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人类历史上的传染病灾难
10926500000025

第25章

登革休克综合征具有典型登革热的表现:在病程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表现皮肤湿冷,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烦躁、昏睡、昏迷等。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于4~10小时内死亡。病程中还可出现脑水肿,但如能及时正确处理,渡过危险期后可迅速恢复。

2.都是蚊子惹的祸

登革热是由蚊虫传播的病毒性虫媒病,也就是通过蚊虫的刺叮吸血传播的。具体一点说,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埃及伊蚊”是深褐或暗黑而具有银白花斑的“花蚊子”,它广泛地分布在全球热带地区,但也扩展到亚热带地区。雌蚊白天产卵,早晨和傍晚为活动高峰期,在叮咬了染毒个体后,可直接通过改换叮咬对象传播病毒,或病毒在唾液腺中繁殖8~10日后再吸血时传播病毒。被感染的蚊可终生保持传播登革病毒的能力,并可经卵遗传给后代,埃及伊蚊的卵对干燥有很强的抗性,能长期存活。这些事实可解释登革热突然爆发的原因。埃及伊蚊的分布在我国很局限,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其次是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和个别岛屿。在国外一些地区,埃及伊蚊广泛地孽生在住区的各类人工和植物容器积水中,而在我国,它不仅只见于居民区,而且主要孳生在室内的饮用水缸积水中,其次是户内外积聚雨水的缸罐中,是典型的嗜人血的“家蚊”。

第三十六章

“白纹伊蚊”是有白斑和银白斑的黑色或深褐色蚊虫,俗称“花蚊子”。它的原发地是东南亚和亚洲温带地区,后扩散到夏威夷,南达澳大利亚,西至非洲的索马里和马达加斯加,近年来白纹伊蚊也被动地扩散到美国、墨西哥、巴西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1985年,白纹伊蚊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被发现,以后扩展到近30个州。由于白纹伊蚊不仅是登革热的重要媒介,而且与多种虫媒病毒病有关,因而,白纹伊蚊在该地区出现引起很大的轰动,称为“亚洲虎蚊”。白纹伊蚊被带到美洲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医学昆虫事件。白纹伊蚊在我国分布以北纬34度以南的地区比较常见,在北方有些省份(区)分布较窄。白纹伊蚊也是白昼活动、凶猛吸血的蚊虫,雌蚊非常活跃而且是喜好人血,只要人走近白纹伊蚊的孳生或栖息地,很快就会引来雌蚊吸血。它们多在室外吸血攻击人,但也会侵入室内吸血。白纹伊蚊主要在人工或植物容器积水中孳生,如花盆、缸罐、轮胎、植物叶腋、竹筒、树洞等等。在我国的南方几乎所有能够集聚雨水的物件都可能生白纹伊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轮胎积水是白纹伊蚊喜好的孳生场所。

人被携带登革热病毒的花蚊子叮咬后,病毒进入人体,经过2~15天的潜伏期,急性发病.:先是发烧,体温迅速上升到39℃以上,并出现畏寒、眼结膜充血、头痛等症状。24~48小时内病人会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5~7天后,如果有鼻出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就已转变成登革出血热了,病人的体温、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

根据蚊子的特性,大多数地区的高峰期与雨季相一致。

在泰国和缅甸5~10月为高峰;在马来西亚和越南,6月份病例数增多,次年1月降低;印度北部通常在8~11月;而拉贾斯坦的一次流行,则足在旱季(4~5月),认为与埃及伊蚊在室内贮水容器中繁殖有关。我国海南和广东主要流行季节为3~11月,海南高峰期为4~6月,广东为8~11月。福建的一次流行发生在7~10月。

登革热小仪仪在儿童中发生,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新老疫蔓有差异。在东南地区发病年龄多数为儿童,泰国登革出血热多发生于14岁以下儿童,约占总病例数的85%,其中5~9岁约占45%,登革出血热已成为泰国儿童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981年古巴的流行中,成年人发病数多。在我国各年龄均可感染登革热病毒而发病,从婴儿到老人,不分男女、不分职业和种族均可得登革热。这与我国发生登革热的地区是输入性的疫区有关。

3.为何近年大流行

从上面的流行史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登革热在热带地区一主要是中美洲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强势反弹,流行趋势加重。究竟是何种因素导致登革热的大流行呢?

