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对方接受你的逻辑,其实就是一个改变对方信念的过程。每一个信念的存在都是由支点支撑起来的,没有了支点的支撑,信念也就无法存在。这就好比桌面和桌脚的关系,没有桌脚的话,桌面就无法支撑起来。
说服别人,改变别人的想法,从根本上讲,必须让他对自己原有的信念产生怀疑。从执行的角度而言,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反问,直到他产生怀疑,你再给他一个新的概念和观点,并不断地加强,最后就会促使他接受新的信念。
比如,有一位离婚的妈妈告诉女儿,男人没有好东西。女儿没谈过恋爱没有体验肯定是不相信的。后来女儿谈了两次失败的恋爱就信了妈妈的这一论点。如果在这个时候,你想改变女孩的这个信念,该怎么做呢?那就是不断地问。
问:“你为什么会认为男人没有好东西呢?”
女儿:“妈妈告诉我的,也是我自己谈了两个男朋友的经验得来的。”
问:“你认为的坏男人的标准是什么?”
女儿:“不知道。”
问:“你妈妈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吗?”
女儿:“不一定。”
问:“你才谈了两个男朋友就一定认为男人没有好东西吗?”
女儿:“这……”
问:“中国有13亿人,符合你的年龄段的男孩子就算一万个有没有?”
女儿:“有。”
问:“两个更多,还是一万个更多?”
女儿:“当然一万个更多。”
问:“有没有可能——你谈的两个是坏男人,其余的9998个都是好男人?”
女儿:“有可能。”
问:“既然有可能那男人都没有好东西吗?”
女儿:“……”
建立新信念:“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是坏男人,只不过你还没有碰见好男人。确立好男人的标准,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男人,坚持不懈一定能找到属于你的幸福,不是吗?”
女儿:“是的。”
事情就这么简单,在不断的反问中,她的信念逐渐向你靠拢了,你的逻辑也就走进了对方的心里。这个案例有些偏激,不过方法还是很值得借鉴的。如果你想摧毁别人的信念,反复反问就是最简单的方法。
让他从“主人”沦落为“奴隶”
诚然,让对方接受你的逻辑,改变对方信念是根本,但也是最难的。我们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在逻辑布局的时候,尝试从改变对方的动机来入手,这一点相对要容易一点。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人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他的是外部动机,他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当你用自己的逻辑,促使对方从自己的“世界”走出来,他就变得任你左右了。人的心理期待也存在一种边际效应。当这种期待减少的时候,人就会立刻作出混乱的决定。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了。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我的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给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故事中,老人为了促成对自己有利的最终目的,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仔细想想,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还少吗?作为父母的你,作为上司的你,在对待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下属的时候,不是时常用到这一点吗?你不想惹人怨,常常设法让他们把怒火归于现实的无奈。
将外部评价当做参考坐标,人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外部因素是人很难控制得了的,它很容易偏离人的内部期望。我们要让别人成为外部的奴隶,就要设法使他对环境不满,让他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面情绪让其痛苦,为了减少痛苦,对方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而我们的目的就达成了。
让他从“奴隶”升格为“主人”
与上述相反的是,有时候,我们恰恰需要将人的外部动机转化为他的内部动机,召唤出他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从役于物、受命于他人的“奴隶”感中解放出来。
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命运的主人。毕竟,人为自己而努力,肯定要比为他人卖命更加心甘情愿。所以,有些老板总是这样为自己的员工洗脑:“你不是为别人,而恰恰是在为自己打工!”就是这个道理。
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年轻时家境不好,守着一大片收成很差的旱田,不过在挖水井时,有时能挖出黑浓的液体,后来才知道是石油。于是水井变油井,旱田变油田,他雇用工人开采起石油来。
保罗·盖蒂没事便到各油井去巡视,每次都看到浪费的现象和无所事事的闲人,他就把工头找来,要求消除这种现象。然而他再去时,依然如故。
保罗·盖蒂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我不常来,都能看到一大群闲人,而那些工头天天在此,却视而不见?并且经过督促之后不见改善?后来,保罗·盖蒂遇到一位管理专家,便向他请教。
专家只说了一句话:“那是你自己的油田。”
保罗·盖蒂醒悟了,立即召来工头,向他们宣布:“从今天以后,油井交给各位负责经营,收益的25%由各位分配。”
此后,保罗·盖蒂再到各油井去巡视,发现不仅闲人绝迹,浪费现象减少,产量也大幅增加。再后来,保罗·盖蒂在一波又一波的兼并浪潮中没有被收购,反而购并了其他一些经营不善的油井,形成了自己的石油帝国。
保罗·盖蒂通过把“我的油田”变为“大家的油田”,将工头们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使得他们的斗志增加了。保罗·盖蒂的案例告诉我们,为了让对方为你努力,更为自己努力,你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也就是很多老板自以为是地叫嚣着“你在为自己工作”,而员工们根本听不进去的原因——他们并没有得到实惠。而保罗·盖蒂则分出了25%的收益!
没有一个人是傻子!早在两百年前,亚当·斯密在其大名鼎鼎的《国富论》中写道:“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大。”
即是说,人首先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前提下,才会顺带增进你的利益。如果你分明是让对方实现你的目标,却要让他产生是在为自己奋斗的心理,你就必须让他看到“双赢”的切实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