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36计方圆人生
10888400000038

第38章 社交篇(4)

美国一家大航空公司要在纽约城建立一座航空站,想要求爱迪生电力公司能以低价优惠供应电力,但遇到婉言谢绝,该公司推托说是公共服务委员会不批准,他们爱莫能助,因此,谈判陷入僵局。航空公司知道爱迪生公司自以为客户多,电力供不应求,对接纳航空公司这一新客户兴趣不浓,其实公共服务委员会并不能完全左右电力公司的业务往来,说公共服务委员会不同意低价优惠供应航空公司电力,那只是遁词。航空公司意识到,再谈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于是索性不说了。同时放出风来,声称自己建发电厂更划得来。电力公司听到这则消息,立刻改变了态度,立即主动请求公共服务委员会出面,从中说情,表示愿意给予这个客户优惠价格。结果,不仅航空公司以优惠价格与电力公司达协议,而且从此以后,大量用电的新客户,都享受到相同的优惠价格。

在这次谈判中,起初航空公司在谈判毫无结果的情况下耍了一个花招,声称自己建厂,这就是“退”一步,并放出假信息,给电力公司施加压力,迫使电力公司改变态度压价供电。这样航空公司先退一步,后进两步,赢得谈判的胜利。

2.反其道而行之,出乎对方所料反其道而行之是一种说服别人达到办事儿目的的技巧之一,其特点就是被劝者原以为对方会怎么说,但实际上却正好相反,让听者自觉去领悟,从而接受你的劝说意见,按照你的意图办事儿。

有一次,楚庄王十分喜爱的一匹马因长得太肥而死了。庄王竟命令全体大臣致哀,要用棺椁装殓,还要用大夫礼节隆重举行葬礼。文武百官纷纷劝他别这样做,楚王十分反感,下令说:“谁敢为葬马的事来劝说我,格杀勿论!”众大臣都惊惧得不敢说话了。

优孟听到这事,嚎啕大哭进入王宫。楚王问他为什么哭。优孟回答说:“我是为葬马的事儿哭呢!那匹死去的马,是大王最心爱的。像楚国这样一个堂堂大国,却只以大夫的葬礼来办丧事,实在太轻慢了。一定要用国王的葬礼才像样呢!依我看来,要拿白玉做棺材,用红木做外椁,调集一大批士兵为其挖坟,发动全城男女来挑土。出丧时,要齐国、赵国的使节在前面陪送,鸣锣开道,让韩国、魏国的使节在后面护卫。还要建造一座祠庙,放上牌位,追封它为万户侯。”优孟称赞、礼颂楚庄王“贵马”精神的后面烘托出另一种相反的又是劝谏的真意——讽刺楚王“贱人”的昏庸举动,从而使楚王改变自己的决定。

下面一例也是用正话反说的办事儿范例。

春秋时期一位名叫沮卫的使者,曾使用相反应对的技巧,救了自己的命。有一年,楚国攻打吴国,吴国势单力弱,吴王派沮卫给楚军送一份厚礼,顺便了解一点军情。谁知沮卫给楚兵抓住了,把他绑得紧紧的,说要杀了他,拿来衅鼓(杀牲口,用血涂在新鼓上的缝隙)。

面对死神,沮卫不慌不忙,面无惧色。楚将惊奇地问他:“你出发前占卜过吗?”“占卜过的。”

楚将望着被五花大绑的沮卫,洋洋得意地问道:“吉凶如何?”

“大吉。”沮卫回答。

赵将高声大笑:“如今就要杀掉你了,还有什么大吉啊!”

沮卫回答:“吴王派我来,目的就是要试探你们的态度。如果你们对我以礼相待,那么,吴国就会放松戒备;如果你们杀了我,还拿我的血衅鼓,吴国一定会百倍警惕。这对吴国不正是件天大的好事吗?”

