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0——3岁婴幼儿智力开发大宝典
10886700000015

第15章 0—1岁婴幼儿智力开发游戏宝典(6)

要学习接近生人。来客人时,母亲抱宝宝去迎接客人,暂时不让客人接近宝宝,让宝宝有机会观察客人的说话和举止。适应一会儿后,母亲再抱宝宝接近客人,这时只让客人同母亲对话,偶尔看宝宝笑笑,不接触宝宝,使宝宝放松戒备。告别时只要求宝宝表示“再见”。客人并不接触宝宝。第二次或第三次再见面时,客人可拿个小玩具递给宝宝,如果宝宝表示高兴,客人把手伸向宝宝,看宝宝是否愿意让客人抱一会儿。

注意:客人抱宝宝时,母亲一定不要离开,使宝宝感到可以随时回到母亲怀抱。有了过这种经历,宝宝就会从躲避到接受生人。

自己拿饼干

让宝宝练习咀嚼可使牙龈得到锻炼,便于乳牙萌出,出生后6—12个月要让宝宝学会咀嚼,接受固体食物,才便于宝宝成长。l岁前未学会咀嚼固体食物的宝宝牙龈发育不良,咀嚼能力不足,未养成吃固体食物习惯,就会拒绝吃干的东西。如果所有淀粉类都弄成糊吃,不经咀嚼便咽下,一来未经口腔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二来半固体食物占去胃的容量,会使奶类的容量减少,不利于宝宝成长。

游戏的方法是:

给宝宝一个手指饼干,母亲自己也拿一个用牙咬去一点儿,慢慢咀嚼。母亲的动作会引起宝宝模仿,他会咬一小口,学着用牙龈去咀嚼。宝宝即使未萌出乳牙,或只有下面两颗小门牙。但他的牙龈有咀嚼能力,能将饼干嚼碎咽下。有些宝宝虽不会咀嚼,咬下饼干后会用唾液浸泡软后直接咽下。有时由于浸泡不均,部分未泡软的饼干会引起呛噎。母亲可多次示范,用夸张的咀嚼动作引起宝宝的兴趣,使宝宝学会咀嚼。

脸色变化

通过脸色变化的影响,让宝宝懂得分辨大人的表情,知道是赞许还是批评,学会善解人意,与人配合。

游戏的方法是:

宝宝做对了,母亲笑笑或者抱起来亲亲表示赞扬;宝宝做错了,母亲要马上收起笑容,表情严肃表示不赞成或者生气,宝宝会马上停止动作注意大人,或者害怕而哭起来。母亲要态度明朗、善恶分明,用不同的表情使宝宝认识到这样做会使妈妈高兴,那样做会使妈妈生气。例如当宝宝能在排泄之前做出表示,妈妈便能及时去把,妈妈表示高兴;但是如果宝宝完全不做表示,突然把床铺弄脏,妈妈会很生气。多次的表情和语言声调使宝宝学会用动作或声音表示要大小便,与大人配合。

俯卧着打转转

俯卧打转是为下一步匍行做基础。宝宝以腹部为支点,头和胸都能用手撑起,双膝经常屈曲,两脚上举;或者膝部稍为伸直,双脚能划动,帮助上肢使身体转向。这种运动性游戏最好在地上玩,铺上席子或者地毯,或用泡沫塑料板拼接成地板,以免宝宝从床上跌下。

游戏的方法是:

让宝宝趴在床上或凉席上,用玩具在宝宝头前顺时针方向引逗,使宝宝以腹部为支点。用四肢划动,身体在床上转动。许多家长都会发现宝宝睡觉“很不老实”,睡时头在枕头上,醒时枕头上只摸到脚丫,头窜到床尾或者在床的一侧。白天宝宝会更加活跃,有时可以转180度或者转大圈360度。

与娃娃一起玩迷藏

让宝宝发现玩具突然不见了,回想起玩藏猫的经历,于是用手掀开布巾,找到玩具。动手寻找说明宝宝知道玩具并未消失,再回想布巾可以盖物的经历,就会动手掀开布巾。这个游戏是当着孩子面去盖玩具的,孩子看到了盖的过程,所以不必将玩具的一部分露出,全部盖上宝宝都能找到。如果不是当宝宝面盖上的,就要将玩具露出一点儿作为线索,才能让宝宝找到。

