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洞的消失
10909100000002

第2章 洞来 (2)

外出的两个村民终于回到村口,守候的人向那两人讲述今天发生的怪事。那两人不信,急忙跑到沱巴河边。他们带着长电筒,当他们把光线打到石壁上时,看到了深不见尽头的岩洞。这两人惊呼着逃离。

回到家,这两人顾不得一路劳顿,立即挖起洞来。

各人选择的地方不一样,力气不一样,方法不一样,挖地洞的进度就不一样。天上乌云积聚,遮盖了月亮和所有的星星。有人把灯泡用长线拉到地洞工作现场,以便更顺利更快捷挖好地洞。

地洞多大为标准?村民们心中无底。大猫父子俩的地洞已有一人多高,但他们还在不停地挖着。小鼠在下面挖,大猫在上面运土。除了工作上的交流,父子俩不说一句废话。

很快人们的地洞都挖到了一人来深。还要不要继续挖下去?他们去问村长,村长带着大伙来问大猫。大猫不置可否。村长说,不能再往下挖了,没有防护措施,很危险。大猫把小鼠拉上来,自己跳下去。小鼠比他高一些,他站在地洞里时,身子就全在地面之下了。大猫试着跳了跳踩踩地洞底部,然后在多入倾听地洞的声音。

听到了什么吗?

听到了。大猫一边听着一边描述地洞里的声音。有时候,像人在讲话。他说。有时候像市场一样嘈杂。

快上来!村长说。村长扯起嗓子大喊说,请所有人都回到地面来!地洞挖掘工作暂告一段落,明天再接着挖。

乌云积聚到一定时间就会在天上挂不住,就会掉下来形成雨。一阵响雷过后,雨倾盆而下。这是6月季节,是沱巴进入雨季的时刻。村民们惊叫着跑回屋子。

雨没什么可怕的,可是猛地出现横竖两个洞,情况就大不一样。村民们关紧大门,心被一阵阵雷的巨响雕刻着。倾盆大雨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仍然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不仅雷雨交加,此时还刮起了大风。风雨雷电压迫着沱巴山村。妇女小孩缩成一团,身子瑟瑟发抖。大猫和小鼠认真检查家里的墙角,看看有没有渗水的现象。没有。有没有漏雨现象?有。小雨时,屋子并不漏。雨太大,风太猛,雷太响,屋子顶不住了。一个月前,大猫就计划着要检瓦的。每年雨季来临之前,沱巴村人都要检瓦,加固。今年因为发生了掉入地洞事件,没来得及检。大猫拿来塑料桶盛装漏水,小鼠就用桌子架椅子架小板凳从室内检瓦。屋子有多处漏雨,有的漏得很厉害。经过一番奋战,大漏堵住,还有两处小漏实在无法堵住。大猫说,由它吧。小鼠不服,他继续想办法去堵。瓦片移动了稀少了,要想从室内完成这个工作是不太可能的。小鼠在移动瓦片时,不小心弄出一个天窗。

哗啦!

风声雨声雷声掉进屋子,洪水紧跟着哗哗往下流。小鼠最后把漏洞堵成小洞时,全身已经湿透。

小鼠换好干净衣服和大猫坐在厅堂里吸烟,听着户外的雷雨和屋子里嘀嘀哒哒的漏雨声。

村长家住着洋楼,他们家不存在漏雨情况。但在雨季村里发生过洋楼墙壁开裂现象。洋楼是自己建的,当然会十分注重质量,但怕的是你的技术没达到那一步,怕的是你没有好好监督施工人员。村长警惕并不放松,他反反复复丈量挤压着墙壁。沱巴村小洋楼一天天在增长,较之传统的砖瓦房水平提高了许多。可是,住进了小洋楼并非万事大吉,你还得跟天斗跟地斗。

经验告诉村长,涨洪水了。不要说不远处的沱巴河,就是村道上大小排水沟里都应该洪水泛滥了。村长打开门,急风暴雨声和洪水的流动声便挤进来。

地洞一定灌满了水。盛着水的地洞当然不能称作地洞,而叫小池。

村长和大猫想到一块了。他们几乎在同时披上雨具带上工具走出屋子。

大家快出来排水啊!村长连续不断地大叫。人们熟悉雷雨声,也更熟悉村长的声音。村民们做好准备后都来到自家的地洞边。洞里的积水已经全满,新来的洪水只能从洞口流过。他们使出脸盆塑料桶舀地洞里的水。洪水太大,你舀走一盆,它就补回一盆;你提走一桶,它就填回一桶。只是两三秒钟时间,地洞就达到了平衡。这么排水自然不行。

应该在地洞四周开挖一个排水渠。大猫首先想出办法,他的经验迅速得到推广。他们绕着地洞开挖出一个大的圆形排水渠,洪水便顺着水渠排走,从地洞里舀出的积水也通过水渠排走。现在只需对付的就是头上的雨水,洞中水就会大大下降。普遍地,洪水冲坏了洞口,加宽了它的面积,但同时也把泥土冲到地洞底部,填高了地洞。当地洞积水被舀出一部分,露出洞口时,有人跳入洞中。从里面舀水,方便多了。出水与进水按三比一的比例持续着,积水以较漫速度下降。