专家们认为,登革热若发生大流行一·定应有三个因素:足够密度的蚁媒、足够多的对某种病毒型易感的人群及应有某种流行毒株。一般来讲,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可促进髓革热的大流行。第一在过去的50年中,全球人口激增,主要分布在发展中的热带地区。人口激增导致没有计划,没有控制的城市化发展,许多房屋被弃,饮水、排水及废物管理不善。最后导致与人密切接触的蚊数量大增。第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伊蚊数量增加及扩散。例如人们常常将包装商品的塑料袋或玻璃袋乱扔,为伊蚊滋生提供环境。还有,随着交通旅游业的发展,导致了蚊蝶的扩散。第三:控制蚊子的方法自1970年来效果已显著下降。尤其是一些对蚊虫有强人杀伤力的“滴滴涕”、“敌敌畏”、“六六六”等高残毒杀虫剂的禁用,使蚊虫的家族都已壮大,最后导致登革热的传播和流行。第四:登革热病毒时常发生变异,使人群失去免疫力。总之,以上的几点是登革热出现及大流行的主要因素。人们预测,随着全球变化的加剧,包括气候变暖、城市化和国际交通的发展,登革热的流行趋势还将进一步的加剧。

目前人类对登革热的防治经验

1.疫苗与药物

目前尚无治疗及预防登革热的特效药物和疫苗,临床一般采取对症治疗。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应谨慎使用。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U服强的松。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但应高度警惕输液反应致使病情加重,及导致脑膜脑炎型病例发生。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索C及K等止血药物。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K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氰眯呱。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代血浆,合并Dl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10%甘露醇250~500毫升,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易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

2.灭蚊很重要

目前对登革热没有特异性预防措施,根据多年国内外防治工作的经验,控制和消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当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埃及伊蚊主要孽生于户内积水容器内,白纹伊蚊主要孽生于盆、罐、竹节、树洞、废轮胎、花瓶、壁瓶以及建筑工地容器积水中,消灭和控制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一般蹦消灭孽生地和幼虫为主。翻盆倒罐,填堵竹节、树洞,对饮用水容器勤洗刷,勤换水,加盖防蚊,也可采取水缸内放养食蚊幼虫的鱼类或其他生物灭蚊方法消除蚊幼虫。对难于彻底清除的非饮用容器积水,可投洒废油类或缓释杀虫剂。室内用喷洒或施用对人无毒的杀虫剂消灭成蚊。室外在搞好环境卫生的基础上重点对成蚊较多的竹、树林、陶器场、废轮胎堆积站等场所使用杀虫剂滞留喷洒处理。

在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爆发流行时,使用杀虫剂杀灭室内外成蚊是必需的和紧急的方法。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可以使用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进行超低容量或热雾喷雾,杀灭孳生地周围的成蚊。室内可以采用合适的杀虫剂剂型,如纸烟剂、块烟剂熏杀成蚊或喷洒拟除虫菊酯杀虫剂。需要到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流行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员,可用蚊虫驱避剂涂抹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洒在衣领、袜子等处防止蚊虫的叮咬。我国在长期的媒介蚊虫的综合治理中,积累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一些城市相继颁布了包括灭蚊在内的除四害地方法规。一些东南亚国家,例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了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已有专门的国家法律——《杀灭病媒昆虫法》,如果居民家中孳生有蚊虫,就会受到处罚,包括罚款和拘留。马来西亚规定:居民和企业有登革热媒介蚊虫的生,就是违法,初犯可以罚款1000元马币以内,坐牢3个月以内,或两者兼施。在新加坡出现这种情况可以罚款1000新元或拘留3个月。这对我国也有借鉴意义。巴西全国亚马孙研究协会和全国卫生基金会在最近进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芽孢杆菌,它能够杀死传播登革热病和黄热病的蚊子。科研人员将芽孢杆菌放在装有雨水的容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水中的蚊子卵子孵化出幼虫孑孓,并开始吞食雨水中的芽孢杆菌。科学家惊喜地发现,吞食杆菌的蚊子幼虫相继死去了。这一发现为巴西防止登革热病和黄热病带来了新的希望,因为传播这两种疾病的蚊子幼虫已对巴西目前所使用的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