“然而你自己完蛋啦,这怎么能说是大吉呢?”楚将追问道。

沮卫答:“我占卜是问国家前途,并非为我个人。如果杀了我就能保全整个国家,对你们有何好处,要是人死了仍有灵魂,那么,我肯定要附在你们的鼓上,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显灵,让你们的战鼓不发出响声,使你们一败涂地!”

沮卫的话入情入理,铿锵有力,说话时毫无惧色,稳如泰山。楚将听了束手无策,思考再三,总感到杀沮卫衅鼓已无好处,只得长叹一声说:“算了,放了他吧!”

沮卫对答如流,口若悬河,舌似利剑,以语言的力量保护了自身。他善于听取对方的话,及时抓住中心,判明意图,然后从反面作鲜明的答复,威慑对方,并以精辟的分析迫使对方放弃了原有观点。

3.层层释疑,让对方放下包袱人的思想是复杂的,对某一事物不理解,想不通,往往是疑虑得重,这就需要游说者善于决情定疑,把道理说透。疑虑消除了,自然就达到了说服、劝导的目的。但消除别人的疑虑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一点一点的、层层递进,穷追不舍,把道理讲明白、讲透彻,这就是层层释疑的方法。

1921年,美国百万富翁哈默听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鼓励吸收外资,就打算去苏联做笔买卖。他想,在苏联,目前最需要的是消灭饥荒,得到粮食。而这时美国粮食正值大丰收,一美元可买32.25升粮食,农民宁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这样的低价送往市场出售。而苏联有的是美国需要的毛皮、白金、绿宝石,如果让双方交换,岂不是很好吗?哈默打定了主意,来到了苏联。

哈默到达莫斯科的第二天早晨,就被召到了列宁的办公室,列宁和他作了亲切的交谈。粮食问题谈完以后,列宁对哈默说,希望他在苏联投资,经营企业。西方对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抱有很深的偏见,搞了许多怀有恶意的宣传。哈默听了,心存疑虑,默默不语。

明察秋毫的列宁看透了哈默的心事,他讲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目的,告诉哈默:“新经济政策要求重新发展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经过一番交谈,哈默弄清了苏维埃政权的性质和苏联吸引外资企业的平等互利原则,于是很想大干一番。但是说着说着,又动摇起来,想打退堂鼓。为什么?因为哈默又听说苏维埃政府机构,人浮于事,手续繁多,尤其是机关人员办事儿拖拉的作风,令人吃不消。当列宁听出哈默的担心时,立即又安慰他道:“官僚主义,这是我们最大的祸害之一。我打算指定一两个人组成特别委员会,全权处理这件事,他们会向你提供你所需要的帮助。”除此之外,哈默又担心在苏联投资办企业,苏联只顾发展自己的经济潜能,而不注意保证外商的利益,以致外商在苏联办企业得不到什么实惠。当列宁从哈默的谈吐听出这种忧虑,马上又把话说得一清二楚:“我明白,我们必须确定一些条件,保证承租的人有利可图。商人不都是慈善家,除非觉得可以赚钱,不然只有傻瓜才会在苏联投资。”列宁对哈默的一连串的疑虑,像剥笋一样加以廓清,并且斩钉截铁,干脆利落,毫不含糊,把政策交待得明明白白,使得哈默的心好像一块石头浇了地。没过多久,哈默就成了第一个在苏联租办企业的美国人。

4.以理服人,让对方无话可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是劝导说服别人的最根本的两条原则。以理服人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让人从你讲的道理中领悟到其正确性,从而接受你的意见,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需要注意的是劝导说理要对准要害。大凡被劝者往往对某一问题想不开,挽上了疙瘩,怀有成见。要说服之,非对准这个要害不可。否则,喋喋不休,磨破嘴皮,也是隔靴搔痒,不能解决问题。再就是劝导说理要具体实在,既不能讲空话、套话、大话,也不能像作报告那样“宽正面,大纵深”,需要的是实在的论证说理。

