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通知书
10903400000001

第1章

村里从镇上赶圩回来的人喜气洋洋,他们给游天军带来了好消息:大学录取通知书来了。通知书在哪儿?还在镇邮局,还在房草手上。明天,顶多后天,房草就会将通知书送到游天军的手上。大家都说得千真万确,游天军没有理由不相信这是真的。天快黑时,余家喜走进游家,进一步证实了传闻。余家喜是沱巴镇上的干部,他说话是负责任的。游家高兴得炸了锅,游爸爸说,这回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游天军上大学。

游天军考上大学的消息不仅在村里传,也传到了邻村。赵秀珍刚从县城中学回来,领回了她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刚到村口,听到别人的议论,她来不及回家给家人报喜,急忙赶到游家村向游天军道喜来了。她和游天军是沱巴初中同学,他俩同时考上县中,可是,游天军家里有三个长年病人,欠了一屁股债,没钱上学,只好心尖滴着血放弃了上县中的机会。大家都为游天军感到痛惜。听说游天军因为贫困上不起学,赵秀珍连哭了两天,好像上不了学是自己似的。沱巴是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们普遍都穷,教学质量也在全县倒数第一。这回能有两人考上县中,已经是破了天荒。上了县中,就意味着离大学近了一大步。更何况,游天军中考成绩全县排名都很靠前。报到那天,赵秀珍来到游天军家,她希望能看到他起步的身影。可是,她未能如愿。游天军站在一个坡上对她说,快去吧,晚了赶不上去县城的班车了。那年,从沱巴到县城一天只有一趟班车,而每天外出的人却不少。

车一来,乘客便蜂拥而上,经常有人被踩掉鞋踩疼脚,也有人挤不上车而尾随着启动的班车骂娘。赵秀珍望着游天军破烂不堪的家,呼吸着从他家散发出来的悲慽之气,甩下一把泪离开了。游天军目送她走出村口,接着忍不住哭喊着追上去。他悲痛的声音在游家村上空回旋,听到哭喊声的村人,停下脚步或者手中的活,同情地叹气。听到游天军的哭喊声,赵秀珍却不哭了,她越走越快,最后跑步向前。学校早已把分班的名单张贴出来了,赵秀珍分在三班,游天军分在一班。一班是重点班。看到“游天军”三个字,赵秀珍又止不住痛哭。老师和同学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又劝不住她,只得任由她自己停下来。在高中的三年里,赵秀珍一刻也没有忘记游天军。赵秀珍家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就是那种普通的农家人状况,她省吃俭用,勤奋学习。上课认真做笔记,课后再把笔记誊抄一份,誊抄好的那份她送给游天军。做过的练习、考过的试题,她都要为游天军抄写一份。游天军在赵秀珍的帮助和鼓励下,得到了一份教材,几乎是与她同步地学习高中课程。

游天军很勤快,种了许多蔬菜,浇水施肥从不含糊,那蔬菜很通人性,懂事的孩子一样一节节拨高。傍晚游天军采摘好蔬菜,天还没放亮就挑到县城去卖。游家村离县城有20多公里,他几乎一天走一趟。游天军的菜色泽鲜艳,看上去脆生生的惹人喜爱,吃在口里无比爽口。人们都认准了他的菜买。所以,他总是能在中午赵秀珍放学前把菜彻底卖完。只要一卖完菜,游天军就去县中,在围墙外听老师们上课的声音。三年来,劳作学习,他都没耽误。高三分科,赵秀珍选择了文科,游天军却像模像样地学了理科。可是高考报名时,教育局不让,说你没高中文凭,没达到同等学历。赵秀珍去找学校领导,详细说明情况,要求给游天军一个考试的机会。反复找的次数多了,学校和教育局的领导都很受感动,特意为游天军组织了一次毕业考试,结果,游天军的各科成绩都达到了优秀。教育局就让游天军以社会青年的名义报了名。那时候,高考是一考完就填志愿,也不知道分数线,更不知道成绩,就连个标准答案也没有。大家都在凭感觉估分填志愿。赵秀珍报了桂城大学新闻系,她认为这样最为保险。而她却建议游天军填报华中工学院,因为她相信他的成绩一定能达到。

赵秀珍以第一志愿被桂城大学新闻系录取,分数出来后,老师同学们都说她填志愿过于保守,按成绩她报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都没问题。可是,赵秀珍满足了,她认为,进重点当然好,但最重要的不是在哪里上大学,而在于自己一生不懈的努力。

