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赛之后,弈秋又开始筛选徒弟了,这一次,他只选择了兄弟二人中的老大。结果,老大成了弈秋棋艺的传人,而老二在不久之后就默默无闻了。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开动脑筋,就是说,要善于于使用思维器官。
为什么同样的学习环境,同样的老师,兄弟二人的学习效果却产生如此巨大的差距呢?这其中固然有个人的天赋问题,但是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一个是一心一意将精力用在学习上;而另一个将精力用在别的上了,这也是个学习态度问题。要想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首先就应该确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成绩。
日攮一鸡
孟子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后人把他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在他的著作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一国之中最重要的是人民,国家政权还在其次,同人民国家相比,君王是最轻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的民本思想,以及他对人民的重视。
当时,各国统治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对外不断征战;同时为了保障战争所需,对内向人民征收高额赋税,弄得民不聊生,人民生活非常痛苦。
宋国除了征收高额的田税之外,还在交通要道和各地市场里,广设关卡,征收商业税。孟子主张减轻人民负担,于是劝告宋国国君,农业税只能收取农田收入的十分之一,不能超过税率,还应该取消遍布各地的关卡。宋国大夫戴盈之说:“如果要实行农业税十分之一税率,撤除关卡,免除商业税等几件事,今年是实行不了了,不如先减轻一些,等到了明年再完全实行吧。”
孟子知道戴盈之并不是真心想减轻人民负担,而是以拖延的方法,继续实行重税政策,于是就讲了《日攘一鸡》的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人,他在其他各方面都还不错,却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喜欢偷别人的鸡。每天晚上他都要摸到邻居家的鸡笼里去偷一只鸡,偷成了习惯,只要一天不偷,他心里就觉得好像少干了一件什么事似的,即使他不需要鸡,也要去偷一只,才能满足他的偷瘾。于是他今天偷东家,明天偷西家,左邻右舍,全村上下都被他偷遍了,再多的鸡也经不住他一天一偷啊,没过多久,村里就没有鸡可让他偷了。可是他一到晚上就想偷鸡,不偷就心神不宁,寝食难安,没办法,只好冒险到邻村去偷。
于是这天晚上,他就悄悄来到邻村,看准了一家,准备偷鸡。但他不知道,他来的这个村是当地有名的“治安村”,村里为对付小偷,专门设立了一项制度,就是每天派人夜间巡逻,并且家家户户、邻里邻外都相互约定好,只要发现有小偷,大家都会起来共同对付他。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刚进村时就已经被巡逻队盯上了,因为他们想一个外村人这么晚了来这里肯定图谋不轨,于是就跟着他看他到底要上哪去,想要干什么。
偷鸡人看准了一家,然后翻过墙头,径直来到鸡笼,熟练地打开,伸手一把就抓出来一只又肥又大的母鸡,心里正高兴,忽听墙外锣声大响,有人喊“抓小偷啊,抓小偷啊…”此时主人也从屋里拿着棍子出来了。于是他想夺门而逃,打开门一看外面的人更多,有巡逻队,还有左邻右舍的人听到报警都来帮忙了,这个偷鸡人此时已经吓得连手里的鸡都忘了放下了,村里的人非常气愤,不由分说把小偷痛打了一顿。他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人们这才住了手。等他回到家,他的事已经传开了,名声也变坏了,人们都想这回他该收敛一下了吧,可还没过几天,他就又因为偷鸡再次被抓住了。
他的一个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来劝告他说:“你本来是个很不错的人,可是你天天去偷人家的鸡,这样会损害你的德行的,别人都把你看成是个偷鸡贼,难道你不感到耻辱吗?芽偷鸡不是一个正人君子所为,你还是赶快改掉这个坏毛病才行啊?选”
偷鸡人听了,面露愧色但又很为难地说:“我知道偷鸡是不对的,可是我一下子改不过来啊,我只能逐渐地改变这个毛病。我原先每天要偷一只鸡,从现在起我一个月再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完全不偷了,你看如何?芽”
孟子讲完这个故事,对戴盈之说:“既然知道不对,就应该立刻改正,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芽”
干了坏事,如果知道它是错的,就要从根本上去改掉它,而不能满足于表面上数量的减少。否则,错误依然是错误,想改也只是在为自己找借口,是骗人的。
有些人总是给自己的错误编造出自认为是合理的理由,因此也就形成了心理上的习惯和行为上的模式。久而久之,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朝三暮四
宋国有一个老人家,他十分喜爱猴子。为了观赏这种聪明的、富有灵性的动物,他专门喂养了一群猴子。老人家与这二十多只猴子相处得十分融洽。时间久了,他也就非常了解猴子的习性了,那些新来的猴子很快就被他训得很听话了。老人家不仅可以从猴子的一举一动和喜怒哀乐中看出他们的想法,而且这些猴子也能从老人家的表情、话音和行为举止中领会到他的意图。就这样,人猴之间也就有了一种心领神会的交流。