游戏的方法是:

在宝宝会用手帕蒙脸同大人玩藏猫儿后,可以在同宝宝玩认娃娃时突然用布巾把娃娃盖住,看宝宝能不能马上将布巾掀开。

练习坐起

练习坐起是为独坐并坐稳做的准备。宝宝都喜欢坐起来,因坐着比躺着看得远。坐起时仍可伸一只手去够东西,也可坐着转动方向。但大人要在旁陪着,防止宝宝跌倒或者扑向前方,蛤蟆坐只能坚持10分钟,不宜过久.防止跌倒或疲劳。

游戏的方法是:

先让宝宝靠坐,前面放几个玩具让宝宝拿着玩。宝宝要够取玩具就会离开靠垫,由于宝宝的头太重身体就会前倾,如同蛤蟆一样有时要用手去支撑。大人将他扶到靠坐的垫子上。不一会儿宝宝身体又再度前倾。这种状态大约要过l—2周。待宝宝的颈部能完全支撑头的重量时,就能离开靠垫完全坐稳。

6—7个月

捏捏物品

6—7个月婴幼儿的肌肉开始变得更有力,当他用小手去探索各种物体的温度、材质和触感时,他的精细运动技能也开始发展。通过捏拿游戏,宝宝可以学到分类能力,认知能力,促进感官开发,提高精细运动技能。

游戏的方法是:

收集各种可以挤压的东西,最好有一些能发出声音。让宝宝坐在婴儿高脚椅上,并且牢牢固定好托盘。拿一个可以挤压的物品放在托盘上,让宝宝去探索它,鼓励他去挤压它,感觉那种材质、温度、弹力,等等。几分钟后,换另一个可以挤压的物品。依次让宝宝玩过所有的物品。各种可以揉捏、挤压的物体,如彩色橡皮泥、黏土、棉花糖、海绵、软橡胶玩具、弹力球等。

腿上的跷跷板

平衡能力是宝宝重要的学习课题之一。刚开始,宝宝光是要平衡自己的大脑袋都有点困难,但是很快他就会喜欢上玩平衡游戏,它可以训练宝宝的平衡能力,增强宝宝的信任感,促进和提高宝宝的社交互动能力。

游戏的方法是:

在你的腿上放一条小毛巾,作为宝宝的椅垫。让宝宝面对你,坐在你的大腿上。抓住宝宝的胳膊,然后把你的双手沿着宝宝的手臂慢慢滑到他的手指,轻轻地帮宝宝保持平衡。当宝宝在你腿上平衡了以后,你可以试着慢慢地移动你的腿。确认宝宝的平衡,试着放开一只手,然后再放开另一只,但是要随时准备马上抱住宝宝。把宝宝转成背朝你,再玩一次。

摸到的是什么呀

请在游戏中为宝宝提供丰富而不同的有趣物品,让他去摸索和了解,运用双手和嘴巴,拥有一段快乐的游戏时光。这对宝宝认识环境,提高情细运动技能,培养科学实验的兴趣很有帮助。

游戏的方法是:

准备一些有趣的食物给宝宝摸、尝和闻,例如果冻、酸奶、花生酱、香蕉、麦片、意大利面,等等。在厨房地板上铺几张旧报纸,然后把婴儿高脚椅放在报纸上面。让宝宝坐在婴儿高脚椅上,然后在托盘上放一种食物。让宝宝用他的双手和嘴巴去对食物研究几分钟。拿走第一种食物,然后给宝宝第二种食物。在宝宝研究每一种新食物时,注意他的表情。把每一种食物放在宝宝面前时先告诉宝宝它的名称,并简单介绍这种食物。

隧道爬行

当宝宝开始在屋子里四处爬时,可以玩这个游戏,让宝宝的爬行之旅变得更有趣。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深度知觉,树立物体恒存性概念,进一步培养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的方法是:

找一个比宝宝身体大一点的箱子,让他可以轻易爬过去。裁掉箱子两个相对的面,做成一条隧道。把宝宝放在隧道一端的地板上。你自己在隧道的另一端坐好,呼唤宝宝,试着让他爬进隧道里。如果宝宝需要协助的话,把你的身体从隧道这头伸过去,并轻轻地拉他通过隧道到另一端。在你这端的隧道出口上蒙一条毯子,让宝宝看不见你,然后伸手进去,慢慢地把宝宝拉过来。重复做效果更好。

