年无路可走,只好打定主意,死心塌地替胡雪岩效力。胡雪岩教他听候待命,不要轻举妄动。胡雪岩又找到了石三官,以入股三成、负责米行事务为条件,帮助石三官整顿米行,挽回损失,获得石三官的允许。

第三步,对付潘家祥。胡雪岩考虑到潘家祥既然敢毁约,一定对胡雪岩的信用产生了怀疑,贸然劝他信守前约,必遭碰壁。唯有设下圈套,令他钻入,不得解脱,情急之中,才可乖乖就范。潘家祥远在山东,他并不知道胡雪岩已经把谭柏年收服了,而他对谭柏年却还绝对地信任,潘家祥从山东来和谭柏年签约之后,他急忙返回山东,因为这笔生意的款项实在太大,以他潘家祥的实力尽管能承担起来,但是这就冒了太大的风险了,于是他要找到一些合作的伙伴。此时,北方数省旱灾严重,而捻军、白莲教等团体,乘势号召天下,揭竿而起,攻城掠地,对抗官府,局势很危急。朝廷于是严令各省督抚,开仓赈灾,安抚饥民,以防民变。

潘家祥看到这种情景,心中暗喜。饥民愈多,谷米愈不愁销路,正可屯货居奇、待价而沽,谋求最高的价钱抛售出去。现在需要的是以为代理商,正在潘家祥寻找的过程中,一位直隶粮道就找上门来了,他说急需购进大批谷米,缓解直隶灾情。他本是胡雪岩的朋友,但潘家祥知道这位粮道说的是实情,因为几天拜访他的粮道很多,他们都希望他能提供米源。而潘家祥却认为官府给的价钱太低,他有米也不出手。所以,几天来都没有做成生意,但是潘家祥有恃无恐,这年头,手上有米就会赚大钱。

但这位粮道就出手不凡,愿意以每石15两银子的高价购买两万石大米,潘家祥心中暗喜,因为这个价格已经高出自己收购大米时价格的两倍,除去一些本钱开支,只要把大米从上海运来,就能赚十多万的银子。但潘家祥知道这位粮道很需要粮食,如果自己再把粮食的价格抬高一点,肯定这位粮道也能接受,因为这是国家的钱,潘家祥在心里打着如意算盘。于是潘家祥故意向粮道大人诉苦,说米的进价很贵,粮道大人知道他在讨价还价,索性每石再添2两银子。潘家祥见火候已到,决定成交。签约付定金后,粮道大人意味深长地说:“救灾如救火,还望潘公信守合约,按此交割,耽误了公事,可不是闹着玩的,到时候可是要掉脑袋。”潘家祥拍住胸脯说没问题。

于是潘家祥连夜赶回上海,雇下快船20多只,只等谭柏年如期交米,他就能几天之内回到山东了。连续几天过去了,可隆昌米行一点动静也没有,眼看第二天便是行期,船老大来找潘家祥,询问哪一天装船出发。他以为潘家祥是改变行期了。这一说可把潘家祥吓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急忙来到隆昌米行,责问谭柏年为什么不信守承诺。谭柏年连连向他道歉,说隆昌米行已经换了老板,他作不了主,凡事可问胡雪岩。潘家祥正要发作,只见胡雪岩背着双手,从内屋出来了,这时潘家祥明白了,原来中了胡雪岩的圈套。

但是交粮的日子已经很近了,如果现在不把粮食运回山东,那肯定就会延误交粮的定期,到时候真的会人头落地的。潘家祥愈想愈怕,惊出一身冷汗。到此时,潘家祥只好服输,以每石20两银子向胡雪岩买了两万石米。由此一算胡雪岩反败为胜,并且净赚了10万两银子。

胡雪岩的这一招连环计确实厉害,不仅让自己反败为胜,而且还为自己在北方的粮食生意打开了缺口,以后把生意的范围扩大至北方就轻而易举了。

一日一心得:

休谟曾说:“一切都是有联系的,没有联系就没有事物的存在。”所以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就是一种客观存在。那么我们办事情、制定计划时就要从这种实际出发,要不然,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环出了问题,整个计划都会失败。

众人携手,开创局面

胡雪岩语录:大家只有齐心合作,才能真正地稳定市面,才能够共同发财。

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做不好的事,也许由一个团队来做的话,就能成功,因为团队能聚集众人的智慧。

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哪一种不是团队智慧的结晶,这么浩大的工程是不可能由某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这么高的艺术价值,也不可能由某一个人就能创造出来。像敦煌的壁画一样,历经几百年,一代一代的人辛勤劳作,才具有了今天的面貌。

