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办事,不管对方是不是把事情办成了,都要感激帮你办事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求人办事并不是“一锤子”买卖,这次由于某些原因对方没能把事情办成,可能下次有机会可以帮你把其他的事情办好。如果你认为对方反正没把事办好,用不着去感谢对方。好像无功不受禄,不值得去感谢,这样,可能对方认为你没有人情味,以后可能不会再帮你忙了。
在求人办事时,不要对人太苛求,只要对方为你办事,在没有办成的情况下,也要向对方表示感谢,这一点是千万不可忽略的。
求人办事,不强人所难
强人所难;是办事过程中的一大禁忌。托人办事,要考虑到人家是否能办得到。如果人家诚心诚意向你表示他爱莫能助,就不能强求人家非给你办成不可。
孙健得知老同学赵卓的亲戚在政府部门掌权,他便找赵卓,希望能通过赵卓的亲戚把他从乡下调到城里。赵卓见老同学相求,虽犹豫,但还是答应了。赵卓问过他的亲戚后,人家说无法办,赵卓便向孙健说明情况。但孙健却认为赵卓不给他办事,立即拉下了脸说:“你真不够朋友,这么一件小事都不帮忙。”说罢便转身走人,赵卓感觉自己费力不讨好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原打算讲完这件事后,还要说另一个和他关系不错的人,也有可能办成这件事,但看孙健的态度,他也不敢再说这层关系了,他怕如果再办不成,不知孙健会怎样对待他了。
孙健的这种意气用事的做法,就是不讲分寸,是托人办事时最为忌讳的。
有的人做什么事都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根本不在乎别人有什么困难,一旦自己有事相求,就要求你非答应他不可,不然,就像人们说的,“王八咬人不撒嘴”,非给闹出个结果来不可。这种做法是求人办事的大忌。
求人办事绝对不能强人所难。如果对方能办到而不愿帮忙,也不能因他不帮忙就给人难堪。他不愿意肯定有不愿意的理由,求人者就应该体谅对方的难处,另想办法。如果对方有顾虑,就应给他充分的考虑时间,千万不能因对方一时没有答应便意气用事,强人所难。
当你有事需要求人帮忙时,朋友当然是第一人选,可你不能不顾朋友是否情愿。比如你想要朋友跟你一起去参加某项活动,朋友表示出犹豫。这时,如果你再强行拉他与你同去,就会使朋友感到左右为难,他如果已有活动安排不便改变就更难堪。对你所求,若答应则打乱自己的计划,若拒绝又在情面上过意不去。或许他表现乐意而为,但心中就有几分不快,认为你太霸道,不讲道理。所以,你对朋友有所求时,应该采取商量口吻讲话,尽量在朋友无事或情愿的前提下提出所求,同时要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的人在求领导办事时,频繁地往领导家里跑,尤其在下班以后,也不管人家愿意不愿意,在领导家一“泡”就是几个小时,他以为这样,就能获得领导的好感,事情就好办很多,殊不知,这种行为不管有心无心都有“咬人不撒嘴”之嫌,会使人很不耐烦。
在求人办事时,即使是再好的关系也不能强人所难,因为毕竟是你在有求于别人,只有心平气和、用商量的口气,才有望取得成功。强人所难、意气用事,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做事要勤于思考
同样的小事情,有“心机”人做出大学问,不动脑子的人只会来回跑腿而已。
两个同龄的年龄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并且拿同样的薪水。
可是一段时间后,叫小王的那个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个叫小李的小伙子却仍在原地踏步。小李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起了牢骚。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小李之间的差别。
“小李。”老板开口说话了,“您现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小李很快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
小李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
小李又第三次跑到集上问来了价格。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您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做事。”小王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口袋,价格是多少;土豆质量还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会带来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昨天他们铺子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货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了小李,说:“现在您肯定知道为什么小王的薪水比你高了吧?”