翻滚及连续翻滚

宝宝要克服身体的重力才能滚动。翻滚十分费劲,在大的运动时,从肌肉、关节、韧带、皮肤感觉等都会成为信号传人大脑记忆库中。多种动作的协同,再加上视评估的距离感觉和用手够取的感觉,通过练习就能协同自如练出技巧。宝宝在每种运动时的感觉中,渐渐将自己的身体与外界事物区分开。所以越是全身的大运动就越能锻炼宝宝的感觉统合,促进大脑和前庭系统的发育。

游戏的方法是:

让宝宝在凉席上或地毯上坐着玩,将惯性小车从宝宝左侧开到其右侧,宝宝很想向右转身去够,但够不着。于是再使劲翻成俯卧,然后转向右侧终于将小车拿到手中。在宝宝练习俯卧撑胸时用固定的玩具,如不倒翁、八音盒等。在宝宝学习翻滚时要用小车、皮球等能滚动的玩具,促使宝宝翻滚及连续翻滚。

弄出声响来

虽然宝宝才半岁左右,但他已经有节奏感了。他喜欢敲打,喜欢弄出声响。这个游戏可以让宝宝充分享受敲击的乐趣,训练因果推理能力,训练听力,训练节奏感和协调性。

游戏的方法是:

准备婴儿高脚椅,匙,或其他“鼓棒”,铝箔、金属锅、塑料碗、平底锅、报纸,以及其他可以用来敲打的物品。让宝宝坐在婴儿高脚椅上,安装好托盘。给宝宝一把木匙,为宝宝示范如何用木匙敲托盘。接下来,给宝宝其他“鼓棒”,让他依次试一试。再给他不同的敲击物品,如铝箔、金属锅、塑料碗、平底锅、报纸,等等。

辅音训练

鼓励宝宝练习用不同的口型发出多种元音和辅音。宝宝通过练习发出的声音同样会产生记忆,以后随时可用相同口型发出相同声音。6—7个月的宝宝最好能发出4—6个辅音,为以后学习语言做准备。

游戏的方法是:

宝宝自己玩耍时经常会发音自娱,有时会无意义地叫“爸爸、妈妈、啊咕、不不、呜呜、哥哥、弟弟”等辅音。当宝宝发音时,大人可用相同或不同的辅音作答,会引起宝宝发出更大声、更清晰的声音。宝宝喜欢听大人用夸张的口型发出清楚的声音,他会想法使劲模仿,或发出另一种声音取悦大人。

允许和不允许

满7个月的宝宝应当学会抑制,不能随心所欲。如果不在宝宝能领会之前立一些规矩,宝宝就会发展成为不听话或者惯坏了的孩子。学会抑制自己的欲望,听从大人的意见,对宝宝一辈子都是有用的,要在刚懂得“不”的含义时抓紧教育。等到宝宝养成一切都要听“我的”,再教育就太迟了。

游戏的方法是:

要让宝宝懂得“不”的含义,当宝宝把不该放入口中的东西,例如废电池、电器插头、火柴棍等拿到嘴边时,大人用严肃的表情加上声音“不”或者用手摆动叫宝宝不要放嘴里。如果宝宝仍要放入口中就要把宝宝手中之物夺去,并且说“不能吃”“有毒”。有些宝宝听话,有些宝宝会大哭表示反抗。无论宝宝怎样哭闹大人都不能妥协,可以换用另一种容许啃咬之物代替。只要母亲坚持,宝宝很快懂得“不”的含义,而且学会服从。这时应马上表扬,让宝宝懂得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不许做。

注意:家中的大人要保持一致,同一件事在妈妈面前是不许做的,在爸爸和奶奶面前也不许做,才能使宝宝学会守规矩和懂事。反之,在某人面前不允许做的事,在另一个人面前就允许做,会使宝宝学会钻空子,不利于教育。

贴上纸条藏起来

在宝宝学习坐、爬、走的时候,加强宝宝对身体的认知是一件很重要的任务。贴纸迷藏就是一个可以加强宝宝身体认知的有趣游戏。它可以培养宝宝的身体意识,树立物体恒存性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进行社交互动,以及训练扫视能力。

