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的有效性
孙凤琴
复习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一个阶段教学之后,各种考试之前都必须进行复习。为此,学校对复习课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一、复习课应体现“四性”
1.体现目标性
明确新课标阐明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清楚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特别是单元训练重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差异,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和发展。
2.注重系统性
教师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理清知识线索,建立知识系统,组建能够涵盖教材知识能力、结构的网络。
3.讲求序列性
复习必须循序渐进,一般情况下,复习课可以按照“讲、练、评、测”四步设计复习程序。
4.突出方法性
在复习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复习中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自悟规律,掌握学法,由“复习好”向“会复习”转化。
二、复习课应遵循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要把平时所学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2.基础性原则:要抓住基础知识复习与基本技能训练。
3.重点性原则:要突出重点知识与重要思想和方法的复习。
4.针对性原则:要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教材的重难点,针对考试说明的要求,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针对学科与学生的实际情况。
5.精选性原则:复习课中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必须精心考虑,题目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性、综合性、启发性、代表性与典型性。
6.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千方百计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复习过程,教师不要都包办代替,不要满堂灌。
7.指导性原则:教师应指导学生复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制订复习计划,明确复习目的,确定复习重点,落实复习措施,特别对学习困难生要加强指导。
8.及时性原则:就是复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及时地反馈评价和矫正学生复习的情况。
无论采用哪种复习形式决不能以练习或考试代替复习,更不能让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自由复习。
三、明确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只有确立了正确的教学观念,才能用明确的思想来指导复习教学工作。教师必须:
1.初三年级的要求:要求九年级以备课组为单位,紧紧围绕着《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中关于对初中毕业生要求的内容,对考试范围、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仔细研究,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使复习能抓住重点。以九年级语文为例,九年级语文复习的时间紧迫,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多,只有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才能做到忙而不乱。制订计划:第一轮:纵式复习(即分册复习)。这一轮的复习目的是以教材为本,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语文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过好课本关,掌握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采用以下方法:大胆取舍复习内容,把每册书作为一个复习体系,按照注音、同义词辨析、成语解释、标点符号、修改病句、古诗文默写、文言文实词与虚词等分类进行复习。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同时就这些内容会出现哪些问题及怎样应对,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以避免盲目复习。第二轮:横式复习,也就是以《考试大纲》为复习范本,复习时间是30天左右。此轮复习是专项复习,按照《考试大纲》知识点的分项进行复习,是中考复习中最关键的一轮复习。①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因为在第一轮的复习时已进行了分册复习,所以第二轮的复习只需将各册的知识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即可。②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与文言文阅读)③作文训练。第三轮:总复习。即通过综合训练,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2.期末复习的要求:各年级的期末复习,应避免盲目性,提高效率,要求各年以备课组为单位,针对本学期的所学知识,以及课标中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复习计划可操作性强,学生有据可依,要求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学生人手一份,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订学生自己的复习计划。
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听评课
樊佑坤
近年来,听课与评课问题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教师教育课程中越来越受重视,被视为初为人师的起点,教师进步的基石,教师成长的阶梯,教师自我检验的法宝,有效听评课已成为教师必备的一种重要的专业素养,以及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然而很多时候课讲了,教师们也听了,效果却并不理想。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会听课,不知听课听什么,评课怎样评应是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我想围绕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听评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怎样去听课
所谓听课,就是听课者凭借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记录本、调查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也有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观察、思考、分析、评价、反思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
学会听课,首先就是要用辩证的头脑看待各种各样的观摩课,要以鉴别和挑剔的眼光学会筛选。不管多么优秀的教师的课,课堂也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要神化别人,那实际上就是愚化自己。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鉴别,不能全信,不能照搬,应该创造性地吸收,有选择地学习。这是我们听课要把握的原则。
(一)听课应该有准备的去听
听课的时候,我们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听课前要有充分准备,对要讲的课程内容有所了解,了解上课教师的意图,知道要听的课,教学目的是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这样,在听课的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带着问题去听。只有有“备”而听,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而为自己如何上好一堂课奠定基础。
听课时,我们还应该是审美者而不是批评家,要多学习老教师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从这个角度讲,新教师不仅要用美的眼光去感受老教师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直观教具美等外在的美;还要去领略老教师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科学的理性美;更要用心去体会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这是更高境界的美,值得我们去永远追求。
(二)听课时要做到听、看、思、记的有机结合
听要做到“四听”:一听教师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点子上了。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是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疑点阐明、详略得当。二听教师讲的是否清楚明白。目标采用什么方式实现,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回顾什么,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生动和有感染力。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那些活动;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设计那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设计活动步骤)。四听学生的讨论和答题。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安排哪些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看要“三看”:一看课堂——看课堂的整体教和学的氛围。二看教师——看教师的教学行为,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看教师板书是否合理,看教师运用教具是否熟练,看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看教师实验的安排及操作,看教师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一句话,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三看学生——看学生学习状态,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看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看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看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看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一句话,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思:听课作为第一感受,必须伴随着反馈式思考才能有进一步的深化、进步、提高。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对教师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新课程的理念、方法、要求等如何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这节课是否反映了教师正常的教学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等。
记就是记录听课时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主要内容。一是记听课的日期、节次、班级、学科、执教者、课题、课型;二是记教学的主要过程,包括主要的板书要点;三是记本节课在教学思想、德育渗透、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值得思考的要点;四是记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情况;五是记对这堂课的简要分析。
做课堂记录是要以听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听和思考上,不能把精力集中到记录上,变成书记员、录音机。记录要有重点,要详略得当,教学过程可作简明扼要的记录,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的好的做法或存在不足的问题可作较详细记载,并加批注。一段时间后,听课笔记要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
二、怎样评课
评课就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通过评课,使参与活动的全体教师,从一个课堂教学实例中吸取教益,学习教学方法,改进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同时引导教师们善于把公开课教学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性研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提高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水平。
评课要从“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素质”、“教学效果”等六个方面去思考。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评课首先要评教学目标。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是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感情、学习策略、文化策略等五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标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教材处理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得好与坏,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得是否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教学重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是否做到突出重点。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并得到突破。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教师是否根据教学必然、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3.教学程序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因此,评课就必须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我们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我们平时听课,有时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则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4.教学方法和手段
评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3)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的教学手段应该有所改变。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脑、电视、电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5.教师素质
端正教学思想、严肃教学态度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素质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保证,所以我们评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素质。通常,教师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教学组织能力。要使教学过程“活”起来,关键看有效的教学组织,看老师是否把学生的“学”有效地组织起来并随即调控,使教学活动按照既定的目标进入“状态”,从而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