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从零开始读懂领导学
10866400000035

第35章 积极地处理冲突与矛盾--领导者的协调艺术(2)

在面对下属的抱怨时,你需要有耐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尤其是下属的抱怨牵涉你,使你感到很尴尬时,更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调节部门冲突的艺术

我们已经知道组织是由若干个部门或团体组成的。组织中,部门与部门、团体与团体之间,部门、团体与组织之间,由于各种原因也常常发生冲突。组织理论认为,组织中团体之间的冲突一般有如下几种原因。

1.各团体之间目标上的差异

组织由于分工划分成不同功能的各个部门、单位,每个部门、单位在组织设计时就已确定目标,各个目标的组合就构成组织大目标。但在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行为常以本单位利益为中心,可能会忽视组织大目标与其他部门和单位的协调,使各部门和单位相互隔绝,致使冲突产生。

2.各团体之间认识上的差异

例如,甲单位的领导认为实施A方案最好,乙单位的领导则认为实施B方案最好,由于彼此认识上的差异,致使两单位意见一时难以协调,有可能引起部门间的冲突。

3.各团体之间的职责权限划分不清

如权力交叉或职责缺漏等。

4.各团体的利益、需要没有获得满足

组织中的部门或单位为了完成各自的任务,总需要一定的资金、原料或人力。而组织领导者一般要从大局考虑,根据该部门或单位对整个组织的贡献大小来分配资源,这就难免造成某些部门没能获得利益满足,可能导致部门或单位之间的指责、争吵甚至攻击。

5.不健康的思想意识或不良的团体作风

由上述原因而酿成的冲突,不仅会造成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不协调,而且也会给整个组织系统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处理好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对于形成组织系统的合力,发挥组织系统的整体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组织系统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部门领导者之间关系的问题。领导者能否顾全大局,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对部门关系影响很大。因此,作为领导者来说,要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就要加强配合与协调。

这既是做好部门工作的需要,也是处理好部门关系的需要。沟通是双向的,也是多方面的,主要应当从目标上、思想上、感情上和信息上加强沟通,进而取得共识,这是协调各部门领导关系的重要基础。

1.在目标上沟通

强调整体目标,使他们认识到各部门、个人对整体目标做贡献的重要性,以及相互配合、协调的必要性,力争把部门利益与共同目标联系起来,进而增强各自对组织目标的关切感,减少部门之间不必要的冲突。

要在具体目标上取得沟通和共识,各部门领导,在目标的确立上,要相互理解和关注;在目标的实施上,要相互支持和推进;在目标的冲突上,要相互调整和适应;在目标的成功上,要相互鼓励和总结。

2.在思想上沟通

各部门领导应避免单纯以本部门的利益得失考虑问题,而应当从各部门利益的互相联系上,也就是全局上,考虑问题,包括设身处地地替其他部门着想,达成彼此可以共同接受的意见,以防止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各部门领导在思想观念、思想方法、思维方式上也是互有差异的,由此而形成的观点上的争鸣和分歧,可以通过平等的交流、启发,缩小认识上的差距,以达到统一。对于因工作关系所引起的误会、隔阂,各部门领导之间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必要时多做自我批评,以求得谅解。

3.在感情上沟通

感情上的联络和加深,对部门领导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很难想象,没有任何感情交流的部门领导之间,工作上可以融洽。要增加感情上的沟通,除了目标思想上的认同外,还可通过工作交流、参观访问、文体活动、公共关系活动等不断加深,从而创造一种和谐共事的情感环境。

4.在信息上沟通

沟通也是传达交流情报信息的过程。部门之间的矛盾与隔阂,都可以从信息沟通中找到原因。一般而言,凡缺乏沟通的部门,信息传递必然不畅,极易造成部门之间的不了解、不理解和不协调,甚至造成某些冲突,既影响工作,又影响团结;凡主动沟通的部门,必然信息流畅,往往容易赢得对方好感,取得信任,形成部门之间的良好关系。

耐心说服是化解矛盾的最好途径

在试图说服那些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时,领导者不应当把他们当做对手或敌人,而应当做平等的伙伴,不是为了让他们言听计从,而是为了让他们接受那些对他们有益,却因为种种原因还没能理解的东西。

在生活与工作中,领导者们不可能具有同样的想法。在推广新战略,引入新方法、新技术的工作空间中,种种不一致演变为激烈的辩论或冲突是在所难免的,领导者不可能“天天碰到笑脸”,故而也不可能“天天都有好心情”。

在领导者的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意见分歧,经常遇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人。怀有分歧、心存反对的人无非就是在方向选择和对利益的认识上与自己有所不同。尽管分歧乃至对立会使人们的关系变得紧张,但黄金准则在这时能帮上忙。那就是,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一个持不同意见的你,你就应该如何去对待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

当你不同意他人的观点和看法时,或面对那些与你存在分歧甚至对立的人时,站起来与他针锋相对地争论一番并非上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即使是那些无关痛痒的事,如果较起真儿来,都会导致针锋相对的激烈场面。在争论中,每一方都试图压倒对方,但这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相反会伤了彼此的和气,严重的还会破坏彼此的关系。