游戏的方法是:

脱去宝宝的衣服,让宝宝只穿尿布。让宝宝靠坐在婴儿椅上;如果他已经学会坐,就让他坐在地板上。坐在宝宝对面,并在宝宝面前放一些彩色小贴纸。先给宝宝看其中一张贴纸,然后将它悄悄粘在宝宝身上任一部位,不要让宝宝知道贴纸跑到哪儿去了。你可以先把贴纸藏在手上,选定位置后,再将贴纸贴上去。贴纸贴好后,问宝宝:“贴纸在哪里?”开始在宝宝身上寻找贴纸,检查他的手,说:“没有,不在这儿。”检查他的胳膊,说:“没有,不在这儿。”继续检查,直到发现贴纸,然后说:“贴纸在这里!”同时让宝宝看看他身上的贴纸。换另一张贴纸,再和宝宝玩。每次把贴纸粘在不同位置。可以让宝宝自己找贴纸。有必要的话,给宝宝一点提示。

神奇的浮沉

当宝宝开始了解这个世界的自然规律时,你也可以开始教宝宝学会物品分类。这个年纪的宝宝会认为这些差异性与相似性很神奇,不过很快他就会学到,这些全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通过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的基础科学观念,也能增强宝宝的分类能力。

游戏的方法是:

准备5种在水中会沉下去的物品,如石头、罐头、勺子、铃铛、钥匙等;5种在水中会浮起来的物品,如小杯子、塑料玩具、铅笔、梳子、海绵等;婴儿浴盆。在婴儿浴盆内放入温水,然后轻轻地把宝宝放进水中。拿一个会漂浮的物品放进浴盆,和宝宝说:“浮起来了!”再把一个会沉下去的物品放进浴盆,然后说:“沉下去了!”准备多种会浮起或沉下的玩具,提高宝宝兴趣,鼓励宝宝自己把物品放进浴盆。

雪的特性

当宝宝开始认识环境中各种不同的材质时,你可以带宝宝尝试一些新东西。这个游戏可以用真的雪,或用食物处理机做刨冰代替雪。通过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的认知能力,精细运动技能,认识到雪的触感、质地与温度等特性。

游戏的方法是:

准备刨冰或干净的雪,婴儿高脚椅,毛巾。让宝宝坐在婴儿高脚椅上,并托盘牢牢固定住。在托盘上放一杯雪或刨冰。让宝宝用他的双手和嘴巴来探索冰雪的特性。如果宝宝不知道怎么开始,你可以先玩给宝宝看。当杯中的雪或刨冰融化后,用毛巾把托盘擦干,再给宝宝换一杯新的。

新的动物玩偶

缝制一个新的动物布玩偶,在里面塞满豆子,为宝宝的生活制造一些乐趣,让宝宝探索它的特性,再和宝宝玩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宝宝的情绪发展,提高宝宝的精细运动技能,培养宝宝的想象力。

游戏的方法是:

准备两块毛巾或类似的布料,两杯豆子,针和线,不褪色水彩笔。从两块毛巾上分别剪下两块相同的动物轮廓,简单些就可以,例如熊、老鼠或青蛙的形状,这些动物都很有趣且制作简单。把两块毛巾布缝在一起,留下头的部分不要缝,做成一个动物形的小口袋。把小口袋的里面往外翻出,把缝合的地方藏在口袋里面,接着在口袋里倒入豆子,装到大半袋,将开口缝合。用不褪色水彩笔划出动物的头和其他细节,做成动物玩偶。把动物玩偶拿给宝宝,让他玩几分钟。和宝宝一起玩新的动物玩偶,你可以先示范各种玩法:往远处扔、抛起来、堆起来、放在身上、藏起来、移动它、和它说话、亲吻它、握住它,等等。

有趣的虚拟动物园

宝宝刚开始学说话时,很喜欢发出各种声音。利用这个游戏和宝宝进行一次动物园想象之旅,一边认识动物,一边增进宝宝的倾听和语言技巧。虚拟的动物园之旅可以增强宝宝的听觉辨别能力,分类能力,促进语言发展,训练社交互动能力。

游戏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