人和人最大的差别是思维能力与方法的差别,是做事用心程度的差别。善思者高人一筹、事半功倍,不善思者拾人牙慧、亦步亦趋,做好事情的前提是想清楚、想全面、想透彻。
很多事情并没有固定的程序模式,大部分场合我们只有一个抽象的目标指导。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都是需要个人判断的。有“心机”的人做事往往能把握事情的脉络,把事情简单化,并且做得很周到。
我们做事情是按照我们对事情的理解去做的,因此如何理解所要做的事情是一个关键问题。从小方面看到大方面,从点看到面,从表象看本质。要把事情做到位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点,一个步骤,一个动作。
我们要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身、心、眼、口、手五个方面都努力去完善了,就做到关注细节了。对一般人来说,往往只能做到身勤或手勤,心、眼、口是最容易忽视的。
做事有“心机”的人总是“眼勤、手勤、嘴勤”,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很周全。
每日求新一点点
水不流动,必至污浊。同样,一切事业,不常进行改进、改良,努力使之日新月异,最后准会落伍,以致失败。
一个有“心机”的人,必须经常同外界接触。他必须常去参观,拜访同业的商店,展览会,以及其他种种可以使他有机会得到进步的新方法,新观念。在他事业的血管中,注入新的血液。
一位著名的芝加哥商人曾告诉他的朋友,利用一星期的时间去拜访国内的各同行业商店,可以完全更新他关于经营上的观念。他每年总要出外旅行一次,去考察各家著名商店的管理方法与经营技巧。他觉得,要使自己能够站在广阔的、不偏不倚地角度观察自己的经营,保证自己的事业不致衰败,这种旅行是绝对必需的。
他还说,除了获得种种处事、经营上的新方法、新观念、新暗示以外,他每次旅行回来,总觉得自己的商店也与旅行以前大不一样了。自己在处事、经营上的小缺点,店员的小疏忽,以前不曾注意到,或者虽然注意到,但总以为是无关紧要的细微弱点,现在都被他所察觉,并引起了他足够的注意。由于他有了新鲜的眼光,视野也扩大了,以前的一些“小”事现在成为重要的了。于是他要进行店务革新,改进管理经营方法,辞退无能的店员,而以一种崭新的气象来重新开始他的事业。
正是由于这位商人的锐意求新,不断改进,他的商店才日益兴旺,立于同行的不败之地。
人体中的血液,必须不断新陈代谢,才能维持身体的健康强壮。同样,要保障事业不致衰落,也必须常常改进新方法,汲取新观念。
常常处在一个环境中的人,他在事业上总是要落伍的。他们浸润在老环境中的时间太久了,以致对于各种小缺点,小疏漏,往往“习焉不察”。而已经存在的这种小缺点也只有在不同环境的映衬下才能看得出来。
任何人都不应该在事业达到某一点时,就表示满足。他应该经常要求自己超越已经到达的那一点,力求精益求精。假使他自满自足,以为无可再进,无可再前,那么他事业的衰落从此就开始了。
没有“心机”的弊病就在于,他们以为要改良事业,必须是整体的、突进的。他们不懂得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道理。其实,只有从小处着手,只有逐渐改良,逐步演进,日益更新,才能收到更好的成效。
有“心机”的人每天早晨出发奔向工作时,就下定决心,力求在工作上较昨日有所进步,力争把事情弄得比昨天更好些,这样傍晚离开工厂、办公室时才会心里踏实。如果你向有“心机”的人学习,每天谋求若干进步,每天向前迈几步、甚至几级,在坚持了一年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工作或事业有了惊人的进步。
量变引起质变。每天创新一点点,成功的新气象就在不远处等着你。
做事,从创新开始
创新是发展的精髓,是成功的重要依托和特征,做事有“心机”的人,应该具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做事方法,不断取得新成果。
美国宣传奇才哈利十五六岁时,在一家马戏团做童工,负责在马戏场内叫卖小食品。但每次看的人不多,买东西吃的人更少,尤其是饮料,很少有人问津。
有一天,哈利的脑瓜里产生了一个想法:向每一个买票的人赠送一包花生,借以吸引观众。但老板不同意这个“荒唐的想法”。哈利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作担保,恳求老板让他试一试,并承诺说,如果赔钱就从工资里扣,如果赢利自己只拿一半。于是,以后的马戏团演出场地外就多了一个义务宣传员的声音:“来看马戏,买一张票送一包好吃的花生!”在哈利不停地叫喊声中,观众比往常多了几倍。
观众们进场后,小哈利就开始叫卖起柠檬冰等饮料。而绝大多数观众在吃完花生后觉得口干时都会买上一杯,一场马戏下来,营业额比以往增加了十几倍。
小哈利是一个做事非常有“心机”的孩子,他是凭借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做法,带来了不一样的结果。最终用人们眼里的“荒唐想法”带来了十几倍的营业额。想想我们日复一日的也做很多重复的事情,我们做事也要有“心机”,用头脑去思考,用行为去改变,也许一个想法,就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惊喜。
《孙膑兵法》的作者著名军事家孙膑就是一个做事特别有“心机”,而且懂得创新的人,正是他的创新精神为他带来了后来的成功。