以理服人最重要的一点是摆事实,出言有据,事实确凿,对方的观点就会不攻自破。

1946年1月,李先念司令员在武汉与美蒋进行中原停战谈判,国民党嫡系实力派人物郭忏,大放厥词,指责我军在停战令下达后进攻国军,还编造了所谓证据借以虚张声势,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面对郭忏贼喊捉贼的卑劣伎俩,李先念司令员慢慢站起来,说:“首先,我有一个问题请教郭将军,”他用反问语气:“有道是‘水有源,山有主’,抗战八年,你们的部队一直呆在什么地方?你们驻在我黄陂河口、塔尔岗、安陆的赵家棚、积阳山等地的部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同日本鬼子打过仗?你们从未来过这些地方,怎么说这些地方被我们侵占了呢?”

郭忏面有难色:“这个……”引起记者们的嘘声唏语。

李先念继续说:“抗战八年,我们新四军五师一直坚持在敌后,解放了90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抗击日伪军20余万人,经历大小战斗达万余次,消灭了大量敌人。这些历史事实,不是郭将军所能否认的吧?不仅黄陂河口、塔尔岗、安陆的赵家棚、积阳山等地是我军的阵地,而且整个鄂、豫、皖、赣边区都是我军收复的失地。这里的每一座村庄、每一个山头、每一条河沟都有我们战士的鲜血和汗水,都印下了我们的战士的足迹!”

李先念出言有据,慷慨陈辞,驳得郭忏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以理服人还有许多技巧,比如从论据、论证、论点方面进行说理,都能达到目的。

5.转移话题,调动对方的谈兴说服别人时往往有说不下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死说硬劝,必然会适得其反,走入死胡同,如果此时转移一下话题,引发他的兴趣,并造成浓烈的沟通气氛,从而为说服对方打下良好的基础。

某中学唐老师悉心钻研中国古典文学,出版了20万字的《中国诗歌发展史》一书。该校的小记者到唐老师家采访。让唐老师介绍写书经验,唐老师面带难色,认为只是一个专题学习,谈不上什么经验。

小记者抬头望着墙上的隶书说:“唐老师,这隶书是您写的吧?”

唐老师:“是的!”小记者:“那么请您谈谈隶书的特点,好吗?”

这正是唐老师感兴趣和愿意谈的话题。师生之间的感情逐渐变得融洽起来。

这时,小记者不失时机地说:“唐老师,您对隶书很有研究,我们以后还要请您多加指导。

不过,我们现在十分想听听您是怎样写成《中国诗歌发展史》一书的。”此刻,唐老师深感盛情难却,也就只好加以介绍了。

由此可见,当某个话题引不起对方的兴趣时,要有针对、有选择地挑选新的、适合的话题,以激起对方的谈兴。如同运动员谈心理与竞技的关系,同外交人员谈公共关系学,两人肯定会一拍即合,谈兴大发。

换题以后,劝说者还要注意在行之有效的时机及时将话头引入正题。因为换题只是为了给谈正题打下感情基础,而非交谈的真正目的,所以,当所换之题谈兴正深,双方感情沟通到一定程度时,劝说者就要适可而止,将话锋转入正题。

转移话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切入正题,特别是由于双方的意见、条件相距较大,且又都不愿意作出妥协和让步时,避免出现僵局。在僵持状态下,如果通过巧妙地变换话题,把争议的问题放置在一边,改变和缓和交谈的气氛,使对方在新的和融洽的谈话气氛里重新讨论有关争议,这是一种以积极的态度扭转交谈局面的方法。

1986年,广东省某玻璃厂正就玻璃生产的有关事项同美国某玻璃公司进行谈判。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在全套设备同时引进还是部分引进的问题上发生分歧,各执一端,互不相让,使谈判陷入僵局。在这种情况下,我方玻璃厂的首席代表为了使谈判达到预定的目标,决定主动打破这个僵局。可是怎么才能使谈判出现转机呢?谈判代表思索了一会儿,带着微笑,换上一种轻松的语气,避开争执的问题,向对方说:“你们公司的技术、设备和工程师都是一流的。用一流的技术、设备与我们合作,我们能够成为全国第一。这不单对我们有利,而且对你们也有利。”