猴子们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围着老人要东西吃,吃饱了以后就三五成群地跳来跳去,有的翻着跟头,有的还爬到老人家的肩上给他挠痒痒。老人家看着这些猴子,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高兴极了。
但是有一点让老人费心的就是,他养的猴子实在是太多了,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瓜、菜和粮食,所以他必须节制家人的消费,把俭省下来的食物拿去给猴子吃。虽然老人家已经尽心尽力地为猴子操劳,然而每天都要为猴子张罗吃的,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猴子爱吃橡子,老人家就想方设法,到处去寻找橡树,把橡子摘回来给猴子吃。猴子个头越长越大,食量也是越来越大,老人家渐渐地意识到它必须限制猴子们的食量了,他就减少了给猴子的食物。但是,没有多久,猴子们发现了食物变少了,自然是很不高兴。它们上窜下跳地,像一群顽皮的孩子,经常给人闹一些恶作剧。
老人家看到猴子们开始造反了,就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他左思右想,终于有了主意。老人住在村子的大路旁,门外有一棵高大的橡树。每年夏天,这棵树下就成了村子里人们休息、纳凉的好地方。到了秋天,橡树上结满了一种猴子爱吃的橡子。
有一天早上,猴子们起来后就缠住老人,要东西吃。老人家对猴子说:“现在橡子不多了,你们要少点吃。从今天开始,你们早上吃三粒,晚上吃四粒,好不好呢?”猴子们一听早上只有三粒橡子,都不乐意了,它们一个个立起身子,对着老人叫喊发怒。
老人家看到猴子不肯驯服,就换了一种方式说道:“既然你们嫌我给的橡子太少,那就改成每天早上给四粒,晚上给三粒,这样总够了吧?”猴子听说早上多了一粒,都高兴起来了,因为它们当成全天都多得了橡子,所以马上安静下来,眨着眼睛,挠着腮帮,露出高兴的神态。
就这样,老人家每天“朝四暮三”地喂养着这群愚蠢的猴子。
这个老人掌握了猴子们的习性以后,并没有改变橡子的总量,而只是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地改变了一下,猴子们的态度前后就大相径庭了。这群辨不清“朝三暮四”和“暮四朝三”孰多孰少的猴子,被实同形异的假像所诱惑,实在是可笑。
事物的量变要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才会引起质变。然而量变引起质变往往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数量的增减,一种是排列组合的变化。人们有时候不太注意第二种形式,文中的老人恰恰是运用了这样的一种形式,引起了事物的某种变化。因此,我们在复杂的客观世界面前,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必须防止被实同形异的假像的所诱惑。
“朝三暮四”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一个成语,但是意思发生了一些变化。它主要是比喻那些见异思迁之人了。所以,我们还要要求自己,在和他人的相处中,一定要讲原则、重信义,不做那种朝亲“三”,暮近“四”的见异思迁之人。
九方皋相马
伯乐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有名的相马能手,他一眼就能看出千里马来,他的相马技能是天下有名的。
有一次,秦穆公把伯乐召来,打算让他去找一匹千里马,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伯乐这时年纪已经非常大了。于是,秦穆公对伯乐说:“本来寡人打算让你去找一匹千里马的,可是你年事已高,不知道你的弟子后辈中有没有人也会相马?”
伯乐微微想了一会儿,就回答道:“对于一般的良马,它的特征很明显,就是看马的外形筋络、体格、骨架,是可以从其外表上观察得出来。而那天下难得的千里马呀,看起来它与一般的好马差不多,论其特征,也是很难言说,好像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不过,千里马奔跑起来,又轻又快,刹那间从你眼前一闪而过,不一会儿奔跑得无影无踪,让人看不到飞扬的尘土,寻不着它奔跑的蹄印儿。我的儿子们虽说也有会相马的,但是他们只能看出一般的好马。因为对于好马的特征,我可以告诉他们,可是对于千里马的特征,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仅凭自己相马的经验来判断,他们是无法掌握的。不过,在过去同我一起挑过菜、担过柴的人当中,有一个名叫九方皋的人,他相马的能力一点也不比我差,如果把他请来,一定会找到千里马的!”秦穆公便召见了九方皋,叫他到各地去寻找千里马。
三个月后,九方皋回来见秦穆公,秦穆公非常高兴,急忙问:“不知道你找到千里马没有?”九方皋说:“找到了,那匹千里马现在沙丘那里。”秦穆公问:“那匹马是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那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于是派人去把马牵回来。不料,秦穆公看到马以后,却十分不高兴。原来,那是一匹黑色的公马。
这时候,秦穆公生气地把伯乐叫来,对他说:“你真的是老糊涂了!你推荐的九方皋连马的毛色与雌雄都分辨不出来,又怎么能认识出千里马呢?”