相传孙膑的老师鬼谷子在教学中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方法别具一格。有一天,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每人一把斧头,让他俩上山砍柴,要求“木柴无烟,百担有余”,并限期10天内完成。庞涓未加思索,每天砍柴不止。孙膑则经过认真考虑后,选择一些榆木放到一个大肚子小门的窑洞里,烧成木炭,然后用一根柏树枝做成的扁担,将榆木烧成的木炭担回鬼谷洞。意为百(柏)担有余(榆)。10天后,鬼谷子先在洞中点燃庞涓的木柴,火势虽旺,但浓烟滚滚。接着鬼谷子又点燃孙膑的木炭,火旺且无烟。这正是鬼谷子所期望的。
由此看出,创新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做事有“心机”的人,要时时、事事去创新。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在教育求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造”。因此,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要培养自己的求异思维和探求热情,培养自己做到不从众,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否认古人、名人,敢于认同自我、同伴。使自己挣脱思想的羁绊,敢于标新立异,主动灵活地工作。在工作中,我们要经常换个角度想想,看看还有没有不同的做法。在对待一件事情时,从多个角度人手、变换思路、灵活思考。
大多数的成功的经验都在于创新,做事有“心机”的人应该始终抓住自己的需求不断的创新。做事要机智灵活,既发展自己原有的能力和才华,又要对创新有着执著的追求,无论遇到任何事,或者困难、问题,都要多角度,全方位的去思考,经常问一问还有没有别的做法,还有没有别的答案,选择经常创新的做事心态,做不一样的自己,也会为你赢得一个不一样的辉煌人生。
做事要有“心机”。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让自己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
开发你的创造性思维
罗丹说:“真正的艺术大师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这就说明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在美国各大学心理论坛上流行着一个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两个人买猫的故事。美国有一位工程师和一位逻辑学家,是无话不谈的好友。一次,两人相约赴埃及参观著名的金字塔。到埃及后,逻辑学家住进宾馆后,仍然习以为常地写起自己的旅行日记。工程师则独自徜徉在街头,忽然耳边传来一位老妇人的叫卖声:“卖猫啊,卖猫啊!”
工程师一看,在老妇人身旁放着一只黑色的玩具猫,标价500美元。这位妇人解释说,这只玩具猫是祖传宝物,因孙子病重,不得已才出卖以换取住院治疗费。工程师用手一举猫,发现猫身很重,看起来似乎是用黑铁铸就的。不过,那一对猫眼则是珍珠的。于是,工程师就对那位老妇人说:“我给你300美元,只买下两只猫眼吧!”老妇人一算,觉得行,就同意了。工程师高高兴兴地回到宾馆,对逻辑学家说:“我只花了300美元竟然买下了两颗硕大的珍珠!”
逻辑学家一看这两颗大珍珠,少说也值上千美元,忙问朋友是怎么一回事。当工程师讲完缘由,逻辑学家忙问:“那位妇人是否还在原处?”工程师回答说:“她还坐在那里。想卖掉那只没有眼珠的黑铁猫!”逻辑学家听后,忙跑到街上,给了老妇了200美元,把猫买了回来。工程师见后,嘲笑道:“你呀,花200美元买个没眼珠的铁猫!”逻辑学家却一声不响地坐下来摆弄琢磨这只铁猫,突然,他灵机一动,用小刀刮铁猫的脚,当黑漆脱落后,露出的是黄灿灿的一道金色的印迹,他高兴地大叫起来:“正如我所想,这猫是纯金的!”
原来,当年铸造这只金猫的主人,怕金身暴露,便自做主张将猫身用黑漆漆过,俨然如一只铁猫。对此,工程师十分后悔。
这个故事形象、逼真地阐明了开发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创造性思维是要突破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局限,常常是在看来不合逻辑的地方发现隐秘,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猜测和想像为基础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缺乏创造性的思维联想,将会严重阻碍个人的发展、事业的成功。
创造性思维一般是指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的一种思维,它与一般思维的不同之处正是在于其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突破性。它是人脑思维活动的高级层次,是智慧的升华,是人脑智力发展的高级表现形态。
虽然有许多理论教导我们,如何开发创造性思维,但在实际应用中,并无固定的模式可循。从那些成功的具有开拓型特点的有“心机”的人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借鉴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