3.切断登革热的扩散之路

登革热是各国境口岸卫生检疫监测传染病之一,各国境卫生检疫所应当及时掌握国内外疫情,加强对来自疫区的入境人员和由国内疫区出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对来自疫区的交通工具、集装箱应加强卫生监督,必要时实施灭蚊等卫生处理。不过,光靠在口岸防病是很难做到的。理由很简单,其一,蚊子是很难查的,另外,登革热有两周的潜伏期,患者在此期间没有任何症状。对每天有大量人员出入境的口岸,只有对明显登革热症状的人才会作详细的验血检查。这意味着,只要有一只携带有泰国登革热病毒的蚊子或者有一名登革热病毒感染者进入国境,一种新的登革热病毒就有可能在中国永久“落户”。

急性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要求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地治疗。新发疫点的病人住院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6天。隔离室应有防蚊设施,如纱窗、纱门、蚊帐,没有防蚊设施者应在室周围100公尺范嗣内定期杀灭成蚊。在病人较多的疫区,卫生部门要派出医疗队划片就地设置临时隔离治疗点,尽量减少远途就医,防止扩攻和降低病死率。对疫点、疫区内不明热患者做好病家访视,接触者要进行15天医学观察。对疫点、疫区必须进行室内、外的紧急杀灭成蚊,尤其要作好流行区内医院和学校范嗣内的灭蚊工作,在灭蚊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蚊媒孳生地。在流行区尽量减少集会。必要时可实施对交通工具灭蚊和对有关人员进行检疫。

日前登革热虽然已经成为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中南美洲地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可喜的是,大部分登革热流行国家病死率下降,原因在于医学界对病原的更深入了解和治疗手段的进步。总的来说,这一区域的病死率已下降到1%。然而,有些国家的病死率仍高居4%,是因为诸如发病高峰期能否人院就医等因素的影响。在一些新的工业国家,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登革热发病率一度下降,源于成功实施的传播媒介控制项目。

第三十七章

现代医学对登革热的总结性认识

登革热(denguefever)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般症状为突然发病,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

1.病原学

登革热病毒是一种虫媒病毒,在病毒学里被归人毒科中的黄热病毒属。这种病毒颗粒呈哑铃状、棒状或球形。病毒颗粒与乙型脑炎病毒相似,最外层为两种糖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含有特异性的抗原。登革病毒可分为4个血清型,与其他同科属的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可发生交叉免疫反应,较为危险。

这种病毒可在1~3日龄的新生小白鼠的脑部、猴子的肾细胞、伊蚊的胸肌及一种代号“C6/36”的细胞株内良好生长,并产生恒定的细胞病变。但接种猴子、猩猩和其他实验动物却不产生症状。

这种病毒对寒冷的抵抗力很强,把它放在人血清中用普通冰箱贮存可保持传染性数周,在-70℃的条件下可存活8年之久;但是它不耐热,50℃或者100℃状态下都能把它杀死;也不耐酸、不耐醚。用乙醚、紫外线或0.05%福尔马林同样可以杀死它。

2.流行病学

1传染源登革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目前还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可能是重要传染源。丛林山区的猴子和城市中某些家畜虽然有感染登革病毒的血清学证据,但作为传染源,尚未能确定。

2传播媒介伊蚊,已知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我国的广东、广西多为白纹伊蚊传播,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为主。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期长者可达174天。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将病毒传播给人。

3易感人群这种病毒在新疫区普遍易感。1980年在广东流行中,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86岁,但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在地方性流行区,20岁以上的居民,100%在血清中能检出抗登革病毒抗体,因而发病者多为儿童。

4流行特征

①地方性凡有伊蚊孳生的自然条件及人口密度离的地区,均可发生地方性流行,在城市中流行一段时间之后,可逐渐向周围的城镇及农村传播,在同一地区,城镇的发病率高于农村。

②季节性发病季节与伊蚊密度、雨量相关。在气温高而潮湿的热带地区,蚊媒常年繁殖,全年均可发病。我国广东、广西为5~10月,海南省3~10月。

③突然性流行多突然发生,不少国家在本病消匿十余年之后突然发生流行,我国40年代在东南沿海曾有散发流行,至1978年在广东佛山突然流行。

④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死率低疫情常由一地向四周蔓延。如1978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首先发生登革热,迅速波及几个市、县。1980年3月海南省开始流行,很快席卷全岛,波及广东内陆几十个省、市。病死率0.016%~0.13%。本病可通过现代化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故多发生在交通沿线及对外开放的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