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来到楚国朝廷,拜见楚王。楚王看到晏子后,哈哈大笑,狂妄地说:“齐国恐怕是没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人挨着人,肩并着肩,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反问道:“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晏子不紧不慢地回答:“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访贤明的国君,无能的人就派他出访无能的国君,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楚王听后,笑容马上凝滞了,满脸尴尬。
两个回合下来,楚王感觉到站在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来者不善,于是稍微降低了自己的傲慢姿态,请晏子喝酒,向其打听一些有关齐国的事情。正当喝得酣畅淋漓之时,有两名公差押着一个罪犯来到楚王面前。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楚王听到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来这个消息,便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正要来,我想趁机羞辱羞辱他,杀杀他以及齐国的威风,但用什么办法好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这时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们就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再问:‘他犯了什么罪?’我们便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楚王听后,连声说:“好,好,就这么办。”
楚王看到公差向自己走来,便大声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于是得意地看着晏子,不怀好意地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吗?”晏子听后,从席位上站起来,严肃地回答道:“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完全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两地的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东西吗?”
楚王听后,一脸难堪,连忙打着哈哈,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现在反而是自找倒霉了。”
晏子语言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巧妙地运用了“援引”之术。当他不得不回答问题,而深知直接回答之后则会陷入窘境时,他使用“援引”之术作出反映,使自己的回答得体面又有权威性,援引术就是避开当前事物而借用他物以求变换的方法。这种语言上的巧妙应对是不容易做到的。智慧跟不上,反应稍有差错,则会陷入窘迫。而只有留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侧面回答对方所设的“语言圈套”才能取胜。
晏子使楚的故事从另一侧面也告诉我们:切勿以貌取人,切勿取笑他人的弱点,否则只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难堪的不会是别人,而是自己。
优孟谏楚庄王
在中国古代的宫廷中,有着一批专门的歌舞艺人,他们地位卑贱,但是往往多才多艺,幽默机智,常常用谈笑方式婉转地对君王进行规劝,楚国人优孟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位。优孟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是深受楚庄王喜爱的一位宫廷艺人。
楚庄王有一匹自己十分喜爱的马,他给马穿上华美锦绣做的衣服,把它安置在雕梁画栋的房子里,用没有帷帐的床给它做卧席,用蜜饯的枣干喂养它。谁知这匹马生来不是富贵命,很快因得肥胖病死了。楚庄王十分伤心,吩咐臣子们给马治丧,想用棺椁盛殓,依照安葬大夫的礼仪安葬它。周围近臣纷纷劝阻他,以为不能这样做。庄王大为恼怒,下令说:“有谁敢于因葬马的事谏诤,就杀死他。”
优孟听到这件事,走进殿门,仰天放声大哭。庄王感到很吃惊,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所珍爱的,凭力量巨大的楚国,有什么得不到的,却按照大夫的礼仪安葬它,太微薄了,请用安葬君主的礼仪安葬它。”庄王说:“为什么?”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刻花纹的美玉做内棺,有花纹的梓木做外椁,袪、枫、豫、樟各种上等木材做护棺的题凑,发动战士给它挖掘墓穴,年迈体弱的人则背土筑坟,齐国、赵国的代表在前头陪祭,韩国、魏国的代表在后面守卫,盖一座庙宇用牛羊猪祭祀,拨个万户的大县供奉。各国听到这件事,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重视马呢。”
庄王听后,着急地说:“我的过失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吗!那该怎么办呢?”优孟说:“让我替大王用对待六畜的办法来安葬它。筑个土灶做外椁,用口铜鬲当棺材,用姜枣来调味,用木兰来解腥,用稻米作祭品,用火光作衣裳,把它安葬在人们的胃肠里。”庄王听从了优孟的建议,派人把死马交给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
楚国国相孙叔敖帮助楚庄王治理国事,颇有政绩,楚庄王也十分看重他。可是他逝世后,楚庄王却忘了他的功劳,对于他遗族的生活也不予照顾。优孟穿戴着孙叔敖的衣冠,模仿其神态,走到楚庄王身前祝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要求他再作国相。
优孟说:“楚国的国相千万做不得,像孙叔敖那样,尽心竭力为楚国效劳,楚王因此称霸,死后他儿子却靠打柴糊口。”楚庄王这才发觉他原来不是孙叔敖。优孟接着脱下孙叔敖的衣裳,唱了一支歌:“贪官污吏享荣耀,子孙不愁穷,有的是民脂和民膏;公而忘私就糟糕,你先看——楚国令尹孙叔敖,苦了一生,身后萧条;子孙尤其苦,没着没落没依靠;劝你不必做清官,还是贪官污吏好!”