当我们面对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时,一种自然的心理反应就是,试图通过争论战胜对方。之所以会有这种反应,是因为面对不同意见,自己感到受到了一种威胁与伤害,自尊心使我们会变得激动、声高、言辞偏激、好斗、尖刻。如果用这种情绪化的反应对待对方并且对方也反唇相讥,一场恶战势不可免。如果你不愿看到这种火药味十足的激烈场面,那么还是不要挑起异常争论为好。

说服或真正的说服力,就在于形成被说服者的内在服从效应。它与借助权力的威胁的不同之处在于,说服者认为他与被说服者是平等的,被说服者具有某种观点、看法、态度及采取某种行为方式的自由。与利益交换、个人魅力所形成的确认式服从不同,在形成内在式服从的过程中,说服者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魅力或利益上的吸引力,被说服者之所以服从并不是因为说服者自身的缘故,说服者提供的信息才真正具有价值,起到修正或者改变被说服者的感知方式、理解及解释方式的作用,从而使服从者最终采取一种新的反应及行为方式。

迂回前进,让矛盾在冲突中缓和

对于公司里发生的冲突,如果从正面不能顺利解决,不妨改变方式,从侧面来处理,也许会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一些无原则的纠纷应采取含糊的处理方法,或者为了解决某些冲突,领导者可进行必要的合作、折中或退让、妥协。

例如,鼓励冲突的双方将他们的利害结合起来,使双方的要求都得到充分的满足;或者在冲突双方的要求之间寻求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让双方都得到部分满足;或者驱使一方放弃自己的观点、利益去满足另一方的要求;或者用暗示或不管的方式鼓励冲突双方自己去解决分歧等等。假若双方都是搞派别斗争,为他们各自小集团的私利而闹纠纷,完全违背整体利益,那么在解决这样的纠纷时,就不必去分清谁是谁非了,事实上也无法分清谁是谁非,可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办法来处置。

又如,对某些“闹事”问题的处理。闹事不对,但为了大局的安定,在说清事理之后,可对他们的要求作出一些不损害大原则的妥协,以缓和矛盾。虽然这样处理纠纷的方式,看来显得简单和有点不分是非,但仍不失为一种解决冲突的较好方法。

再如,暂时放下矛盾,等待机会解决。这是指解决冲突的条件还不成熟,需要维持现状,等待时机给予解决;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由工作或生活本身逐渐地加以调整。这可以让人们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放弃旧有的成见,适应新观念和新事实。

这种解决冲突的方法是十分明智的。因为一个人的信仰、观念和立场的改变,往往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如果采取强加于人的做法,常常会使矛盾激化,隔阂加深,伤害人们的感情,产生不良的后果。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缓解,则可以自然、顺畅地解决冲突。

例如,当有人对组织的决议持不同意见时,组织上允许其保留意见,而不滥用组织手段强迫其改变观点。当然,前提是在行动上必需执行决定。所谓“允许保留意见”,运用的就是“接受时间”的方式。

“说服”是化解冲突的良好途径

在试图说服那些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时,我们不是把他们当作对手或敌人,而是当作平等的伙伴,不是为了让他们言听计从,而是为了让他们接受那些对他们有益却因为种种原因还没能理解的东西。

不考虑对方利益且又盲目地投入争论的人,会被一种焦躁心理所控制,大有一种过了今天不管明天的偏激心态,但明天总会到来,但那时又该如何呢?

做领导就是要:设定方向,团结员工,密切合作,鼓舞士气。这意味着最终在员工的内心建立起对于组织的理想、远景及由此而来的目标、计划、规章、制度的内在化服从。领导方式也就将由注重权力干预转向注重开放沟通。说服人们建立起奉献的工作态度,对于下属员工之间的冲突进行仲裁调解,以及培养人们对其他人的一种平等的合作伙伴的态度,纠正他们在人际交往上的行为技巧,这都意味着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于领导过程中的说服过程。

因此,说服就是一项领导者的工作任务,这种任务的提出及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针对性

应针对不同的人来明确任务,确定他们在近期内应实现何种转变,说服他们到底应该做什么及怎么做。如果企业家不为他们树立一个他们认为可以实现的目标,对方就会谈不拢,充其量也只能使他们消极服从。同时还应认识到,任何具有持久效果的转变都是渐进的,想使你的说服工作一蹴而就只会降低你的说服力,而“别人能,为什么你不能”的态度则会使说服者仅有的一点说服力荡然无存。因为,一个只会苛求于人而不理解人的人,人们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好领导。

2.系统性

说服人们最终具有奉献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只有基于企业家本人已被说服,认为人产生奉献精神必需有一定的环境条件。向别人索要一种奉献精神,对企业家没有任何帮助。

3.关联性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除了领导能影响员工外,员工们彼此也在相互影响。每一个人内在而隐秘的服从模式是复杂的,应认识到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更多的人,每一个人的头脑都与他接触到的不同的人享有某些共同观念,这种领导可能根本无从知晓地交互影响局面,既可能强化领导的说服力,也可能钝化、弱化领导的说服力。要对有待说服的对象有更多的了解,要创造服从效应,必需要善于利用这种关联效应。

在如上原则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说服计划,就有可能一步一步地实现说服的目的。循序渐进的说服工作意味着使说服贯穿于领导及交往过程之中,把握一切时机,去影响接受者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