伯乐这时长叹一声,感概道:“想不到九方皋相马的技术竟然高到这种地步了啊!这正是他相马的能力比我高出千万倍的地方。九方皋看到的,是马具有的精神和机能,他看马时,眼里只看到了马的特征而不着马的皮毛,注重它的本质,去掉它的现象;他只看那应该看到的东西,不去注意那不该注意的东西;他审察研究时,只注意那应该审察研究的方面,抛弃了那不必审察的方面。九方皋相马的价值,远远高于千里马的价值,而九方皋相出来的马,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千里马?选”
于是,秦穆公叫人把马牵来,伯乐一看,果然是名不虚传的、天下少有的千里马。
九方皋回答人们他自己看中的千里马的雌雄和毛色时,竟然说错了。为此,人们认为九方皋是徒有虚名。而在伯乐看来九方皋相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懂得看事物要抓住本质。他相马时,虽然忽略了雌雄的差别,不把观察力放在马的性别、色泽上,而主要抓住了体格、筋络、形状、骨架等方面的“本质特征”。可以说九方皋观察事物的方法是注意了事物的内在的本质。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妨忽略其肤浅的表象,这正是九方皋相马的高明之处。
事物总是由多方面构成的,其中有本质与非本质、表面与内在的区别,我们认识事物若要达到真正了解掌握的程度就要抓住本质性的东西。表面上的、片面的东西对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太大的作用,有的时候是可以省略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并不是提倡在实际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只注意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对次要方面可以忽略不计。这里所要强调的是认识和掌握事物时要分清表象与实质的区别,从而抓住本质。
列子学射
列御寇是古代一位射箭能手,他箭术高超,传说他的箭法百发百中,非常精确,在当时无人能及。
伯昏无人也听说列御寇是位射箭高手,但他并未亲眼见过,不知道列御寇除了是位射箭高手之外别的过人之处。于是为了了解列御寇其人,有一天,伯昏无人就邀请列御寇来他的练箭场来表演箭术,同时邀请了很多当时很有威望的人一同参加。
列御寇如期而至,寒暄一番之后,在座的客人都要求列御寇表演他高超的箭术,伯昏无人也对列御寇说道:“今天大家来都是想欣赏你的箭术的,你就露两手吧。”于是列御寇换了身装束,拿出弓箭。他先表演了百步射靶,果然每一箭都正中靶心,非常精确。在座的客人都非常敬佩,纷纷拍手称好,但伯昏无人并未表示什么。
列御寇为了显示自己射箭不但精准而且稳如泰山,于是吩咐手下取了一满碗水,大家都在疑惑是否列御寇口渴要喝水时,他又拉满了弓,然后让人把碗放在自己的手腕上开始射箭。射完一箭又一箭,一箭连着一箭的射,每次箭头都射进了靶心,由于射的多了,以至于箭在靶上竟然重叠了起来,一只箭射出时,另一只箭又放在了弓弦上。这时的列御寇却丝毫未动,面无表情,专心一致的射箭,远远看去就好像一座雕塑一样。再看他手腕上碗中的水,竟一滴都没有洒出来。看到这里,在场的人先是目瞪口呆,紧接着就是一片欢呼,叫好声不断。
本以为伯昏无人会大加赞扬,谁知他却说道:“你的表演非常精彩,这一点我非常敬佩。但你这只是在平常状态下射箭的箭法,我们大家并不能从中看出你的真本领。”列御寇心有不服地反驳道:“那么什么状态下才能显示出真正的本领呢?”伯昏无人笑笑说:“很简单,我们不在这里射箭了,我们去到最高的山峰,走过悬崖峭壁,面对着百仞深渊,在那种状态下,如果你还能射得准的话,那才是真本事啊!”列御寇同意了。
于是,一行人来到了高山,途中一些客人因害怕劳累回去了。当他们走过悬崖峭壁时又有一些人畏高而退却了。再往前走时,除了伯昏无人和列御寇之外,已经没有几个客人了。终于临近了百仞深渊,这时列御寇拉弓就要射,伯昏无人说道:“不要着急,我们还没到。”跟着来的几位客人都远远的站在后面不敢往前一步,而列御寇虽说跟着伯昏无人临近深渊,但其实也已非常勉强了。再看伯昏无人,只见他从容不迫的背对着百仞深渊倒退着一步一步地走了过去,每走一步都是那么坚定和自信,从不回头看一眼,直到自己的脚跟已经差不多有两分已经悬空于悬崖外时,他向列御寇招手示意他往前走,并说这里才是射箭的地方。而此时的列御寇全然没有练箭场上的威风和镇定了,他已经吓得站不住了,匍匐在地上,汗水从头顶直流到脚跟,而且再也不敢朝悬崖这边多看一眼了。
于是,伯昏无人走了回来说道:“最高超的人,能够上窥青天,下潜黄泉奔放到极远的地方而神色不变。现在你恐惧之情表露在眼目之中,可见你的内心实在是不坚强啊!”
列御寇虽有精湛的射技,但在临危之时却不能发挥正常水平了。