楚庄王听后,又是感动又是羞愧,马上封赠孙叔敖的儿子。
优孟之所以能成功的阻止楚王厚葬自己的爱马,是因为他成功地使用了先顺后逆的“夸大法”,从而达到了使楚王幡然悔悟的目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碰到这种现象:明明是执迷不悟,但还自认为是完全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劝说他(她)的一个很好的办法便是先假设对方是正确的,然后顺着对方的思路或者逻辑,将其进行夸大或者是继续往前推理,当对方见到自己的做法会引起如此严重的后果时,便会自觉的改正。
看来,对人做思想工作,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哪种方式最易使对方接受就采用哪种方式。而“将欲废之,必固兴之”,这一朴素的辨证观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范蠡急流勇退
范蠡,春秋后期越国名臣,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年轻时便精通韬略,足智多谋,因此被越王勾践拜为大夫。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大破越军,勾践被迫携妻入吴称臣,范蠡也跟随在勾践身旁,在吴国做了两年人质。归国后,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图强雪耻。经过10余年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并于公元前473年一举消灭了吴国,使越国成为了南方的霸主。
勾践灭了吴国后,声威大震,周朝天子元王派使者赐其君王的礼服,封其为东方诸侯的领袖。勾践于是在吴宫中大摆酒宴,与大臣们一起饮酒作乐。在酒宴上,乐师鼓琴唱了一首《伐吴曲》,表示庆贺,歌中唱道:
大王威武扬兵威,
问伐吴国当何时?
大夫文种前致词:
吴杀忠臣伍子胥,
今不伐吴待何时?
良辰献谋迎天禧,
一战得地千余里。
恢宏功业永不灭,
君臣同乐酒满杯。
大臣们听后欢声大笑,但是勾践却面无喜色。这时坐在一旁的范蠡敏锐地觉察到了勾践的不快,心中暗暗叹息:越王不肯归功于大臣,功臣们很快就要大祸临头了!当天晚上范蠡便悄悄出城,带着西施驾着小船一起逃走了。
勾践得到消息后勃然大怒,立马派人追捕,但是无果而终。
第二天,越国的另一位功臣、范蠡的好友文种收到了范蠡的一封来信,信中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一句话吗?‘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越王的为人,能忍受屈辱,却嫉妒别人的功劳,这样的人,可以和他共患难,却不可和他同享乐。你若不尽快离去,祸事必不可免!”
谁知文种却不以为然,并叹气说道:“范蠡也太多虑了!”
范蠡的话很快得到了证实。勾践对灭吴有功的大臣不但没有赏一寸土地,而且还和他们疏远了起来。许多大臣觉察到形势不对,纷纷装病辞职,文种这才相信了范蠡的预言,也装病在家。但为时已晚,一天勾践突然来到文种家中,对文种冷言相讥,并扔下佩剑让文种自尽。伤心欲绝的文种仰天长叹道:“我没有听从范蠡的忠告,白白送了性命,实在是愚蠢啊!”说罢,便拔剑自刎。
而这时的范蠡已乘舟浮海到达齐国,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县),改称鸱夷子皮,又改名陶朱公,生产发家,经商致富,终成一代富翁,并被作为中国商界的祖师爷而受到世代商贾的供奉和景仰。
急流勇退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先哲老子早就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也就是说,祸与福、成功与失败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范蠡的高人之处在于他认识到了这一点,而文种则没有看到形势正在发生变化,迷恋于眼前的地位和功名,结果却落得了惨死的下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必须要以发展和变化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成就,在危险到来之前及时抽身,不仅会化险为夷,而且有走向新的成功的可能。
孟母三迁
孟子3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他是在寡母的抚养教育下长大成人的。孟子的母亲是一位极有见地的妇女,她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一个好读书有学问的人,因此十分重视对小孟轲的教育。
孟母独自拉扯个孩子不容易,加上邻家痞子的经常欺凌,思前想后,觉得都城繁华,帮人做工赚钱的机会较多,便带着孟轲到鲁国都城去了。孟母初到京城,人地两生,听说城外坟地附近房价便宜,便带着孟轲在坟地附近租了间农民的房子。
因为地处坟地附近,隔三差五城中便有人抬着死人来下葬,哭哭啼啼,抛洒纸钱,甚是热闹。孟母白天帮人做工挣钱,年幼的孟轲便和附近的孩子一起玩耍,每天都玩送葬游戏,由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哭的哭,抬的抬,洒纸钱的洒纸钱,玩的不亦乐乎。
孟母看到这种现象后,十分痛心,觉得这样不适宜孩子的成长,无奈之中,不得不带着孟轲前往房租较贵的闹市居住。