人不是机器,总有力气用尽的时候。一家人连续轮流,使尽所有力气都没能使地洞积水彻底舀尽。

村民们暂时停止排水,都回到家,时不时观察着自家的地洞。由于地洞外围有一个圆形排水渠,尽管雨仍然倾盆般地下,可是比较刚开始,积水的速度慢了许多。慢是慢,可如此下去,雨水会最终塞满地洞。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刚过去的排水运动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大猫说了,如果不排,也许灾难就在那一刻发生。因为排水,也许这一波灾难已经逃避过去。

换了干净衣服经过短暂的休整后,村民的体力都渐渐恢复。他们打着伞或披着雨衣去检查自家地洞,时不时提出几桶水,尽量让地洞的积水少一些,以让大地多一个呼吸的渠道和机会。

村长说了,每家派一个人去到“集体”的大地洞去。每家派出的都是劳动力。相对自家地洞,那个“集体”的地洞意义更重大。按照对付自家地洞的方法,村民们在村长的统一指挥下在大地洞周边开挖大的排水渠。由于天黑,仅凭手电筒是远远达不到采光的目的的。所以,工作进展就很慢。但是,村长等不及了,他一边指挥人挖渠,就一边指挥另一帮人舀地洞积水。“集体”地洞可真是个大啊,它像井水你挑一担,它就填补一担,似乎永远也别想挑干。

村民们奋战在雨夜,汗水先是合着雨水淌到地下,后来,汗水流不出了。长时间淋雨,就有些冷,有的人上下牙齿在打架。

挺住,一定要挺住!大家心里说着同一句话。

不远处有声音穿过雨帘传来。村长听出说话声最大的是他老婆。村长骂道,臭婆娘来凑什么热闹!骂人间,村长老婆一帮人走近。她们带来了热乎乎的姜茶。姜茶中放了大蒜辣椒,喝进去会御寒去寒。村长一边笑骂老婆一边叫大家停下来喝茶。

喝过姜茶,奋战的村民身子微微发热,他们又有力气和信心重新投入战斗。

天一定是破了,否则不会没完没了地下暴雨。如此下去,很难将地洞积水排干。怎么办?那人问村长。村长说就这么办,还能怎么办。停一会,村长又说去问问大猫。那人去问大猫。大猫小鼠正在喝妇女们送来的热姜茶。那人说,你们刚出院,身体需要养护,应该到床上躺着。大猫说,我又不是木头人,这种时候我能睡得踏实吗?

关于怎么办的问题,大猫想不出办法。小鼠提议用水泵抽水,主意是好,可是雨地里电线怎么牵?开关怎么弄?大猫说,对了,我们用以前的老办法――水车。

村上有水车的,只是多年不用了。他们把水车找出来,抬到地洞跟前。水车吱吱咯咯地运行,还好,基本能用。出水口龙头一般连续不断地吐着积水,哗啦啦一片,地洞里的水位便持续地下移。

地洞周边排水渠挖得宽而深,流经这里的洪水被水渠接应后流向别处,一切都是胜利在望。

B,摄影家

老费是摄协副主席,由他带队的一行3人来到沱巴河边。他们背着旅行包,包里装着水、干粮和帐篷。摄影家们为了拍出好照片,经常风餐露宿。沱巴山村近年逐渐被摄影家们知道,更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沱巴的山山水水蕴含着自然的大美,凡是来过的摄影家都会觉得不虚此行。老费曾来过两次,沱巴村附近他走了个遍,这回他打算带着队伍深入大山里。太阳悬在头顶,在这个山区初夏季节洒下清凉的光。老费他们走得比较急,到达沱巴河边时,全身出了一点汗。首次来到沱巴的队员建议在河边停留,一是为了休息,二是为了拍几张照片。沱巴河流自大山深处,纯纯的清清的,人说沱巴河水就是大自然的乳汁。小山掬了一把水试着放在嘴边,舔舔,感觉清凉甘甜,赛过背包里的瓶装矿泉水,其实人们都知道不少矿泉水都是自来水过滤而得。小山大口喝完手中的水,建议同行者都喝喝。老费蹲下来,他把手放在水中,十几秒钟后,让带着河水的手拍拍手腕前额和前胸。他说,这样,你的身体就适应了这野水。尽管这水很好,但如果你不适应,身体会受不了,容易发生意外。小山吃惊地看着他,然后学着老费的样子拍了手腕前额和前胸。

河水上方那个岩洞很有意思。拍着照的艾超说。

他们就举起相机对准了河上方石壁上的岩洞。他们拍了一张又一张,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拍摄,所有能想到的摄影技巧都用上了。

奇怪了,前两次我怎么就没发现这里有个岩洞呢。老费自言自语地说。

这个洞一定很深,自然光走不到多远就被吞噬了。小山说。

石壁上时有野藤垂吊着,野藤枝繁叶茂,上面还寄生有别的小草,几棵小叶榕树挂在壁上,从而使石壁不那么寂寞。老费回忆了前两次站在这里眺望对岸石壁的经历,别的都记得一清二楚,就是石壁上的岩洞他没一点印象。现在,岩洞就实实在在地挂在河水的上方,不由你不相信。

拍完照片,他们继续赶路。他们与沱巴村擦肩而过。几只在村外溜达的黄狗,对老费一行人摇头摆尾,很是友好。这样的喀斯特地区,山里的岩洞多的是,但是挂在河水上方的岩洞却极为少见。因为奇特,就成为风景。老费他们3人一边走一边说着那个岩洞。开口呼营心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