游家村照例有许多人在纳凉聊天,今天他们惟一的主题是聊游天军。他们对游天军很佩服,这三年不仅把家里经济搞上去了,还掉了所有债务,还自学完高中课程,考上了大学。

游天军考上的是什么大学?从镇里带回好消息的村民说,好像是华什么大学。华什么呢?赵秀珍接过话,说,是华中工学院吧。对对对,就是华中工学院。

赵秀珍向游天军伸出手说,恭喜你!游天军手缩回去,放在脑袋上使劲挠,满脸通红。赵秀珍说,我也考上了!她的通知书被村民们传来传去,话音里全是赞美。赵秀珍说,不要赞扬我,游天军成绩更好呢。他在武汉,我却在桂城,桂城是小地方,武汉是大地方。村里人都知道武汉是一个在广播里听说过却都没去过的遥远的大城市,桂城虽然在他们心目中也是一个大城市,可她再大也大不过武汉。村里人便同意地点头,把更多的赞美重新给了游天军。

直到天快黑,游天军也没等到邮递员房草。乡里的邮递员不是每天都来送信,因为乡村的信件通常非常少。邮递员要三天甚至五天才走一趟。在沱巴山区送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山高路险,村与村分散,也难为了邮递员,更不要说像房草这样一个女邮递员。等不到信,赵秀珍就离开了,她本想亲眼看看游天军的通知书的。她相信,来自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定比普通的桂城大学的漂亮。

游天军过了一个兴奋的不眠之夜,好不容易捱到天亮,他迫不及待地走到村口眺望,路上却一个人影都没有。游天军爬上高处,让目光拉得更远些,但依然没看到那个暗绿色移动的影子。等待是最痛苦的,吃过早饭,游天军就下地劳动去了。三年来,游天军的蔬菜在县城创出了名声,饭店整筐整筐地抢着要。只可惜蔬菜不是雨后春笋,至少也得三五天才能长出来一点点。长得最快的要算韭菜,收割后,撒上一层草木灰,一两天后就能再割一茬。游天军种出经验来了,他同时种多种蔬菜,间隔着为县城源源不断地供应着新鲜蔬菜,还清了家里的债务,他还购置了一辆大型自行车,这车很能承重,一次可以拉三四百斤。有了先进的交通工具,20多公里的县城用不了多久就到了,碰上家里的菜多,他一天可以拉两趟。他那卧床多年的母亲病一天天好起来(多病的爷爷奶奶去年先后去世),最后也能下地帮着侍弄蔬菜。暑假时,两个妹妹也是一把好手。

卖完蔬菜,游天军有了一个主意。他去到百货商店买下两只皮箱,准备一只给自己一只送给赵秀珍。可以说,赵秀珍是他的恩人,没有她,就没有他的今天。昨天村里人还说,她做他老婆很合适,两人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游天军却没这个想法,赵秀珍也不会有的。他们的友谊像沱巴河水一样纯净圣洁。

两只皮箱很显眼,街上人都以羡慕的眼光看着他。别说一个农家子弟,就是县城里吃国家粮的工人干部,也未必舍得为自己即将上大学的子女买如此豪华的皮箱。游天军想告诉他们,我考上大学了,我一天高中没上,我照样考上了大学!他春风得意地骑着自行车往沱巴赶。在经过那些高低不平,弯弯曲曲的,特别是翻越栖霞岭时,游天军感到从来没有过的轻松与带劲儿。

赵秀珍见了皮箱,很喜欢,她却坚决不收。她说,帮你抄笔记有什么呀,我多抄一遍,不是等于多复习了一遍?没有这种重复,我可能成绩还没这么好呢。

游天军说,都买了,你就收下吧。我不是也有一只吗。要我退回去,那是多么面子的事情,现在不是三年前了,我买得起。

两人推来推去,赵爸爸说,就收下吧,也是游天军的一片诚心。

赵秀珍说,不,收下了,性质就变了。

赵妈妈说,变什么了?算定亲了?哈哈哈。

赵秀珍严肃起来,说,妈你扯到哪里去了?收下了,就意味着我们的友谊不纯洁了!就说明我三年所做的一切就是功利的有目的的!

游天军说不过赵秀珍,只好收起皮箱,默不作声地上车。赵秀珍追来说,你不要见怪啊,我心领了,如果不想退,你留着给妹妹吧,她们将来也可能要上大学的。对了,通知收到了吗?

游天军说,还没呢?

赵秀珍说,说不定这会儿房草已经把通知送到你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