当时鲁国正是全民经商的时候,集市如牛毛,竞争十分激烈。孟家所住之集市又尤其热闹,房子旁边有一长排肉摊子,光着膀子的屠夫们,每天都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街上的杀猪声不绝于耳。孟轲被杀猪声所吸引,每天都跑去观看屠夫们杀猪,没出几日,便拿着自制的小竹刀,和其他的小孩玩起杀猪游戏来。
一日,孟母做工归来,突见孟轲浑身是血的倒于家门口,马上大惊失色。原来当天集市上有人打架,孟轲像往常一样挤在旁边看热闹,一秤砣突然飞至,恰好砸在他头上,孟轲险些当场倒毙。孟母急忙找医生给他医治。心想:这个地方再也不能住下去了。无奈之下的孟母,举家又迁到书院附近居住。
孟家离书院很近,每天都能听到从书院中传来的朗朗读书声,好奇的孟轲于是便趴到书院窗台上,坐在窗台上模仿其他人读书写字,没下几天,孟轲跑回家中,抱着正做家务的孟母的大腿,说自己也要上书院读书。孟母听后,又惊又喜,手中的木瓢“啪”的掉落在地,因为小孟轲的要求正中她下怀,但没有想到他会转变的如此之快。
孟母自己年轻丧夫,只盼着孟轲将来能出人头地,偏巧这孩子生得瘦弱,从军打仗是没辙了,俗话说穷文富武,看着学院里出出进进的学生,孟母琢磨着只有让孟轲上学读书才是条正路。现在看到小孟轲自己提出要上书院读书,心里怎能不激动?口里连忙一个劲的说“好,好,好”,眼中早已是眼泪盈眶了。当天晚上,孟母拿出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并向邻居东拼西凑,终于凑足了学费,第二天一大早,便领着孟轲上书院去了。
进了书院后的孟轲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熏最终成为了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个人的发展变化中,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但在许多情况下,外因对人的发展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外因。小孟轲的转变便是一个最有力的例证。
在小孟轲的成长中,周边的环境是外因,但正是这外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决定了小孟轲接受什么,模仿什么,试想,如果孟母没有把家从坟地和闹市中搬出来,那么中国历史上也就不会有这位儒家学派的“亚圣”了。
孙膑巧打百担榆柴
孙膑,齐国人,战国中期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孙膑是春秋时期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但由于父母早年去世,家道很快便衰落了下来,所以孙膑从小便饱尝了孤苦伶仃的贫寒生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艰辛的生活环境不但没有消磨,反而更加坚定了孙膑决心成才的意志。他不分昼夜的刻苦学习,攻读各种军事书籍,学习古代将领察看地势,布阵迎敌的方法。
然而,小孙膑很快就意识到,自己一味的闭门自学,学识虽有长进,但是在许多根本问题上始终不得要领,于是他决心出门拜师。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孙膑听说,在东周管辖的阳城的鬼谷山中,有一位学问通天彻底、无所不晓的奇人鬼谷子,于是毅然决定前往求学。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鬼谷山,投在了老先生的门下,和其他的徒弟一起共同学习。
光阴似箭,一晃一年很快就要过去了,鬼谷子想要举行一次考试,看一看自己门下徒弟的知识长进了多少。他把所有的徒弟都召集了起来,对他们说:“今天,我要你们进行一次比赛,谁先能砍回百(柏)担榆柴,就算谁胜利。”
学生们听到后,纷纷拿起绳子和砍刀进山去了。到了山上,大家都一个劲地砍啊砍,累得满头是汗,浑身酥软,但是直到天黑也才砍了五六十来担。孙膑和大家一起进山后,却没有急于砍柴,而是掏出了书,找了个偏僻安静的地方,认真地读了起来。等到太阳西斜时,他才站起身来,伸了个长长的懒腰,然后去砍了两捆榆柴,又砍了一根柏木当扁担,很悠闲地挑下山去。
鬼谷子看到众多弟子拼命地往家里挑回一担又一担的木柴,不禁连连摇头叹息。正在他感到失望之极时,孙膑挑着一担柴禾过来了,鬼谷子顿时大喜,连忙宣布孙膑获胜。鬼谷子的话音刚落,学生们便惊呆了,一名学生毫不服气地说:“凭什么他胜了?我们虽然没有打足一百担榆柴,但是总比孙膑多得多啊!”鬼谷子听后不加反驳,只是捋着胡须,微笑着对孙膑说:“你给他们解释解释吧。”
孙膑说道:“老师,我想我们在一天之内砍一百担榆柴是不可能的。因此,您的目的不是让我们比体力,而是让我们比脑力。后来,我转念一想,您说的百担榆柴肯定指的是‘用柏树担榆柴’。老师,是这样吗?”
鬼谷子听后,默默点头,而那些累得筋疲力尽的学生们这时才恍然大悟,自己没有领会老师的意图,一味地瞎干蛮干,结果是劳而无功,费力不讨好,自然心底对孙膑佩服得不得了。
俗话说得好,笨干不如巧干。遇事之前,我们应该三思而后行,一味的蛮干苦干,其结果可能是南辕北辙,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却收到了截然相反的效果。
孙膑的聪明在于,他根据常理推断出在一天之内砍百担榆柴是决不可能的,于是更换了一种思维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