对方公司的首席代表是位高级工程师,一听到称赞自己公司的技术、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十分高兴,谈判的气氛一下子就轻松活跃起来了。我方代表看到对方表示出兴趣,则趁势将话题又一转,说道:“但是,我们厂的外汇的确有限,不能将贵公司的设备全部引进。现在,我们知道,法国、比利时和日本都在跟我们北方的厂家搞合作,如果你们不尽快跟我们达成协议,不投入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那么你们就可能失去中国的市场,人家也会笑你们公司无能。”

由于我方代表成功地奏出投其所好、开诚布公、国际竞争扭转局面的三部曲,使双方的僵持局面完全被打破,在和谐气氛中,双方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进一步讨论,最后终于达成了对我方有利的协议。

6.指东话西,让对方自己感悟说服技巧中有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声东击西。对于固执己见或执迷不悟者,最好的说服办法是声东击西,明说是“东”,其暗示的却是“西”,让人从中领悟到你的用意,从而接受你的意见。

例如:齐景公很喜欢打猎,让人养了很多老鹰和猎犬。有一次,负责养老鹰的烛邹不小心给逃走了一只。齐景公大怒,要把烛邹杀掉。晏子听说后连忙说:“烛邹有三条大罪,不能轻饶了他。让我先数说他的罪状再杀吧!”景公点头称是。

晏子就当着齐景公的面,指着烛邹,一边扳着手指数说道:“烛邹,你替大王养鸟,却让鸟逃了,这是第一条大罪;你使大王为了一只鸟的缘故而要杀人,这是第二条大罪;杀了你,让天下诸侯都知道我们大王重鸟轻士,这是你的第三大罪。三条大罪,不杀不行!大王,我说完了,请杀死他吧!”齐景公听着听着,听出了话中的味儿。停了半晌,才慢吞吞地说:“不要杀了,我已懂你的话了。”

晏子列举的三大罪状,实际上是说给齐景公听的,说烛邹犯了三大罪,暗示如果因此而杀死烛邹会给齐国带来不好的影响,人人都能听明白,齐景公自然也不例外。

下面的故事也是声东击西的范例:五代后唐的开国皇帝庄宗李存勖,有一次打猎兴致来了,纵马奔驰。等到中牟县,鞭急马快,老百姓田地的庄稼被他践踏了一大片。中牟县令为民请命,挡马劝阻。没想到引起庄宗大怒。当面斥退县令,并要将县令斩首示众,随行大臣没有一人敢进谏言。过了一会儿,伶人中一个叫敬新磨的从背后转到庄宗马前,并立即率人追回被砍头的县令,押至庄宗马前,愤怒地指责县令道:“你身为一个县官,难道还不知道我们的天子喜欢田猎吗?你为什么纵使老百姓在田地里种庄稼来交纳国家的赋税呢?你为什么不让你们县的老百姓饿着肚子而空着地,好让天子来此驰骋打猎取乐呢?你的罪该死!”

怒斥之后,他请庄宗对中牟县令立即行刑,其他伶人也随声附和。庄宗听着、看着,然后哈哈一笑,纵马而去,遂免了中牟县令的罪,让其回府了。

这个敬新磨对皇帝的一段谏言,真是奇特,而且取得奇效,他指桑骂槐,指东说西,逗乐了庄宗皇帝,又免去了中牟县令的死罪。由此也可见敬新磨的煞费苦心。7.保持缄默,让对方自己反思在特定的环境中,缄默常常比论理更有说服力。我们说服人时,最头痛的是对方什么也不说。反过来,如果劝者什么也不说,对方的错误意见就找不到市场了。

沉默是金,有时沉默不语能够出奇制胜,如果滔滔不绝,反而有理说不表。

林肯是一位勤勉好学的人,他通过自学,领得了律师营业执照。他在法庭诉讼中的能言善辩、机智灵活,赢得了人们普遍的赞誉。有一次,他竟一言不发而击败了原告律师,在诉讼中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