身为一名商人,胡雪岩也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许胡雪岩并不知道团队精神这一概念,但是,他的做法却恰恰体现了这种团队合作的意识。首先他给他的员工高薪水,像刘庆生一样,一年的薪水就是200两银子,并且还不包括年底的分红。这种高薪水解决了员工们的生活问题,这样就让他们有了一种归属感,因为物质方面的要求解决了,那么就会有更多的精力来工作了。试想,如果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话,哪还有心思去做好工作呢?其次,他强调成员之间要相互协作,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在胡庆余堂,每一种药品的生产都牵涉到好几道工序,有的是几十上百道工序,如果每一道工序的成员不能协作的话,那么,工作效率肯定是高不起来的。

在自己的钱庄、典当行、胡庆余堂,胡雪岩是这样,就是与同行的合作,胡雪岩也讲求共同协作,因为大伙儿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发财。

胡雪岩想把他的生意从杭州做到上海去的时候,那时候的上海并不安定,当时,上海小刀会正在起事,反对清政府。而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在军火上支持小刀会,这导致清政府派去的官兵在镇压方面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因为官兵是用洋枪武装起来的,而此时的小刀会也从洋人那里得到了军火,那么就造成了小刀会与官兵势均力敌了。加之洋人又卖军火给太平军,导致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湘军、淮军在围剿太平军时也困难重重。这就惹恼了清政府,朝廷于是决定对洋人在上海的生意采取限制,颁布了禁止将丝茶运往上海的禁令,并决定在上海设立内地海关,增加关税。而洋人看到清政府这样,他们也加大了支持小刀会与太平军的力度,看起来就是在与清政府较劲,双方关系弄得很僵。

胡雪岩看到这种情况,经过分析,得知这是清政府与洋人骑虎难下的形势造成的。清政府里有些官员本来就看不惯洋人的飞扬跋扈,于是想乘此机会给洋人一定颜色看看,让洋人知道,中国不是这么好欺负的,于是这些人才向朝廷上书请求制裁洋人。但是如果真的断了洋人的生意的话,对于清政府来说,也是一种损失,起码清政府的关税就少了许多。而对于洋人来说,如果一定要与朝廷僵持,他们在上海的生意就将全面受到影响,比如现在他们急需的丝、茶,因为货源断绝,就只能在上海高价购进。而朝廷主要也是恼恨他们资助小刀会和卖给太平军军火,才发出禁令。只要他们自己不再支持小刀会和卖军火给太平军,那么,清政府也就不会再制裁他们。

但问题是清政府和洋人都不想先向对方低头,于是胡雪岩觉得只有自己出面充当洋人与清政府之间的调停人的角色。胡雪岩认为,朝廷与洋人的争端如果长久僵持下去,洋人固然要受损失,但上海市面也要萧条,最终两败俱伤。他想要做的是,在朝廷和洋人之间寻找相同的利益点,把彼此发生争端的原因除掉,叫官场相信洋人,也叫洋人相信官场,“这样子才能把上海市面弄热闹起来”,那时钱庄、粮行也好,开典当行也好,都会无往不利。

而怎样去调停呢?此时胡雪岩的手上囤积有大量的生丝,本打算是想垄断市场,从洋人那大赚一笔银子的。但是此时他就以低价出手了,他在这个时候脱手,无非是想向洋人做出一种友好的姿态,因为洋人在中国做生意,一般来说还比较重视中国商人的态度。此外,胡雪岩还去苏州拜见现任苏州学台的何桂清,想搭上官场的路子,在官场找到人来出面调停。在胡雪岩看来,如果朝廷有得力的人出来做这件事,平息朝廷和洋人之间的争端,并不是办不到的。

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胡雪岩实现了他的愿望,洋人与清政府握手言和,上海的环境开始缓和,胡雪岩也就在上海开成了丝行、米行、典当行、钱庄。

一日一心得:

合作就像划船一样,只有众人齐心协力,才能使得船快速前进,要是划船的人各人一心,你向这个方向划,我向那个方向划,就会使得船在江心打转,更有甚者,会使得船沉没在江心。

控制全局需要合适的人

胡雪岩语录:合伙开办商铺、经营生意,应该选择最有能力的人来领导。适当分工,管理事务,应该选择最合适的人来担任。跟人合伙开办商铺的,应该选择其中最有实力的人来托付本钱,选择最有能力的人来托付买卖大小事务。

松下电器产业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电器公司之一,在1998年权威杂志排名的世界上最大的50家工业企业中,它以597.71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列第十三位。

松下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其合理的组织结构。松下电器采用分级管理、分级核算,实行事业部制。公司经营管理分为两级,即总公司一级,事业部一级。总公司的最高领导层是董事会,董事会设会长(即董事长)一人,在会长主持下,由社长(总经理)、副社长、专业董事参加的经营战略会议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在董事会之下,由社长主持、副社长和常务董事参加的常务会议是公司的最高经营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